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弟都干铁路,虽然父亲以前是局机关中层干部已退休20年,都深知铁路的苦,坚决不会让自己的子女再进铁路受这个罪,所以大学选专业就远离铁路行业!
现在铁路工人出行也需要48小时的核酸检测证明。这是铁路局应急办响应国家号召的。所以通勤的铁路职工请配合车站。不要自己人难为自己人。尤其是铁路中层干部。请积极配合。所以车站客运职工谢谢你们了[祈祷][祈祷][祈祷][祈祷]因为我们也很难[祈祷][祈祷][祈祷]
陕西大学招聘3名教师,居然有2名是内部中层子女。
现在不都是这样吗?医护子女是医护,铁路子女在铁路工作,老师子女干教育,公务员子女考公务员,他们一边喊着自己的工作无趣辛苦,一边把自己的亲人往苦窝里塞,子女不理解,我们这些局外人也看不懂这工作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不过想想也正常啊,一般好的职位都是体制内自己消化,不咋地的,差的才会挂出来给你考,普通人都懂得道理。#你努力工作挣钱是为了什么#
@小皮皮森
#法治初心 勇担使命#【辽宁:统筹抓好顽瘴痼疾整治工作】9月13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展队伍教育整顿集体谈心谈话会。辽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郑青与省高院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沈阳铁路运输中级法院、辽河中级人民法院、大连海事法院等3家法院院长和关键岗位上的干警集体谈心谈话。
会议指出,开展谈心谈话是党的组织生活的重要形式,是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的重要内容。中央确立的“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是这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鲜明特色,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作用,层层组织思想发动,全力引领查纠整改落细落实,推动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会议强调,我们党一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广大干警要相信组织、依靠组织,准确把握政策精神,珍惜改正自新的良好契机,主动将问题向组织讲清楚、讲透彻。省高院党组将以对党的事业、法院建设和广大干警负责的态度,认真兑现“两查两从”政策。
会议要求,要紧扣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工作主线,严格把握高标准、高起点要求,突出政治建设、突出表率作用、突出建章立制,切实发挥省级法院政治机关、指导机关、表率机关的作用。既要抓好自身教育整顿,又要研究解决本系统的共性问题,统筹抓好两批次顽瘴痼疾整治工作,确保全程跟进、全员参与,将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全省法院“上台阶、创一流”的工作成效。(@人民法院报 记者 黄艳辉 通讯员 赵梦薇)
今天说说青藏铁路建设时期一个普通人身上发生的事情吧,也可以说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逆袭吧,如今想起,仍感觉上天有时还是很公平的。
这位普通人就是我一个远房表妹,家是农村的,父亲天生残疾,家里条件极差,她是老大,底下有个弟弟,逢年过节全亏亲戚支撑帮助,平时生活艰苦,我到现在想起都感觉到害怕,生活咋会如此艰难,是实实在在的生存艰难,好在我这表妹学习成绩不错,在亲戚们(穷人没有朋友)的帮助下,学费和生活费还是能勉强凑够,一直到县高中。
高考时她选择报考建筑土木类专业,这与她在寒暑假在工地打工经历有关,感觉比较好挣钱,于是她选择了一家211建筑类大学,四年的大学学费基本都是靠助学贷款支撑着,生活费也是省之又省,四年寒暑假只回了两次家,就为了打工和节省路费,想来真是让人落泪!其中的艰辛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好容易毕业了,没有犹豫,她直接选择了来校招的中铁某局,实习期一过,单位准备让她留在分公司机关从事招投标工作,分公司机关在二线城市,条件也不错。就在这时,2002青藏铁路开工了,中铁和中铁建自然是主力军,但因青藏线路地处高海拔无人区,条件艰苦,一开始没有多少人愿意“拿命换钱”,于是各公司大幅提高工资待遇,就这样,我表妹第一批报名参加,在2001年底就到了青藏铁路项目部工作。
不得不说,表妹这一步是真的走对了,也说明表妹是一个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人,在青藏铁路项目上,她们的工资及补助那是相当的高,不到半年,她已经还完了助学贷款,她在青藏铁路项目部一待就待了三年,三年后,她给父母翻修了五间大瓦房,弟弟的学习和生活也不用发愁了,岁月慢慢的对她露出了笑容,这才是人间啊!
再后来,随着表妹的工作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最重要的是她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性格,她一步步走上中层管理岗位,留在机关工作,如今的日子过的也是相当不错,她的眼光也很是不错,单位的集资房和商品房她都没有落下,把其中一套房放到弟弟名下,供父母居住,但无奈父母住了一段时间,不习惯城市生活,还是回到乡下那五间大瓦房里了,这何尝不也是一种幸福呢,没有生存压力的生活能差到哪去?
不得不说,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表妹的命运改变主要在于两点:
第一是高考,这是底层群体能够突破、跨跃的为数不多的一个通道,所以别再攻击这个制度了,在我看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公平的制度,没有之一。希望不要变质!
第二是个人努力,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放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是颠扑不破的道理,尤其对于身处逆境的人们。
最后,祝福那些身处生存困境的人们,希望早日摆脱厄运,好好“生活”!
什么是气场?其实任何人都没有气场。气场只是官位,官位越高,气场越大。
日前在小区遇到一个官,当年他是铁路上的一段之长,手下有两三千人,处级干部。
我那时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在车间帮忙,车间作为段的下属单位,我们一听说他来,如临大敌,全车间几百人立刻进入紧张状态,他则在一堆中层干部的簇拥下,检查指导,发号施令,气场十足;从我身边经过时,我恭敬地叫声段长,他眼皮都没抬,觑如无物……
现在他退休了,头发多白,穿着大众,知道我与他曾在一个单位后,见面很热情,极爱说话,问这问那,热情挚诚,亲善如邻,与所有的退休老人一样。
我明白了,所谓气场,就是有权有势精神焕发,无钱无势满头白发,如此而已。大家说是也不是?
铁路里面有种现象,是我所鄙视的。用一个成语形容,就是“过河拆桥”。需要你的时候,你是被尊重的,你是有价值的,你是很有用的。不需要你的时候,你的抱怨是不被采纳的,你的需求是不合理的,甚至你这个人是没有价值的。一般有“过河拆桥”爱好的人,职务一般是中层干部以科级居多。我想,主要还是非科级的都是一线职工,自己人理解自己人,讲究有来有往。而处级的领导,既然可以当上处级的自然知道如何避免被别人定义为“过河拆桥”。而科级干部,也许是因为情商不够,处理事情能力不够,利用完别人就跑,也无太大权利给被利用的人些许好处,导致落下个“过河拆桥”印象。理性办事,感性做人,也许看透这一点,可以被人少批评。
某铁路职工:梦想不死,热爱永存,38岁的视障男子罗应星,靠着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他自学吉他和萨克斯及多种乐器,背后的默默付出,一路走来的心酸与努力只有他自己知道,一个人背起“一个乐队”,努力终究会有回报,2020年国庆,第一次开了直播,那几天用他的话说“像开挂一样”,周围的游客人山人海围着他,他现在也能靠直播养家。
我前领导告诉我,他在铁路干了40年了,干过连接员、货运员、班组长、车间基层管理人员、段中层管理人员,直到铁路局部门负责人,这一路走来,总结起来每一项工作都要用心去干,精益求精、持之以恒才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同时你也会从中才能体会到工作给你带来的快乐。然现在年轻人缺少吃苦耐劳精神,从奴隶到将军,这是成长的过程。#视障男子同时演奏4种乐器直播养家# #职场升值季#
确实作为千千万万的逐梦人,可能你努力的这些东西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平台,只要努力了在个合适时机它会给你一种发光的机会,默默努力积蓄能量,失败到成功的距离,原来可以这么近,希望在追梦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罗应星。
坐地铁时,看到一段上海曹杨新村的废弃铁路,变身穿梭在社区内的“空中花园”的视频,趁着天好,辗转来到传说中的百禧公园逛逛。2021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百禧公园,长约一公里,半小时可以打个来回。看介绍,它前身是真如到老西站的客货运铁路支线,后来改成曹杨铁路农贸市场,被戏称为上海“最长的菜市场”。2019年参考纽约高线公园案例进行改造,将狭长的空间分成上中下三层,上层是高线步道,中层是篮球场、休闲驿站等活动设施,半地下层可用作展厅,建成了上海首座立体公园,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新空间,也让这座城市的诸多老建筑、旧街区开始得到温柔而有智慧的对待。公园穿行在沿线小区里,居民走几步就可以进入公园。立体的结构错开了人流,健步、打球、观展等各种活动互不影响,空间充分利用。构思精巧的钢雕、透光挡雨的天棚、高低错落的步道,在远处环球港双子塔背景的衬托下,构成一幅工业、商贸和市井生活相交融的都市画卷。远道而来,走出一身汗,但感觉还值得。
刚开始[捂脸]//@德才兼备松鼠s7:哈哈哈本人曾经一经历过的,我一个农村人,两个儿子相差三岁,大儿子一本师范类院校,小儿子民办三本,大儿子大四小儿子大一,一年同时供养两个大学生啊,所幸两个儿子都已毕业进入体制内工作了,大儿子某重点中学中层党员,小儿子进铁路局工作现在是工长入党积极分子,自己都不知道那几年我是怎么过来的……
洋洁妈妈别人晒车,又晒房,我晒不起车,又晒不起房,我就晒晒俺家俩神兽的学费,儿子6000,闺女10000,再加上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经历过的才能体会压力有多大!
现在单位上班,从上到下工作压力都挺大,尤其是中层干部,压力就更大了。
昨天病房一位家属说到,我们单位一位领导出差,途中发生意外,具体情况不实。
今天,碰巧遇见单位同事,证明,确实是我们单位的领导,技术科科长,出差时突发心梗,抢救无效死亡。
这几年我们单位,因为心梗都走了好几位,有些属于不良嗜好引起的,比如酗酒、熬夜等,再有就是工作压力大,比如说从事技术方面的、安全方面的压力就更大了。
集团公司对职工健康特别重视,但是,铁路上工作性质就是这样,加班、熬夜都是常态,还有没完没了的各种会议,更让人头痛。
唉!没办法,为了铁路的畅通,祖国大动脉的安全,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