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不好管怎么办?不要怕不要躲,用这5句话去“洗脑”,去践行,屡试不爽!1、不能平等,得让中层领导有更高的工资和更少的工作量。很多领导在工作中,强调平等,这本没有错,但是应该认识到,所谓的平等,是人格上的平等,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每个来工作的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能因为你是领导,他是下属,你就可以侮辱他,这是不行的。同时平等,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每个人的成长空间是平等的,有才华的人能够和别人平等的竞争晋升,这才是平等。除了这两条之外,你是不能搞平等的,你就得让你的中层领导,有更大的权力可以调动人,有更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让人羡慕,有更少的工作量,让人眼红。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下属更加的努力,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为什么要当将军?就是因为当将军能够有更高的工资,更好的福利,同时助力一种每个人经过努力都可能当上中层领导的晋升制度,这样才能真正的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管理高手都是这样做的。
2、让干活的人多干活。这句话猛地一看,觉得很不公平,但实际上这件事情于公于私,都是有利的,对于整个团队来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能干活会干活,效率高的人,你不让他多干活,你让谁来多干活?如果都是一群饭桶在干活,干的还没有吃的多,早晚会把你的团队给带垮。所以这是于公来说十分有利,于私来说,只有干工作了,才有可能抓权力,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是给人发苹果的人,你只有去搬苹果,摘苹果,把苹果都弄好了,你才会去给人发苹果,虽然发苹果表面看也是干工作,但实际上发苹果也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锻炼和成长,有上进心的人都知道要多干活,因为干活意味着锻炼和成长,也意味着能够更快的进步,这于私也是好处。
3、让不干活的人靠边站。有一个定律叫做酒与污水定律,其实就是和我们的民谚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是一个道理。一个团队里面,大部分的人都很努力,但是如果出现一两个不干活的人说风凉话的人,就会把整个团队都带的士气低落,无心工作。所以聪明的领导都会让不干活的人靠边站。边缘化你,冷落你,甚至到了一定程度以后辞退你。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反正不能让少数人不干活的人把大多数努力的人给带偏了!
4、不能不换人,让人员不流动。很多团队都有轮岗的制度,意思就是这个中层领导干够几年以后就要换个岗位再工作,这样做是有很多好处的。第一就是防止一个中层领导在一个岗位中,时间久了,建立自己的个人势力,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不利于工作的开展。第二就是多换换岗位,让大家心里边都有个期盼,有些人想从较闲的岗位去较忙的岗位,因为忙的岗位有权力,有人则想从就忙的岗位,去较闲的岗位,因为年纪大了,混个日子就行了。所以经过检验的轮岗制度,还是很有好处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人做。
5、一定要会讲故事。要讲目标故事,让人有奔头。要讲榜样故事,让人有统一的价值观。要讲吓人的故事,时刻让下属感觉到紧张,不敢懈怠。比如很多公司里面都会挂着横幅,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讲故事,其实说白了就是在做思想工作,一个团队思想工作做好了,就会更加容易的成长为凝聚力,强战斗力强的团队。
很多人问我,怎样才能当好领导,混好职场,我总是第一句就反问,你喜欢看书吗?你喜欢看什么样的书?为什么你知道想考好大学就得逼着自己去看教科书,但却不知道想混好职场也需要看专业书呢?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一个字——懒!不愿意学习,两个字,抠,几十块钱都不愿意花,要想快速掌握当领导的技巧,管好下属,还得多看书!因为书,就是多少前辈智慧的综合结晶!其实,管理也不算很难,多看一些书,多注意一些要点,少犯一些低级错误,你就行。
推荐你看这几本书!提升你的领导力!
1、《可复制的领导力》最快的进步方法是什么?——是学习,是复制,是粘贴!
2、《不懂带团队,你就自己累》不会管理的人,就是花钱雇了一堆人来帮你糟蹋钱!让你更累,让你穷的更快!
3、《别输在不懂管理上》为什么你的事业做不大?就是因为你不会管理!
4、《领导力》拥有领导力,拥有领导范儿!
5、《识人用人管人》不会识人用人,怎么可能管好人?
这套书,没有故弄玄虚的高深,只有干脆直接的实用方法,点击下方蓝字,就在你眼前,正在打折,机会不多
【联嘉图书】5册可复制的领导力 9堂商业课领导力管理书籍
如何避免成为苦劳型管理者?
所谓晋升,不仅是职位的变化,还要求你有和这个职位匹配的工作能力,也就是要德配位。
但实际情况更多的是“德不配位”:
很多基层管理者还是在做员工的事,让员工无事可做。部门总监在做着一线管理者的事情,让主管无所事事,自己却累的要死。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的管理对象发生了变化,而你的思维却没转变。
当你是高绩效员工,管好自己就行。当你变成管理者,你的管理对象变成了他人。当你成为部门总监,你的管理对象又变成了一线主管、经理。
如果你一直用管理自己的方式去管别人,用管理员工的方式去管主管,怎么可能有效果?
那,怎么做才能避免?
第一,转变工作思维。
拿上面案例来说,店长类似部门总监的角色,应该是团队的教练和导师,当他抢了自己下属的活儿,那下属就没事可做,也给员工一种暗示,店长才是领导,可以不用听组长的话,这种越级式的管理肯定出问题。
而且做店长不是把门店管好就可以,重点是他要对公司战略有清楚的认知。为什么公司要增开门店?我能不能培养更多的主管撑起新店?而不是我又缺人了,HR招的人不对。
管理者必须要有全局思维和战略思维,才能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让员工理解公司的战略,把一线的建议反馈给公司决策层。
第二,打破时间的囚徒困境。
管理者的时间都不属于自己,那该怎么做好时间管理呢?
彼得·德鲁克说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懂得把时间花在重要的事情上。你必须在重要的事情上花足够的时间,才能拿到结果。
对于部门总监来说,你必须每天梳理出自己最重要的三件事,明确今天必须完成什么事情,先把自己的时间规划好。安排好时间的意义在于,自己掌握主动权,不被他人打乱节奏。
在管理工坊中,我也分享了时间管理工具TDL,能帮你梳理出每天的工作重点和事项。
事情是做不完的,而时间又是你的稀缺资源,所以你必须知道什么事情值得你花费时间。
你之所以只有苦劳,就是因为你总在做不重要的事情,白白浪费了时间。
第三,提升工作技能。
假如你晋升为总监,要想德配位、拿到结果,就要重视自己的领导技能转型,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
1、选拔和培养一线管理者
要想选出一线管理者,就要求你对骨干员工足够了解。这时候你容易进入两个误区。
一是选自己相信的人,而不考虑他的能力;二是因为不喜欢区别对待下属,而面临选择困难。
实际上,你要知道,你不仅在为自己挑选团队成员,也在为组织培养未来的管理者,所以这件事比你想象中重要。
选拔和培养一线管理者的挑战是,你要允许别人犯错,但这个错误不能导致失败。你要能对培养的人提出建设性建议,帮助他成长而不伤害他们的积极性。
我的观点是大家要做管理要有敬畏心,不要觉得职位高就看不起下属,做到视人为人。
2、让一线管理者对管理工作负责
很多人在晋升后就躺平了,那作为部门总监,你就要去观察一线管理者,及时淘汰替换。
我身边有很多案例,复盘到最后发现问题就在一线管理者的身上。
因为他们没做好管理工作,导致团队业绩下滑。如何考察和管理好一线管理者,是你领导力转型的关键。
3、做好资源配置和部门协同工作
部门总监必须要打破部门墙,做好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不能从利益出发,只关注明星部门的需求,忽略其他部门的协同,更不要增加各种无意义的流程,增加沟通成本。
为什么我一直强调部门总监要对公司战略非常清晰?
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到不同部门在战略落地中的价值,把战略拆解成目标,传递给基层管理者和员工,让大家知道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为什么做好协同?
总结一下:千万不要着急晋升“苦劳型”管理者,不然你们都会非常痛苦,投入大把时间、精力就是没结果没反馈。
另外,不晋升苦劳型管理者,不代表你放弃了他。而是你不希望把他累死,你要先培养他,当他符合标准后再晋升。
#晋升##职场晋升##管理者##新管理者##管理者实践##如何做好企业中层管理者##管理者困境##苦劳型管理者##职场干货##自我提升指南#
领导者管理的成功法则
说说这样的单位,从上到下都处于躺平的状态,岌岌可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就是领导躺平,中层管理人员躺平,员工躺平。干活的就只是底层的几个员工,而我就是那几个中的一个。
层层压实责任,在这家单位也就是写写而已。公司主要领导不抓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不抓中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一个部门只抓一个小兵,其他人吩咐不下去,也不敢吩咐。最窒息的时候,就是公司主要领导找你,分管领导找你,都是你干的活、都是你的责任、都是你的错。试想这样的单位还有什么前途。
说说选人用人,进来两年,很少看到选拔人才。有很多空缺的职位,也有非常合适的人选,如很多部门正职空缺,副职一直在主持部门工作多年,背的是部门正职的责任,干的是部门正职的活,领的却是副职的工资。如一个部门的小兵,整个部门的领导不懂这块业务,就全部让一个小兵去干完,他们就说不懂,你懂,你来干,你对接,你协调,你干完所有的活。我干的党建工作就是这样,偌大一个部门,四个部门领导,却总说他们不熟悉这块业务,你来干吧!恶心的是,我说把工作分一点出去给另外一个同事,简单又耗时的工作,领导就是不愿意分。所以,两年时间,整个人都被榨干了!
说说党建工作,检查多到你怀疑人生!这是我时刻想逃离的原因。每季度一次,年底检查,巡察,还有各种各样的专项考核检查,年度考核检查,纪委督导组检查……一年大大小小检查不下十次。每次检查都诚惶诚恐,确实是太害怕了,以至于经常做噩梦!主要是啥活都是自己一个人干完,实在是没时间整材料造材料啊,抄记录本都有五六本,手都抄断写断……
还有领导的讲话稿、支部的管理……真的是又要干累活,又要干脑活,已经无力吐槽!
你们的单位呢?#搬砖# #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