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四川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194人,报名已于3月30日18点结束,4月16日笔试。
根据报名情况统计,截至30日17点,共有6583人缴费,2个岗位无人缴费,来自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学科研管理职位和省森林和草原资源总站森林资源管理。
省纪委监委有两个岗位报名缴费人数超过700人,省检察院综合文稿(一)竞争最激烈,达到268:1,该岗位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士以上学位;哲学、法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类等专业。
【笔试期间考生疫情防控】
4月1日,四川省人社厅公布了关于2022年度四川省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笔试期间考生疫情防控事项的公告,请考生仔细查看。
所有考生需持本人首场考试前48小时内川内有资质的检测服务机构出具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证明,方可入场参加考试。
提醒:
经上海入境或有上海旅居史,正在实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及居家健康监测的考生,不得参加本次考试。
2022年11月26日安徽省水利厅遴选面试题
1.现在露野营,游野泳兴起,一批小众野景点爆红,网友对此褒贬不一,你怎么看?
2.你考上了报考岗位,你爸妈反对你入职,说事业单位待遇低,发展前景不好,且情绪激动,怎么劝说,请现场模拟?
3.一幅漫画,赤裸的一个人,用手捂住头脸,周围有许多只眼睛看着?#安徽省直机关遴选面试题# #陈建军公考面试#
#光明时评#【#政府部门招聘要带头消除学历歧视#】媒体梳理近期多地发布的公务员遴选公告发现,多地公告要求报考者“具有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只要“全日制学历”,而将“非全日制”拒之门外,这样的学历歧视其实存在已久。而置于当前社会就业压力高企、考公热持续升温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在公务员遴选中的习惯性操作,则进一步放大了这种歧视带来的不公感。
如今社会所出现的学历歧视、年龄歧视,很多其实都是来自公共部门的招考招聘。甚至可以说,越是竞争激烈的岗位,各种学历、年龄限制就越明显。这从提升选拔效率的角度看,当然并非完全不能理解,但从弱化学历、年龄歧视的角度来讲,其带来的影响无疑是消极的。毕竟,公共部门在就业公平上的主张和态度,往往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很容易引发其他市场化主体“有样学样”,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公平观”。因此,要有效消除就业市场中的歧视现象,公务员考试无疑最需要带好头。无论如何,政府部门的招考招聘,理应把公平摆在第一位。
从另一个角度看,无论是公务员考试、公开遴选,抑或是人才落户、事业单位招聘等,一刀切地推崇全日制学历,其实也是“唯学历”的一个变种。要知道,抛开学历含金量不谈,非全日制学历者本身有着工作和实践方面的经验优势,而完全无视这部分的相对优势,只把是否拥有全日制学历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其实也并不利于提高选拔质量,甚至还可能传递出扭曲的人才观。这同样应该被正视。光明日报 - 文章
#多地公务员遴选要求全日制学历#这有什么奇怪的吗?“逢进必考,逢考必本,逢本必全”,这个招考规则都成多少年的老皇历了,如果哪个地方不要求全日制,那才是新闻。
所谓遴选,那必定是有先决条件的,不然就不叫遴选了,那就叫海选了。其实,不管是地方公务员招录,还是企业单位招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卡条件,虽然招聘歧视喊了若干年,但并没有任何改观,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对于报考条件的约束似乎越来越严苛。
现在是买方市场,这个局面改变不了,你永远不可能避免招聘歧视,你看那些车间流水线的工人,什么时候条件苛刻了?能有人应聘就不错了,因为招人困难,能有人去就不错了,还敢要啥自行车。
当某一个职位成为趋之若鹜的抢手货时,就必然会带来条件上的苛刻,这是寻求关系所决定的,不服又能咋地,那你也去搞个全本啊,没办法,就是这么气人。
#头条周刊#
#多地公务员遴选要求全日制学历#这些年越来越多人挤进公务员或者机关事业单位,很大程度上还是看到这些职位的稳定性与高收入优势。然而,越吃香的行业,竞争越激烈,对人才筛选要求自然也是更严格了。
公务员或者其他机关事业单位,不仅要放宽学历限制,而且还要放宽年龄限制,允许大家参与竞争。在考试竞争的过程中,应该要采取阳光透明的选拔方式,每一个流程通过名单进行公示,并建立起完善举报机制,保障考试选拔的阳光透明,确保录取的公平公正。
公务员或者机关事业单位应该要采取每年淘汰机制,提升优胜劣汰的效率,能者多劳者上岗,懒惰失职者下岗,这样才能够保持足够的活力,提升公务员团队的竞争意识。头条热榜
公务员中文字材料人员有多紧缺,看看这次遴选就能知道了!
近日,山东省省市两级同步开展公务员遴选工作,从县级以下公务员队伍中遴选公务员充实省市级行政机关。我特意从网上搜索了省及部分市的遴选公告,发现其中最热门的岗位是文字材料岗位,省直机关170个岗位中,粗略数了一下,文字材料岗位达到了74个(未完全统计)之多,占到了全部遴选岗位的43%以上,29个遴选单位中有17个单位遴选人员全部为文字材料公务员,并且有的单位明确要求有县级党委办、政府办、政研室的工作经历。
从这次各市遴选岗位情况看,也基本如此,多数市文字材料岗位人员占到全部遴选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
以上这些情况,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各级机关文字材料人员的紧缺。从我身边的情况看,我们单位前几年的人员要么被遴选到国家、省级机关,要么被调入了市委办、市府办,其他市直单位的年轻的文字材料人员也很少有能够留下的,多数单位都面临着文字材料人员青黄不接、严重断层的情况。而要培养一个能够得心应手的文字材料人员,没有三五年时间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这种情况下,很多单位便只好通过遴选来解决文字材料人员紧缺的问题。
文字材料人员尽管已经成为很多年轻公务员唯恐避之不及的岗位,尽管工作非常枯燥、辛苦,但对于很多无背景但又追求个人进步的年轻公务员来说,也是一个发展捷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祝福每一位从事文字材料工作的同仁!#遴选##我要上 头条##我要上微头条##山东##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