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试图干预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中国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投标了一项由世界银行牵头的在太平洋铺设海底通信电缆的项目,竞价比芬兰诺基亚(Nokia)旗下的阿尔卡特海底网络 (ASN) 和日本电气(NEC)等竞争对手的竞标价低20%以上,在竞标中处于有利地位。这个项目计划连接一条通往关岛的敏感电缆,触动了华盛顿的神经,他们给参与该项目的三个岛国发所谓外交照会,称华海通信前身为华为海洋网络,妄称中国公司会对其构成安全威胁,使得该项目陷入僵局。详细报道→网页链接
HMD 诺基亚资深高管 Juho Sarvikas 加入高通公司担任副总裁
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 - 站长资讯-我们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 4 月 7 日消息: 据 GSMarena 报道,诺基亚前高管 Juho Sarvikas 即将加入高通公司任副总裁,并成为北美部门总裁 ... 在过去的十年中,Juho Sarvikas 一直是诺基亚智能手机背后的主要推手 ... Sarvikas 在 HMD Global 工作了 4. 5 年,在智能手机领域工作了超过 15 年后,转投芯片厂商。#诺基亚#
围绕一场“鲜为人知”的秘书长竞选,美俄又杠上了。
美国维持霸权地位,除了仰仗美军和美元之外,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工具,那就是各种各样的国际组织。最近美国为了争夺一个名为“国际电信联盟”的组织,与俄罗斯又杠上了。
据《纽约时报》报道,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新一任秘书长将从美国和俄罗斯的两名候选人中选举产生。为了拿下这个职务,总统拜登、国务卿布林肯连日来多次发声,要求其他国家给美国的候选人投票。
国际电信联盟是联合国名下,一个专门负责信息通信技术事务的机构,主要工作职责分配和管理全球无线电频谱、卫星轨道资源,以及制定全球电信标准;除此之外,该组织还负责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电信方面的技术援助、促进全球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纽约时报》在报道中指出,这个组织虽然不是特别出名,但是掌握的资源却非常重要,因为“领导国际电信联盟的国家,都将有能力影响世界各地开发新技术的规则”。
美方推出的候选人,显然是华盛顿信得过的人。她是国际电联电信发展局的现任局长,多琳·博格丹-马丁(Doreen Bogdan-Martin),曾经是美国商务部下属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的官员。
俄罗斯的候选人拉希德·伊斯梅洛夫(Rashid Ismailov)是维佩尔通讯公司(VIMPELCOM)的总裁,曾经担任俄罗斯数字发展、通讯与大众传媒部的副部长,也曾经在诺基亚、爱立信和华为等公司担任高层。
美国中情局前副局长迈克尔·莫雷尔(Michael Morell)在《华盛顿邮报》的文章中,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对这个职务“势在必得”,因为一旦伊斯梅洛夫当选,“他将成为俄罗斯互联网政策的执行者”,将会“危及美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
哈,又是国家安全作为理由。这个理由已经把我们的耳朵磨出老茧来了,当初美国也是利用这个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理由,在全球范围内到处围堵和封杀中国的华为公司,试图独霸全球电信技术话语权,目的当然是为了能够肆无忌惮地监听其他国家的信息。
同样的道理,美国对国际电信联盟的领导地位志在必得,不是因为俄罗斯人会怎么做,而是美国想怎么做。按照大量的历史经验,莫雷尔其实已经把华盛顿的想法说得明明白白,多琳·博格丹-马丁成为这个组织的秘书长之后,她将成为“美国互联网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将这个组织变成美国人的一言堂。
美国之所以想掌握全球互联网的话语权,当然是为了便于发动网络攻击。前两天,人民日报发布了美国国家安全局下属“特定入侵行动办公室”,对中国西北工业大学发动网络攻击的详细信息,从作案工具、作案人员到作案流程,应有尽有、详细入微,连对方的作息时间都摸清楚了,并且将美国这个藏在阴暗角落里的小动作,完完全全的展示给全世界看!
但凡被美国盯上的组织,终将成为美国霸权主义的工具,比如联合国原子能机构不仅为美国通过“奥库斯”输出核潜艇技术进行背书,还在扎波罗热核电站问题上拉偏架,完全丧失了一个联合国机构应有的中立立场。
现在美国又盯上国际电信联盟,大概是为掩盖自己对其他国家网络安全的威胁寻找遮羞布;俄罗斯表示,如果伊斯梅洛夫当然,他将确保国际电信联盟通过的各项决定更加全面平衡,考虑到所有利益方的利益。说真的,就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我们更相信俄罗斯方面的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