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公务员这分数高的可怕,现在的年轻人从大一开始就在复习备考公务员了吗?[震惊]说句不是谦虚的话,2个小时考试时间就算给我台电脑百度,我都拿不到90分[泪奔]我都怀疑出卷子的人在没答案的情况下自己做,能不能拿90分[捂脸]
感觉安徽这位文科学生捡了个大漏啊!523分的成绩获得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提档,比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分数线还低了足足50分之多!如果面试、体测、体检和政审没有问题的话,估计他会成功录取!
从安徽文科提前批的录取分数线来看,感觉波澜不惊。其他好多省份热得发烫的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在安徽592分就可以上,排名1100名。在其他地方这个排名完全不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在其他省份比较受欢迎,在安徽也收分不高,591分的成绩就能上。可能大家觉得学费太贵了。

不过报考华东政法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公安类专业的同学要注意了,由于不能参加公安联考。如果想要入警,最好的办法是报考公安大学、警察大学、刑警学院的公安类专业研究生,2022年这三所大学的公安类专业研究生招生也只有500人左右。
好在这几所大学的本科生读研不多,相对竞争可能会小一些。如果没有考上研究生,那么就只有参加竞争更为激烈的国考省考。
#2022高考季# #高考志愿# #安徽#
2021合肥市公务员录用人数最多的29个高校!安徽农业大学获得第一,有9人被录用为合肥公务员!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也有2人。
第二名为安徽大学,录用人数为7人,安徽财经大学也是有7人被录用,其次是巢湖学院的5人,黄山学院的4人,安徽工程大学和安徽科技学院都是4人。山东财经大学、铜陵学院、合肥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淮南师范学院都是3人,其他高校如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南大学等都是有2人被录用。

公务员考试以及录用,不看学历,不管是双一流还是普通本科,哪怕是民办本科,都是一视同仁,所以如果高考分数刚过了本科线,可以尽量选择一个民办本科大学,虽然学费贵了点,但是将来可以考公务员,学历比专科竞争力高一些。
隔壁邻居王姐的女儿琳琳,大学一毕业就开始参加公务员考试,前两次因为笔试分数未达线 ,均未能入围面试。今年是她第三年参加安徽省公务员考试 ,报考职位录取两人。
琳琳以笔试分数第二名入围面试,但是 ,在面试的时候 ,她压力太大,发挥失常。结果被笔试第三名考生超越、翻盘。最后笔试、面试两轮下来,琳琳总成绩变成了第三名 ,再次名落孙山,与幸运之神擦肩而过。
在挫折和失败面前,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坦然承受,从容面对。
昨天 ,琳琳在家吃饭的时候,因为王姐做的红烧羊肉菜又辣又咸,不合胃口。当场就和她妈妈吵了起来。吵着吵着 ,就抱头痛哭起来。爸爸劝她,为了这点小事 ,值得大发雷霆,和妈妈吵架吗?

她却说:不是因为吃饭这点小事,而是,我大学毕业三年了,竟然不能经济独立、自食其力。到现在还要靠你们养活,感觉自己特别无能 。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生命的本质就是应对各种挫折和失败,如果我们被鸡毛蒜皮的小事打败,那就是生命无法承受之轻,这辈子别指望能承受其他的什么了。
有多大的承受力,才能有多少资格享受更好的生活。你面前的这些沟沟坎坎,就如同满园的花红柳绿,满桌的酸甜苦涩。
如果你能坦然面对,这些全是生活中的风景与过客,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如果你不能接受,它们就可能是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孩子录取到了安徽师范大学的这个专业,肯定是被调剂的。

这是儿子班级里的一个学生,考的分数不太高,就是比一提档线多个四五分,结果录取到这样的一个专业。
工商管理类专业特别适合考公务员,也不知道以后孩子会不会后悔,可以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冲了。
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填报志愿三部曲,但是我觉得还是应该以稳专业、保就业为主。
#我要上微头条#
恭喜安徽小伙伴喜获申论c卷70分以第一名好成绩顺利进面!
C卷能考这个分数相当不容易!
而行测仅有可怜人的60出头!
这个学生从作文课,转到全程课,前面成绩仅有50多,去年提升到60多,今年顺利到了70多,一步一个脚印。
不过,没有申论小新新的助力,可能还是50多,毕竟老方法重复多少年,多少次。都没用。
关键要革新思维,学颠覆的方法[可爱]#申论# #公务员考试# #安徽省考#

同事女儿考了522分,仅仅比安徽二批次本科线高了3分,报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同事现在愁死了,太纠结了。于是过来问我的意见。
作为过来人,我建议同事优先选择本科,千万别因为专业去选择大专。因为老实说以同事女儿的水平,将来毕业以后当个公务员或者教师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出路了。至于去社会上闯荡,她的学校本身就限制了他的起点,相比同样985的孩子,一步落后可能就是步步落后。
所以,我是建议同事可以考虑让孩子读本科,专业则选择那些考公相对容易一些的专业,比如中文类,财务类,经济类专业等。当然具体还要和学校老师多沟通,多听听老师的建议。
接着我和同事说了我对于报考学校的一些看法。
1.选择大学上,专业>城市>学校。
为什么把专业放在第一位。因为专业在考公或者考编的时候太重要了。可以说,专业选的好,考公差不多躺进。比如语言类,经济类,会计类等等,每年大把的岗位供选择,简直挑花了眼。

但是如果专业不好的话,考个3-5年都考不上也很常见。我表弟就是因为专业不好,他的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每年国考没岗位,省考只有市监局才会招那么一个,导致他每年都要去冲击三不限。结果考了3年还没上岸,这就是专业不好血淋淋的事实呀。
同样的分数进入了同一所大学,一个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以后轻松月薪过万,而另一个学的是市场营销,毕业了去做房产销售,饥一顿饱一顿的不知道前路在何方。这就是专业之间的差异。
2.城市很重要。
同事本来想着让女儿报陕西科技大学或者黑龙江的一个学校。我果然否定了他的这个方案。跟他说让女儿报长三角这一片地方吧。不要让女儿跑这么远。
因为城市对一个大学生来说,甚至比学校还重要,不论是陕西还是黑龙江,经济不发达,那么孩子在这里上学毕业之后,总归还是要离开这里。为了更好的工作机会,相对而言,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更发达,离家更近,将来毕业以后可以就近在所在城市找工作,多好呀,省的折腾了。

而且,大学期间不排除女儿谈恋爱,如果去了这么远的地方,那么大概率毕业即分手。选择长三角地区,离家不远,将来结婚生子都可以在所在的城市,还有很多的同学,熟人,多好呀。
同时,一般来说,本地企业对本地的大学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照顾,在上海找过工作的都知道,上海大学有时比其他大学的985更管用。深圳大学在深圳的土地上比一些985的大学都受欢迎,因为校友太多了。[呲牙][呲牙]
3.优先考虑公务员,教师编
.同事女儿的成绩只能考上三本学校,可以说将来毕业以后,在就业市场上没有任何优势可言。那么考虑将来的发展的话,公务员,教师就是她的首选就业目标,因为没有学历歧视,本科生就可以。这对于同事女儿来说反而是件好事,因为可以提前在报考学校和专业上做准备。

所以,我建议同事重点考虑考公容易的相关专业。可以去查查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都限制哪些专业,那些招生的专业比较多,针对性的报考。我想如果将来女儿能够考回来的话,同事两口子应该也是非常开心的,毕竟只有这一个女儿,怎么舍得让她离开自己太远呢?
按照我的理论,我和同事一起研究了半天,我们查看了最近几年我们市招录公务员的专业情况,学校情况,又分别查看了符合这个分数段的学校情况,最后圈定了几个目标大学。冲刺的是阜阳师范大学(安徽阜阳),接着是淮南师范学院(安徽淮南),保底的是新华学院(安徽合肥)。专业均是中文系,将来考公或者考教师编制都比较合适。
当然,如果按照往年的分数线的话,很可能会被新华学院录取,大家觉得我给同事的建议合适吗?欢迎点赞评论哦#高考季# #合肥# #报考#

马上就要填高考志愿了,如果你家孩子只是二本三本学校,我觉得最好的出路莫过于公务员,那么如果要考公务员,哪些专业更占优势呢?应该选择哪些专业呢?
选择法学、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务管理、经济学等专业吧。这些专业是最容易考上公务员的专业了,因为每年国考.省考能报的岗位太多了,哪怕你是个三本、独立院校都无所谓,只要确保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就行,因为公考不分985还是211,正儿八经的本科就行。
也许有人说我是胡说,这些专业大神很多,甚至堪比三不限。我就呵呵了,你自己都说是堪比三不限,也就是说难度上限最多也就是三不限岗位。
但是你知道有着岗位起步就是三不限吗?
像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农学、微电子,市场营销之类的,考公只能报三不限,1:300甚至1:1000的岗位,会爆出各种你想不到的高分,能考到你怀疑人生!

2019年,我当时想报的上海浦东海事局,三不限岗位,最后的岗位报录比知道是多少吗?3800+:1,最后的进面粉高达155+,恐怖吗?这个分所有其他的岗位随便躺进,然而三不限却连面试资格都进不去,绝望吗?花了比别人多10倍的精力,看考了比别人多的多的分数,结果别人岗位第一,你却连前三都没有。呵呵。
所以那些财务什么的说自己岗位大神多,甚至比三不限还恐怖的人,我认为简直就是笑话,他根本不知道三不限有多恐怖。
也就是说这些岗位起步就是三不限,甚至有时候国考就没有三不限岗位,连报名资格都没有,你知道别人有多绝望吗?辛辛苦苦在家里全职备考了一年,就指望在考试中一举上岸,结果等啊等,岗位表出来了下载了一看,自己竟然没有报名资格,该有多绝望呀。
所以,我的同事女儿今年高考考了522,仅仅比安徽文科本科线高了3分,问我应该怎么报学校?

我告诉他很简单的事。
01.学校选择。
一定要选本科,尽管这个分数可能可以上好一些的大专,本科只能民办学校,以前的三本,但是三本也要上,起码有本科证书,可以有资格参加公务员考试。至于大专,现在除了一些乡镇岗位还有大专岗位之外,县直以上的岗位几乎都不再收大专一下学历。
所以,如果他女儿报的是大专,将来还要专升本才能参加考试,无形中浪费了时间,延长了战线。
02.专业选择
把最近3年公务员考试的岗位表下载做个专业筛选,在排名前3或者前5的专业中,征求女儿的意见,选择一个她相对钟意的专业。并且可以告诉,她的就业形势有多远严峻,公务员几乎就是最好的出路。
然后,让她从大一开始一方面学习专业课程,另一方面学习公务员考试的行测和申论,在大三的时候,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公务员备考上,开始参加巡考,积累考场经验。

这样等到大四的时候,可以说只要下了功夫,毕业时,利用应届生机会和专业优势,基本报录比都在20-30甚至更低,可以说上岸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很多人会有个疑问,同一个单位,985的名牌生会不会比我们普通本科生更受欢迎。
没有的事,可以说,只要上岸,不管你上岸的分数是150+还是110+,进了单位都是一个样,做一样的工作,拿着相同的待遇。你想想自己和985同事一起共事,拿一样的工资,感觉不香吗?特别是一些城市,合肥15万+,南京25万+,深圳30万+,这不比那些辛辛苦苦在企业工作,每天996,还只拿着几千块钱工资的同学舒服吗?
现在的社会这么内卷,好的企业,三本根本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几乎只能去一些小私营企业,待遇不好,工作压力大,加班严重,几乎都是通病。大家也别拿一些个例,比如大专也能进阿里或者腾讯这样的例子了。那是以前。现在你再试试看能不能进去?

那普通本科生的出路呢?
我认为就是去考公务员,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提前准备,争取在毕业的时候,利用专业和应届生优势,一举上岸。
这就是普通学校孩子的最好出路。大家认为我说的对吗?欢迎点赞评论哦
#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
#我最成功的一件事# 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在大学毕业的那年如愿考上了公务员。下面给大家分享我的心酸历程我奋斗故事。
我读的大学是南昌的一个普通二本,所学专业也比较冷门,毕业之后不好对口就业,而且就算对口就业了工资也不高,发展前景不好。大三的时候开始考虑到毕业之后到底怎么办,我家庭条件很一般,是个农村出来的孩子,想到毕业之后一个月只能拿三四千的工资,心里不平衡,好歹当年我辛辛苦苦考上的大学。于是我同学就推荐我考公务员,并且送了我一套教材,就这样我开始了备考公务员之路。

从大三的第二学期,我逐渐进入学习状态,并且痴迷于学习,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学习,看教材,刷题,看视频,关注时政,我字写的不好,公务员考试申论全是文字写作题,字写的好不好很影响分值,所以我又开始练字,学习学累了,就开始练会儿字继续学。南昌的夏天热的像火炉,但我暑假选择留校学习,宿舍没有空调,夜里我把室友的风扇全都拿来用,要不然热的睡不着,备考公务员那几个月里,我每天从早上八点学到晚上十点,除了吃饭上厕所就是学习,中午只睡半小时。可惜的是,大四时候参加2016年国考,因为专业冷门,可选择职位太少,竞争太激烈,虽然分数不算低,但还是没上岸。但我扔在继续努力,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考上公务员誓不罢休,最终,2017年的安徽省省考,我如愿上岸了,并且考上了我家所在地的公安局。成绩公布的时候我正在打篮球,当我查到分数时,我都快哭出来了,想起自己一路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想起一无所有的我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公务员,心里五味杂陈。我赶紧把这个喜讯分享给父母,让他们也为我高兴。这件事是我觉得最成功的一件事,当然,背后付出的努力也是巨大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努力。

“孩子呀,咱们别考公务员了,咱家族就没当官的命,你还是好好的出去找工作吧,哪怕一个临时工也行,算妈求求你了,行不行?”舅妈苦口婆心的劝着表弟。而表弟在坐在沙发上,低着头,一言不发,沉默着,空气突然很安静。舅妈的哭泣、舅舅的无奈、表弟的沉默。这幅场景看的我五味杂陈。
原来,今年的省考表弟又失败了,笔试第1,面试第2,综合分数排第2,招1人。这个结果让全家人大失所望,表弟已经连续在家里考三年了,却次次铩羽而归,第一年失败还可以说没有经验,第二年失败也能说经验不足。可是连续三年失败无论任何借口都说不过去了。毕竟事不过三。
也许承认失败,重新选择赛道对表弟而言,是一种解脱!!
表弟从小小学习就非常好 ,父母从来没有操心过,自己的事自己做,一路学霸模式顺理成章的考入合肥工业大学,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梦想着通过大学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以后的路奠定基础,他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自己要求很严,几乎每年都可以拿奖学金,毕业之后顺利的进入一家汽车公司做研发设计。

然而,学习上所向披靡的表弟在职场上却表现的屡屡不适应。刚进公司的时候,所有新招大学生都需要分配到各个车间实习一年时间。和其他工人一样在生产线上拧螺丝,装发动机,学习电焊技术,和实验人员到新疆,西藏,黑龙江进行三高实验。工作环境凄惨无比。他的很多同事都受不了这种工作环境纷纷离职了。表弟坚持了半年,申请回办公室被拒绝,一气之下也直接裸辞了。
据他了解,当时公司效益并不好,所以并不需要这么多大学生,但是碍于政府压下的任务,不得不招这么多人。放到车间实习一年就是筛选的过程。那一年,公司招了243人,坚持完一年实习期以后,还余40人左右。不得不说公司很精明,通过这种方式既完成了政府下压的任务,又从200多人中筛选出了积极分子。实在是高[赞][赞][赞][赞]

离职以后,表弟实在不想去制造业了,可是他就是这个专业的,不去工厂,他还能去哪里呢?
正巧,他有个室友毕业就考上了老家公务员,建议他试试公务员。表弟一打听,嗬,原来公务员工资这么高。合肥到手15万+,南京25万+,苏州,深圳甚至夸张到30万+,于是,表弟决定全职备考公务员,首选合肥和江浙一带。
他对自己充满信心,觉得自己好歹也是合工大高材生,考个公务员也不是手到擒来?报了一个粉笔笔试班,开始了刷题备考。
第1年,他并没有压力,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由于专业限制,只能报合肥市监局和南京市监局,或者硬钢三不限,为此他非常的努力,就是为了一举成功上岸,改善自己的生活,为自己争口气。因为他毕业了还待在家里每天看书,亲戚邻居经常好奇的问原因,每次舅妈都骄傲的说“自己的儿子在准备公务员考试,就是当官,将来可以当县长,市长,省长。[捂脸]

第1年考得比较顺利,他以笔试第2名的成绩入围,面试时却得了第6名。市监局只要两个人,而表弟综合排名第3,差之毫厘,失利了。
第2年,他分析了自己失利的主要原因,在自己薄弱环节下苦功夫。他仍然对自己充满信心,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的梦,只要努力就有希望,认为幸运会落在他的身上,然而最终结果,笔试第3名,面试第3名,招聘2个人,他却再一次失利。
第3年,表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自己已经很用心的,看来还是刷题量不够。
为此 ,表弟每天只睡5小时,放弃了所有的娱乐活动,全部用来刷题,除了吃饭之外,其他时间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和别人交流,甚至每天和父母说话都不超过10句,父母也为他担忧起来,担心时间长了会郁闷,更担心失利后他想不通,家里人非常关注,第3年还是市监局,这一次笔试第1名,面试第2名,可只录用1人,表弟再次失利了。

表弟彻底崩溃了,每天把自己锁在屋子里,发呆,或者疯狂的刷题,不吃不喝。这个状态把舅舅和舅妈吓着了,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在我看来,表弟太年轻了,从小到大没有经受过挫折,把事情想得太美好了,总认为努力就有希望,可是实际上考公务员的水很深,连续考了3年也没有希望,舅妈打电话给我让我做了他的思想工作,都27岁了,这条路不行咱就换条路呀,难道还真的一条路走到黑吗?不能一直在家当啃老族吧,再也不要浪费青春了。开导他实在不行考教师,教师行业也不错呀,工资待遇也挺好。
可是他说:不想当孩子王,没意思。一定要考公,考不上誓不罢休,3年考不上就5年,5年考不上就8年。
哎呀,真的没有办法了,怎么说也不听,真不知道以后他能干什么。大家觉得应该怎么劝我表弟呢?
#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

省考面试技巧:如何解决考场“低头族”
#公务员[超话]##省考##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方面怎么复习##什么样的人适合考公务员#
一、什么是考场“低头族”
考场“低头族”就是那些在面试时与考官基本无眼神交流,只能用低头答题的方式完成整场考试的表现。
二、“低头族”的危害
一
不自信的表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的窗户虽然打开了,但是方向不对,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考官会认为你胆小、不自信、紧张等,给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
不尊重考官。你是全场“最靓的仔”,考官都在注视你的时候,你却置之不理,低头看纸,没有眼神的交流,试想一下,如果你跟别人说话,别人都不看你,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三
扣减相应分数。面试评分表有一项是举止仪表,答题中总是低头,那么对于外在的仪表方面没有给考官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考试分数。

三、主要原因
一
考生本身不自信。面试考场相对较为陌生,考官人数众多,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面对陌生人不敢直视,害怕出错。
二
过度依赖。很多考生平时练习的时候就长时间低头,就是为了看草稿纸写的答题内容,抬头就会忘记思考的答题要点,出现错误,这种长时间的依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四、解决“低头族”的方法
一
自我提醒。考生在每次模拟答题时,可以在草稿纸上用较大的字写“抬头看考官”,提醒自己注意。
二
他人提醒。可以找到共同学习的小伙伴监督,给自己设定每个题的低头次数,超过之后或者长时间低头让同伴提醒,打断答题,往复训练可以强化效果。
三
提升自信心。平时多做脱敏训练,一是多练习直视别人的眼睛说话,平时可以和同学练习对视答题,增加眼神交流;二是可以多和陌生人交流,主动和别人接触,提升自信心,消除紧张感。
四
减少思考书写内容。面试中时间紧、任务重,要学会精简思考书写的内容,用关键词代替句子,减少对逐字稿的依赖;另一方面做好知识储备,答题时临场发挥很重要,只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才能让你在考场上发挥自如,思如泉涌,才能让你挺胸抬头,摆脱“低头族”。收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