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空调温度传感器故障处理方法】,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空调温度传感器故障处理方法:帮帮哥丨空调器温度传感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分析与维修
- 2、空调温度传感器故障处理方法,空调温度传感器功能与检修
1、空调温度传感器故障处理方法:帮帮哥丨空调器温度传感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分析与维修
寄语
有一种感动叫分享,分享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收获!
温度传感器在空调中(特别是在变频空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维修中,温度传感器不良引起的空调故障很多。由于空调器厂家不提供这方面的维修数据和空调故障代码及自诊断功能的局限性,一般只能诊断传感器开路、短路,不能诊断,由变值引起的故障,给维修工作造成一定难度。但空调传感器不良造成的故障通常有一定的规律,归纳总结如下:
1.空调器温度传感器不良的判断
判断空调器温度传感器性能好坏时,定频空调器应设置于强制制冷运行状态,变频空调器应设置于试运行状态。如果此时空调器能够运转,但工作电流基本正常,一般可认为是温度传感器不良。
2.空调器室内机与室外机中温度传感器不良的特征
变频空调器室内机室温传感器电阻值变大或压缩机温度传感器电阻值变小,均会引起变频器输出频率偏低,将会影响制冷效果。
3.空调器常用传感器是否良好的模拟判断法
根据各种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或人工模拟温度来分析温度与电阻值的变化曲线正常与否,以判断温度传感器是否不良。其规律是温度与电阻值成反比。
4.根据CPU输入电压判断空调器常用温度传感器好坏的方法
根据各种温度传感器输入单片微电脑CPU的电压值来分析当前的温度是否正确,以判断温度传感器是否不良。其变化规律是温度与电压成正比。
5.空调器常用传感器温度与电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国内外空调器选用的室内、室外机温度传感器特性参数只有以下几种:
25℃时电阻值约为5kΩ、10kΩ、15kΩ、23kΩ。特殊情况下,变频空调器压缩机温度传感器在环境温度30℃时电阻值为400kΩ。
温度传感器温度、电阻值与输入单片微电脑CPU电压值对应变化如下表所示。
温度传感器温度、电阻值与输入微电脑电压对应关系
6.空调器常用传感器损坏时故障的典型特征
各类传感器损坏程度不同时的故障特征如下表所列
温度传感器损坏程度与空调器状态对应关系
7.检修空调器传感器故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维修空调器时,如果不能判断故障原因或缺少维修资料、不清楚代码显示的故障内容,应先查故障率高的温度传感器及其附属电路,再查故障率同样高的空调器大电流、高功率部件,这样做可提高维修效率。
告 知:
2、空调温度传感器故障处理方法,空调温度传感器功能与检修
一、温度传感器的功能:
温度传感器故障在空调故障中占有比较大的比例,要准确判断首先要了解其功能,空调控制部分共设有三个温度传感器:即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室内管温传感器和室外化霜温度传感器。
1、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主要检测室内温度,控制内外机的运行。
(1)温度的调节作用。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要求时,在制冷状态时,室外机停,而室内风机继续运行在“微风”状态;在制热状态时,室内机继续吹余热风,然后停机。
(2)调整空调的运行方式。当空调设定在【自动运行模式】时,控制系统则按当前的的室温高低,来决定空调应以何种方式运行。当室温在20℃以下时,空调自动运行在制热状态;当室温在21~23℃之间时,自动运行在除湿状态;当室温在24℃以上时,则运行在制冷状态。
(3)自动控制制冷、制热时室内机的风速。以用户事先设定制冷房间的温度为标准,当室温变化时,控制系统便会按照当前的室温与设定的温度之差来调整风速的大小。
A、在夏季制冷开始时,空调先启动运行在“强冷”挡,使室内风机运行在“强风”挡,将室温迅速降下来;当室温降至29℃时,空调自动转为“弱冷”挡,室内风机运行在“中风”挡;当室温降至27℃以下时,空调则自动转为“微冷”挡,室内风机运行也在“微风”挡。
B、在冬季自动制热运行时,在设定温度下风速也会按房间温度的高低进行“强风”、“中风”、“微风”三挡自动调节,以减少调节步骤,满足用户的要求。
2、室内管温传感器:安装在室内蒸发器的管道上,它直接与管道相接触,主要检测室内蒸发器的盘管温度(简称管温),所测温度接近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
其作用有4个:
一是在夏季制冷时,防室内盘管过冷冻结,并控制室外压缩机停机; 二是冬季制热开始时,防止室内机吹出冷风和盘管过热、自动控制室内机的风速和室外压缩机的开、停; 三是控制室内风机的风速;四是与微电脑芯片配合,实现过冷和过热故障的自动诊断。
(1)在夏季制冷时起防冻结保护作用。当室内盘管结冰温度低于-2℃连续2分钟时,室外机停止运行;当室内管温上升到7摄氏度时或压缩机停止工作超过6分钟时,室外机继续运行。因此当盘管管温传感器阻值偏大(即检测的温度比实际的温度小)时,导致微电脑控制系统误判断为室内温度已达到设定的防冻结保护温度,使室外机可能停止运行,室内机吹自然风,出现不制冷故障。比如出现开机时制冷正常,过后不能制冷,室外机停止运行,室内机吹自然风的现象。当盘管管温传感器阻值偏小(即检测的温度比实际的温度大)时,室内蒸发器温度低于-2摄氏度结冰了而压缩机还在继续运行不能停机防冻结保护,使室内蒸发器上结冰,造成室内蒸发器漏水,出风少,制冷效果差。
(2)在冬季制热开始时防止室内机吹出冷风、防过热保护,起到自动控制室内机的风速、室外机风机和压缩机启停的作用。冬季刚开机时室内盘管温度如未达到25℃,室内风机不运行;当室内盘管温度达到25~38℃之间时室内风机以微风工作;当管温达到38℃以上时以设定风速工作;当管温达到57℃持续10秒钟时,停止室外风机运行;当管温超过62℃持续10秒钟时,压缩机也停止运行。只有等管温下降到52℃时,室外机才投入运行。因此,当管温传感器出现故障时,其阻值比正常值偏大(即检测的温度比实际的温度小)时,室内机可能不能起动或一直以低风速运行,当管温传感器阻值偏小时,室外机频繁停机,使室内机吹出凉风。
(3)在制冷或制热时,当盘管温度超出正常的温度范围时,经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IC进行比较计算实现故障的自动诊断。
3、室外化霜温度传感器:主要检测室外冷凝器盘管温度。
当室外盘管温度低于-6℃连续2分钟时间,内机转为化霜状态,当室外盘管传感器阻值偏大时,室内机不能正常工作。
二、空调感温头的检修技巧
由于温度传感器(俗称感温探头)的阻值,在不同的温度,对应不同的阻值;并且元件本身没有任何厂家的型号和参数标识,这给我们维修空调时增加了判断难度。
一般同行在维修过程中是以实测阻值和资料对比,或者用手握感温头,用表测其阻值是否有变化来判断其好坏。这些可以大概判断出传感器的好坏。不过有些传感器,在用加温法时,阻值也是变化的,但其阻值已经严重偏离正常值.还有些机型不熟悉,无法知其确定的阻值。本人观看许多空调的电路图发现,空调的传感器电路基本相似,都是以电阻分压形式提供信号电压给CPU进行比较计算,以此判断外界温度的高低。CPU向感温头供电一般是 5V,经过感温头电阻变化分压后,输入CPU的电压一般在 2.0V~3.0V之间,这也是传感器两头的电压。如果测出的电压严重偏离,可判断传感器已经损坏.
1 、不同类型感温头的阻值不同,但如何判别感温头的好坏呢? 很简单,就是在线测量它的电压,25度时正常的电压一般是在 2~ 2.5V之间.
2 、因为人的体温恒定,所以用手握感温头一时,它的在路电压是一定的(约为2.17V)。
3 、拔掉感温头的插头,在线路测量其座子的两个插针的电阻,所得的阻值基本就是感温头在25℃时的型号值(经实际检验此方法不准确)。如果是8K左右的电阻,那传感器感温头的型号值一般是10K;如果是4.7K电阻,则是5K感温头;以此类推。但有部分大型空调,变频空调外机控制板温度传感器的阻值是下偏置电阻的3倍,即以上述方法测出的阻值乘以3,就是传感器在25°C 时的阻值。
4 、感温头的型号值就是它在25℃时的电阻值,通常是5K,10K,15K,20K,50K这几种,一般都是负温度系数的,即温度越高,电阻值反而越小。
5 、一般来说内机管温和室温阻值是一样的。
三、温度传感器故障实例
1、故障现象:空调制热效果差,风速始终很低。
2、原因分析:上门检查,开机制热,风速很低,出风口很热。转换空调模式,在制冷和送风模式下风速可高、低调整,高、低风速明显,证明风扇电机正常,怀疑室内管温传感器特性改变。
3、解决措施:更换室内管温传感器后试机一切正常。
4、经验总经:空调制热时,由于有防冷风功能,当室内管温传感器检测到室内换热器管温达到25℃以上时,室内风机以微风工作;当室内换热器管温达到38℃以上时以设定风速工作。以上故障首先观察发现风速低,且出风温度高,故检查风机是否正常,当判定风速正常后,分析可能传感器检查温度不正确,造成室内风机不能以设定风速运转,故更换传感器。
本文关键词:空调温度传感器异常解决方法,空调温度传感器故障怎么解决,空调温度传感器失灵,空调温度传感器故障处理方法有哪些,空调温度传感器位置图视频。这就是关于《空调温度传感器故障处理方法,帮帮哥丨空调器温度传感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分析与维修》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