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师,我们是做餐饮的,员工没有完成考核,不交罚款,我把他给开除了,该怎么找到人接替他的工作?
你现在人都没有了,你还敢开除他,你咋想的?
首先在餐饮行业招人呢,现在特别特别难,然后你现在先保证你自己在人员充足的情况下,你再去实施一些规章制度,你再严厉起来,你人都不齐,你就上来就给他开除了,那就真的麻烦了。
管理方式什么的不能这么干,首先所有的餐饮管理都是建立在人员配备齐全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管理。
记住, 20人以下的团队就得用家庭的管理方式,然后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 20人以上的话才能出现真正的什么规章制度,你人员不足的话,上来就直接罚,罚完之后没人给你干了,对不对?
所以说还是要结合现实,餐饮管理不要照抄,按书上的去搬,结合你自己的现状,自己总共没几个人,你还咔咔今天罚这个明天开除那个干啥呢,最后只能把自己干倒闭了。
有老板就问了,那难道我就任由员工在公司混日子吗?那当然不是的,我们要搞清楚员工到底为什么会混日子!
员工混一天算一天,对工作不上心——缺目标;
员工大事儿小事儿找领导,自己不会干——缺方法;
员工喜欢相互甩锅,谁都不主动干——缺分工;
员工做好做坏一个样,干活没动力——缺激励。
很多老板往往会花大量时间来招人,留人,甚至亲自下场管理,但却不懂得花一点心思放在重新打造公司的管理机制。
殊不知,公司里遇到员工不积极,管理没效率,基层不听话,中层不给力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最根本的机制问题。
如果只针对单个问题解决单个问题,往往是治标不治本。
如果我们用科学的分钱系统会怎么样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首先,根据各岗位的层级,定制出他们的独特分工以及清晰有针对性的岗位职责,然后再通过这些岗位职责与员工的利益进行绑定,把老板想要实现的变成员工所追求的;
其次,针对不同岗位进行不同程度的利益分红,让员工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
最后,在激励完成的基础上再做管理,你会发现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而且老板手里的管理砝码越来越多。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推荐你去看看我的这本新书《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实操落地版》,在这本书当中,我把企业不同阶段应该怎么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怎么给员工发工资,怎么激励员工,怎么做薪酬设计,怎么招人、留人、复制人才等等讲得很清楚。
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
#广州头条# 广州这轮疫情,让广州5万家餐饮店受到暴击!不仅餐饮店老板损失惨重,而且很多一线餐饮工作人员可能失业。
老罗一个朋友是广州某大型连锁餐饮集团的中层管理岗位,今天老罗问他:“你们公司端午节发了啥福利?”他回复道:“发毛线啊,工作都快没了,还福利呢。”
原来,他们集团虽然大,但因为疫情冲击,全广州所有店,都关门了,虽然天河区允许堂食,但他们也没开,全心全力支持广州抗疫。现在导致公司可能计划要裁员。
他说:“虽然公司领导一直强调,绝不会裁员,大家一起挺过去。但,目前这个形势,就算公司不裁员,我们也不好意思待下去……”
我安慰他:“你们集团绝对有实力,挺过去,去年都没问题呢,今年这才几天,别这么沮丧。”
他说:“正是因为去年疫情,导致集团元气大伤,现在还没完全恢复过来,结果,又来一波……”
我无言以对了,只能劝他:“一切听从集团通知,别胡乱猜测了。”
根据简书“迷途小球迷”统计的2020年餐饮企业数据,广州2020年有5万家左右的餐饮店。有些餐饮店,2020年艰难挺过去了,没想到2021年又来了一轮,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不知道又要有多少餐饮工作人员,要失业了。
不过,现在广州防疫,迎来好消息:6月14日“广州解除11个区域封闭封控” ,所以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了,各位老板们和餐饮打工人们,再挺一挺,撑过去。#羊城身边事# #广州资讯#
一个领先企业要在和破坏性技术取得胜利,收首先在管理上能够赋予中底层员工足够的权限。
《创新者的窘境》提到“大多数创新提议都是由企业中低层人员而非高层管理者提出。随着这些理念从企业底层逐级向上呈递,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开始在筛选这些项目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但却是隐形的作用。”
同时,中层管理者为了维护他们自身和企业的利益,一般都会选择支持那些市场需求看来最有保障的项目。然后,他们会根据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要求,对他们选中的项目提案进行润色,以期项目获得批准。同样,尽管高层管理者可能认为是他们最终做出了资源分配决策,但实际上许多至关重要的资源分配决策,早在高层管理者做出之前便已经由中层管理者做出:中层管理者已经对他们将支持哪些项目,将把哪些项目提案提交给高层管理者,以及将放弃哪些项目提案做出了决定。
如海底捞的基层服务员就可以决定直接赠送客户菜品,一般的餐饮企业起码要到主管或者店长才有这个权限,所以说海底捞你学不会就是这个道理了。
#2022年读50本书# #第二十四本书《创新者的窘境》读书笔记#
贵在坚持,亲测有效!
我目前做的两个最好的网络兼职!
我是一名厨师师,最近因为工作变动,现在是公司一名厨政管理人员,称为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有点空余时间,就整理一下思路,做了两个网络兼职!
一个是58同城一个是转转二手物品转卖
58同城现在5级,是部落版主,有自己的部落群,也是餐饮群主!利用空闲时间能挣个千把块钱零花!
另一个是在转转上卖打火机!
一个月也能挣个5.6百!
人经历有限,要学会满足,加油吧打工人!空余时间轻轻松松挣个话费也挺好!
加油致自己!
疫情三年,当老板的不如上班族,当老板的绝大多数负债累累,吃了上顿没下顿,天天为了公司生存而奔波;反而上班的人生活质量很稳定,朝九晚五,很多银行还有不少存款,大家认同吗?
我身边的几个成都朋友,有上班的,也有自己做生意的,通过疫情这三年的折腾,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几个做生意的朋友,有开餐饮店的,也有在批发市场做生意的,还有像我一样做电商的,今年的日子非常不好过,基本上银行都有借款,现在是拆了东墙补西墙,总是期待后面会好起来,但随着成都这波疫情的反弹,基本上彻底浇灭了他们的希望,并且看不到头,聊天都透露出悲观情绪!
相反身边几个上班的朋友,有做技术的,也有当中层管理者,还有做培训的,他们都过的很平稳,生活质量受影响不大,虽然今天都有降薪,但最多也只降了20%,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目前每个月的收入,足以应对家庭的支出,只是存不了钱了,但至少没吃以前的老本,还没动用银行的存款!即使有疫情在家静默,也不影响每个月的工资收入!
@蜀小蜀甄选 所以,现在的大环境,就业趋势已经发生了变化,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就业要求越来越求稳了,不像以前,动不动就支持创业当老板,现在都旱涝保收,希望自己的孩子最好能进体制内的单位或企业,比如公务员、老师、国企等,是大家的首选,求稳是未来的趋势!
不知道大家有同感没有?
在疫情的大环境下,确实当老板的不如上班的,为了稳妥起见,最好能去体制内的企事业单位,平稳的工作,平凡的生活,不再求大富大贵了!
对于此事,大家怎么看?
#蜀小蜀美食# #成都生活# #成都爆料# #成都头条#
如何经营好餐厅?
餐饮竞争很激烈,
同质化非常严重。
稍有一些赚钱的餐厅,就容易被复制模仿,随着越开越多,就出现低价竞争。
新店开始都会自带流量,
只要有点特色,菜品不差,宣传一做,大家都会尝鲜,半年一年后,生意就淡下去了。可见,餐厅守店是非常困难的。
新店开张自带流量,其实是赔本赚吆喝。是以打折价格去购买流量的过程。半年后就做不下去说明是该模型不可持续。
经营餐厅必须明确谁才是真正的领导者,他才是有影响力的人。如果没有影响力自然没有办法持续引流。
餐厅的厨师们要走到客户(用户、消费者)面前,让他们成为餐厅的中层核心,现在很多都是老板、销售、点菜者走在最前面,其实这样没有太多效果,应倒着来。
我曾经和一个连锁餐厅建议过,让他们在各所有厨师中评选出“大师”,这个过程都要对外传播,也让顾客一起参评,目的是营造互动的氛围,最后凡是评选有入围三强者得到奖励(给抵用券)。
而后这三位被评选出的“大师”,不断开发出新菜品,然后不断在各自的媒体平台上宣传。他们平时也会经常到用餐的桌边去向客户敬酒,听取客户的意见。这样让厨师自己走出来参与营销,效果显然会更好。就像讲故事,只有讲自己的真实故事才会有人喜欢。
厨师其实和歌星一样,歌星说爱歌迷是爱不过来的,只有做到让歌迷一直爱歌星。怎样做到呢?那就是歌星要不断有新作品出现,如果没有新作品,就那么一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都已经20年过去了,谁会记住他呢?餐厅也要不断有新作品出现,即不断有创新的菜品!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突击检查了部分奶茶店,涉及1点点、茶百道、7分甜、都可(coco)、熊姬等品牌。结果发现全部存在问题!
门店运营这个事儿,真不是写本手册、做几张表格就能解决的。一定要有相应的管理、奖惩、监督机制。企业的督导、运营中层岗位很重要啊!
在奉贤区宝龙广场,奉贤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5家品牌奶茶店进行了检查,发现多家门店存在,工作人员健康证不齐全,原材料管理不善等问题!
九边Pro:身边发生的一个最无奈的例子是,两口子都是培训机构的中层,日子过得非常好,双减后失业,想创业,看来看去,觉得现在餐饮行业租金很低,要不搞餐饮,这不坚持了几个月,彻底崩溃了,准备过完年没起色就收拾摊子不干了。
评论:做餐饮真的不需要什么高学历的,很多餐饮店老板都是从服务员厨子干起的,你想一下一个大学生会去做服务员和厨子吗?都是初高中毕业就去打工做起的,他们没有受到高校的教育,但是他们接受到餐饮业的学识和经验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新东方也不可能学到,正所谓社会是最好的大学。
马斯克接手推特,新官上任三把火:裁员、蓝V收费、抄微信。其中裁员幅度之大、动作之迅猛,比最激进的预测还要激进。
在老马搬着洗脸盆走进推特公司旧金山总部大楼时,推特的广大干部群众就感受到他的“不怀好意”,大家普遍认为推特将迎来高达20%的大裁员。个别人甚至危言耸听地预测,裁员幅度有可能高达50%!
说归说,绝大多数职工并没有太当真:“笑话!裁这么多人,他找谁干活呢?”
老马先是意料之中地一口气开掉了原来的CEO、CFO(都是印度人)、公关总监等一批高管,然后把所有中层干部都叫了过来:
“我们是个技术驱动的公司,不能外行领导内行。怎么证明你不是外行?来来来,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写段代码,晚上10点钟交卷!”
当天夜里,大部分中层干部就接到了HR的邮件,通知他们被开了,立即,马上,领3个月工资的补偿金走人。
世界首富老马不休息的吗?是的,他现在每天工作超过17个小时,困了就在办公室睡行军床。产品总监是个女的,为了证明自己对公司有用,也跟着天天加班打地铺。
灭霸的响指很快就扑向基层员工,在一周的时间内,多达3700人接到了同样的解雇邮件。很多都是在推特工作了6、7年的资深员工,其中不乏孕妇和产妇,一些部门全军覆没,被裁得一个不剩。原以为是段子的“裁员50%”竟然是真的!
有个被裁的员工发现,她的同事和领导都被裁了,不知道该向谁交接工作,HR建议她向上级的上级交接。然而,第二天,上级的上级也被裁了。她不知所措地回头再问,却“惊喜”地发现那名HR也被裁了。
事实证明,50%的传言仍然是格局太小了。
11月16日凌晨,老马亲自发推文:“俺要整点硬核的东西,我需要你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老实写代码,没事别BB。行的话,赶紧把这份《奋斗保证书》签了,不然领钱走人!谢谢哦!”
这还不算,这位抠门的新老板还把免费的食堂给停了。高质量免费餐饮,和随心所欲居家办公,原本是引以为傲的“硅谷文化”的一部分。老马强行要求员工在办公室呆够每周40小时,简直是捅了马蜂窝,幸存下来的一半员工纷纷表示“恕不奉陪”,主动拿钱走人。
11月18日,马斯克入主推特刚好3周,推特员工数量从7500人猛降到700人!
裁员不是50%,也不是80%,而是90%+!
显然,这还不算结束。老马19号发推说他已经和工程师们搞掂了推特的新架构,之后又扬言道:现在还有摸鱼的人。
在办公室里,老马怒说革命家史:俺18岁时就写软件赚了第一桶金,既然我一个人就能搞掂那个软件,那么运营推特显然700人太多了。
老马翘着二郎腿吹着牛皮,整个硅谷都瑟瑟发抖:
假如我的老板也裁员90%……
【蚌埠智慧物流小镇】徽商五源公司顺利通过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
2021年10月26日下午,蚌埠智慧物流小镇主体企业徽商五源公司申报的第七批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此次验收由蚌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调研员姜晓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科科长吴靖、评估组专家、五源公司总经理潘静、常务副总经理张晓扬全程参加项目验收评估工作。
验收工作从观看五源公司宣传片开始,听取了公司经营发展部项目负责人对三年来标准化工作情况的总体汇报,随后评估组专家进行了现场服务考核,检查了“起重吊机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的现场演练,最后按照服务标准化试点评估积分表对标准化文件、记录、标准文本等资料进行了一一核查。
经过核查评估,评估组一致认为,五源公司按照思想要求到位、组织领导到位、措施保障到位、工作落实到位的精神,将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全面深入落实,高质量完成了各项预期任务,各要素指标均符合认定要求,同意通过现场验收,并给出优秀级的标准化分数。
潘静对公司标准化今后的工作作了表态发言。
姜晓丹表示徽商五源公司可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标准化服务水平,拓展标准化服务范围;进一步发挥平台优势,创新标准化、智慧化的服务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标准化服务支撑。
蚌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科、淮上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五源公司中层及以上员工、万都物业、天河湖餐饮等参加验收工作。
中国2000亿的烧烤市场,居然被一个初中毕业的保安给跨界打劫了!他从5张桌子的小店起家,在全国野蛮扩张170家烧烤店,年营收超20亿!连奥巴马弟弟都抢着给他投钱!
他就是木屋烧烤的老板隋正军,他曾说过一句很凡尔赛的话:“我们才100多家店,就做到了烧烤品类第一,实在有点不好意思”,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烧烤界的扛把子居然不是靠卖烤串赚钱的,它的玩法彻底颠覆你的认知,值得大家深度研究,而且各个行业也都可以用。
首先,木屋挑选出烤串人们最常吃的品类,打造成爆品,价格非常便宜,而且质量好、份量多,就比如羊肉串八年不涨价,甚至呢10点之后海鲜5折,这些爆品说白了就是为了引流。但是当客户占了大便宜,自然就会很开心啊,逢人就说木屋家的海鲜10点后半价,使劲帮你宣传做转介绍,还带朋友一起来吃,木屋就靠爆品吸引海量的新客户。
那知名度打出去了,又有了客户,赚钱还不容易吗?木屋是这样赚利润的:首先,除了羊肉串这种引流产品外,烤串中还有很多的利润产品,比如烤鱼、羊排、烤海虾、猪蹄等等,都可以赚利润。
而且呢,它家烤串的味道虽然很棒,但普遍偏咸偏辣,所以用户啤酒的需求就上来了,但是啊,木屋的啤酒中却藏着顾客察觉不到大秘密,啤酒基本都是非标的,没有品牌,也就是你在市场上看不到它的价格,那木屋就拥有了自主定价权,一瓶精酿啤酒20元,这里面的利润可想而知。再加上服务员的促销话术:大哥,今天我家啤酒买二送一,销量蹭蹭上涨。
到这里,大家可能就会问了,很多餐厅员工没有积极性,总想钻着空子偷懒,而且服务态度差,更别说主动去卖啤酒了,让餐饮老板非常头疼。那木屋究竟是如何激活员工动力的呢?
首先木屋烧烤采用了计件制:
就像工分一样,每天把计件一申报,对应的日工资就出来了,不仅如此,木屋还把不便量化的工作,比如做卫生、扫地、收桌子、厨房收摊等琐碎的杂事,根据劳动量大小打个包,也纳入计件制。
员工能够清晰的意识到,想多赚钱就要多干活,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而且呢每天都知道自己多赚了多少钱,状态自然就不同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木屋还有更厉害的招数:
它采用动态的PK,每天根据计件结果,把员工分成ABC三类,前面20%是A,中间的70%是B,后面的10%是C。同样的工种C和A相差好几倍的工资,因此员工间的比拼相当激烈,只有不断的奋斗,因为你稍微放松,就很容易落后。
那不仅是同工种员工PK,还有白班跟白班PK,晚班跟晚班PK,店与店之间的PK,区域与区域的PK,PK无处不在。
自从实施PK制后,魔力就开始体现出来,平均员工总数下降3人,每个门店效率提高23%。员工早晨六点就来上班上岗,上岗后也不会轻易离岗,也不再找借口躲着抽烟、上厕所,平均工作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
当然了,你可能会说,这样的pk,员工会不会一直有压力,吃不消,容易离职?木屋则霸气的直接让员工习惯PK的状态,除了业绩PK外,还有全国好餐厅奖、全国质量PK奖、才艺PK,马拉松PK,每月三次,每次五公里,还有帆船比赛、摩托车比赛等等。
平凡琐碎的工作因为PK变得跟“游戏”一样富有挑战和刺激,总是有下一个任务,下一个PK等着你,也让木屋人对于“冲A”非常狂热,这是木屋烧烤的成功核心因素之一。
最后呢,木屋对伙伴实行了三层激励机制:
从基层伙伴的多劳多得,到中层管理团队的绩效PK工资制,再到核心团队的股权+分红+品牌创业,木屋烧烤宁愿将开新店的机会让给内部核心员工,坚决拒绝资本“瓜分”属于员工的晋升机会。不仅让员工有盼头,而且让优秀的员工更优秀,使6000名员工都有明确的方向感和持续的干劲!
因此,这就是木屋烧烤摸爬滚打16年所总结出的智慧。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想要支撑一个强大的品牌和模式,离不开爆品系统、运管系统、人才体系、激励机制、战略规划和企业文化。
如果你也想在公司落地这些系统,实现十倍利润、十年增长,你可以学习我的《互联式盈利思维》总裁训练营,里面会给大家深度剖析:
1.爆品系统:帮你不花钱,吸引海量的新客户
2.社群系统:帮你实现老客户重复消费,并给你疯狂转介绍新客户
3.PK系统:帮你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的潜力,突破业绩瓶颈
4.众筹系统:帮你投资开店之前就收回成本
5.合伙系统:让你的员工、客户、甚至同行,都抢着给你投钱把公司做大
等等
总共涵盖超过30个行业,108大传统企业转型的深度案例,不到一顿烧烤的钱,而且呢,不仅给你:我5小时的直播答疑,一本500页精装彩印教材,以及17节在线强化课,成大事者不纠结,快点击图片下方的“看一看”,立即学习和改变。
互联式盈利思维
海底捞的 《断舍离》带给餐饮人什么启示
宣布逐步关停近300家门店,这是怎么了
提起海底捞大家会一致的说它的制度太牛B了,内行人会说其实都是业绩掩盖了问题,运营无小事,海底捞的无序扩张碰上疫情资金链已告急,新员工由于经验不足纷纷说很难适应海底捞的工作强度,导致离职率骤升,再就是中层管理者严重不足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至于待遇和发展空间员工表示还算满意,人事制度很人性化,这也是员工比较认可的地方。
疫情之下其实不只是餐饮行业,很多行业都面临着大洗牌,运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是需要重点加强的地方,重视效率、质量、盈利率才是王道,而非数量,资本的无序扩张注定经不起风浪。
大家觉得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