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中层选派干部到附属企业任高管,征求各位科长的意见,45+的科长都不去,领导想让我去,在犹豫中:
去企业,如果能干出成绩来,对提干很有好处,毕竟在单位就只能论资排辈了。但是附属企业其实没什么核心竞争力,以前主要靠主管部门扶持,现在主管部分支持力度一年比一年小,做出业绩不容易,虽然说有高薪,但是那是和业绩挂钩的,做不好单位都不好回去了。
待在单位,就干那点业务,温水煮青蛙,越来越懒,个人竞争力下降明显,到了40多岁就完全不敢干别的了,应该出去试一试,纠结中。
大伙帮忙给点意见。
县组织部来人对局领导班子进行年度考核评议,局全体干部职工参会,局长汇报全年、班子成员汇报分管工作、民主测评打√、推荐后备干部,最后留下班子成员和部分中层干部和几名科员,进行分别谈话,主要问话是针对班子、一把手和各个班子成员的意见建议。
一般整个过程就是走形式,你好我好大家好,但今年带队的副部长是从外地调来的,为人爱较真,分别问话时,要求必须说出一条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的不足来,回答不出来不让出屋。被问到的人都懵了,这样的状况还是第一次遇到,是啊每个人都有不足,班子领导和一把手也不例外,但心里知道是一回事,说出来又是一回事,因为说出来会得罪人的,尤其是关于局长和副局长们的,出了问题谁也不敢担。
于是,等待的人们在屋里纷纷想办法,怎样回答才妥当呢,想出了几条意见,大家看看:
一、只知道工作,连家庭都不顾,对家人的照顾明显不够。
二、把家庭当旅馆,没日没夜地在单位工作,恨不得一周有九天。
三、对理论学习地太透彻,导致局里人员都跟不上领导的脚步。
四、理论学习有待进一步提高。
是不是有点费解?大家的看法呢?#直言职场# #有话职说# #职场干货#
在机关上班的一个同事50多岁了,是个中层干部,因有病常年不上班,病休3年多了。最近,单位征求他本人意见是否可以办理退休,如果退休,还可以从职务上能提拔一点,但他本人不同意退休,还不上班。而他不退休,中层干部名额就少了一个,从而也影响其他职员的提拔。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