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让酒店清洁工真正把马桶清理干净,最有效的办法是让他自己从马桶中舀杯水喝一口,效果立竿见影。”老板这句比喻的话,让行政小姑娘困惑多日的难题终于找到了答案!
刚入职的行政小姑娘找老板诉苦,说公司的中层领导执行力不行,很多事苦口婆心地安排下去了却没有效果,自己也说了很多次,但他们也不听,工作太难推动了。
老板笑了笑:“别着急,慢慢说,发生什么事了?”
小姑娘很委屈:“就比如前几天通知让公司管理层每天要对下属的日报进行阅读和点评,这个动作也是为了让一线员工感受到领导们的关注度,工作积极性也会提高很多。
但这事都说了一周多了,很多中层领导却还是连日报看都不看,更别说去点评了。如此以来,大家写日报也没啥作用了,反正领导也不看,都要成形式主义了!”
老板问道:“这个想法很好,你是怎么让大家执行的呢?”
小姑娘回复:“说起这个我是真委屈啊,每天下班前我都会在管理群里边千叮咛万嘱咐,各位大佬们记得给下属的日报进行点评,来提升团队凝聚力!他们也都回复收到了,但就是看不到执行动作,每天日报的浏览记录都没有,完全是应付啊!”
老板听了,摇了摇头:“你觉得是人有问题,还是制度有问题呢?”
小姑娘不解:“这些管理层都是老油条了,肯定是人出了问题嘛。”
老板接着又问:“员工执行力不行,是换人还是换制度?”
小姑娘不吭声了。
老板说:“你知道一些高级酒店为了能让清洁工把客房卫生真正打扫干净,是怎么做的吗?如果仅下发了卫生标准,很多人还是会偷懒,所以一些高级酒店就出过这样的规定‘让清洁工从自己打扫过的马桶中舀一杯水喝掉’,从此卫生标准再也没出现过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人还是同样的人,只是换了制度而已。
很多时候,同样的人,不同的制度,可以产出差距巨大的结果!因为一旦和自身利益挂钩的时候,执行力才是真正的落地的时候。只有要求传达,没有监督措施,那么你的要求在执行中肯定参差不齐,目前这个结果是可以预料到的!”
小姑娘听得豁然开朗。
没过几天,公司便出台了对应政策:直属领导不按时查看下属日报的情况,每个月关联20%的管理绩效,不合格直接扣除这部分绩效。
结果管理层每天非常积极地去点评下属的日报,再也没人偷懒了。
到底是人出了问题,还是制度出了问题呢?
我们来思考:
1、针对某个政策,想要落地,必定是授权、要求和监督三个维度同时存在的。
任何时候,首先要相信对方的执行力,但同时又要怀疑他的本性。所以,要用制度来激发性格中天使的一面,还要用制度来惩罚不作为的一面,这才是有效地执行。
2、在一个单位中,如果执行力出了问题,大概率是管理制度出了问题。
关联到执行人的切身利益,才是最有效、最直接解决执行问题的方法,如果纯粹靠说教,只能事倍功半!
3、一个好的制度能让想干坏事的人干不了坏事;而一个不好的制度,却能让想做好事的人去变坏,值得思考!不仅仅是职场!各领域皆如此。
你们觉得有没有道理呢?一起聊聊吧!#风船计划2.0##职场升值季##教育听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