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年轻干部少已经引起了组织部门的关注,16个内设机构35岁以下副科实职领导才3个,这样的后备干部配备是不是太少了?
单位年轻干部进步慢这是不争的事实,中层正职50岁以上的领导还有6人,其他80后科长才刚提拔不久。科长提拔难,副科长就难以转正,年轻的科员根本没有机会被提拔。
组织部门来单位调研,谈起90后后配干部培养得怎么样了?一把手在汇报时都不怎么好意思说,承认后备干部培养存在不足。
不是党政机关的市直单位干部成长不是很快,科长这一层次的领导无法提拔和交流,有的30来岁就提拔到科长位子,20年后还是科长,最后退休时还是科长身份。年轻干部要成长,只有论资排队等待,空一个位子,就提拔一个干部,五年都提拔不了一个科长,也提拔不了一个年轻副科长。
组织部门听了一把手的汇报后也在感叹,不是不想提拔干部,实在提拔不动,提拔干部最大的难处在于干部流动性慢,单位3名90后副科长还是前年劝退了几名老科长后,才空出3个副科长位子,要是等到自然退休,年轻后备干部只会寥寥无几。
事说体制感言:干部要成长起来必须让他流动起来,在一个岗位一待就是十年十五年,整个单位的年轻干部就难以成长。#职场进化论# #体制内那点事儿#
善思笃学 改革创新 力促发展——南召县人民医院赴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层干部管理能力提升班第一期开班
为进一步提升南召县人民医院中层干部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力促该院早日创建成为三级综合医院,南召县人民医院决定派全院中层干部到结对帮扶医院——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全面轮岗培训。
前期,为落实此项工作,南召县人民医院书记赵钢剑、院长胡跃彬亲自带队到该院做培训前期的调研和部署。医院高度重视,院长马磊指定对接副院长翟磊同其进行具体沟通落实,经充分协商决定此次培训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紧扣南召县人民医院当前管理中的热点和关键点问题,有针对性的设计了“一对一”培训方案,并组织了晚间课堂、参观医院重点部门等活动,使整个学习内容丰富、主题突出、形式多样。旨在通过培训,全面提升南召县人民医院干部的系统思维能力和理念,加快投入创建三级医院的步伐。
12月13日,南召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兴隆一行23人,到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参观交流三级医院创建工作并开展为期两周的培训学习。医院党委书记窦晓蓓,副院长翟磊、余珊容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热情接待并举行南召县人民医院中层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党委书记窦晓蓓代表医院向各位来宾表示欢迎,并表示南召县人民医院作为我院对口帮扶医院,各部门将尽己所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做好带教指导,给该院以最大的帮助。副院长翟磊介绍医院基本概况,结合医院内涵建设、学科建设、医院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工作进行汇报,并指出医院为当前23名学习人员,实现“一对一”量身打造的带教学习,希望通过“实战+理论”的培训可以尽快提升大家的管理能力,为南召县人民医院的大发展积聚智慧力量。
中层管理干部是医院发展的中坚力量,又是医院建设发展中的中流砥柱,在推动医院事业高质量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能力提升必然是永恒的课题。通过刚刚开始的4天学习,来轮训的中层干部普遍感觉各方面能力均得到了提升。南召县人民医院办公室主任张洪焕讲到,通过学习我们已经从提升思想,开拓思路,掌握科学的领导理念,有效地履行了领导职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方面有了极大的收获。下一步将全身心的投入到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为我们安排的精彩课程中,力求我们大家有新提高、新收获、新进步、新自觉。
自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南召县人民医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以来,医院充分发挥三级综合医院的优势,在学科建设、医院管理、诊疗技术、医疗设备、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帮扶和合作,实现了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优质卫生人才、优质医疗技术“三下沉”,做到了“真帮扶、严要求、重实效”,体现了医院作为三级医院的责任与担当。帮扶期间,已有5名业务骨干带去了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对提高当地医院的诊疗水平有很大帮助,实现了通过对口帮扶,将优质的医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当地人民,帮扶人员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开展工作,得到了南召县人民医院的一致好评。
来源: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把门给我关上(小小说)】
为了整顿机关工作,推行减员提效,矿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一次秘密调查。
这次调查主要是针对近期会议中机关人员的违纪情况。调查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机关共有九十多人,会议迟到、中途离席、接打手机等无视会议纪律的人员竟多达32人,其中还有为数不少的中层领导干部。
名单送到矿长的办公室,矿长十分震惊:这还了得!开会都不认真,平时工作更是可想而知,这次调查将作为机关减员提效的重要依据。随后,矿长提笔批示道:会议纪律非小事,速转行政办许全庆,经有关部门主管领导把关后,尽快在《矿区之窗》上通报。
许全庆是行政办副主任兼内刊主编。接到矿长办公室转来的名单后,许主编端详了半天,预感到这又是一篇棘手的稿件。不通报吧,咱一个小副科级承担不了责任,给矿长也无法交差;通报吧,势必将牵涉到相关部门有头有面的人物。机关乃藏龙卧虎之地,很多人员都和领导沾亲带故的,属于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在机关减员的节骨眼上,得罪谁都不行。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许主编决定还得按照矿长的批示办。还没等许主编起身出门,就听见有人敲门。
矿宣传部长晃动着麻秆般的身子飘了进来。寒暄了几句,部长接过名单,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后,冲着主编笑着说,王三多、李小民两人是因为头天晚上加班写稿子太累,所以会议中途回来了,特殊原因嘛。许主编愣了一下,没说话。部长拍着许主编的肩膀:老弟,这两位可是宣传部的骨干啊,经常给内刊投稿支持你的工作,要说也算自己人。这点我得给你把把关:一旦通报了这两位同志,别人会说你卸磨杀驴、六亲不认啊!说着,提笔从名单中圈掉了王三多、李小民的名字。
许主编刚把宣传部长送到门口,组织部长扭动着肥硕的身躯就挪进了门。部长先看过名单,又看了看矿长的批示。部长很客气,以征询的口气对主编说,田大伟、高成立、崔石军是矿上刚刚确定的科级后备干部,在内刊上公开公布他们违反会议纪律,说明矿班子在用人上有问题。许主编怔住了:这事还真得让你把把关。我们要和矿班子保持高度一致,不能唱反调嘛。部长的眼睛眯成一条细缝,掏出笔圈了几下说,把关是必须的,这三人坚决拉掉,别的同志该通报就通报,务必要严肃处理。
组织部长这边才走,供应科副科长一阵风似的闯了进来。副科长接过名单,瞅了瞅名单上的几个圈圈,拉着许主编就说开了:这机关作风不抓还真是不中,开会都是三令五申地说提高办事效率,可有的同志就是当耳旁风;有时基层的同志来机关办事,等了一天也联系不到人,还有……因急于定名单,许主编无心再听下去,就催促抓紧审阅名单。副科长说科长不在家,我当不了家。副科长拿上名单说去请示主管副矿长。从主管副矿长的办公室出来,名单上又拉掉了三人。
供应科副科长哼着小曲儿不紧不慢地走了,劳资科长见许主编的门半掩着,用肩膀一扛就进来了。由于和许主编是老乡,劳资科长说话比较随便:本来我打算给你打个电话的,可还是不很放心。接过名单,劳资科长看见有四个自己的下属,二话不说就在上面重重地画上几道杠杠,嘴里埋怨着说,老乡……咱可是自己人,自己人咋能摆治自己人。说话间,劳资科长顺手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两包中华烟给许主编:就这样定,改天我请你吃饭。
送走老乡,许主编摸出一根烟,准备消停一会儿。烟刚点着,这边财务科长又大驾光临。接着企管科、生产科、机电科、通风科、纪委等有关部门领导陆续前来把关。几位领导都非常认真地、笑容可掬地在名单上圈点着。许主编满头大汗地忙了一上午,快下班的时候,名单上的人员已所剩无几。
许主编拿着名单进了编辑办公室,工作人员大都已经下班,只有小林在等这篇通报的名单。许主编把名单交给小林时,小林大吃一惊:在32人的会议违纪名单中,只剩下3个人的名字没被涂掉或作上记号,而她自己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两人是微机室的小王和小张。
小林蹙着眉对主编说,我是本期内刊的责任编辑,在自己的刊物上通报自己,实在有点儿说不过去,干脆把我的名字也拉掉算了。
许主编略一沉思:你看着办吧。
听到这话,小林的脸色立马多云转晴,拿着名单准备去微机室。许主编突然觉得不对,急忙吼了声:回来!别送微机室了。
许主编接过名单,叹了口气说,我亲自编辑这个稿件吧,微机室可都是咱自己的同志。
小林张张嘴,不解地看着主编。
拉掉他们,通报我算了。许主编疲惫地对她挥挥手。
看啥看?你回家吧——把门给我关上。
一所学校正校长退休后,副校长和中层干部管不住教师,教育局委派人员到该校。特派人员经过调查,发现教师意见大的地方在于分配工作不均,于是特派人员让教师写出意见投到学校意见箱。
之后收到一起汇总。特派员和学校中层干部一起拿出了绩效分配方案:代主课的教师一节课按1对待,代副科的教师一节课按0.7对待,没带课的一律按0对待,连进行一次检测,批阅一本教案都算到绩效里面去了。
这样安排下来,当班主任并且代主课的教师绩效一月可以多领到2000—3000元,代综合科教师一月不到1000,没带课的后勤人员只有几百元绩效,没带课也没在校长期病假一律为0。
大家都没有意见,特派员离开了,由副校长带领班子成员具体操作,每月上报即可。
顺便说一下,学校领导班子实行的是年薪制,由教育局发放。不知大家对此有什么看透
法。
医生只要被投诉,就被扣钱!
湖南一家大三甲医院制定了一个让医务人员无法接受的投诉制度:只要患方投诉,不问理由,不管对错,先扣罚当事医务人员及所属科室中层干部各200元再说。
若经调查核实为有效投诉,再扣罚当事人及所属科室中层干部各500元。
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投诉,还要另行加码处理。
医务人员被投诉的原因有很多,虽然部分投诉存在医务人员的原因,但是也有部分投诉是患者无理取闹导致的。
比如,有的患者就诊等待时间久会投诉,医生去卫生间时间久也会投诉,甚至停车困难也会投诉。
因此,医院管理部门还是要在仔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再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以免适得其反。
【#官方通报胡锡进被实名举报调查结果#】1月29日,环球时报社召开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会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人民日报社纪检监察组通报了对环球时报副总编辑段静涛实名举报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有关情况的核查结果。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人民日报社纪检监察组在通报中指出,经核查,段静涛举报胡锡进的问题没有事实依据,举报问题失实,将根据调查结果追究段静涛的纪律责任。段静涛在会上作了深刻检讨,表示对自己的冲动行为非常后悔,向胡锡进和无端受到牵连的同事道歉,将诚恳接受组织作出的处理决定,以实际行动改正错误。胡锡进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表示感谢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社纪检监察组对此事作出的澄清,将和社委会成员一道,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人民日报社有关负责同志在会上要求,环球时报社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监督管理,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共同把环球时报办得更好。
近年来,石家庄市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培育年轻干部成长沃土。该市通过加强源头建设、强化培养锻炼、大力公开选拔等措施,使科级年轻干部数量明显增加、专业结构更加完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目前,全市科级年轻干部达658人,比两年前增加26.1%,其中正科级36人,增加28.6%,副科级622人,增加25.9%;研究生学历97人,增加21.2%,大学学历515人,增加28.8%。
针对个别单位领导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使用机制不健全,导致科级年轻干部数量偏少、选配县级年轻干部资源不足等突出问题,石家庄市委把培养选拔使用科级年轻干部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明确提出,严格标准,狠抓三年,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彻底改变青黄不接的局面。2012年初,石家庄市委组织部在深入调查摸底,认真分析人员编制、干部现状和工作性质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科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使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尊重实际、兼顾多数、略有压力、确保质量”的原则,明确提出了科级年轻干部配备目标:到2015年底,各县(市、区)科级年轻干部一般不少于35名,其中正科级一般不少于6名。各市直单位科级职数100个以上的一般不少于7名,其中正科级一般不少于3名;科级职数30至100个的一般不少于5名,其中正科级一般不少于2名;科级职数30个以下的,争取有一定数量的科级年轻干部。
为抓好年轻干部选拔任用目标任务的落实,该市制定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确保科级干部队伍形成合理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知识结构;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年轻干部要看大节、看主流,克服论资排辈、求全责备思想;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等基本原则,并制定了加强源头建设、大力选拔使用、强化培养锻炼、大力公开选拔等具体工作措施。各级党委(党组)也把培养选拔使用科级年轻干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专题研究部署。
按照《关于加强科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使用工作的指导意见》,近两年来,该市招收了170名选调生、808名大学生村官、600名公务员和320名事业单位干部,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提供了源头活水。同时,把竞争性选拔干部作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重要方式,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大胆选拔使用了一批基本素质好、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正定、元氏、辛集、新华区等县(市、区)先后组织开展公开选拔15次,选拔科级干部121人,其中年轻干部72人;市人社局等市直单位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38次,选拔科级干部232人,其中年轻干部64人,做到了公开选拔的常态化。
对于选拔上来的年轻干部,该市注重“培”、“育”结合,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科学制定年轻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年轻干部政治理论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强化实践锻炼,通过轮岗交流、基层一线挂(任)职和到信访稳定、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等急难险重工作中经受考验,磨练意志,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近两年,市委组织部每年都要举办不同类型的年轻干部专题培训班,先后培训干部125人。桥东区、无极县等县(市、区)还对年轻干部开展心理辅导、定期谈心谈话,并适时交流轮岗,帮助他们丰富工作阅历。
通过强力推进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一批文化水平较高、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优化了领导班子结构,增强了干部队伍生机与活力,推动了石家庄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记者杨威力)
你相信“近水楼台先得月”吗?
上次陪领导去一个单位考察干部,在谈话调研推荐环节,要求被谈话人推荐1名符合条件的干部,作为提拔担任副厅级领导岗位的人选。
作为记录人,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其他人我不是太了解,我和XX接触得比较多,而且他也符合条件,就推荐他吧!”
有的人还美其名曰,为了对组织负责,对个人负责,我不了解、不熟悉的干部,也不敢随意向组织推荐。这就完全印证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
领导要提拔一个人或者推荐一个人,首先要了解这个人在干什么,然后才是了解他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怎么样。
不要以为你平时干了什么,干得怎么样领导都知道,其实领导平时非常忙,要开会、出席活动、看文件、听汇报还要接待应酬,根本没时间也没兴趣了解一个基层干部平时在干什么,他能管好分管领导甚至中层干部都已经算是非常接地气了。
所以才会有人经常大事小事请示汇报,就是为了经常在领导面前露脸,让领导通过正常的工作渠道了解熟悉自己。
你在远离领导视线的地方干活,或者你只知道默默地干活,哪怕你累死累活领导也不会知道,又怎么会得到提拔呢?
即使你的直接领导推荐你,有的大领导还会多问一句:你说的这个人这么优秀,我怎么不知道呢?甚至会怀疑你这个人不仅能力不行,而且只会和直接领导搞私人关系,如果给大领导留下了这种印象就真的惨了。
#职场干货# #职场# #职场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