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财金〔2022〕87号)。
《通知》要求,金融企业应当合理控制岗位分配级差,充分调动一线员工、基层员工的积极性,有效平衡好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基层员工的收入分配关系,对于总部职工平均工资明显高于本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其年度工资总额要进一步加大向一线员工、基层员工倾斜力度。
中金月薪8w事件,讲过两个小故事,《故事二》见图3。
《故事一》
有一对年轻情侣,都在上海的金融行业工作,收入不错。
研究生刚毕业没几年,算上年终奖,两人每月到手共5万元。
他们对前途非常乐观,又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所以决定买房结婚。
家里老人凑齐了首付,又贷了几百万元银行按揭,每月还款3万元。
上海物价和生活费用不低,年轻人也少不了娱乐和应酬,还完房贷后存不下什么钱。但好在前途光明,再努力几年,收入如果翻一番,房贷压力也就轻了。何况房价一直在涨,就算把买房当投资,回报也不错。
天有不测风云,从2018年开始,金融行业日子开始不好过。
一个人的公司倒闭了,暂时失业;另一个也没了年终奖,收入下降不少。
每月到手的钱从5万变成了2万,可按揭3万还雷打不动。
老人们手头也不宽裕,毕竟一辈子的积蓄大多已经交了首付,顶多也就能帮着再支撑几个月。
于是年轻人找工作的时候也不敢太挑,总算找到了一份收人还过得去的,新冠肺炎疫情又来了……
【重磅!#金融业出台限薪令#,控制薪酬“差距”,向一线员工倾斜,#建立国有金融企业薪酬追索扣回制度#】
在中金公司一员工妻子曝光丈夫月薪8万多事件后,金融企业薪酬又迎来新的管理规定。
8月2日,财政部发布通知,要求国有金融企业应当平衡好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基层员工的收入分配关系;
对于总部职工平均工资明显高于本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其年度工资总额要进一步加大向基层员工倾斜力度;
严格清理规范工资外收入,将所有工资性收入一律纳入工资总额管理。
#金融# #头条热点#
又到岁未年尾,作为教师除了搞好教学外,同时还会将目光投向绩效工资分配,毕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图片中这绩效发的是否合适呢?
图片中的学校制定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如下:
校长、书记拿人均绩效的150%;副校长、副书记、工会主席拿人均绩效的140%;中层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拿人均绩效130%;获得上级荣誉和表彰才拿人均数的120%;班主任只能拿人均数110%。
如此分配方案只会给全体教职工发出一个错误的信号,那就是要努力成为校领导班子,或者是中层干部,否则即使学科获得上级表彰也低于中层干部,绩效仍低于中层干部10%,更别说校领导班子了。
不合理的地方还有:作为教师一学期内没有一次获得上级表彰或荣誉,其绩效只能拿人均50%,如果上级一学期内没有公开课评比,即使是付出再多的一线教师,汗水不就付之东流了吗?这会不会挫伤大部分教师积极性呢?
该校制定的考核制度中,一学年迟到、早退累计次数超过10天以上者不发绩效,以企业微信打卡统计为准,学校什么时候变成企业了?一看此条就是抄袭,你们觉得呢?
最新重磅!金融业限薪令出台,以后所有的金融企业都应该更合理控制岗位分配级差,要有效平衡领导班子、中层、基层员工的收入关系,如果总部直供平均工资过高的,年度工资总额要进一步向一线员工、基层员工倾斜。同时控制整体薪酬差距,建立薪酬追索扣回制度,其中追索制度非常人性化,可以有效使得金融从业人员对自己的薪酬保持警惕的态度,这对于大部分的金融民工来说是件好事,不知是否受到近日“小仙女”事件的影响,也算是凭一己之力改变整个行业,不得不说,一个小红书帖子竟能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牛!
任正非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薪酬最大的死局就是“提成比例逐渐递增法”!下面教你一一设计基层员工、中层员工、高层员工的薪酬体系(实操方法)
一、破解提成比例逐渐递增法
很多老板都喜欢做提成递增薪酬,如业绩10万提成8%;15万提成10%,以此类推。
业绩越高,提成点数越高,最后销售额越来越大,利润反而越来越少,该如何优化呢?
假设我们的产品利润是25%,营销层级分三级,我们可以拿出12%的利润分给营销团队,即业务员提成8%,经理级10%,总监级12%。
如果业务员出了单,他自身拿8%,直属经理和总监各拿2%,总提成是12%。
如果经理出了单,自身拿10%,直属总监拿2%,以此类推。
任正非:这种薪酬模式既保证了公司利润,又解决了人才培养的问题,这样基层开心、管理层尽心,老板舒心。
二、基层员工的薪酬设计
公司业务员底薪3000,提成6%,新来的人力资源总监说“底薪+提成”只会让员工丧失积极性,使用这套薪酬模式,员工才会拼命干!
直接把月薪提升到7000,分为无责底薪3000和有责底薪4000,无责底薪与考勤挂钩,有责底薪与绩效挂钩。
再把绩效分为:周目标、上下旬目标与月度目标,完成周目标得500,完成上下旬目标得500,完成月度目标得1000,没完成的阶段就没有。
如果员工整个月的绩效100%达标,则提成升为10%。
另外公司每月拿出4000作为冠军奖,奖励冠军父母2000,奖励冠军2000,合理的薪酬体系,才能激发员工动力。
三、中层员工的薪酬设计
新来的经理要求月薪15000,老板直接给2万,薪酬是这么设计的:
把2万5:5分成 固定工资1万,效益工资1万;
固定工资4:6分为基本工资4000与考勤挂钩,绩效工资6000与绩效挂钩;
完成20万拿5000,完成30万拿6000,完成40万拿7000;
效益工资3:7与个人业绩和团队业绩挂钩,完成个人业绩3000,完成团队业绩7000,没完成则没有。
四、高层员工的薪酬设计
新来的总经理要求月薪20万,怎么给才能保证劳资双方的利益?
很多老板都是直接给固定工资20万,那你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万一他是个水货,一个月20万,一年240万那不就打水漂了吗?如何既既能保证公司利益,又能激励他呢?
我们把20万分成固定工资8万,效益工资12万,再把固定工资8万分成:考勤工资4万,绩效工资4万。
效益工资12万与4个指标挂钩:
1、完成基本业绩100万,每增加2万奖2000,少2万减1000;
2、开发新市场5家,加1个奖3000,少1个减2000;
3、培养人才4名,加1名奖励2000,少1名减1000;
4、高管流失率,没流失奖3000,流失1名减4000。
一套好的薪酬机制是让有能力的员工不想睡觉,让没能力的员工不敢睡觉,从而让老板自己睡好觉。
薪酬不合理,发的就是利润;加薪不标准,加的就是贪婪。
优秀的企业不仅有一套完善的薪酬体系,更有一套符合公司发展的管理制度:
1、《招聘管理系统》:解决员工招聘问题,为公司招到合适的人才。
2、《组织架构系统》:解决员工位置问题,给人才提供宽阔平台。
3、《工作分析系统》:解决员工分工问题,明确岗位职责及权限。
4、《培训计划系统》:解决员工能力问题,提升员工的岗位胜任力。
5、《薪酬激励系统》:解决员工分钱问题,明确在什么岗位拿多少钱。
6、《绩效考核系统》:解决员工效率问题,激励员工挑战业绩极限。
7、《晋升标准系统》:解决员工发展问题,让人才看得到未来,充满无限动力。
以上这些体系,我都放在下方电子版的“组织系统工具包”里了,你拿去就可以用!
2022年企业必备全套组织系统、股权、财税体系、商业模式工具包,点击即可获取:
https://mp.weixin.qq...
【腾讯截至6月底共110715名员工,平均月薪85473元】注意,是11万员工的平均,是月薪,也就是年薪102万。按这样看,如果是中层管理者,薪酬就更加丰厚了。房地产跟互联网比,差太远太远了,哪怕是鼎盛时期也无法比拟。
现在企业,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拿的太多了而且人数也逐渐增多,应该适当缩减领导岗位,以岗位定薪资确实应该提高科研一线工资
红星新闻《成都商报》官方账号大学校长建议博士生每月补助1万!调查:有的博士每月补助不足两千,也有月入过万
[撒花]天津市2021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7478元,年平均工资为89736元(津人社局发〔2022〕19号)。
也许是贫穷限制了想象,我的感觉是:月均工资7478元,太高了!
我所知道的周围公司员工的工资,有80%多都没有达到7478元,工资在三、四千的比比皆是,能达到7478元的都是主管、中层领导级别或者技术人员了,当然都是私营企业。也许市内六区的工资高吧!
[微风]19号文里还规定了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最低基数:调整为4400元(现在实行的最低基数是3930元,增长了470元)。
对于人均工资偏低(4400元以下)的企业来说,人工成本将要增加不少!
对于月工资低于4400元的个人来说,实际拿到手的钱可能要少了,但是个人社保账户上的钱也多了。
社保缴费最低基数调高主要影响的是企业的成本,对员工来说是间接影响:企业成本提高、利润降低,老板也就舍不得给员工涨工资了。
[蜡烛]19号文里还规定了2022年有关待遇的支付标准,比如:
1、防暑降温费7478元×3%=224.3元,应发放4个月(6-9月)共897.2元;
2、高温津贴7478÷21.75天×12%=41元;
3、中班津贴 7478÷21.75天×5%=17.2元;
4、夜班津贴7478÷21.75天×10%=34.4元。
其他标准见图二。
国企的收入差距,应该是从2006年左右开始的,而且经历了多次改革。第一次改革,是两个70%,即班子成员中,绩效工资,副职是正职的70%,党政同薪;中层正职是班子副职的70%。举个例子,一个班子正职年绩效工资拿到20万,副职拿14万,中层可以拿9.8万,而普通员工大概在6万到8万左右,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差距并不算太大。第二次改革,大概在2010年,国企普遍实行年薪制,这个时候班子副职绩效工资大概是正职的70%到85%,但对中层和基层没做规定,使得基层工资大幅度降低,与高层差距拉大,比如某些公司项目,班子正职90万,副职拿到75万,基层员工只能拿到10万左右,而且无人监管,这样的现象,最近几年急剧增多,大多发生在一些垄断国企,这是网友与基层员工感到极不公平的地方。
企业工作,工龄工资5元一年,央企,工资差距是职务与效绩系数,你不是中层领导的,工资不会高。拥有利益分配权的都是利益即得者,事前拟好,职工代表通过,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