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副书记职务空缺半年了,组织部准备从单位内部提拔一人补空缺。按照单位班子排位,老李排在最前面,资历也最老,但是年龄偏大,人比较老实实在,也没听说有什么后台。
班子里还有两人,老黄和老周,他们虽然排在老李后面,但是年龄有优势,两个人是一起从中层提拔到班子的,老黄排在老周前面,在工作中,两个人谁也不服谁,暗暗较劲。
大家一致认为不是老黄就是老周,因为两人都是业务能手,听说背后关系挺硬的。最后谁提拔,就看谁后台更强。
结果出来了,和大家想的不一样,老李被提拔为副书记。后来,听年长的同事说,老黄和老周之所以都没提拔,是因为两个人背后关系不相上下,提拔谁都会得罪另一个,为了平衡关系,就便宜老李了。因为老李排在最前面,资历最老,提拔老李,单位其他人不会有意见,老黄和老周也能接受。我豁然开朗,职场比我想象复杂的多。#冬日生活打卡季#
公平似乎已经成为社会的稀缺。最近公司有个中层干部的岗位空缺下来了,领导在工作部署会上强调要把为公司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选拔上来,说的我们差点就相信了。
然后这周突然传来消息,可能由张姐担任财务负责人,大家都有点傻眼了。张姐这人,且不说业务水平在财务科都排不进前三名。而且听说,工作以来,家庭为重,孩子生病请假,家里有事请假,自己不舒服请假,经常迟到早退,连最基本的上下班时间都遵守不了。
正当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之际,八卦小能手娜娜过来分享重磅消息:张姐是某领导的弟媳妇,这次为了这个位置用足了心思,也花了不少打点费用。啧啧啧,大家一齐翻翻白眼,觉得这样不公平的事情,现在也是司空见惯了。不知道为啥这么大的功利心,明明不行,还要上杆子往上爬。
也不能理解出于什么样的心理,非要出头去做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只能拭目以待,看看最终人选到底是谁?
最近单位开始人事调整,空缺出几个中层位置,一些平时肯干活、脑瓜活泛的人,想着拼资历轮不到他们,私下里偷偷找主要领导,趁机拉拉关系,诉说下自己都想法,领导笑眯眯的接待了他们,说“我知道了,让我考虑下”。
过了一周,单位召开会议宣布人事任命,找主要领导的这些人业务骨干一个都没提拔,反而是一些资格老的、不干活、爱闹事的纷纷提拔了,着实十分可笑。
体制内就是这样,当工作成绩没法直观量化成具体数值时,资历、背景就成为提拔考虑最多的因素,更何况,老实人受了委屈也不会闹事,老油条心中一有意见就向上级投诉举报,不把这些老油条安抚好,领导的位子也坐不稳当。
你们单位论资排辈,按闹分配吗?
一个高级程序员合同到期提出离职,当问清离职原因后,人事经理很鄙视他,人事经理说:离职原因千千万,但你这种离职原因最让人看不起。
公司有个高级程序员,在公司呆了近五年了,他第一次合同期是两年,到期后选择了续约,第二次合同期是三年,这不马上又到期了。
人事经理找到他,提出和他续签合同,并看他有什么需求。没想到这位高级程序员,直接拒绝了续签合同,并提出了离职。
人事经理问他为什么要离职,和公司续约难道不好吗?这位高级程序员说,他必须要离开,因为他的主管领导比他还要年轻五岁。
人事经理听到是这个离职原因之后,非常鄙视他然后结束了与他的沟通。人事经理私下说,这种离职原因真的让人很鄙视。
公司的中层岗位如果出现空缺,一种方式是通过外聘途径,一种方式是通过内部提拔。不管是通过哪种途径,肯定是你有能力,你才能坐上这个位子,年龄肯定不是障碍。
这位高级程序员,在公司呆了五年,有没有晋升空间?肯定有。有没有晋升的机会?肯定也有。他没有晋升上去,或者说他没有成功由程序员转型到做管理,这肯定还是在于他个人的能力。
如果他确实有做管理的能力,公司肯定会用他,公司肯定不会再去花成本在外面招聘了。
至于他的主管领导比他还要年轻五岁,这其实非常正常。公司的中层管理一直提倡年轻化,对于年轻化,老板有他自己的解读,毕竟做研发比较辛苦压力大经常加班,年轻人年富力强,外面的各种顾虑比较少,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上。
人事经理鄙视他,或许是人事经理认为这个高级程序员没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管理能力不了解。或许是人事经理认为这个高级程序员职业规划不明确,到底是做技术还是做管理,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明明是自己出了问题,然后偏偏牵强附会到年龄上,换谁谁鄙视。
@陪娃乐趣多
程序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开始转向做管理,但是管理岗位毕竟是少数的,能成功转到管理的人,其实不仅仅要靠能力,最重要的还是看公司给不给你这个机会。
#职场加油站#
年薪20万,在北上广江浙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一般是公司的中层岗位,诸如部门经理、项目经理及以上人员,但不排除一些对专业技术高求很多的岗位,普通高校毕业生如何从职场小白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长为年薪20万以上的中层领导呢?
人与人的差距主要是在人生的几个转折点。高校毕业生第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在于毕业后的首份工作。
第一份工作建议优先考虑进入大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一般的上市公司管理比较规范,各项流程制度比较的完善,牛人也多,同时各种培训学习机会也非常之多,通过向他人学习和平台交流学习自我成长会非常快。通过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的耕耘两到三年,将自己部门所涉及的业务流程弄清楚弄透。如内部有调岗轮岗机会一定要把握,这样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其次,处理好同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与上级关系相处好,努力成为上级领导的得力干将,成为他的心腹,这样他会更愿意教你更多的知识,花更多的精力培养你,日后有升职加薪的机会也会最优先考虑你。
再次,要学会跨部门沟通协作,拓展自己的人脉圈子,工作中很多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完成。
最后,把握住带团队的机会,一般大公司每个部门里都会有几个小组或科室,努力成为科室负责人,成功转型为管理者。从以前只管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到带团队把事情做好,是完全不同的情景。努力提升自己管理团队的能力。
当完成以上几个阶段后,如果遇到职场天花板或感觉自己学不到啥东西了,此时一般月薪过万了,可以考虑跳槽到业务发展比较快的小公司当部门负责人。小公司管理不是很完善,业务发展迅速,领导岗位空缺比较大,大公司里的核心骨干跳到小公司任部门经理也是比较好的选择,小公司也是比较受欢迎的。
以上是我的职场发展心得,我也是从一名职小白,从毕业时一个月2000元的薪资,一步步发展到目前30万年薪的职场人士。职场中人切忌好高骛远,须脚踏实地,积极主动,善于总结,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学精学透。
#单位得罪了领导,正在被整怎么办#1995年,我在某县中学任教,由于在教学方面能力突出,学校领导准备把我当作后备干部培养,提拔我当中层领导。左看右看,没有合适的岗位,只有后勤主任年纪比较大了,应该换岗了。学校领导对我说,虽然知道我教学科研能力好,但现在教务、教研或政教等中层领导岗位都没有缺,就让我先当后勤主任,等教务、教研或政教有岗位空缺了,再把我调过来。
我当时就答应了。
谁知刚过几个月,校长换人了,旧校长调到教育局教研室工作,而从乡下一所中学调来一位校长。
作为中层,我也是得以接触到新来的领导的。但是没有职场经验,第一次和他吃饭的时候,我没有主动给他敬酒。我是搞教学出身的,当时年纪又轻,确实不知道这些礼数。
过了几个月,校长从乡下调来一位老师,他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会议,说我管理后勤不到位,工作打不开局面,要让新来的老师当后勤主任。而我呢?改任后勤部副主任。校长还对我说,要好好向人家学习。
我就不明白了,后勤一切工作正常,也不见耽误什么工作了,我怎么就打不开工作局面了呢?还要向新来的人学习?
新来的老师接手了后勤管理工作后,却一窍不通,他把所有的管理工作都推给我这个从正职降到副职的人来做。我心里很不服气,管理工作是我做的,却还要我向他学习,真是岂有此理!
后来我才知道,新调来的老师是一个女副县长的老公,人长得帅,在乡下教学根本不怎么样,也是从来没有从事过学校管理工作。
这让我气不打一处来,我直接去找校长,说我不想干后勤副主任了,只想把精力放在教学上。
第二天,校长马上召开中层以上领导会议,宣布说,我因个人原因提出不当领导了,学校领导研究同意了,让我专心教学。
我无话可说。我还能说什么呢?
我的同事都教笑话我,说我教学能力强有什么用?搞不过一个吃软饭的。
后来,后勤管理工作一团糟,后勤主任却升任学校副校长,分管后勤工作,又给另外一个人当后勤主任。
我想,他管他的后勤,不管我的教学就好了,井水不犯河水。如果他管教学,那就麻烦了!他肯定给小鞋给我穿。
谁知道,这时候校长却对我说,学校领导已经研究决定了,让我去下乡支教!
就这样,我从县城中学下到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去支教了。在支教期间,我有大量的空余时间,于是我就写了一些新闻,发表在县级和市级的报纸上。后来,领导看见了,知道我能写,就调我回了县里的报社。
再后来,我到了宣传部,再从宣传部到组织部,再从组织部到党委办……最后我调到经信局当局长,正科级。
我一直感慨:如果不是我得罪了校长,如果不是领导整我,没有任何人脉关系的我,现在最多是县中学的副校长,分管教学,因为教学是我的强项。但是,当年领导整了我,却成就了现在的我。
当年我被整的时候,没有自废武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另辟蹊径,自我加压,自我奋斗,以写作为乐趣,打造自己的职场核心竞争力,最终成就了自己。我想,这就是职场中被领导整时最好的应对办法。
#职场真实故事计划#
现在体制内很多单位不缺人,缺的是能干活的年轻人!这不,最近朱局长很是头疼,几个中层干部跟商量好似的,纷纷找他要人,要年轻人,可是单位又没有编制空缺,到哪去弄啊?
这几年很多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新成立了一些体现时代特点的局办,比如大数据办公室,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同时一些功能相近的单位进行了合并,比如税务,农业农开农发,文化体育广电等,这就导致合并组建的大局人满为患!
比如,朱局长所在局的局领导除了他,还有17个副局长等着消化,里面有正处有副处,有的快到龄了就等着退休,有的在原单位刚提时间不长,但是只要他们在一天,就占着编制,下面中层干部想提升几乎没有可能!而且整个局干部普遍老龄化,一大半是50以上的,年轻干部特别少,导致各个处室表面上看都不缺人,甚至还超编,实行职级并行之后,处室基本上都是主任科员以上的,这些老同志进步上基本已经没有上升空间,而且在机关历练这么多年,早已经修炼成了“老油条”,工作是不推不动,能糊则糊!结果大部分工作只能压在处室负责人身上,导致这些负责人又不想干,造成恶性循环!结果局里难得的几个年轻干部成了香饽饽,大家抢着要!
思来想后,朱局长决定三管齐下:一是专程到组织部汇报单位干部编配实际,争取部领导帮助解决局班子里面老同志超编问题,从而能解决部分中层干部岗位,激发工作动力!二是内部实行定岗定责,每一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岗位承担具体工作任务,做到不养闲人,人人有事做,凡是不履行工作职责的,年底绩效降低等次或取消!三是已培养锻炼名义从下属单位借调部分年轻同志充实机关,特别是主要处室,保证机关高效运转!
大家认为朱局长的应对措施怎么样?
我是单位中层,一天领导带我和我部门小雨去省城出差,一场饭局回来后,小杨取代了我的位置,我很纳闷,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因为我的工作做的挺好的,没有出现过失误啊。
先说小雨吧,一位很漂亮的女生,有着清纯的气息,给人感觉很好。一直在我手下做事,工作马马虎虎吧,还算过得去。
到了省城,下午向省上领导汇报工作后,我们三个人就找了一个吃饭的地方,饱餐了一顿。由于领导喜欢喝酒,我就安排小雨买了两瓶酒,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吧。
我们一起向领导敬酒,小雨能说会道,敬完酒后又多次劝酒,领导那天也特别高兴,不知不觉,我们三个就把两瓶酒喝完了,不过重点是领导和我喝的。
正当我提议要回宾馆的时候,领导突然安排说,要我买点东西去今天见的领导那里,最好把事情定下来,还说成败的关键就看你了。
说实话,这个时候让我去找省上领导,我真是一万个不愿意去,再说,我感觉我去不如领导去有效力。但又不好违背领导意思,只好硬着头皮去了,买的东西也很到位。
打了电话省上领导很热情,招呼我聊了一下细节,并把事情定了下来,我也是非常高兴,连忙告辞去给领导汇报。
谁知到了吃饭那里,他们已经离开了,我又给领导打电话准备汇报,结果领导说今天累了,现在正在唱歌,明天再说吧。
我觉得好奇怪,难道他和小雨两个人去唱歌了。
无奈我就回酒店了,谁知,我刚要开门,却看见小雨刚要进领导房子的背影。
我进了房子稍作休整,心想他们来的好快啊,小雨既然进去了,说明领导还没休息,正好汇报一下工作。
我一边敲门,一边说汇报一下情况。结果领导说休息了,明天车上再说吧。
就这样,第二天我们就回来了,领导说,工作上的事情办成了,还夸了我,回去要给我调整一下岗位,让我更好的发挥作用,我听了也很高兴。
回来第三天,单位召集开会,领导说有重要的人事安排,我一听别提多高兴了。
但是宣读决定后,我整个人都懵了,领导说我工作能力强,准备到新的岗位上去,由于近期没有空缺,让我先在家好好休息一周,至于部门工作负责由小雨代替。
我一听,这不是把我放空了吗?单位现在所有岗位都满员,我能到哪个岗位去呢?
过了一个月,果不出我所料,我还是没有变化,我去找领导,领导还是那话。
我无奈的走出了领导办公室。
我到底是哪里做错了?部门工作我都是认认真真,而且保质保量的完成了,究竟是哪一点做的不对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