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师——出师范进初中,大门对小门,从学生到教师
我是在恢复髙考的第二年考上师范的,读的是化学专业,主要课程有普通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实验、初中化学教材分析和教法、髙等数学、物理学、政治、教育学、心理学,大概是这些,也记不清楚了。面向农村中学,培养初中化学教师。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自己县里的一所山区乡级(当时叫公社)中心校任教。学校离县城有50公里,离我家40公里。
我是骑自行车捎着简单的行李去报道的。学校不大,但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齐全,小学各年级都是一个班,初中各二个班。每个村里都还有小学,学生不多,有的是复式班。学校只有一幢二层楼,楼上二个教室住着学生,一个教室是小学教师办公室,另一个是初中教师办公室。楼下四个教室,初二和初三各二个班。学校泥土平房比较多,一部分做教室,一部分是教师宿舍。
我也分到一个宿舍,泥土墙的小平房,只有16个平米,但冬暖夏凉,住的也舒服。
食堂到是不错,独立的几间平房,三餐都有吃的,学校还有几块蔬菜地,供应教师还是够的了。
电只能晚上几个小时才有,九点半点后就没有了。是公社的小水库发的电,那个时候没有什么电网。学校给每位教师配有一只美孚灯和一瓶煤油。
初三只二个班,化学每周四节课,二个班共八节课,另外兼了初二的四节政治课。就这样子,我每周一共十二节课,很轻松。这样的课持续了十二年,直到后来调到教育局上班。
学生年纪大小也有差好几岁的,因为当时可以留级,也可以复读,我当时20岁毛,和大的学生也差不了多少。
考试的试卷得自己出题,还得自己印。印试卷我也拿手,先将试题刻在蜡纸上,然后用油墨在油印机上一张一张地印出来。印试卷时再好得有个人帮忙,一个人印另一个一张一张地翻,但是我自己一个人就能搞定,还很快速。原始得很,搞不好手上衣服上都沾上油墨。
因为是山区,课余生活就单调,好无聊,就跟着同事学抽烟。早上起来就爬山,空气真好,那个时候不知道养生,我是在山上,抽支烟,有神仙的感觉。
学校周边有一个供销社一个医院和一个信用社,公社机关离学校有点远。这些单位也有小年轻的,晚饭后散步都会碰到,由于在山区,活动空间也不多,我也经常在晚上去他们的单位宿舍串个门,打打牌。既能打发点无聊,还能买到供销社紧捎的物品。
至于教学和管理学生,就不用说了,毕竟是恢复髙考之后凭着真才实学考上的,在师范学校又有专业学习和初中化学教师的对口学习,还接受了半年的实习培训。
这是我初为人师,开启了人生职业之路。虽然辛苦,但也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