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40岁单位管理中层(45岁中层干部)

四十岁的男人质疑“四十岁的男人一枝花” 昨天一个朋友发了一个头条,质疑道“究竟在谁的眼中,四十岁的男人,才看起来更像一朵花儿呢?”。

四十岁的男人质疑“四十岁的男人一枝花”

昨天一个朋友发了一个头条,质疑道“究竟在谁的眼中,四十岁的男人,才看起来更像一朵花儿呢?”。

他今年四十,在职场作为中层领导,经常忙得焦头烂额,在家里是顶梁柱,既得照顾好孩子,又得照顾好老人,他感觉自己压力很大。我想说这不仅是四十岁男人的生活写照,更是一个成家立业的男人的真实生活写照。而他比起其他人已经很好了,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都安排得挺好的,有多人四十岁的男人工作和生活还是一塌糊涂,一地鸡毛呢。

其实这句话是女人评价的,在女人眼里这个阶段的男人成熟稳重,有社会阅历,相对于二十几岁的毛头小子就是一朵花,但是背后的心酸别人是看不到的,只有你自己知道。#男人##我要上头条##职场##家庭#

老黄,40岁,年薪35万元,在国企担任中层。

近期,他很苦恼,因为他的靠山倒台了。

在国企,没有靠山,基本晋升无望。

这点他很清楚。

国企跟体制内很像,业绩不是第一要务,政治生态才是首选。

不惑之年的老黄,还奢望有所上升,但是随着靠山的倒下,他已经可以看到职业生涯的天花板。

35万的年薪,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老黄上有老,下有小,全家都依靠他的收入,随着父母的老去,孩子的长大,他身上的包袱越来越大。

国企职场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老黄也是深有感触。

如果晋升无望,老黄基本无法加薪,后续的家庭经济压力巨大,但是今年工作又不好找,导致他心里矛盾重重。

就像杨修说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顿时,老黄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国企,能力不是第一位,做人才是第一位。

因此,老黄在公司选择任劳任怨,选择卑躬屈膝,获得“老好人”的品牌标签,加上运气使然,有了靠山,所以能幸运地当上中层领导。

但是,上层路线断了之后,后续升迁几无可能。

但是,老黄又没有勇气跳槽,放弃旱涝保收的35万元.

因为他知道很多人跳出国企后,终生后悔。

在抉择面前,老黄充满了无助。

现实中的中年读者,你们是否能帮老黄出谋划策呢?

更多的国企职场干货,可以关注及订阅@国企职场真谛的《国企职场突围技巧》,共51章节,系统阐述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存及晋升,让你少走弯路,改变命运。

8折优惠券仅10张,先到先得。

#2022就业季##夏日大作战##打开眼界#

中年了40岁,公司里熬到中层月薪15000,突然接到被辞退消息,应该怎么办?

我前阵子打车遇到一位司机,从港汇接到我,和我聊天,他说:我以前也在这里上班。

我一惊,放下手机,抬头看师傅:大哥,您多大岁数?

大哥说他快50,开了4-5年滴滴。原来外企做个小主管,后来人到中年,外企薪资待遇都不行了,公司里他被挤兑得厉害,赌气辞职了。

我感叹:这个转型不容易,很多人心理上接受不了。

司机大哥回我:一开始也是纠结的。但后来发现开滴滴也很有技术含量,因为他在司机中文化层次高,喜欢钻研什么时间点去哪里接人最赚钱,成为了一个小头头。

现在在滴滴的体系下,他也带着几十个兄弟。

送我的路上,还听他语音指挥小弟别去浦东机场……

他吐槽:当年我在外企做经理,也没带过这么多人……

如今,车是他自己的,每天早上、下午、晚上各出来跑一次滴滴。午饭晚饭都在家吃,饮食规律,生活质量好,收入也不少。

我问大哥收入,他有意要和我比一比,反问我:你月薪多少?

我想着这是要挑战我的自信心啊,咱打工人不能输气势啊,于是谎报了3万8。

大哥犹豫了一下,感觉没冲到塔,说:我每天差不多600,加上补贴,好的时候有800-1000,一个月满打满算差不多2万5

但很快补了我一句:但我时薪应该高点,不像你这样加班。

我其实是不服的,你不加班,你怎么接到我了?怎么知道金虹桥半夜人多……你周末还上班呢,你咋不说是加班……

但我因为谎报工资心虚,赶紧顺着台阶下来:那是那是,我晚上9-10点下班是常态。

回到题主身上,40岁的人,失业,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心态问题。

不要沮丧,不要否定自己,不要抑郁或者自杀。总能有办法活下去。

大部分所谓的中高层管理,离开平台,啥都不是,跟能力无关,这不是鸡汤,这是忠告。40岁以后,尤其是管理岗所谓的高管,跳槽需要谨慎!

大部分所谓的中高层管理,离开平台,啥都不是,跟能力无关。这不是鸡汤,这是忠告!

尤其是40岁后所谓高层管理人员,跳槽辞职要慎重。

人到四十有余,做到中层干部,没有上升空间,也无下放的可能,上班无激情,平淡如水,把份内的工作办妥妥的,不喜欢说长道短,不喜欢谈论是非,不喜欢参加各种活动,甚至饭堂吃饭都习惯一个人,有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有个哥哥,在乡镇担任中层,今年四十多了。眼看升职无望,忙乱的工作身体也已吃不消,于是想办法把自己调进了城里。

进了城没几天,就开始后悔了,发现自己完全适应不了新的环境。

首先是进了城没有级别,中层的位置也没他的份,满眼望去,科长副科长全都比他小,成天在年轻人手底下干活,面子上有点挂不住。

其次是市直单位虽然工作比较单一,比乡镇轻松,但是专业性更强。得不停去学习,对于这个年龄的他,记忆精力都在下降,学习新东西十分费劲。

大概是领导注意到他的尴尬处境了,后来把他调到了后勤去打杂跑腿,完全当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了。

哥哥心里很不是滋味,想自己在乡镇也是独当一面的老手了,如今倒没一点存在感,早知如此,还不如在乡镇忙点累点呢。

这位老师每天纠结要不要辞掉学校中层领导

40+的年龄,干中层正职两年。但是最近查出甲状腺4级结节,说白了可能是癌也可能不是。中层这活说白了就夹心饼干一块,上下都不好处,平时杂事巨多。更重要的是最近才知道咱这中层根本也没报教委,就学校发的文。平时每月津贴多130元其它啥好处没有感。但是不干中层回班级的话,感觉天天对着一群小调皮也有点烦。也不知道到底辞还是不辞。

说一个悲伤的现象,80后90后的职场人,正面临着和创业者一样的窘境。他们背负一身贷款,不敢失业,但偏偏又是职场最大的受害者,被辞退的高危人群。

比如2020年的疫情,80后是最焦虑的一群人,35岁左右是人生最尴尬的阶段。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是房贷车贷,隔壁还有老王。不管是月薪五千还是两万,十几年的温水煮青蛙,也只能维持家庭经济颤颤巍巍的平衡。

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全球内卷越来越严重。企业也难,为了发展,肯定要追求性价比最高的人才。不管科技大佬如何回避高龄程序员的生存问题,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年复一年的同一操作,他们比不上年轻人了,创造价值的效率越来越低。

职场上很多40岁左右的中层管理人员,他们是最可悲的。有资源该创业的,35岁前就已经走了;没资源有能力的,该升职的早就升了。但凡35岁以上在公司没有做到总裁级别的,这类人将会是被辞退的高危人群。他们薪资比入职三年的人高很多,业务冲劲却差得远。更主要的是,他们的认知跟不上了,成了企业的累赘。于是,一个经济危机,或行业变革,他们理所应当的第一个被辞退。而他们又很难再找到同级别的工作,这对家庭经济是致命的。

你能说80后90后不努力吗?不,他们经历过最严酷的高考,最绝望的房价,最大变革的时代,他们始终在努力奋斗。他们不是不够拼命,而是认知迭代跟不上了。

一个人无法赚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同样,一个人很难跳出早已成型的认知模式。80后90后必须成为终生学习者,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然而赚钱之所以难也正是因为改变元认知太难了。比如,认清学习的本来面目,其中的“心智模型,很多人只是看起来努力工作,实际对人生却少有积累。

《认知天性》是11位认知心理学家10年的科研心血。以罗迪格教授为主要负责人的团队在项目上投入了10年时间, 首次提出人类认知规律和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透彻解读人类普遍的学习过程规律。根据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推导出的最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法则。

很多大咖都有推荐过《认知天性》,比如樊登老师,希望本书能帮到你,共勉之~

媳妇工作开始每月给她父母1000元钱,一直到我们结婚这么多年都是这样,这我都知道的,从来也没说过什么,可昨天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很恼火。

我40岁,是一家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每月收入7000元,加上年终奖,全年能拿到10万元。媳妇37岁,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每月收入4000元,几乎没有什么奖金,我们两口子每年收入也就15万元左右。

媳妇年轻时候漂亮活泼,那时正在热播一部《还珠格格》的电视剧,媳妇就跟里面的小燕子性格一样,所以我一看到她就马上喜欢上了她。虽然她是农村出来的,但在我眼里那代表着朴实善良。认识不到半年,我们就结婚了,结婚已有14年了,现在两个孩子,大的是男孩,小的是女孩,一家人过的挺幸福美满的。

昨天媳妇给我说,她父母年纪大了,想过两年与我们一起生活,我听了就有点不高兴,哪有父母投靠女儿的,岳父岳母又不是没有儿子。但我也没说什么,就说那我们可得攒钱买房子了,要不到时候你爸妈来了住哪里?就我们现在住的房子,他们来了也不够住啊。

我们现在住的房子还是我们结婚时买的二手房,买的时候也就15万元,因为是老式房子,面积也不大,只有83平米。虽然是三室两厅,可因为房子总面积不大,有两间房子只能放下一个稍微大点的单人床,我们两个住大的房间,两个孩子一人住一间小的。

这房子虽然小,但也够我们一家人住了。这几年,邻居们陆续都搬离了,可我们一直没有搬,是因为前年小区附近修了一所初中带小学的学校,为了两个孩子上学方便,我们依然住在旧房子里。

最主要的一点是最近几年我们这房价涨了很多,要全款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最少要80万元,我们刚还完车贷,手里也没多少钱,不想贷款买房子,所以这么多年一直没有买新房。

如果媳妇父母要来,这样的房子6个人住肯定不行,我就给媳妇说我们要攒钱买新房。我知道这么多年,媳妇每月给她父母打1000元钱,结婚前如此,结婚后还是如此,想着这是媳妇对她父母的一片孝心,我一直也没说过什么。

现在她父母要来我们肯定要买新房,昨天我给媳妇说,我们要想不背贷款买房,现在开始就要有意识存钱了,然后和她商量以后每月就不要给她父母打钱了,谁知媳妇一听就不高兴了,冲着我大喊大叫,说绝对不可能,还说我管不着,因为给的都是她的钱,我无权干涉。

我十分生气,就和她理论,我说你父母在农村有自留地,虽然现在不种了,但我知道每年承包费有3万元,我还知道他们两人还在城里找了份给工厂看大门的工作,包吃包住每月也有2000元,加上你哥每月给的生活费,一年怎么也有6万元了,他们怎么也不缺钱,早就该不用给了。

况且你算算结婚后总共给了你父母多少钱?结婚前就不说了,结婚14年,每月1000元,算下来也有16.8万元了。加上你哥每月给的,你爸妈手里怎么也不缺钱,所以你现在根本没必要再给了。

我这样一说媳妇才说了实话,她说其实这么多年她哥就没给过她父母一分钱,当时她参加工作后,她们家里开了个家庭会议,决定父母随没有工作在农村种地的儿子一起生活,负责给父母养老送终。媳妇因为是他们家唯一一个有正式工作的人,所以每月要交1000元钱的养老金。

原来这么多年,都是媳妇给她爸妈给生活费,大舅子一分钱都没给过,怪不得老两口不像其他老人愿意住平房,喜欢种个菜,养个鸡啥的,说平房接地气,能活动筋骨。可他们老两口到好,本身是农民,前几年却在城里买了一套楼房,说是为了在城里打工方便,可如果没有媳妇这么多年的帮衬,他们怎么会买的起楼房?

如今他们老两口住上新楼房了,可我们两个还住在十几年前的旧房子里,现在他们又想来投靠我们,这不明摆着是要我这个女婿给他们负责养老送终吗,他们走了,肯定把楼房要留给自己儿子,我就是再傻,我也能看出来他们的心思。

最主要的是,都这样了,媳妇还坚持每月给她父母1000元钱,还说“这么多年一直每月都给,突然不给了,爸妈肯定会多想。我们要买新房子,完全可以贷款买啊!1000元钱咱们省省就出来了。”

她这样一说我更生气,从我们两结婚到现在媳妇每月给他们1000元钱,可他们从来都没有补贴过我们一分钱,我买车那会还是贷款买的,现在两个孩子都大了,也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这些他们都是知道的,他们怎么没有给过我们补贴?现在又提出来到我们这养老,自己有儿子,非要住在出嫁的女儿家里,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为此我坚决不同意媳妇每月再给她父母打钱,因为这我们两个人昨天吵得是不可开交,谁也说服不了谁。一气之下昨晚媳妇和女儿睡在了一起。

我一个人一整夜都在想这事,孝顺爹妈没有错,可也得切合实际啊,我怎么都想不明白媳妇为什么这么固执,这简直是愚孝!为这事一晚上我都没有睡好,今天早晨脑袋都昏昏沉沉的。早晨媳妇见我也气哼哼的,没和我说一句话,唉,这日子怎么过成这样了,难道是我错了?#生活日记# #微头条日签# #情感# #婚姻与家庭#

80后,40岁失业中,曾经在企业做过中层管理,上有老下有小,工资低的工作不想干,需要从头开始,到了这个年龄接受新东西也不如年轻人快。工资高的企业需要专业对口一些,要不就是年龄35岁以下。每天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的生活。感觉自己快得抑郁症了!难道说自己已经被社会淘汰了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21415/
1
上一篇牛吃草问题(牛吃草问题例题及答案)
下一篇 事业单位中层领导管理岗位(事业单位中层以上干部)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