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干部是十分关键的角色,有人将其称为“兵头将尾”,既是上级联系下级、发挥领导力的桥梁纽带,又是上传下达的信使通道;既是领导决策的贯彻者执行者,又是基层部门的领导者组织者。中层干部能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整个组织的效能乃至具体工作的成败。
对此您怎么看的呢?
刘澜•领导力学习笔记之六 –领导与管理
问你个问题:你是领导者还是管理者?
可能会有很多人说,领导者和管理者不是一样吗,他们有什么区别吗?
的确,我们经常把这两个词混着用。其实他们有本质的区别。
刘澜老师提炼了几位领导力大师的观点,形成了自己的理解:领导是解决挑战性难题,管理是解决技术性问题。
沃伦•本尼斯最著名的是这样一句话:管理者正确地做事,领导者做正确的事。
约翰•科特把管理过程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计划和预算,然后是建立组织和配备人员,最后是监督和控制。他把领导过程也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确定经营方向,然后是凝聚团队,最后是激励和鼓舞。科特把它们的差异定义为:管理是维持秩序,领导是实现变革。这是科特的核心观点。
罗纳德•海菲兹说,管理是解决技术性问题,领导是解决适应性问题。
所谓技术性问题,就是我们应用已有流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所谓挑战性难题,就是我们要打破已有流程,要积极地实施变革才能解决的问题。
学到这,我的理解是,拿我们企业为例,总经理是管理者,董事长是领导者。一个负责解决技术性问题,把领导班子的决策正确地执行下去;一个负责适应性问题,或者说是生存、发展和变革问题,董事长要思考的是做什么才是正确的。
当然,作为组织的负责人,他应该既是管理者也是领导者,这也可以作为我们中层管理者的目标。
以我个人来说,我是集团下属子公司的副职,我的第一要务是把子公司的决策按照分管的领域执行好。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也应该思考我们子公司如何适应集团公司大的发展方向来调整好子公司的定位。
为什么大多数中层管理人员看似没在做事?
下属眼中“中层”的一天:
早会:他啥也不做,就知道给我们派活!
上午:什么狗屁领导,这点事儿都解决不了。
中午:跟某副总一起去吃饭了,肯定是去拍马屁了。
跟老板汇报工作:准备把我们的功劳放在自己身上跟老板邀功了去吧?!
下班前:啧啧啧,回来了,又替我们领了活儿,真烦!
加班:凭什么又留我们加班,有什么事儿不能明天说吗?!
老板眼中“中层”的一天:
早会:(老板应该看不到早会,因为他还没来)
上午:又在装忙碌,啥事儿都做不好。
中午:诶?他怎么和销售副总走这么近,搞小团体?
汇报工作时:汇报的是什么狗屁,数据数据对不上,绩效绩效完成不了,一问三不知。
布置工作时:他那个部门一直不出业绩,一定是工作不饱和,多给他们布置任务!
中层实际的一天:
早会:跟进部门所有员工的工作进展,分配新的任务。
上午:帮助部门成员协调工作,帮助协调早会上员工提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
中午:跟负责销售的副总约午饭,看看他们能不能给部门工作提供支持。
跟老板汇报工作:汇总部门员工的所有工作情况,跟领导汇报。
下班前:带着跟老板汇报工作的一身伤痕回到工位上。
加班:把新领的任务拆解好,分配给部门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