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到头条一位爸爸的迷茫求助,他大四儿子面临一个选择,有两年做支援西部建设志愿者机会,是否去有些难定夺。
男孩爸爸说,男孩在大学里很优秀,做过学生会主席,学生干部。也许是男孩一直以来积累的经历,他才有这个机会去做西部志愿者。
可是这位男孩爸爸希望儿子走学术道路,或者考研,或者考公,他认为如果男孩毕业选择考公,那么有两年的基层公务员经历,两年后可以轻松做到副科级,再努力向上,人生就会有无数种巅峰可能。
可是如果男孩选择西部志愿者的话,那么两年之后回城,一切都归零,一切需要重新开始,还不如选择先考公,然后自愿去最艰苦的基层锻炼。
可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如果这个去做西部志愿者的行为,是男孩自己自愿选择,他有强烈意愿,换做我儿子,我会支持他。
因为我们的孩子,独生子女这一代,被我们家长保护的太好了,一直在不愁吃穿的象牙塔里生活,他们缺少独立的思想,缺少对于世界,对于现状,对于普罗大众特别是贫困生活贫困境遇下普通人生存的感知。
如果去西部做志愿者,这会重塑他们的思想观念,他们会重新思考人生,更好的规划未来之路。他们也会找到自己奋斗的动力,明晰的人生目标。
这些看似没有一点点现实价值收获的东西,恰恰是最珍贵的。
就像股票投资,稳健型的客户也许只会选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票,他只需长期持有,依靠股票分红就能收获比较稳妥投资收益。
而激进型客户,他会选择科技股,选择成长性的高风险股票,在这些高风险投资中,才会有潜力股。
每个人面对命运的选择,都是一次机会成本选择。不知头条好友怎么想的?留言区讨论。
#头号周刊# #通辽头条# #欢迎光临我的生活#
有一战友,在基层工作时我们共事了两年时间,关系一般就是普通同事加战友关系。后来我调到了上级机关工作,他每次到机关出差都会到我办公室聊天,然后再请他吃饭叙叙旧。大概两年后,他调回到烟台老家工作,期间给我打过几次电话,说说近况并多次邀请我去烟台玩。因为工作忙也一直没有空闲时间去。直到有一次赶巧到烟台开几天会,下午会议结束早就联系了他,电话里他非常热情,说晚上请我吃饭好好聊聊,让我等他电话。为了和他见面,其他当地朋友安排的聚会我都推了。可直到晚上七点多了,也没联系我,于是就给他打过去,可电话却总是无法接通,后来才想起这应该是拉黑了的状态,搞得我真是非常尴尬而且莫名其妙,自此就删了他的号码再也没有联系过。这种奇葩操作是我这半辈子经历唯一的一次。
#我的退休倒计时# 第70天
前几天,一个在银行工作的小朋友给我发来私信,ta说两年前从985学校硕士研究生毕业,以管培生的身份进入银行,做了两年柜员,不想再做柜员了,也不想转营销岗位,目前在银行看不到出路和未来,感到很迷茫。
由于私信中信息有限,我只能结合我们分行的情况给ta三点建议。
一是耐心等机会。一般情况下管理部门的人员相对稳定,主动离职的不多。特别是资金财务部、人力资源部、法律合规部、风险管理部、授信管理部、行政部、办公室、会计核算部、运营管理部、信息科技部、纪检部等后台部门,由于员工没有营销任务,工作压力相对较小,是很多一线员工趋之若鹜的地方,很少有主动离职的,除非部门有员工退休,或者被组织上提拔了,才能腾挪出空缺岗位,才有可能从支行选拔基层员工充实到这些空缺岗位。但每年转岗的名额有限,像我们这样规模较小、开行时间较短、员工平均年龄较轻的分行,经常是几年才有少量名额,比每年招聘管培生的数量少得多。所以,不是每一个管培生都能在两年后立刻转岗的,要等待机会。
二是多岗位历练。除了以上那些后台服务支撑部门,像公司、零售、金融市场三大主营业务板块的中台营销推动部门也是很多基层员工向往的地方。这些部门不但对员工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同时也会有相关岗位工作经历的要求。例如零售业务部负责基金销售的产品经理,一定是从事过理财经理岗位工作、有过基金销售经验的人,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在全辖组织推动销售的能力,这个岗位绝不会从只工作两年的柜员中挑选。如果你有意向做这种银行核心业务的产品经理,不妨先在营销岗位历练几年,积累一下熟悉产品、运营产品的经验,为以后的转岗做好铺垫和准备。
三是让自己更优秀。一般情况下,银行为了履行当年招聘时的承诺,也为了在以后年度招聘到优秀学生,每年还是会有少量管培生转岗名额的。但如果转管理岗的意向人员多,名额少,就会通过行内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这就要求你足够优秀,要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如果你身边有其他小伙伴已经转岗了,你不妨找你的主管领导或者HR聊聊,看看你的短板是什么,后续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我33年前大学毕业进入银行工作,当年我们行里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屈指可数,绝对比现在的985硕士生少,但我还是做了整整五年的柜员,才把我们科外汇结算业务全部学懂。其实不管在什么单位,要想事业能有更好、更高的发展,不同岗位的基层工作经验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三点建议仅供参考。也欢迎我的同业小朋友与我微信、电话一对一的交流。
向英雄致敬
基层鉴证人泪别英雄,致敬24岁烈士冯坪坪英雄不问出处,英雄不论年龄2015年,冯坪坪入伍原武警四川消防总队成为一名消防战士服役两年任劳任怨、不畏艰险他曾在退伍时写道“感谢经历,感谢相遇或许多年以后我们还能再聚在一起”
对于女儿来说,考公务员还是事业编?是两难的选择……
林畔诵读公共卫生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女儿研二,公共卫生专硕,明年面临入职选岗招考。下午给我发来了今年的南京海关公开招聘计划表,岗位10个,招聘10人,其中2个岗位仅限本科学历、基层工作经历2年,大学生村官优先。
确实如此!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一路顺利,出了学校门就进入机关门的,很自然的就养成简单、想当然的思维,容易与社会现实脱节。明智的家长创造条件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国家招考干部,很多时候要求二年基层经历或者工作经验,就是如此。
作家叶倾城作家 主持人俩人分别向我吐糟:一个妹子吐的是恋爱相亲。她说凡是她被介绍了男公务员,尤其是那种大学一毕业,一路顺风考上岸的,完全没办法沟通,明明什么都不懂,却眼高于顶,觉得自己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般人物,随时出阁入相。
郭林祥将军曾回忆:谢富治政委工作经验丰富,常下基层检查工作,好的表扬,差的批评,原则性极强。检查工作后,常与郭同睡一个炕。郭继言,谢富治也偶尔与机关干部一起打打扑克、下下象棋。他给人的印象是当时一二九师群众反映比较好的政工干部,常常受到刘邓首长的表扬。
陈康将军与余言,陈赓将军爱开玩笑,开玩笑也是有分寸的,不是稀里马哈乱开。打仗精明灵活,不能打的仗,他绝不会打,从来不吃亏。谢富治比陈赓深沉,爱摆架子,为人不错,水平一般。
谢富治因根正苗红,进步极快。参加革命不到一年即入党,两年升任团政治处主任,后任师、军政治部主任。后调红四方面军总部,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共川陕省委组织部长。
图~郭林祥 谢富治。
练过硬本领,写锦绣文章(之一)
从事基层政务文秘工作十余年,从乡镇、部门再到综合办公室,其间辛酸,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特别是自2012年11月份进入县委办公室,再过2个多月,就整整十年了。这十年,弹指一挥间,应该说是一个人精力最旺盛、思考最活跃、干事劲头最足的十年,也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十年。这期间,我和大家特别是满良主任、张琨主任一起熬夜守更、一起奋斗拼搏,特别是我经历了主办秘书、财务会计、驻村帮扶、常委服务等多个岗位;从事党委信息、政法城建、综合文字等综合磨砺,感觉得到了系统充分的锻炼,眼界、思维、认识得到了拓展延伸,在政务服务、综合协调、为人处世、人生阅历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从我内心来说,非常感谢办公室这一优质的平台,让我能够在得到成长的同时,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充实。
一、为文的本质和意义何在?
第一,文章是文人的风骨。古人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草心。这是对为文者的最高褒奖。北宋理学大家张载有传颂于世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格局、这意境,何其宏伟辽阔!这是对文人价值的深切期许。古人又云,人贵直,文贵曲。这是对为文风格的界定认知。中国是礼仪之邦,古往今来,多少人辗转徘徊寸管求达这条路上,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努力着、奋斗着。唐代以来,就开启了科考取士,说到底就是以文定胜负,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特别是自明清八股取士以来,有人因此飞黄腾达,有人为此潦倒一生,辉煌者如孟郊,春风得意,一日看尽长安花;失意者如范进,寒窗虚度,丧魂落魄无有果。期间境遇,判若云泥、天壤之别,让人扼腕喟叹。作为一介书生,我们没有洪荒之力,仅仅将写作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当然不可能像古人一样通过文章一样登峰造极、改变人生航向。但从事了文字工作,钟情也罢,痛苦也罢,总之都要乐观面对,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乐于其中,在文章的天地空间内纵横捭阖,纵情驰骋。古代将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人生的几重境界,但如今社会,有此想法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一方面,社会变得更加世俗、信息变得更加便捷、人情变得更加阻隔,几篇文章远不如一顿烧烤和几杯啤酒更为直接、更为解渴。或许,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社会的复杂性。
第二,材料是政务的核心。如今我们从事政务工作,要写作大量的政务材料,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要写作政务材料?因为政务材料是领导实施领导活动、开展工作最有效的载体和形式,相当一部分工作,都要通过政务材料撰写来推动和实施。有些上级的意图、基层的动态、工作部署安排,都要通过讲话、汇报、交流发言等材料来体现。因此,政务材料写作是政务工作人员的基本功,也是广大办公室工作人员安身立命的“杀手锏”,政务材料质量下滑,长期在低位徘徊,作为一个长期在办公室工作从事材料写作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甚至说,不会写材料或者材料水平不过硬,在办公室是难以立足的。为什么要写材料?为什么要写好材料?我想可以用市场和需求的理论来解释,正因为政务材料这些巨大的、丰富的和必不可少的功能,因此我们才组建了这么多的部门,尤其是像县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等“笔杆子”汇聚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出思路、出观点、献良策、助发展,让我们的以文辅政变得不可或缺、必不可少。关于这个问题,我还和张琨主任、魏伟专员探讨过,谁说我们的工作没有价值?谁说我们的工作没有意义?我们通过材料写作,让我们的文稿成为领导决策的参考,上升到实践操作层面,指导推动实践,提升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这本身就是为社会在做贡献。而且是实打实的,因此要对我们的职业充满自豪感,千万不可妄自菲薄。
第三,秘书是运转的基石。材料这么重要,这么多材料,谁来写?当然是包括我们在内的广大文秘工作者,是主力军。从目前现状来看,文字工作者很难找,各单位都缺写材料的人。感同身受,政务文秘人员应该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别人尊敬的群体。别的不说,整天起早贪黑,来得最早、走得最迟,“5+2”、白加黑,整天爬格子,写材料,坐冷板凳、守长明灯,案牍劳形、形单影只、无悔付出、无私奉献,在文山会海中摸爬滚打、在琐事冗务中交织穿插,办公室永远都有干不完的活,忙不完的事,单从这一点来说,办公室的干部应该是最值得可敬的一群人。正是有了这群人,基层的各项运转才变得更有章法,各项工作井然有序,这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可敬之处。但实事求是来讲,在机关能够扛活出彩的政务文秘人员不多,因为清苦、通道受阻,政治上待遇高,经济上实惠少,导致大多数对这一行业的认同度并不高,这也是政务文秘人员出现青黄不接、人才断层的重要原因。但是选择了,就要坚定地走下去,作为办公室政务文秘人员,必须要把材料写作当做自己的看家本领,当做核心竞争力,不断进行打磨提升,真正做机关单位的“技术型干部”和“行家里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认可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