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参公事业单位(参公事业单位是公务员身份吗)

牛!事业单位改参公单位了! 待遇上涨一大截,未来也可期! 关注我@逍遥心说 了解更多!

牛!事业单位改参公单位了!

待遇上涨一大截,未来也可期!

关注我@逍遥心说 了解更多!

#参公好还是事业编更好#

#事业单位参公有多难#

参公人员是公务员吗?#公务员##事业单位#

在我国根据不同的编制类型实行不同的人事制度,行政编制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制度,事业编制人员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而参公人员介于两者之间,即编制为事业编制实行公务员管理制度。严格意义上开说,参公人员不属于公务员,但是其工资待遇,福利,保险,退休后的待遇,职务任免,升降,回避、辞退等全部和公务员一样进行。

坐标浙江杭州,省直单位,参公事业单位。1960年生人,副高6。

2021年退休,养老金8996,房补2983,职业年金972,一年五项奖励大约13万。

最后一项,这么高,请问是真的吗?

最近,网上很多人都在议论供销社重新恢复,其实供销社本身就一直存在着,根本不存在恢复的问题。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为正部级单位,一直都存在。省市县三级也有供销合作社,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性质为参公事业单位。只是原乡镇一级供销社,于上世纪90后期,纷纷解体,职工下岗,自谋职业,早已不复存在了。

去年以来,国家提出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服务平台。目的是壮大供销社发展,把供销社做大做强做实,有针对性地为基层群众服好务,以适应改革发展需要,让供销社更加与时俱进与求真务实。

#我在头条搞创作#近期,市里有几个单位的参公事业人员正式转入公务员队伍,参公事业人员即将成为历史!

和朋友闲聊,得知近期市里有几个事业单位的参公人员正在办理转入公务员手续,这也意味着他们将不再是尴尬的事业参公人员,而是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更进一步了解,原来是有政策要求,事业参公人员要么转入公务员队伍,要么明确事业身份,而不会再存在参公事业人员的情况,这也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参公事业人员将成为历史!

长期以来,同是事业单位人员,却一直是参公、全额、差额、自收自支多种类型并存,同样的身份却分出了三六九等,参公事业人员介于公务员与事业人员之间,可以转为公务员;而另外三类事业人员则很少有机会转为公务员,全额事业人员工资待遇在另外三类中最为稳定、最有保障,差额事业人员和自收自支事业人员情况则千差万别,有的效益好的单位,比公务员、全额事业人员工作待遇要好的多,而同时,也有不少单位基本工资待遇都无法正常保障。

从事业单位改革方向来看,差额事业人员、自收自支事业人员也会逐步消化退出,转企的转企,社会化的社会化,最终方向会统一为全额事业人员,而不会再有三六九等。

你觉得事业单位前途怎么样呢?#头号周刊##我要上微头条##事业单位#

当今的供销社与几十年前的供销社很不一样的,那时政企事合一,如今既有参公事业单位——各级供销联社,又有各级联社所办的公司,事企分开的程度远大于烟草局烟草公司,如今为三农服务的主要是供销企业,而不是省市县供销联社,非常有味

#参公好还是事业编更好# 我从一个公务员单位来到了参公事业单位,只能说参公更好,起码有车补,还有全额绩效。当然在事业单位,如果是高级技术人员,待遇不错,但能上到高级的,为数不多。这个是我的感受。

#我要上微头条# #蚌埠头条#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2021年度拟录用参公单位工作人员名单及待遇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是负责淮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治理开发、统一调度、工程管理的参公事业单位,级别为正厅级,机关位于安徽蚌埠。

淮委会2021年录用人员43人,男生17人女生26人,本科19人硕士24人。录用人数最多的是河海大学(8人),其次是中南财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大学、扬州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厦门大学、河海大学文天学院,各有2人。

双一流高校有17人,二本高校有10人,其中民办大学有3人,综合实力也很强大啊!

录用安徽、江苏、山东等省份的地方高校较多。淮委会的工作相对清闲,工资待遇整体不错。蚌埠是三线城市,房价物价都比较低,上班5年的四级主任科员到手9000,公积金双边4000,年终奖5万多。这种小城市的大单位,其实最幸福。

有网友问,淮委会这么好的单位,为什么还会招录二本和民办大学毕业生呢?

以下人员名单来源于官网公示,仅供参考。

很多人经常说有工勤编、参公编、事业编和公务员编,纠正一下,机关事业单位中其实没有那么多编制类型,有也只有两种编制,一是事业编,二是行政编即公务员。其他所谓的事业工勤编、参公事业编、全额或差额事业编,不管其编制供养性质、岗位或管理方式怎么样,无一例外都是使用事业编制,没有编制上的实质区别。

唯一例外的是行政工勤人员,这类人员既不算公务员,也不是事业编,介于模棱两可之间,属于编制中的“怪胎”,作为历史产物目前正在清理核销,退出体制序列只是时间问题。随着该类人员的全部退出,机关事业单位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只有行政编和事业编两种编制的机构编制格局。

#职场微头条# #职场干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18193/
1
上一篇被鸭子踢着了:江苏徐州一工地发生火灾致5死2伤
下一篇 公共基础知识指南(公共基础知识的基本常识)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