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考核形式主义何时休?
最近几年,年底单位考核形式主义越来越重。
一到年底,学校行政领导就开始忙的团团转,各项考核都需要有纸质材料和相关文件,各部门负责人连夜加班准备材料,一件小事都要写入材料。
民主测评流于形式,各学校对领导班子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有什么用?各级领导为了取得好的结果,要求中层干部在旁边监督教师划优秀。
今天,上级主管部门对我单位领导班子进行年中例行考核。考核过程无非还是多年来那老一套。先是领导述职,然后进行民意测评,最后一步是谈话征求意见。看似公公正正,程序合法,环节不少一个。但是,这种考核真正能体现出民意吗?
就说说民意测评这个环节吧。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几十号人挤了满满一会议室,人挨人,人挤人,无论是谁随便描一眼都能看到邻座填写的内容。同时,会议时间有限,留给人们填写的时间少之又少。这时候谁还能认认真真思考、从从容容填写测评票呢?在这种场合下,即使对领导有意见,谁还敢当着面填写呢?一个不慎,被歹人告密,这小鞋从此就穿在脚上了。如此得出的结果能代表真实的民意吗?
试想,如果提前把测评票发给大家,让大家单独在办公室或是带到家里慢慢填写,有个充足思考的时间,然后再收集汇总,这样得出的结果岂不是更真实吗?
然而就是这么简单合理的方式组织者怎么就会想不到呢,怎么就不能推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