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层管理人员工作自评(中层管理人员考评)

懂行的老师,课上不全讲! 层次低的老师,课上全讲! 第一次公开课,我毫无备课,却很“荣幸”被随机抽中。我这次课,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但上得一塌糊涂!!

懂行的老师,课上不全讲!

层次低的老师,课上全讲!

第一次公开课,我毫无备课,却很“荣幸”被随机抽中。我这次课,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但上得一塌糊涂!!

刚毕业时,我去一所底层初中教物理。

开学不到一个月,局里的领导到学校视察,随机听课。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抽中了!当时由于自身问题,我完全没备课!连书都没看过。幸运的是:人教版课本内容这么多年基本没变,只是调换了顺序!我的知识没有问题。

尽管如此,毕竟这是有外来领导听课的公开课!我精神极度紧张,什么技巧都忘了!完全凭借本能,努力把课本中的内容讲清楚,丝毫没有顾及学生的感受。

课后就到了教研人员评课环节。他们先把我带到一个没人的办公室,然后开始评课。

教研人员慢慢开口道:“年轻人啊!你是刚毕业吧?不愧是XXX毕业的。逻辑很严密!”

我没敢吭声!我知道自己这次搞砸了!已经六神无主了!

他又接着说:“你这讲解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大概得有五六环吧?你觉得有多少学生能跟到最后一环?”

我很尴尬地答道:“可能,只有很少的学生吧……”

“你没了解学生。我看能跟到第三环的学生都没几个了。另外,你告诉我,你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

“我……”我无言以对。

教研人员已经很给面子了。他们没有像某些领导一样,直接在学生面前开口!他是走到这偏僻的办公室说话。批评我之前,居然还先捧一下!而且,很显然,我的问题还不只这些。

这节课,我的自评是:

【1】内容上,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维引导充分,但丝毫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且重点不突出。

【2】形式上,方法单调,没有视频。只用最传统的方法,师生互动也没到位。

【3】语言上,非常平淡,毫无波澜,课堂沉闷。

这堂课给我的教训是:

【1】不打无准备的战!必须备课!

【2】随时留意学生的学习状态!

【3】最高级的课堂,这些学生不适合!课堂必须降低难度!

=================================

分析: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课堂为何不好?

这种课当然好!

但你得看学生是什么程度!

如果学生层次远低于能接受这课的程度,那就浪费时间了!

层层深入?

一旦学生某一层没懂,后面就跟不上了!

环环相扣?

学生掉了一环,后面就可能直接自暴自弃!

那如果暂时把这些拆成【断点的知识】,

学生不就更容易接受了吗?

知识点太多,学生难以接受?

那如果我减少一些知识点呢?

有人规定课堂必须讲所有知识点?

你以为我是在教小学生?

这还只是初中物理!如此简单的东西!

那如果是高中呢?

普通高中,数学均分甚至可以到40分(满分150),你去讲解压轴题?有多大意义?

想起以前有个家长,孩子没考上公办普高,去了民办高中。她还抱怨老师上课不讲,补课讲!而且还是一些高质量的【干货】!

恕我直言:你确定孩子吃得消?

(要知道,我前面的数据,还是正规的公办普高的数据。)

=================================

我调节课堂的结果?

毕业第一年,我有个班成绩第一名;

另外一个班,从倒数第一进步到中层,班级均分进步约8分。

年度考核

从来都不主动争取的我,也就自认一个合格的水平吧,年度考核本打算草草了事,今天出乎意料地主动了一把,还拿了一个优秀。交了述职报告,回家了,再想想才发现其中的奇妙之处。

先从孩子讲起,和老二有关。今天老二学校五、六年级考试,一年级的他放假,孩子爸爸挂职在外,我只有把他带去学校办公室。我监考,他就在办公室和操场玩。中午,学校突然通知我们下午年度考核。考核在书法室,老二也偷偷地跑进了教室。4点半开始,大家开始自评,自评优秀的进入投票环节,40来人,推选优秀4名。

诡异的一幕出现了,三个中层干部被点名不能评优,估计是出了事,可是我们之前没有在大会上听到他们什么风声啊。一线老师一脸诧异,领导们似乎也不想解释。然后新来的产业部部长也高风亮节地宣布自评合格,不竞选优秀,算是把名额让出来了。去年的三名优秀也建议不再选。

这次考核的氛围有点不一样,我暗自地想。去年抢的太厉害,本来投票这轮都过了,部上又莫名其妙地弄出一个评分规则,生生把两个当选的一线科任老师(非班主任)压下去了,她们后来也离开了我们的产业部,去了别的部门。

今年莫名退的退,让的让,气氛一片鹭港。大家按签到顺序述职,不少人选择了自评“合格”,在我之前只有两人选择了“优秀”,我开始想需要自评优秀吗?领导们都退出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可是看看自己的述职报告,觉得又不够格,在那里犹豫。

我心里催自己,快拿决定,马上轮到我了。看着身边的儿子,心里突然升起一个念头,我得自评优秀,在儿子面前我要为他做个样子,哪怕装一装,我要抓住这个机会,机会稍纵即逝。于是自评优秀,并念了念自己的业绩,主要是教学和科研,教学有校级和区级获奖,科研主要是主研两个市级课题和主持一个校级课题,论文发表一篇。念的时候只恨自己写得马虎,日期什么的都没有,课题名称也没有写,只得随便提一下,几十个字,也没有什么感染力。

后来进入投票环节的有5个人,第一轮有3个选出来了。我和另外一个老师都是19票,进入再次投票。第二轮我胜出,多5票。

回想起来,这个优秀好像是捡来的,又好像不是。如果儿子不在那里,我可能在那里犹豫半天就错过了。第二轮投票,我们办公室的老师偷偷为我拉票。前几天,大家纷纷找我上传N种资料完成学校的考评(因为我先完成,有模板,熟悉软件操作),让默默无闻的我一下在办公室成了小红人。

写述职报告的时候,去把往年的别人的翻出来看,才发现其实优秀的也不是那么回事。细细的写来,好像自己也不是太差,至少去竞争的资格是有的。可是以前我从来没关心过,每次都放弃了。

聊聊“开学第一课”(三)

往常,看着日历掰着手指算着所剩无几的假期,多少患上了些假期综合症。过去学期恍恍乎不可追忆,新学期茫茫然不知所往,踩着学校安排的日程表稀里糊涂走上岗。终于,要下定决心,洗心革面,带着班里的娃娃,明明白白迎接新学期。

能客观审查自身、定制合宜目标便是好的开端,故开学第一课需要好好做文章。

开学第一课,是承前启后

每个学生都希望被看到,被肯定。不会以为老师都不看暑假作业吧?错了,我不仅要看,还要认真筛选。开学第一课,我要让大部分学生登上光荣榜。找出书写美观的字帖、设计精巧的小报、用心构思的写话,甚至按时按量提交作业都值得表扬,都在开学第一课晒出。努力让优秀的同学在新学期继续保持优秀,树立标杆;让中层的学生受到激励,码足学习的动力;希望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把后进生也带动起来,实现先富带动后富。

合宜的目标能让人看到希望。新学期,过去的荣誉也好失败也罢皆清零,戴上崭新的红领巾又是一位阳光清爽好少年,一切皆有可能。开学第一课,除了回顾假期作业,我还带着学生制定了新学期的目标和计划。和学生一起思考过去有哪些遗憾?哪些行为习惯羁绊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新学期如何朝着更优秀的自己前进?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自我对话,与未来对话。点燃学生对未来的憧憬,课后工工整整地写下自己的目标和计划,贴在书桌前。我在学生的分享里写下:老师记下了你的目标,接下来请扎实走好每一步,期待遇见更优秀的你!

开学第一课,是丈量起点

以生定教,才能让学习真实发生。由于疫情,新学期师生又双叒齐聚云端。云端课堂课时短,课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极其珍贵,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学能会的也少讲,要把时间用在重难点的突破中。受崔云漷教授学历案的启发,我制定了课前预习单。

预习单依据课时目标,立足课后习题制定,既告诉学生本课的学习目标,也指引学生预习路径。二年级作为第一学段的学生,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习的重点。预习单中设置了朗读的层级要求,生字词的自主学习,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和学习疑问。每个模块都设置了学习指引和学生自评,让学习“落地有声”。批改预习单,我统计了学生的已知与未知,“易点”与“难点”,数据不会骗人,老师和学生一起丈量着课堂的起点。在这样的前期准备下,开学第一节语文课,我班学生不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他有课前已知带来的自信笃定,也有未知带来的好奇专注。老师备课也不再是想当然,我很清楚本课的目标和学生知识能力之间的差距,为我班学生量身定制课堂,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和学习的有效性。

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时代要育全面发展的新人,老师也要不断优化教学理念,修炼教学方法。从开学第一课到学期最后一课,和学生并肩同行,明明白白上好每一节课,真真切切让学习发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22374/
1
上一篇考试笔(考试笔画顺序)
下一篇 中层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企业中层管理)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