1970年5月,17岁的厦门知青杨保华到胶州的巩家庄大队插队落户。
知青们休息了一天,就参加劳动了,就跟着社员们去耪地,结果杨保华他们组刚学会使用锄头,一个上午就把人家刚间好的高粱苗给锄了一大片,等张队长发现时,心疼得只拍大腿。但还是忍着没怪他们,怪只怪自己只教他们怎么用锄头,没教他们认高粱苗。
下午就不让他们耪地了,让他们去牛棚起牛粪。把厚厚的牛粪被铲到场上,副队长已经挑了两担了,杨保华他们一担都没挑完,肩膀头已经肿起来了。
一个多月后收冬小麦。杨保华割麦子又闹了个大笑话。杨保华割麦特别慢不说,更关键的是他割上来的麦子总感觉怪怪的,切口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带着根,就像那种硬拔出来的,而不是割出来的。
那会都忙着割麦子,没人注意,还是邰大伯家的二闺女春英发现的。春英一把抢过杨保华的镰刀,一上手才发现问题。她冲着杨保华问道:“你割麦不磨镰的吗?”

春英刚想责怪他,看他红着脸,一身的汗,手上都是水泡。春英便掏出手绢缠在自己的镰刀把上,把自己的镰刀换给了杨保华。杨保华这才发现春英的镰刀割麦子,那是真轻松,一个下午割完了自己的三垄麦子。
麦收结束后,杨保华特地去了趟公社,买了一块手帕和一把折叠纸扇送给了春英。春英一开始觉得贵重不肯要,脸都红了。杨保华也急了,你赶紧收下,再推来推去,别人看到了就麻烦了。春英这才收下。
后来春英再遇到杨保华,偷偷往他口袋里揣了两颗煮鸡蛋。春英比杨保华小1岁,此后经常偷偷给杨保华点吃的,还给他洗衣服,还纳过好几回鞋垫。杨保华回厦门探亲,也会给春英带点特产点心啥的。随着时间的发展,俩人关系越来越近。
1975年8月,村里的知青就剩5个了,杨保华的表现一直不算先进,前后两三次招工、招干的机会都没轮到他。这次公社邮电所招工的名额总算轮到他了。

那天中午大伙都在胜得河畔玉米地里锄草,他接到通知时刚吃过饭,已经快12点了,通知他下午2点去公社提交招工审批表并参加考试。看他邋里邋遢的,张队长还提醒他换身干净衣服。
他心想换换衣服,得先洗个澡吧?直接就在河里洗了,等上岸发现衣服没了,玉米地里有女人在劳动,他吓得又钻回水里,急得一头汗。
等被其他男知青发现的时候,已经快2点了。找了衣服给他穿上,他紧赶慢赶去了公社,到那都快4点了。不过他运气也实在好,知青办的于主任还在,虽然有点不高兴,但却没为难他。
他填完表格,又经过简单测试,就顺利通过了。杨保华为了感谢于主任,就特地跑去供销社买了支英雄钢笔送给于主任。于主任的钢笔坏了,便也没客气,便收下了。没几天,他就到邮电所上班了。
等事情忙完,杨保华才有空思考,自己的衣服怎么会不见了?却看到春英给他送行时,哭得眼睛都肿了。杨保华这才意识到,自己要去公社邮电所上班,都没跟春英商量一下。不过杨保华安慰道:“公社离村这么近,想回来随时就能回来。”

杨保华到了单位,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后,他就花了8块钱给春英买了件碎花的确良衬衫。春英是当时巩家庄第一个穿的确良衬衫的农村姑娘,一时让多少人羡慕不来。
打那以后,杨保华只要一休息就往村里跑;而春英隔三差五就说要去公社打煤油,给他带吃的,给他洗衣服。他们的事在邮电所和巩家庄大队,都不是什么秘密了。
1977年恢复高考,杨保华其实已经离开学校8年了,而且只有初中文化,工作以及和春英关系都已基本稳定,他也没打算再参加高考。不过回村里知青点时,看另外3个知青都在备考,他们都劝他一起试一试,万一不成也没啥大损失。
试试就试试,杨保华的运气再一次让人瞠目结舌,他没怎么备考,竟然考上了临沂师范学校,可是这一下子他却高兴不起来。
村里人都恭喜邰大伯,说他准女婿考上了大学,结果邰大伯撵着别人骂。邰大伯没注意,就找到了杨队长商量春英的事。

在那个年代,考上师范学校和去公社邮电所上班不一样,杨保华毕业后谁知道他会分到哪里去?而且他毕竟是省城的知青,本来和春英就差着身份呢,这下子翅膀也长出来了,俩人缘分差不多也就尽了。
虽然杨保华一再向邰大伯保证,自己读完书回来就跟春英领证,让春英等着自己。但邰大伯一直不吭声。看着杨保华离开的背影,邰大伯才淡淡说了一句:“你去读了书,哪还能看得上我家春英?再说春英年纪也等不起了。”
1978年初,在临沂读书的杨保华得到消息,春英和村里的王新利结婚了。那年暑假,杨保华家都没回,直奔巩家庄大队,看到春英结婚这事是真的,离开时哭嚎了一路。
1983年,杨保华毕业后回到厦门工作,并和学校一个女同事结了婚。此后再也没有回过巩家庄,后来听说巩家庄发展得不错,春英的日子应该过得不差。

但只要一想到当年插队时的点点滴滴,杨保华依旧心潮澎湃,难以平息。逝去的青春和刻骨铭心的初恋,一切都无法重来了。
姚策保险买入时间是17年3月24日,熊磊与姚策领证是16年7月19日,举办婚礼是在17年5月6日。这份保险是在策磊办婚礼之前买入,以领证时间为准,仍属于许姚给婚后的儿子买的,身故受益人是姚爸。
父母给婚后的儿子投保,受益人写自己应该也无可厚非,毕竟出资人是他们。郭杜也曾给威买过保险,受益人写的是法定继承,不过已断交失效。生命的长度无法估量,每个父母的思想做法也不尽相同,但爱子之心都是一样的。
毛主席说:“不如就将这座山峰一分为二,离贵国较近的南面就归属为尼泊尔,北面就归属于中国。”就这样,一个英明远见的决定,解决了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归属问题,又建立了中尼两国的友谊,同时粉碎了印度不怀好意的打算。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它的海拔8848.86米,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高峰。
我国位于珠峰的北坡,尼泊尔位于南坡。1960年,中尼两国在确定珠穆朗玛峰的主权上,发生了一段的曲折的故事。
1955年,中国与尼泊尔建立了外交关系,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亲自访华。
谈到珠穆朗玛峰的主权问题时,周总理明确表示: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关于珠峰的文献记载,比如清朝的《皇舆全览图》,就标注了珠峰的准确位置,所以珠峰是我国的主权领土。
可柯伊拉腊却认为,尼泊尔人世代生活在珠峰的南侧,将其命名为“萨迦玛塔峰”。并且他提出尼泊尔人是世界第一个登上珠峰的人,按照“国际惯例”应该归属于尼泊尔。
最后毛主席做出了决定:为了不伤害中、尼两国人民的感情,就将这座山峰一分为二,南坡属为尼泊尔,北面就归属于中国。柯伊拉腊表示了同意。

可当他回国之后,却对记者说,尼泊尔需要中国的援助,才不得不答应这不合理的要求。而尼泊民众还大肆宣传:中国人连珠穆朗玛峰都没有登上,凭什么说珠峰是他们的?
由于北坡更冷、更高、也更陡峭,从未有人从北坡登顶成功。在19世纪20-30年代,曾经有9支来自英国的登山队,试图从我国西藏的北坡登珠峰,不仅没成功,而且还死亡、失踪了几十个人。
新中国成立后,不允许外国人进西藏,他们才选择从尼泊尔登珠峰。终于在1956年,瑞士登山队在尼泊向导的支援下,第一次成功登上了珠峰。
我们中国人岂能允许被人看不起?无论有多么危险,无论要克服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可以征服属于中国的“世界最高峰”。
其实早在1958年,我国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征服珠峰的工作。包括修建一条从日喀则至珠峰脚下公路;建立大本营,并架设无线电站、气象站、医疗站;还专程到瑞士采购了专业的登山设备。

1960年3月24日,登山队来到了珠峰脚下的大本营。他们制定了“三次适应性攀登”计划。
第一次攀登,从大本营出发,到达海拔6400米处,返回大本营休整。
第二次攀登,从大本营出发,到达海拔7600米处,打通北坳难关,返回大本营。
第三次攀登,从大本营出发,到达海拔8300米处,打通到达顶峰的路线,并在此地建立一个营地,待条件成熟后登顶。
经过前两次攀登后,77名运动员只剩下55名;最后到达8300米时,又冻伤多人、牺牲4人;最后只剩下王富洲、刘连满、贡布,屈银华4人。
1960年5月17日9点,4名突击队员带着一面五星红旗和一座毛主席石像,向着山顶轻装出发。他们每个人都留下了遗书:不达目的,决不回来。
经过一天一夜的攀登,他们克服了刺骨的严寒、稀薄的空气、几乎垂直的山峰,终于到达最后4米的地方。

此时他们的体力已经透支殆尽,而这最后的4米又滑又陡,他们想到了只有靠“搭人梯”的方式上去,屈银华打前锋,他穿着4公斤重的,满是铁钉的登山鞋,不忍心踩在队友的肩上,他毫不犹豫地脱下了鞋子,最后他的双脚被冻僵,只能切除。
这看似不高的4米,队员们花了4个小时最终攀登了上去,那时候已经是凌晨4点了,四周一片漆黑。
王富洲问:“到了没有?”
贡布说:“应该到了,再没有地方走了,再走就下去了。”
贡布拿出国旗和毛主席像,王富洲将写好的纪念条折好,一起放进空铁盒里,埋到顶峰上一个石碓里。
中国人终于登上了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第一支从北坡登上珠峰的登山队。
当时为了登珠峰,我国花费了差不多百万美元外汇,相当于一次全运会的费用。牺牲、受伤的人员有20多人。

或许有人要问,在50、60年代的中国,正是需要发展工业的时刻,为什么要耗费那么多的人力、财力去登山?
那时候,我们国家刚刚从百年战争中站立起来,作为一个文明大国,我们不仅仅是取得战争胜利就够了,我们在主权上不能相让,还要在经济、军事上站立起来,也要在文化、体育上站立起来。
在我们现在看来,为了登山做出这么大的牺牲没有必要,可是在那个年代,全世界都对中国拭目以待,看看中国是不是能真的站起来。
那时候,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运动员,还是普通的中国人,都心甘情愿为祖国的尊严而奋斗。
作 者: 元小二
参考资料:《中国首次登顶珠峰始末》北京日报
5月17日,不处极刑不足以平民愤。希望严惩。阿南说说8U1c的视频

腾讯跌超3%向下逼近240港元关口 创2017年5月以来新低
10月17日丨港股科技股集体下跌,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超3%创新低。
个股中,腾讯跌超3%至240.8港元,股价创2017年5月以来新低,且较2021年2月份高点747.14港元已跌去67%,市值跌至2.31万亿港元。腾讯近日加大回购力度,已连续3日单日回购超6亿港元。自2022年8月19日以来,腾讯已连续39个交易日回购,共计5002万股,耗资144.72亿港元。腾讯年内累计回购次数已达76次,回购金额为244.85亿港元。
16岁女孩,去世5年,母亲还听到了她的“心跳”声,她喜极而泣,说道:“此时我真的感觉很幸福。”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11年,15岁的女孩文文,不幸患上了“脑胶质瘤”,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问药,从广州到北京,倾尽所有为女儿治病,可惜最终还是没能治文文的病。
这天,文文身体越来越虚弱,医生委婉地对父母说:“你们还是带她回去吧! 她想吃什么你们尽量满足她。”
母亲的心都快要碎了,女儿真的就无药可医了吗? 她还这么年轻,母亲不敢去想失去女儿会怎么样。
母亲突然想起,曾经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一个小男孩临死前将自己的器 官捐给别人,救活了一个人,当时她感动落泪。
那一刻,她也有这样的想法,女儿走了,她也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人,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并非件容易的事。
母亲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她希望由女儿自己决定,不料,文文也正有此意,母女两人一拍即合,之前文文担心自己若是捐献,父母会不同意,正愁不怎么知道开口。

文文从小善良懂事,她们家里的条件并不是很好,学校可以申请贫困奖学金的名额,文文回家对母亲说:“我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了。”
有一次,文文去山上采茶卖了40多块钱,她回来说:“妈妈,我把这些钱捐给了别人。” 母亲笑着对她说:“你心里有数就行。”
从小到大,她都没有让父母生过气,孝顺又懂事,即使生命了,也很乐观,同学们来看她的时候,她总是笑容满面,还经常安慰父母,不要太难过,顺其自然就好。
但当父亲得知母女俩人的决定,最开始极力反对,他说:“文文会疼的,我不能让她再受这样的罪。”
父亲的决定我们也能理解,但最终这位男人还是被善良的母女俩人说服了,最后他提了两个要求:取心脏的时候,要在文文完全没有意识的时候,这样她才不会疼。 其次,这颗心脏捐给农村那些有需要的小男孩,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如果孩子没了,父母就垮了,再者农村的家长没什么钱,他们也是农村人,深知这其中的辛酸。

2012年5月17日,16岁的文文生命进入倒计时,已经脑死亡了,唯有心跳还在跳动,但这个时候,并没有找到与她匹配的农村小孩。
反而是在城里,有一位60岁的老人,急需要文文的心脏救命,当时,父母一口回绝,这与他们之前的想法不一样,三个小时后,母亲听医生说,那个老人如果不换心脏,就可以活不过一个星期,最终她改变主意,答应捐给这位老人。
后来,他们又签了一份协议,将眼角膜,肾脏等等都捐了。
文文走后,夫妻俩人整日以泪以脸,心都像是要掏空了,每次想到女儿的离开,给一些患病的人带去了福音和希望,又有些一欣慰。
女儿走后,他们回到老家。 可谁想,当地的人并不能理解母亲这样的决定,有些人认为,他们太狠心了,女儿死了,还她给卖了,真是太残忍。甚至有些人还跟文文的弟弟开玩笑:“你姐姐可真可怜,连眼睛都没有了,小心回来找眼睛。”

面对别人的质疑声,被人误解,即便是她解释,别人也不听。她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对丈夫说:“如果家里有农药,我真想喝下去。”
丈夫也说:我也想这样,但是我们还有一个儿子呀,我们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呢?
夫妻两人相互安慰,为了孩子他们必须要好好地活下去。
那位老人换了心脏以后,身体很健康,为了感谢文文父母,这天,老人特意去医院寻了一段心跳的声音,在在手机里,寄给了文文父母,希望给他们一点慰籍。
时隔5年,母亲还能听到女儿的声音,她喜极而泣,那一刻就感觉好像女儿从来都未曾离开,她以另一种方式活在这个世上。
女儿短暂的生命,也总算没有白来一趟,她做了件有意义的事。
结语:
这对父母的觉悟和境界之高,让人佩服。 这世上也正是因为有很多像他们这样的人,才让别的患者重获新生。

当然,不管捐或者不捐,都不能道德绑架,毕竟对于多数人来说,还是希望能够完整地离开,而有些人,心里想的却是别人,不想自己的悲剧在别人身上上演,哪怕那个人跟他们素不相识。他愿意给他们尽一份力。
其实,死亡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被人遗忘。当最亲的人逝去,离开我们的身边,他们是真的离开了吗?他们只是去到了一个我们未曾去过的地方,而那个地方就在我们的心里。
北京
和绍兴的鲁迅故居遥相呼应
————————————————
大概一个月前,看到自己朋友圈记录17年冬探访绍兴鲁迅故居(图8⃣️),便心血来潮想去看看位于西城阜外的鲁迅博物馆,这也是他在京的最后一处旧居
记得鲁迅先生曾说:“生活太安逸,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透过玻璃,看到屋子横放一张简陋的小木板床,东墙下放着一张老式的三屉桌,桌上摆放着高脚煤油灯、毛笔、砚台……遥想鲁迅当年在灯下奋笔疾书,创作出《野草》《彷徨》《华盖集》《朝花夕拾》等名文……(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

由然一种敬畏感[玫瑰]
#冬日生活打卡季# #随拍# #博物馆# #原创#202210
来来来,C919拍全家福了!
现在一共有7架C919,其中6架C919处于密集试飞取证阶段。C919“大娃”101架机B-001A在2017年5月5日首飞,随后转场至西安。“二娃”102架机B-001C在2017年12月17日首飞,“三娃”103架机B-001D首飞于2018年12月28日,转场至西安阎良,主要进行颤振、空速校准、载荷、操稳和性能等科目试飞。
“四娃”104架机B-001E首飞于2019年8月1日,主要进行航电系统、起飞着陆性能、自动飞行系统和自然结冰等试飞科目。“五娃”B-001F首飞于2019月10月24日,主要承担高温、高寒等特殊气象条件,以及环控、电源、全机排液等科目试飞。“六娃”B-001G首飞于2019年12月27日,主要承担验证客舱、照明、外部噪声等试飞科目。

平时这六架C919基本在上海浦东、西安阎良、山东东营、江西南昌进行试飞工作,而6架机全部聚起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可能是商业交付前的一次“全家福”拍照活动,我们期待C919的好消息!
逛宁夏,去银川,探访那曾经的神秘囯度
二0二二年七月十五日(壬寅虎年六月十七)周五.晴.35~22。c.北京
原辑于2017年5月13日.宁夏
流经九省区,长达5464公里的黄河,从甘肃兴隆峡进入宁夏中卫南长滩…
我们坐火车于5月13日到达银川,去看看那沉睡千年的神秘国度--大白高国。
话说唐僖宗李儇中和元年(881年)为奖赏党项族拓跋思恭首领平定黄巢有功,赐其李姓,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赏五州之地(包括今宁夏、甘肃、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以及陕西北部地区)约2万多平方公里。形成了实质上的地方政权。

“五州之地”后被北宋吞并,李继迁被辽朝封为夏国王,陆续占领河西走廊诸州多府。
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慢慢西夏王朝有了自己的文字,政治、经济、畜牧业、军事等都较发达,形成了宋、辽、夏三足鼎立的局面。
从唐末李思恭、宋初李继迁到李元昊称帝建国,346年的政权承续期间,党项社会完成了由氏族奴隶制向封建地主制的转变。
直至1227年,西夏王朝延续了346年的氏族政权,190余年厉10帝的西夏王权被蒙古成吉思汗所灭。但他对当时西北各民族的团结与统一,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西夏王朝,这个长期被人忽视的神秘政权,在海拔2000余米的贺兰山下,沉睡了近千年,留下了9座塔型巨冢,仿佛在向人们叙述着往昔的这东方金字塔的庄严和辉煌……
“老人家,快点把枪交给我们,私人是不允许拥有枪支的。”面对警察的劝说,这位老人不为所动,转身走向柜子,拿出了一张泛黄的纸。看到纸上内容后,顿时让警察们肃然起敬。

那么这张纸上究竟写的什么内容,能让警察们肃然起敬呢?
老人将纸条交给了警察,只见纸上写着“凡持枪时,必须携带此证;对武器要妥善保管,不得转借他人”等规定,下面的署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6202部队,时间1982年6月24日。
警察们恍然大悟,原来老人手中的纸,是一张合法持有枪支的证明,那么老人是如何获得这两把枪的呢?
原来这位老人是一位抗战英雄,名叫滕西远。1925年,藤西远出生于山东莱芜口镇。1938年,刚刚年满13岁的藤西远,就加入了抗战队伍,成为当地一名“锄奸”队队员。
1940年,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扫荡行动,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5月17日,日军进犯到了杨家横地区时,遭到藤西远所在部队的痛击。
在这场战斗中,胆大心细的藤西远,用枪击杀了日军指挥官,让日军乱作一团,为这次战斗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战后藤西远荣获一等功,廖容标司令还特意送给了他一把匣子枪,以示奖励,就这样藤西远获得了他的第一把枪。
抗战胜利后,藤西远已经晋升为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炮兵连连长,在一次夜间巡视时,藤西远跟两名战友意外发现了200多名国军。
“这可咋办,此时肯定不能跟国军交手,但是也不能就这样放他们过去。”于是藤西远想到了一个万全之策。
他跑到不远处躲了起来,安排一名战士跑到再稍远的地方隐蔽,让另一名战士迅速跑回部队报告敌情。待国军接近藤西远时,他拉响手榴弹扔了出去,稍远处的战士则拿出枪对着空中射击,并大喊道:“你们已经被包围啦,立马放下武器投降!”
由于晚上漆黑一片,再加上人生地不熟,国军一时不敢轻举妄动,成功被藤西远吓住了。没过多久,我军赶了过来,把这支国军全部消灭了。

令藤西远没想到的是,他这次误打误撞得立了一个大功。原来,这支国军是一支运输部队,此战不仅消灭了敌人还缴获了大量物资、武器。
后来这件事被粟裕司令知道了,粟裕司令授予藤西远“孤胆英雄”的称号,为他颁发了一等功奖章,并且又送给了藤西远一把枪。这样藤西远就获得了两把枪。
1982年国家禁枪的时候,藤西远响应国家号召,打算将枪上交,但是上级知道这两把枪的来历后又还给了藤西远,但是为了防止枪支走火,特意在枪膛中灌注了铁,还开具了合法持枪证明。
这两把枪是藤西远老人一生的荣耀,每当提起往事,藤西远老人都是满脸的骄傲,如今的藤西远老人生活很幸福,在闲暇之余还写起了书,让我们一起祝福这位老英雄吧!#头条创作挑战赛##人物#
作者/平凡之路
编辑/幽

世界“未解之谜”之珍妮号。
“1823年5月4日,已经71天没有任何食物了,我是船上唯一的幸存者”。
这句话来自尘封17年的珍妮号,也是珍妮号船长的绝笔信。
要说海洋里的“幽灵船”离奇事件,珍妮号绝对可以排得上名号。
在航海历史上,特别是大航海时期,有无数的帆船开赴远洋,这些帆船很多离开港口后再也没有回来,有些受到风浪袭击沉没到海底,而有些则是莫名其妙地失踪了。
多年后,有人在海上发现了这些原本失踪多年的船只,于是!“幽灵船”的各种传说就出现了。
珍妮号就是其中之一。
1840年,也就是17年后,一艘捕鲸船在南大西洋附近发现了珍妮号。
当时这艘捕鲸船并不知道这已经是失踪多年的珍妮号,都还以为是落难的船只,当他们来到珍妮号上后才发现一本还算完整的笔记本。

上面只有船长的最后一句绝笔话。
让人惊奇的是,船长竟然还保持着坐着的样子,他与六个船员的躯体竟然也都没有完全腐烂。
不同于其他的“幽灵船”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珍妮号被发现时船员们的遗骸都在,也正因为如此,珍妮号被发现后更多的人相信它就是“幽灵船”。
一艘在海上飘荡17年都没有沉没的船不是幽灵船还是什么?
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呢?
1823年2月20日,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威德耳包下了珍妮号,由南奥克尼群岛出发。
南奥克尼群岛位于南大西洋附近,当时探险家詹姆斯.威德耳带着进入这一海域后,就莫名其妙地失踪了。
1900年,珍妮号失踪的海域被以探险家威德耳命名。
没有人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自2月20号启航后,直到船长绝笔,这期间经历了两个多月。
然而从船长的记录来看,他们的储备在71天之前已经吃完。

从2月20号至5月4号,一共74天。
然而船长说71天前食物已经没有了。
很难相信,珍妮号出海只携带三天的食物。
对于任何一个出海船只来说,这都是不可能的。
自71天就没有食物,直到船长死亡,这七十一天他又是怎么熬过来的呢?
从记录的笔记本上,大家发现有很多潦草的痕迹,也有被撕去纸张的痕迹,有人推测,是不是船长最后饿出幻觉来了,亦或者根本就没有71天?
他的死亡与其他人是同步的?
因为大家发现,船长与其他人的躯体之所以还保存完好,他们的身体被冰冻过,船身底部也还有冰冻的痕迹。
于是有人猜测,当初珍妮号出海后应该是迷路了,被洋流卷到了南极洲附近,珍妮号被冰川冻住,船长等人消耗掉最后的食物后,产生了幻觉,最后被冰冻而死。
后来海域冰块融化,珍妮号才被洋流给推到其他地方,这才被他们遇见。

如此解释,倒也合理。
要不然没办法解释船长等人的躯体没有腐烂,珍妮号又保存了17年的。
相对于虚无缥缈的“幽灵船”之说,我更相信珍妮号是被困冰川,船员们耗尽食物受冻而亡。
无尽的大海暗藏杀机,在大航海时代葬送了无数探险家的性命。
特别是珍妮号当初是从南澳克尼群岛出发,这里距离南极洲已经不是太远了。
探险家威德耳其实也是一个捕海豹的人,在进入海洋之前他也是以捕海豹卖给动物园或者其他人为生。
误入南极洲是有可能的。
在大航海时期,无数探险家深入海洋,非洲大陆,甚至神秘的亚马逊雨林,发生了许许多多奇异的探险故事。
关于这些故事,我们下次接着聊。
据多个推特ID爆料,美国绝密的X-37B已经于10月12日17点左右降落于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这架神秘的飞行器已经在轨运行908天,然而至今也没有人知道它到底在轨道上干了什么!

美国军方和NASA都没有公开这次降落,大家是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周围受限制的空域以及佛州上空的音爆分析出这架飞行器已经降落,具体时间实在11月12日05点17分(音爆时间),北京时间+12小时,也就是17点左右!
这架可重复使用的太空飞行器是在2020年5月17日由 Atlas V火箭发射的,卫星编号为45606,当然这个ID目前已经失效,下次发射会再次赋予一个新的编号,此前一直运行在328 x 343千米的轨道上,10月21日突然降低到了294 x 274 千米的高度,不知道有什么企图。
X-37B是波音公司开发的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其长度为8.92米,翼展4.55米,最大起飞重量为4.99吨,有效载荷空间为2.1 x 1.2 米,由于其需要重返大气层以及多次使用,对于它的任务性质,坊间只能猜测:
1、装载了以侦察为目的的光学、红外或者电子侦察设备等;
2、对非合作目标的捕获设备,比如机械手等;

3、在轨反卫星能量武器,比如激光与电磁波束武器等;
4、小型卫星携带并发射,包括立方星以及寄生星等;
目前在轨的还有中国的一架“空天飞机”,卫星编号为53357,名称为PRC TEST SPACECRAFT2,轨道数据为597 x 608 千米; 50.0°的飞行器,从8月5日发射以来已经在轨工作3个月又7天,似乎还没有返回地球的意思。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以前看过一个六十多岁的男患者, 17年5月的时候出现了咳嗽、咳痰、咳血,然后就去当地医院做了个ct,显示肺部有占位,然后子女就带着他来北京了。先在北京一个医院手术治疗,切除下来发现是个肺癌,然后就进行了四个疗程的标准化的化疗。
一年之后又到北京来复诊, ct发现肺门和纵膈都有转移灶。然后就住院,经过了四个疗程的化疗以后,肺门的转移灶被控制了,但是纵隔的转移灶没得到有效的控制。他那时也不太容易耐受这个化疗的毒副作用,然后就想找中医治疗一下,于是就找到我。

我看这个病人有点偏胖,有咳嗽、咳痰、痰量比较多、白色粘痰,舌苔是白厚腻苔、脉大,还有一些胸脘满闷的情况。
根据他这个情况,我就给他出了一个健脾化湿、化痰止咳、化瘀散结的方子,这样给他治疗了三个月,患者的症状有一些缓解,然后又给他调了调方子,他就回去了。回去以后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加减调养了有四年的时间,这个患者现在咳嗽咳痰基本上是没有了,而且还健在。
平民百性看不懂的东西太多了,2017年因各种疾病死亡的人,到2019年才注销户口。而同一个人2017年5月16日成立的公司。到2020年十月十七日才核准!!!!这其中人都死了整整死了三年了!!!!想在评论区里知道各位大神的想法[捂脸][捂脸]

放大看,有细节!
H.K两个英文字母,在“中国”里面!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学习强国专题~
【时间轴】
1997年:百年飘零乱苍黄,回归祖国新气象
2000年:香港开始实施覆盖全港的强制退休保障计划——强积金制度
2001年:5月17日香港最大的图书馆中央图书馆启用
2003年:第一批自由行开放城市:东莞、中山、江门、佛山
2007年:大熊猫盈盈、乐乐赠予香港特别行政区
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术项目举办地——香港
2009年:第五届东亚运动会——香港首次举办国际综合性体育大赛
2019年:香港理工大学作为唯一一所参与嫦娥四号任务的香港院校研发了“相机指向系统”等
未来:香港明天更美好!
上饶中院:公司被起诉后,原股东在出资认缴时间未到的情况下0元转让股权,原股东是否需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法院查明:被告李祖丰、李祖辉、张雨生于2017年7月21日在浙江台州路桥区设立浙江巨福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中李祖辉认缴出资290万,李祖丰认缴出资510万,张雨生认缴出资200万,认缴的出资时间均为2037年7月19日前。2018年3月19日,原告北京润德公司为与浙江巨福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一案向台州中院提起诉讼。2018年5月17日,被告李祖丰、李祖辉、张雨生分别与被告罗志坚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将其各自持有的浙江巨福公司全部股权以0元价格转让给了被告罗志坚,此前三被告并未实际出资。
二审法院认为:
本院认为,本案是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李祖丰、张雨生、罗志坚均未提起上诉,视为服判。根据李祖辉的上诉请求,本案二审的争议焦点是李祖辉应否为浙江巨福公司对北京润德公司所负债务承担责任。
根据查明及当事人在诉讼中确认的事实,浙江巨福公司对北京润德公司负有10万元、案件受理费3,860元及迟延履行债务利息的债务。浙江巨福公司的注册资本额为1,000万元,罗志坚、李祖丰、李祖辉、张雨生作为或曾经作为浙江巨福公司的股东,均未向浙江巨福公司出资。李祖辉作为浙江巨福公司成立时的原始股东,在北京润德公司起诉浙江巨福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一案的审理期间,面临公司可能构成侵权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下,将其股权以0元对价无偿转让给罗志坚。

前述情形,明显系李祖辉不履行股东义务以达到逃避公司债务的目的行为,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同时,在未对浙江巨福公司全额出资的情况下,李祖辉以0元转让股权即构成出资不足的事实,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股东应当按照公司章程规定足额出资的法定义务,虽然股权已协议转让,其对浙江巨福公司的补足出资的义务不能因股权转让而免除。
股东的出资是公司得以有效设立和顺利运营的物质基础,亦是公司对外交易的重要担保。现浙江巨福公司因无任何财产可供执行及支付破产清算费用,已被宣告破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主张未缴出资股东,以及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或者发起人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股东在公司设立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依照本条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诉讼的原告,请求公司的发起人与被告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的发起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因浙江巨福公司经强制执行仍无法清偿对北京润德公司所负债务,李祖辉作为浙江巨福公司的发起人未向浙江巨福公司实际出资,故其关于自己无需承担责任的主张不能成立,本院依法不予支持。

江西省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赣11民终1959号2021年10月25日
法条检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主张未缴出资股东,以及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或者发起人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股东在公司设立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依照本条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诉讼的原告,请求公司的发起人与被告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的发起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中国股权投资:常见纠纷与裁判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