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内耗的中层们
单位极其内卷,一般职员盯着眼前小利益,高层作威作福。苦了身心疲惫的中层们。既要带着底层人干活,又得维护高层的利益。消耗心智和体能。几乎没有了快乐!表面似乎光鲜,但是一不努力就会粉身碎骨!
我们的大量的中小企业,除了部分一些欧美大公司和体制内的垄断企业之外会给他们理解和尊重,其他这样的人一直被压榨着。卡夫卡的变虫记是生动的写照。异化、疲惫、抑郁的群体!
现在的制造型企业,打工的底层员工最苦逼。中层编织利益公同体,挣着工资,下面基层管理给输送搜刮来的利益,养寇自重。出了问题,老实的底层苦逼员工背黑锅,还被PUA,笨点的直接自我怀疑,长时间抑郁。打工的底层老实人长点心吧!善良中带点锋芒,该出手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洲。不要为了微薄的薪水,人格,尊严都不要了。只要打工人有了尊严,和人格,智造业才有希望。工匠精神,传承才有希望。
所有老板记住两句话,把钱分明白,分准确,分清楚,分到位,那都是牛逼的人物,。
那钱应该怎么分?
和基层员工搭建利益共同体;
和中层员工搭建发展共同体;
和高层员工搭建事业共同体;
和股东合伙人搭建命运共同体,所以把这4个共同体又搭建好。
也就是说和基层谈利益就行:
你干到什么程度,我怎么给你分,咱们怎么结账就可以了。
有的老板天天跟基层员工打鸡血,聊梦想,结果把员工全聊跑了,他的梦想就是不上班儿!
对于基层员工,你要让所有人找到一种感觉,叫做吃着嘴里,夹着碗里,看着锅里,想在地里。
所以你看一个真正优秀的老板,他特别懂如何把底层员工的工作给他分配好,分配明白,分配到细枝末节,跟我干就行。
哪怕你不是我公司内部的人,你外边人帮我干,我也要给你分钱,什么叫夹着碗里,就是说只要你努力干,我就可以让你赚更多的钱,什么意思?
比如你发现公司每个部门的业绩很难突破500万,那怎么办?
这个月业绩定550万,超过550万的部分利润呢?你拿70,我拿30,你相信吗?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以前你感觉你突破不了550,这回你放心,轻轻松松给你突破过去,对吧?因为是给自己干。
那什么叫想着地里呢,跟我干多少年之后,我给你分股权,以后的股权会值多少钱,所以这是造梦环节。
所以呢,你记住一件事情,你那股权呢,五到八年之内都不用分。
所以总的来说老板一上来就开始学股权,我认为是没有这个必要的。
你五年之内都不用分股权,照样把这帮人玩得团团转。
搭建一套保留能人的机制,我们要有一套让能人多劳多得的系统,让他们找到小老板的感觉,干的越多就赚的越多,必要的时候可以用股权来把他们和公司进行绑定。
其次打消能力差的人混日子的念头,因为只有干的越多才能赚的越多,如果能力差,不管混多久也熬不到核心岗位,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公司的留人问题比直接发高薪要有用的多。
推荐你去看看我的这本新书《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实操落地版》,在这本书当中,我把企业不同阶段应该怎么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怎么给员工发工资,怎么做薪酬设计,讲得很清楚。
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实操落地版
老板压榨高层,高层压榨中层,中层压榨一般员工
现 象:老板总是希望员工多做事少拿钱,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于是增加员工工作量、工作时间或减少员工薪水等。
原 因:
1、老板注重短期利益、个人利益;
2、老板通过这种方式得到过好处。
后 果:
1、如果企业有难,没有员工会与企业同舟共济;
2、员工没有忠诚度和责任心。
解决方案:跟老板作短期利益和长期目标的分析(所有长期目标的达成,都是短期利益牺牲的过程。)
体制外的企业一坐大,就有完全类似体制的大企业病。
而对于规模庞大,所有者复杂模糊的体制(公司)而言,很难说具体的什么“集体利益”,只有一个个具体的股东利益、董事会利益、高管利益、员工利益。
而在体制内,道理是一样的,领导利益,中层利益,基层利益。屁股坐在哪里,就更多考虑哪里的利益。
一个单位想把所有人的利益整合在一起,很难,所以到了最后,全变成了个人利益。
你想的是提职进步,这是你的利益,如果不把你的利益和领导的利益结合起来,你就不会有利益。
#红尘处长体制内感言#
底层人为感情而活
中层人为利益而活
高层人为真理而活
人生活着的目的就是把自己活明白。
朝闻道,夕死可矣。
真理和道理往往是矛盾的。
道理是一种大众化的甜点,听着好听,但是屁用没有。
而真理往往是不好听的,残酷的,血淋淋的。
你接受不了的,才是你最应该学习的。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话太扎心,接受不了,那是因为你经历太少、段位太low,还没见过阎王爷。
等到你哪天见到阎王爷,被坑得哇哇叫时,你会无比认同我,你会发现我讲的都是真理。
但我就怕你那韭菜思维,等到上了年纪再踩坑,真的会痛不欲生。
像富士康这种企业真的是只顾自己的利益,确实对员工不好。按马克思说的话,他们只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对其他的根本不管不顾。我一哥们,在富士康做到中层,因为一场大病,富士康就把他抛弃了。用哥们的话说,如果自己前些年没有积蓄,估计他早就见不着我了。现在还在靠药物维持生命。可是现在的富士康已经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了。如今因为疫情,让河南人替富士康买单,有点太说不过去。更让人生气的是,竟然还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村村出人,干部带队。这点我也能忍。毕竟救富士康也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福利。尤其可恨的是,还动员退役军人。用词特别不恰当。“离军不离党,退伍不褪色”“若有战,召必回”。富士康算什么?我作为曾经穿军装的,国家随召随回,但就绝不会去这样的企业。何况还是tai dufenzi的企业。救企业我没话说,如果是这样的私有企业,我感觉政府做的有些过了。当初如果对工人好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严格一些,能有今天的事情?我们普通老百姓是要吃饭,但要吃明白饭,尊严饭。这种跪舔的饭我看还是不要吃了。如果各级官员感觉上级任务落实不了,就把那些经常坐办公室拍脑袋决策的官员们都带着去富士康劳动,这样既落实了上级指示,也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