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高职高专专业目录(高职高专专业目录查询)

#教育第一发布#【#职教目录删除计划生育等专业类#】近日,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目录》)。新版《目录》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58个、高职专科专业

#教育第一发布#【#职教目录删除计划生育等专业类#】近日,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目录》)。新版《目录》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58个、高职专科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

  专业目录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向9大重点领域。如设置集成电路技术、生物信息技术、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智能光电制造技术、高速铁路动车组制造与维护、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生态保护技术等专业,并根据形势变化及部门职能调整撤销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类”等专业类。(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姚晓丹)

职业教育专业升级改造进行时

#高等教育# #中部职教# #职业教育#

“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出台恰逢其时,中职专业的升级改造体现得非常明显,质量非常高,具有全面性、时代性和实用性。”近日,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目录》),对原有的职业教育专业进行了更新。面对职业教育目录调整,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校长段福生表示,作为基层院校,将结合实际情况,依据新目录对原来的专业进行升级改造。

新版《目录》旨在引导相关职业院校探索新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路径,同时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按照“十四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在科学分析产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进行了重新优化和调整,并新设置了一批专业,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新版《目录》研制总顾问鲁昕表示,《目录》研制以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为关键,体现了“十个对接”特征,即专业对接新技术岗位、对接新职业岗位、对接新业态岗位、对接市场化需求、对接卡脖子难题、对接智能化生产、对接智慧化管理、对接精准化服务、对接数据化应用、对接数字化技能,相关成果实现了一体化设计、一体化表述、一体化呈现,在专业名称、专业内涵、课程体系、核心基础课程等4方面全面升级,有利于推动中高本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所有改革只有落在专业上,才能落在课堂上,落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上。

近日,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新版《目录》对接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统一采用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三级分类,一体化设计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不同层次专业,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58个、高职专科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财经 编辑:张婷婷

2022考研|#工业工程与管理专业复试#之四川大学。

复试专业课:

工业工程综合

时事政治

参考书目见附图(2021级)。

备注(参照2021级学院复试细则及2022院校招生简章及目录,仅供参考):

1.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外语国家四级425分以上或通过在职人员申请学士学位外语考试,以及在核心期刊上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复试时须加试(笔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复试时应交验大专毕业证书、结业证书及同等学力证明材料原件。

2.复试成绩占比权重30%。

行业、职业、专业三者有何联系?如何依据行业、职业选专业?社会有哪些行业?大学有哪些专业?6个点初识了解。

第一,社会中有哪些行业?

国家统计局颁发的最新《关于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1号修改单的通知》对行业分类有明确的规定,文件中指出了当前我国行业发展总体上有20个大类,97个子类。

第二,大学里有哪些专业?

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截至2021年3月,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有12个学科门类(不含军事学,下同),92个专业类,740种专业。12个学科门类包括自然科学4个:理学、工学、医学、农学;人文和社会科学8个: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包括高职专科专业和高职本科专业,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991个专业,其中高职专科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19个专业大类分别是农林牧渔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土木建筑大类、水利大类、装备制造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轻工纺织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医药卫生大类、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文化艺术大类、新闻传播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公安与司法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第三,专业选择的现实问题

①高考志愿专业的选择与行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并非必然联系;

②且不说行业分类细分与专业细分难以一一对应;

③何况还存在我们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无从下手选择的问题(我们很难全面掌握所有行业分类所有专业设置的所有知识);

④而且事实上,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哪个行业就好哪个行业就不好,同理也不能否定哪个专业不好哪个专业就好。

第四,高考志愿中专业选择是个性化的问题,不具有普遍性。

在大学里面有一门课程叫《职业生涯规划》,国外不少学校也给学生做职业生涯咨询,一定程度上是在解决行业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问题。但目前发挥的作用比较小。高考改革,新高考有一个方向就是要提前让学生了解行业,这个以后学校做起来了,大家对高考志愿专业选择迷茫感或许会下降。

国外职业生涯有很多理论层面的研究,主要是解决人如何匹配职业的问题。典型的是霍兰德性格测试,核心是根据人的性格特征匹配职业。从大学里设置的专业上来看,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是明确的。不同的职业,对人的性格有一定倾向性。所以,用测试性格的方法去匹配专业,理论上是说得通的。

现在网上有很多性格测试的量表,可以测试参考。但,知道性格选择专业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职业生涯规划中讲,人对职业的选择首先要对自我进行认知,认知有四个维度: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我们只关注性格这一个维度去选择职业,进而做出选择专业的决定,肯定会有失偏颇。

认清自我,这个哲学命题,事实上又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以及自身阅历的丰富,性格会变,兴趣也会变,能力会变,价值观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从某个静止点来看,按照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来确定未来的事,本身是矛盾的。最多只能算是参照。

高考结束那一瞬间,考生的性格大范围是确定了;兴趣上来看,有些学生有明确的兴趣,有些事实上是没有兴趣的;能力以高考分数来论,也是确定了;价值观,在当下网络多元化的干扰下,正值价值观形成的学生,事实上,价值观多数还没有定型。有些家庭影响教育对孩子价值观有很明确的指导,是非常不错的。但,我们大多数家庭缺乏对孩子价值观的塑造,仅仅是是非对错的价值判断远远不够。我们很清楚,成人的世界,价值判断不是二元非对即错的。

所以,高考对考生来说,选择专业依照高考分数,从性格入手,兼顾兴趣和父母价值判断,有一定合理性。

第五,到底如何选专业

文科出身却成为力学之父的钱伟长院士说过,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不少科学家,人文大师都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正处在青年的高考学子,为何不能学习我们的前辈,学而为国为民族呢?周恩来总理少年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也是少年,又何尝不能为中华民族复兴而读书呢?

真正能够真才实学,立志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学习,国家和人民都不曾亏待。

第六,国家现在需要什么?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国家战略提到的卡脖子技术和行业,就是国家所需;强基计划中的那些专业,是国家所需;国家特设特控以及特设兼特控专业,也是国家所需;知名大学开设试验班设置的专业,也是国家所需。

努力少年,学而为国的少年,前途无量。

考得好更要报得好!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资料大全,建议收藏!可下载!

常言说得好,考得好更要报得好。志愿填报对考生来说是人生中三大转折点(高考、工作、配偶)的第一大转折点,而人生中的十字路口,都是一次崛起的机会,也多次印证了这句话——选择大于努力!

为了给迷茫的大家以指导,老师特意整理了一波《2021高考志愿填报资料大全》【获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免费下载】,刷题累了的时候,就看看吧,提前了解一下未来,报考不慌!

这份资料分2个部分:一个是院校篇,另一个是专业篇。

01

院校篇

全国高校名单

推免研究生高校名单

双高计划院校名单

骨干高职院校名单

示范高职院校名单02

专业篇

最新本科专业目录

第四次学科评估名单

国家级特色专业名单

一流专业名单

2023考研|#会计专业复试#之新疆财经大学。

✹复试科目(2023级):

①财务会计②英语听力③时事政治

✹跨专业和同等学力试科目:

①成本会计②管理会计

参考书目见附图(2023级)。

✹备注(参照2022级院校复试细则,仅供参考):

①复试成绩占比权重40%。

②同等学力考生(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生和网络教育考生取得复试资格后,须另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以招生专业目录为准,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生是否加试以报考学院要求为准。

✹2024考生提示: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进修过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本科阶段5门主干课程,成绩合格(需提供有效成绩证明),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参照2023级院校招生简章报考要求,仅供参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21907/
1
上一篇江苏大学生村官(江苏大学生村官报名条件及时间)
下一篇 给排水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考研学校排名)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