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工作失误,员工无法领取失业保险金,能要求单位赔偿吗?】员工侯某与用人单位的用工合同到期,用人单位在操作社保网时填写错误,错选成“辞职”,导致侯某无法享受失业保险待遇。这种情况下,劳动者能否要求用人单位进行相应赔偿?近期,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用人单位应按侯某原可享有的失业保险待遇向侯某赔偿损失。(点击查看详情单位工作失误,员工无法领取失业保险金,能要求单位赔偿吗?_南宁宝)
侯某于2011年8月22日入职某企业柳州分公司,双方签订了期限为2011年8月22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劳动合同。之后,侯某与某企业柳州分公司及某企业南宁分公司三方签订《协议》,约定侯某与柳州分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终止,同时由侯某与南宁分公司签订期限为2012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的劳动合同。
此后劳动合同期满后,企业南宁分公司作出《关于与侯某终止劳动关系的决定》,以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原因决定从2017年10月1日起与侯某终止劳动关系。南宁分公司为侯某缴纳了在职期间的失业保险费,但因该公司在操作社保网时填写错误,申报职工减少时对侯某变更原因按“辞职”申报,侯某因此未能领取失业保险金。
2018年8月,侯某向南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同年12月,仲裁委员会裁决某企业南宁分公司应向侯某支付失业金损失等费用。该企业南宁分公司不服裁决结果,遂诉至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劳动关系因合同期满而于2017年10月1日终止,符合劳动者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情形,劳动者依法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某企业南宁分公司为侯某缴纳了在职期间的失业保险费,因在向南宁市社会保险事业局申报职工减少时对侯某变更原因按“辞职”申报,导致侯某无法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故某企业南宁分公司应按侯某原可享有的失业保险待遇向侯某赔偿损失。
来源 | 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 记者 韦薇 通讯员 林利扬
编辑 | 孙玥
审核 | 张艳华
柳州与南宁两地的网友,是广西境内吵架次数及概率最高的地域。
焦点问题就是:南宁“吸血” 南宁抢柳州企业之类。
那么,广西煤炭地质局、柳铁、柳烟等真是南宁从柳州“抢”走的?
绝大多数柳州朋友对城市运行规律及行业周期等,有清醒客观的认知。
但,接触少数柳州朋友,发现他们有些共同特质:长期沉浸在柳州昔日工业重镇的荣光,安逸于当下闲适,眼界停留在自个一亩三分地上,秉持“柳州这些年发展慢是因为南宁吸血”的固执观点。
南宁是否从柳州搬走了柳州企业?
柳钢搬到南宁,早已被柳钢官方辟谣;柳烟并入中烟后,“纳税被南宁全拿走”,也证明是谣言。
就连隶属中国铁总的柳铁搬回南宁变宁铁,也被说成是南宁掏空柳州(铁总麾下18个铁路局,哪个不在省会?)
广西煤炭地质局属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垂直管理的央企,自负盈亏,人事及经营,均不受广西辖制,更别提南宁了。
企业尤其与地方不存在隶属关系的垂直管理的央企,迁往哪,市场、效益是推手,正如没任何一座城市有权力有能耐强制你离开居住地,迁往TA那。
此外,不要觉得一个企业或其分支曾在过你那,就一辈子属于你。要按这个幼稚低智的逻辑,中国的首都应永远在夏商时的阳城、东周西周的洛邑镐京,而不是北京。
全国几乎所有的重工业城市及基地,均在经历着行业周期变化、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迭代的痛,这是趋势,更是规律。
工业城市柳州面对着行业周期更迭,需要的是清醒认知发展方向,潜心发掘新经济(如预包装螺蛳粉、微型新能源代步汽车)的机遇,尽快实现转型,跳出原有狭窄格局,全力发展柳东新区,在阳和新区形成制造业高科技迭代的创新基地,早日再造一个“新柳州”。
#今日头条# #广西# #柳州头条# #南宁头条#
#柳州头条#高楼上这样晾晒衣服的方式暗藏着危险!在盛天悦景台的人行道边的高楼上,有多户高层人家采用这种伸出窗外的晾晒方式,楼底下便是商户和人来人往的人流,让人总有点莫名的不安。现在都是高层住宅,而高空堕物伤人事也屡见不鲜,暂且不论衣架衣服的固定方式是否牢固,也不论是否会有滴水。就是那衣服晒在整齐而平整的大楼外,街边,也是显得那么突兀,不雅!
10月12日,柳州市柳江区教育局就网友反映“柳江区新兴中学尖子班的老师私下收费”的问题进行了答复#柳州# #柳州头条# #柳州身边事#
网友
要求学校改正。。。。以后不再收取费用,并退钱柳江区新兴中学。尖子班的老师私底下收费。一个学期交3500元。
第1点:(收费方式):班级里由学生的家长组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组长私底下,向组员以现金的方式收取费用,然后再交到老师的手上。
第2点:别的班该放学放学,该下晚自习下晚自习,尖子班晚上11点才下晚自习回宿舍睡觉,星期六星期天还要去学校。
第3点:这一切凡说是自愿的。都是由老师在背后组织领导的。
第4点:上面也有领导下来调查过,但还是屡教不改。
第5点:老师只有收钱才能把学生教好,那要来有啥用。
柳江县委书记
尊敬的网友您好!现将您反映的问题答复如下:
收到您反映“柳江区新兴中学尖子班的老师私下收费”的问题后,柳江区教育局决定成立由局信访室、教育管理股、人事股、财基股相关人员组成调查组。于9月16日下午,调查组到达柳江区新兴中学进行初步调查核实:
一是召开学校19个班级的班主任进行集体约谈会,要求各班主任进行自查自纠,凡是存在私下收费行为的班主任,一律在9月18日前全部退还学生家长,并当场书写承诺书。
二是对学校三个年级共4个“尖子班”的学生进行不记名的问卷调查。
三是对学校领导进行约谈,要求学校针对网络舆情反映的问题进一步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目前网络反映的问题正在进一步核实中。
感谢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关注和监督,也希望大家能够实名举报相关违规违纪现象,这有利于我们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
下一步,柳江区教育局将继续关注事情的进展,加强对反映的内容进行跟踪详查了解,以确保事情得到彻底的解决。
11月24日,广西柳州,一男子拿着一根铁棍在街上追赶一名女子,女子因体力不支,很快就被抓住了,此时男子拿着铁棍就朝女子的头部敲了下去,吓坏了路人!
男子将女子拽倒在地,又扑上去用铁棒狠捶女子的头部。随后路人报警,120到场时,女子已没有了生命体征,据透露,两人竟是夫妻关系,还有一名小孩。
有网友留言:孩子可怎么活,是啊,这得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理阴影,孩子的童年因为父亲的一时冲动而改变了。
一日夫妻百日恩,夫妻本是相互扶持一起到老的纽带关系,却如仇人一般痛下杀手,男子的行为必定是不可原谅的,只是苦了孩子。
夫妻间的沟通与理解是家庭和睦的重要基础。即使是生活中的陌生人,也可能会有冲突,更不用说朝夕相处的夫妻了。
朝夕相处的人就算是有爱也不可能做到一辈子两不相厌,那夫妻一辈子要鹭港得走下去,只是一方去维持肯定是不行的,需要双方的共同付出,相互理解。
沟通与交流是夫妻间维持与促进感情的一个重要过程,只有学会谈心,夫妻间的感情才能保持甜蜜。
@觅雾都分享一些沟通技巧:
1.懂得换位思考,沟通更有成效。结婚是两个家人的事,幸福却是两个人事,当婚姻出现沟通的问题时,我们就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样的沟通才会更有成效。
2.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男人一定要记住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如果你不服软,一味的想论个高低,而你的婚姻也许就到头了,你的家庭也许就会出现裂痕。
吵架时偶尔自己服个软,婚姻才会更长久。
3.正能量,家庭是依靠的港湾,可以依靠可以有情绪,但家不是单纯倒苦水的地方,如果一回到家只是一昧得传播负能量,听得多了,对方的情绪也会受影响,严重会因此吵架。
相互理解和沟通才能解决问题,千万不要因为一些小矛盾,伤害夫妻之间的感情,甚至生命。
#柳州头条#
律诗章法学习笔记
(主讲玉儿老师)
二、独立性和连贯性
2、连贯性
律诗的连贯性是指诗中的八个分句要有衔接,禁止衔接不紧密或者是压根没有衔接,这一共分三个层次:
(1)、在五律中,衔接必须在前3后2的范围里完成,七律也可以在这个范围中完成。
“前3”指的是前分句的最后三个字,“后2”指的是下一分句的前两个字。衔接紧密就是要求前3十后2读起来没有障碍。
举例: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把这首诗做前3后2排列如下:
行舟青山外,潮平绿水前。
风正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江春生残夜,乡书入旧年。
归雁何处达,客路洛阳边。
看看这样读起来有不通的,就说明衔接有问题了。
七律这里就不举例了。
(2)、在七律中如果前3后2完成不了衔接,可以放大范围到前3后4。
这是因为七律比五律多了一个两个字构成的音节,修饰的成份可能因此增加。
(3)、如果前3后4还是没有办法完成衔接,就要求相邻的两个分句必须有物或义的相关。这点看起来没有位置上的要求,似乎简单,但是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上景下情来写作的时候,在4、5分句转折时就要注意,千万不能断裂。
下面我们来看柳宗元的这首诗,看看三种方式上的衔接是必样体现的。
登柳州城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这首诗的起句的两个分句是前3后2衔接的:海天接大荒。
3分句和2分句也是前3后2衔接的:惊风正茫茫。
4分句和3分句如果是前3后2就是:密雨芙蓉水。虽然读起来没有障碍,但密雨和芙蓉水关系不明,如果前3后4就是:密雨斜侵芙蓉水。
5分句和4分句同承句一样。
下面几个分句都是没有位置的衔接,江流和千里衔接,江流可以千里,因此没有障碍。
7分句和转句的衔接就在九回肠上,从九回肠到人事,九回肠前面解释过,其中关系就不再多说了。
合句两个分句,共同来到与犹自的转折,使得两个分句的关系因此而紧密。
律诗共八个分句,八分句和一分句的衔接就是扣回,这个时候就不拘位置,只要有所相关就可以了。具体参见前面讲的扣回内容。
我们学习了连贯性和独立性,在写作时候我们要怎么用呢?
先学习独立性,如果是咏物诗,选的物都必须和题目有关系,没有关系的不要选。
其次把所有选的物放在一起,看看有没有可以被相互取代的物,如果没有就算完成了独立性的准备。
如果有,再捡查一下平仄,如果平仄相同就直接删掉一个。如果不同就打上括号备用,在把物放到具体位置上再根据平仄选则到底使用哪一个物。
起承转合的独立性是以物的独立性为基础的,如果物的独立性没有问题,则起承转合的独立性一般也不会有问题。
连贯性的检查是整诗写好后,不管是那种方式,都检查一下有没有相关。
律诗的独立性和连贯性就学习到这里,我们来总结一下:
这节课有两个内容:一是物的独立性,二是分句的连贯性。
物的独立性指诗中所有的物没有相互近似而可以被替代的。
进而要求起承转合四个步骤的相互独立。
再就是注意咏物诗中一定是写什么物就是什么物,不要让人费解或者言他物。这些对咏物诗而言都是不成功的。
连贯性指八个分句的衔接,在五律中一定是要严格遵守前3后2。七律中可以适当放宽。
衔接一定要有,切记不可断裂!
广州,你真的不值得我们留恋!
今年开年后出来广州这边找工作,想着广州这边是一线城市,工资会高,但自从到了这边后,发现很多的厂对技术人才不尊重,明明那么缺技术人才,却开出的薪酬低的很,这难道不是对技术人才的羞辱吗?去年以前,我都是在我们广西南宁~柳州这两个城市工作,薪酬扣除了五险一金后,也7千左右,主要是我是毕业出来就在那里上班,工资给的不是很高,但每年都会有涨幅,本想着自己历练了几年,技术也成熟,想着出来广州这边找个工资比较高的。
可是,来到这边后,经过我几天的找工作,发现这边的厂家是真的是无语,招聘信息忽悠人,你跟他们面谈时,还说得那么的理所当然,而且那些人事的人还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傲慢的很,开始我以为是个别而已,可是,我失望了。
广州,你都二十多年了,到现在经济还是得看珠江三角,其它的呢,现在都块比不上东莞了,是不是这么多年来的GDP 第一让你优越感过头了,认不清现在的发展可不是只有你广州一个。
以前,客运条件差,可现在不同,以前广西到广州的时间,现在可以去到浙江、上海,或者更远,我查过,自我现在的技术,到浙江、上海去,薪酬最少不会低于一万五。广州,,你以为你现在还有以往的优势?广东这边现在除了深圳还有着紧绷感,广州你呢,还要继续这样迷途下去?
#哪些经历让你被迫成长#
在挫折与逆境中挺起
任何人一生中都难免碰到挫折或是跌一两跤,遭受到失败的厄运,经受着在逆境中的历练。而此时,是对人意志力最严峻的考验,对自己前程与命运的挑战。
自悲,放弃,绝望,倒下,注定是彻底失败。
坚强,挺住,雄起,扛住,才是唯一的出路,才有东山再起云开日出之时,这个世界,你的事业才有你的一席之地。
越是干事业的,决不能倒下,倒下将是自己人生的毁灭。
我曾是中职学校学生处的,负责学校的学生管理教育,招生,就业工作。九十年代中期,教育也开始走向了市场经济,招生出现了按国家计划招生与计划外自主招生两种政策,即有公费生与自费生双轨制。
靠国家计划招生经费拨发到学校都是有限的。为了生存,中职院校开始出现了抢占市场争夺生源大战。
湖北人口在全国各省人口之比属于中等,而教育很发达,大中专院校数量在全国排第三位。
我到贵州,广西招生,自己都觉得好笑,见招生目录上一半以上都是湖北的学校,西部这两省还没反应过来,湖北的学校就已打入了这两省的生源市场。
对学校而言,生源就是财源,财源决定生存。九十年代后期,没有竞争力的学校办不下去消失的有不少。
因中职学校,那时都属于行业办学,办学经费都是所在行业划拨,一些行业受市场经济制约,从大锅中盛出一碗来,用于办学的经费都是有限的,有些行业自身都已难保,学校只有关停并转或解体。
那时作为又是招毕办主任的我,真是动脑子为学校领导分忧,主动地去开避生源市场,不仅本校招生数量人员满满,还充分利用铁路中专这个牌子,先后在江岸车辆厂,武铁成人中专,办起了校外班或分校,95年还与广西区建五公司合作,开办了柳州分校,把学校办到了广西,当年秋季招生120余名。三所分校的学生总数已超过本校。96年年底分成交回学校的创收经费是200万。那时物价局核准的,学生学费是2300元。
我一门心思想到的是为学校立功,把学校办得火红,领导们也是开心高兴,有这一笔财源做后盾,腰杆子也硬多了。我丝毫都没想起过,找领导去申请奖励,也没拿到一分钱奖励。而反遭到极少数个别人非议:说我常在外吃吃喝喝。
搞我这工作,在那种情况下,分校领寻来校,我们出去对接工作,真是无法避免的。而我人也没动动脑子,也不知避嫌,到上班时间,哪怕应酬完喝得满嘴酒味,我都会准点到办公室上班。后来我才发现比我聪明人有心眼,喝了酒根本就不去上班,溜躲甚至另找玩的地方去了。让群众领导根本就看不见。
还有更倒霉的。
98年,江岸车辆厂分校的120多名自费生要毕业了,就业问题不解决,对在校生与来年招生工作,都将产生负面影响与作用。
而本校毕业生中,有自找工作单位,退学,留级的,我一清有20来个空余指标。
经与校长与主管校长请示后,决定叫江车分校推荐2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纳入到本校统一分配到铁路单位的计划中,不能让那空余指标白白浪费。剩余学生再陆续想办法解决。
铁路是半军事化行业,铁路院校的毕业生分配方案,都是要报铁道部人事司扯准备案的。
一查我们学校,居然有20来个自费生分到路内了。一个电话打到学校,通知我,带着94年的招生名单,到铁道部人事司上班去。
校长,我,还有下面一个具体工作人员,去到北京铁道部人事司,一进门,一个中年女同志劈头盖脑就是一句话:你们好大胆子,敢把路外生分到铁路内单位来。
然后,在北京开始核对公费,自费学生名单,把已安排到路内的学生一个个清出来。
这还没完,写检查,谁叫干的?为什么要这样干?当中还有无分进去没交待出来的?每天上午写,下午送去接受审核。我们三人各写各的。到第三天,接到我岳父去世消息,我先武汉了。他们俩继续在那写,三天后才回到武汉。十一底,中铁总公司来了位纪委付书记到武汉,从学校上级主管单位大桥局分管领导,到校领导,被清退学生中又作调查。当问及我是否有领导指使这么做的?我说没有,是市场经济逼着这样做的。
第二年三月,校长本是党委书记一肩挑的,免去了校长职务,我也不能再兼招毕办主任,只专门负责学生管理教育工作。
2002年部委院校全部交地方,取消了公费生一说,所有学生上学都实行收费。分校也停办了。05年又恢复了原校长的职务,他笑着对我说:看来当年那犯的已不是错误,是步子迈快了。那几年,学校每年招生只五百多人,有250多教职工,生存压力很多。06年又决定让我出任招生办主任,当年招生达1800人,全校上下喜笑颜开。此后每年招生规模都稳定在1300人以上,因还要考虑到当校整体容纳能力。我越干越有劲。后一位老领导来校调研对我说:98年那阵都考虑往上动一动你了,就因那件事受到了影响。
这么多年过去,人生,也许就因一次失误与挫折,会影响一辈子。但在失败面前,倒下去,将是毁掉一辈子。失败与挫折也是人生,不放弃也精采,回首曾经,终将是无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