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70年代,华国锋主席和邓小平在北京机场的一张合影,照片中两个面带笑容,站在地上互相谈论着,虽然天气很冷但他们谈的非常投入,尽兴。
站在他们中间的女性为陈慕华,时任副总理兼对外经济联络部部长,陈慕华也是继吴桂贤后我国第二位女性副总理。
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主要领导
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共23人,其中有12位开国将帅,包括四位元帅,五位上将,一位中将,两位少将。还有三位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其中陈慕华是唯一一位女性,她是中国经济工作和妇女儿童工作的杰出领导人。
1975年,女副总理陈慕华在一份名单中发现熟悉的名字“王进”,赶紧托人找到这名女工。随后,陈慕华夫妇来到王进家里,见到了失散多年的二女儿。
当时,王进夫妇表示,陈慕华夫妇可以把女儿带回去,但却遭到拒绝。
陈慕华夫妇对当年不得不把女儿送人感到歉意,但既然她已经在养父母的庇护下,过着正常生活,就没有必要打破这种平衡。
从抗日战争时期和女儿失散算起,到新中国成立后找回女儿,陈慕华度过了30年不断自责的岁月。
陈慕华出生于1921年,父亲思想保守,特别重男轻女。陈慕华小的时候,父亲并不让她读书,而是把她送到很远的外婆家生活。
不过,陈慕华十分好学,宁愿每天走20里山路,也要到学校读书。后来,还是陈慕华的叔父看她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才出面将她送到学校就读。
陈慕华的叔父陈栖霞也是国军将领,但思想比兄长开明得多,还和朱德、周恩来等我党人士往来密切,陈慕华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正是源于这层关系。
抗战爆发后,我党在延安设立军政大学,吸纳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
陈慕华听说后,立即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这里接受了更深入的思想教育,坚定了抗争到底的决心。
别看陈慕华是女性,由于小时候经常锻炼,她的身体素质比很多男性都强悍。
而且,陈慕华胆子很大,说话做事气势极强,她曾经给毛主席写信,请求接受军事化训练,将来直接上战场。
毛主席也对陈慕华的勇气赞不绝口,特批她进入军事训练队,也就是在这里,她遇到了一生挚爱钟毅。
1940年,陈慕华和钟毅结为夫妇,婚后生活幸福美满。
但在两人生育第2个女儿的时候,延安掀起一股整风运动浪潮,很多拥有国民党背景的干部,都成为部分小人的眼中钉。
陈慕华的父亲和叔父都是国民党高官,自然被列为首要调查对象,她被单独隔离起来,不允许和丈夫孩子见面。
那个时候,陈慕华的二女儿还在襁褓中,却因为没有奶水,眼看着就要夭折。钟毅和陈慕华商量后,决定把女儿送人抚养,也就是后来的女工王进。
1945年,王进夫妇搬离延安,陈慕华还在监狱里没出来,因此错过了接回女儿的机会。
此后因为战争局势变化,陈慕华夫妇和王进夫妇失去联系,虽然两人从未放弃过寻找,几乎每到新的地方工作,都会四处打探二女儿的下落,但始终杳无音信。
当时,陈慕华夫妇并不知道,下次和二女儿见面,竟然是30年以后。
也许是当年的这段经历,让陈慕华心里始终存有愧疚,她在政府部门如日中天,一直做到副总理的同时,还在慈善事业投入了大量精力。
陈慕华曾经在妇联主持工作,推进了许多保障和帮助妇女儿童利益的项目,闻名全国的“春蕾计划”便是她的代表作。
2011年,陈慕华走完了自己90年的人生,她的名字注定会被后人永远铭记。
离休干部,一身正派,
@时代人物(拒绝连赞~谢谢):#陈慕华
陈慕华向毛主席自荐,后来成为第一位女参谋。她为革命和女儿失散了32年。
中国自古以来,女性参政的例子很少。新中国成立后,主张男女平等,许多妇女在新时代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陈慕华就是其中之一。17岁时,她主动找到毛泽东自荐,终于赢得了毛泽东的赏识,成为八路军第一位教育女参谋。新中国成立后,她出任国务院副总理,是新中国第二位女副总理。
陈慕华1921年生于浙江青田县。她出生在这个时候,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这个国家正处于一个困难的秋天。幸运的是,清末至五四时期,社会上流传着许多进步思想,这使陈慕华逐渐接触到这些进步思想。
因此,在她的成长经历中,这些进步思想点燃了她对革命的向往和热情。当她还是一名中学生时,她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七七事变后,她有了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但是她对国民政府的软弱无能感到失望。
于是在1938年,17岁的她离开国统区前往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护理知识,并于当年6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年冬天,毛泽东提出了“把军队建设成一支更正规的军队”的指示。
按照这个思路,当时就要从军政院校中选拔一批优秀学员,组成参谋训练队。毕业后,他们将被分配到基层单位进行指导。根据计划,将在大学中选出10名候选人。由于当时男女工作分配不同,陈慕华在军政大学学的主要是卫生护理,所以这次选拔没有考虑女学生。
得知这一消息后,她想加入参谋培训队,于是她自告奋勇给毛主席写了一封推荐信,表明了他加入培训队的决心和想法。信寄出后,她等了很久也没有等到回信。眼看招生的截止日期越来越近,她很着急。
最后,她一跺脚,干脆找到了毛泽东的住处,当面问毛泽东,“男同志可以干,女同志也可以。为什么不让女同志加入培训队伍?”
毛主席很欣赏她雷厉风行的作风,笑着回答说:“小陈同志这个想法很好。我一直主张男女平等。我觉得女同志也可以加入培训队伍!”
于是在毛主席的支持下,陈慕华被选为唯一的女学员加入了参谋培训队。经过多年的学习,她终于在1942年成为延安八路军留守兵团第五团的教育参谋,也是当时八路军中唯一的女参谋。
在培训队学习期间,陈慕华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认识了同学钟毅。两人从相识、相知到相爱,他们演绎了一场感人至深的革命爱情,最终于1940年结婚。当时条件艰苦,婚礼一切从简。
革命时期的爱情很简单,基本没有物质上的要求,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相互支持和相互信任。这场艰苦的考验不仅考验了他们的忠诚,也考验了他们的毅力。婚后他们育有四个女儿,陈慕华于1943年生下第二个女儿。
但当时由于工作原因,她无法将女儿带在身边,只好将二女儿寄养在纺织女工王进家中。在多年的革命活动中,陈慕华颠沛流离,逐渐与的家人失去了联系。抗战胜利后,她被派到东北长期主持工作。当时交通落后,通讯不便。多年以后,陈慕华不知道因为战争王进一家搬到了哪里。
这一等就是32年。多年来,陈慕华一直担心二女儿的下落,多方寻找,却没有结果。直到1975年,偶然听说外贸部有个叫王进的女同志,陈慕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约见面。令人欣慰的是,对方竟然是当年的王进。
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下,陈慕华终于在32年后见到了自己的二女儿,从而结束了她心中的一个遗憾。同时,她考虑到二女儿已经和自己分居多年,和王进一起生活的时间太长,感情上无法割舍。为了不破坏这段感情,陈慕华语重心长地对王进说:“你们照顾小萍32年,真不容易。小萍永远是你的女儿,小萍会永远留在你身边尽孝。”
这是发生在陈慕华身上的爱恨情仇,也是那个年代众多投身革命事业的先辈们经历的缩影。由于她多年来对党和国家的贡献和努力,陈慕华于1982年成为国务院副总理,并在她担任全国妇联主席期间,中国于1989年开展了第四次人口普查。
当时的一个数据显示,全国7-14岁没有上学的孩子仍然多达480万,女生占83%。这组数据让时任妇联主席的陈慕华感到很沉重。在她的带领下,妇联的主持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了“女童上学奖学金”基金会,帮助贫困地区的女童重返校园。
1992年正式更名为“春蕾计划”,为大众所熟知。如今,该项目已为369万人提供了援助,并建立了1811所学校,覆盖全国30多个省份。它极大地缓解了失学女童无法上学的问题,并使许多贫困地区的儿童在这一计划的帮助下上学,从而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这只是陈慕华众多贡献之一。她在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时,推动中国人民银行转型为中央银行。2000年,她推动建立了“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致力于解决干旱地区的饮水问题。她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数不胜数。
这也为陈慕华在国内外赢得了很多奖项和荣誉,但对于这样一个从革命年代走过来的老革命来说,名利是她所追求的吗?她一生的追求,无非是让国家更强大,让社会更美好。2011年,陈慕华女士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1983年第六届国务院各部委组成人员一览!
讲一讲当时的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陈慕华!1983年6月,她任国务委员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并任中央财政经济领导小组成员!
早在1978年,作为副总理的陈慕华曾兼任国家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组长!
1981年3月,国家计生委成立,陈慕华兼任首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值得一提的是,在她任国家计生委主任期间的1979年至1982年,计划生育国策演变为“只生一个好”!
书法赏析:蔡畅书法、康克清书法、邓颖超书法、宋庆龄书法、何香凝书法、王光美书法、许广平书法、雷洁琼书法、陈慕华书法,各有千秋,各有特色
珍贵的照片,邓小平,华国锋,陈慕华。
华国锋、邓小平罕见合影照
这是1979年1月28日,华国锋在北京机场为邓小平送行时的合影,华国锋身穿风衣边说边比划,邓小平则将双手揣在衣兜里,从照片中可以看出两人心情都非常的好。
站在中间的女性为陈慕华,当时负责外经济和妇女儿童工作的副总理,也是“母亲水窖”项目的发起人。
1976年4月,新当选国务院总理是华国锋同志,
副总理有小平同志,李先念同志,
陈慕华同志,耿飚同志,陈永贵同志,
方毅,王震上将,古牧,康世恩,
余秋里,纪登奎同志,徐向前元帅。
外交部长黄华同志,
国防部长叶剑英元帅兼任,
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余秋里兼任
国家经委主任康世恩兼任,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古牧兼任,
国家科技委员会主任方毅兼任,
国家民委主任杨静仁,
公安部长赵苍壁同志,
民政部长程子华,
对外贸易部长李强,
……………
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结果:
叶剑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华国锋:国务院总理
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纪登奎、余秋里、陈锡联、耿飚、陈永贵、方毅、王震、谷牧、康世恩、陈慕华为副总理
国务院组成人选(名单见图)
1973年3月10日,邓小平恢复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
1975年4月,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访华,邓小平陪同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金日成。毛泽东说:“今后有事,你就找小平谈。你们去谈话,我不谈了。
1997年2月,春节刚过,全体政治局常委都被告知不要出京,留在家里待命。
早在三年前的春节之后,邓小平就已经很少公开露面了。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邓小平的家人守候在他的身旁。
问他:“您现在想说什么?您总该再给中国人留点什么吧?”邓小平笑着微微地摇了摇头:“不说了,该说的都说过了。”
2月19日晚9点08分,邓小平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1992年5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慕华同志接见香港电影考察团成员,照片中,陈慕华副委员长正在与香港著名电影演员成龙先生交谈。
陈慕华1938年参加革命,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位女参谋,新中国成立后,曾长期在外贸战线工作,1978年,陈慕华当选为分管对外经贸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继吴桂贤后第二位女性副总理。
原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壮心不已发“余热”,创办公益事业“春蕾计划”。荣获“女性公益慈善事业特殊贡献奖”。
1989年,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陈慕华倡导,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专项基金——“女童升学助学金”。3年后,这一社会公益项目被正式定名为“春蕾计划”。
陈慕华既是“春蕾计划”的倡导者,也是“春蕾计划”的捐助者。
每年1月1日,她都是第一个捐款者。她曾特意给家人与亲友立下了一个规矩:“凡是有工作的人都要资助一个‘春蕾计划’的贫困孩子。”她和全家人每年至少资助13名延安女童,累计资助女童195人次,并曾提议且率先捐款,设立“春蕾计划实用技术培训专项基金”,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女性人才资源开发,培养了一大批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后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又推出了“中国儿童少年安康成长计划”,帮助孩子远离失学、远离疾病、远离伤害、远离犯罪,陈慕华亲自担任这个计划的工作委员会主任。
她以年迈的身体亲自参与活动和会议,关注未来,救助迷途的孩子。陈慕华曾强调:“为了孩子,为了培养人才,我们要竭尽全力,要用不怕‘磨破嘴’、‘跑断腿’的精神搞好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
“安康成长计划”对基金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募集资金与管理资金。陈慕华一直强调,基金会一定要有很好的信誉,要取信于民,对每笔基金都要有交代。
陈慕华在募集资金方面有两句名言广为流传:一句是“搞募捐是为了妇女儿童,不是为我自己”。另一句是“要有爱心,脸皮要厚”。
2000年,陈慕华在深入研究中国西部干旱地区缺水状况和妇联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基本状况,带领有关人员进行充分论证,提出了紧密配合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组织实施“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工程的构想。
在陈慕华的亲自组织和积极推动下,“大地之爱·母亲水窖”从2000年12月得以顺利启动。到2010年,“母亲水窖”每年收到的第一笔善款都是陈慕华从工资中捐赠的。
她不但亲力亲为,还动员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踊跃参与。
随着“母亲水窖”项目的不断深入发展,陈慕华又及时提出,不但要让缺水区的贫困母亲饮上水,而且要饮上洁净水,同时还要做好“水”的致富文章,做好“水”与其他帮扶工程整体推进、整村推进等工作。正是由于陈慕华同志的倾心努力,“母亲水窖”公益项目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使这一公益项目成为造福西部贫困干旱地区群众的惠民工程。陈慕华既是“母亲水窖”工程的奠基者、创始者,更是热情参与者。
陈慕华不顾年事已高,多次出席参加‘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等募捐活动,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由于陈慕华的突出贡献,被联合国授予“莫里斯·佩特”奖,获得古巴“安娜·贝当柯尔德”勋章、第十届“宋庆龄樟树奖”、“母亲水窖”十年感动人物、“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女性公益慈善事业特殊贡献奖”等一系列荣誉。
【记忆】重温万里路 艺术兴中华
199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举办的“中国书画万里行”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党和国家领导人王光英、程思远、陈慕华、何政等出席。
此次国家级的大型书画活动,从全国省市书画界选择出30名优秀书画家,分成五组走向全国,孙泳新先生就是其中书画家代表之一。
历时4个月,经50多个省、市、县及十多条江河及名山圣地,行程万里,以书画交流形式,振兴中华。
新中国女性的第一
第一个女副总理: 吴桂贤
第一个女省委书记: 广东省委书记 李坚真
第一个女省长:江苏省长 顾秀莲
第一个女部长: 司法部部长 史良
第一个驻外女大使: 中国驻荷兰大使 丁雪松
第一个女央行行长: 陈慕华
第一个女将军: 李贞
第一个女航天员:刘洋
第一个女飞行员:褚月荣
第一个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屠呦呦
第一个女子世界冠军:邱钟惠
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女运动员:郑凤荣
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运动员:潘多
还有很多…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国务院、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名单:
囯务院总理:李鹏
委员会长:乔石
副委员长
田纪云、王汉斌、倪志福、陈慕华、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秦基伟、李锡铭、王丙乾、帕巴拉·格列朗杰、王光英、程思远、卢嘉锡、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甘苦、李沛瑶、吴阶平
国务院组成人员(图示)
【辛丑杂诗】之一三六
不慕虚华
——纪念陈慕华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古韵)
少小离乡映彩霞,
投身革命走天涯。
东征抗战千山敬,
北去挥师万水夸。
心系人民披锦绣,
常思经济话桑麻。
鞠躬尽瘁真君子,
不慕虚荣爱我华。
注:陈慕华,1921年6月出生,女,汉族,浙江青田人。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读中学时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经济工作和妇女儿童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七届、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原副总理,原国务委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原主席、名誉主席,第三届中国绿化基金会理事会主席,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原会长。2011年5月12日12时25分,陈慕华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20210621于桑溪雅思阁
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结果:
叶剑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华国锋:国务院总理
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纪登奎、余秋里、陈锡联、耿飚、陈永贵、方毅、王震、谷牧、康世恩、陈慕华为副总理
国务院组成人选(名单见图)
1978年3月5日,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通过了
国务院成员的名单。
华国锋被选举为国务院总理,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纪登奎、余秋里、陈锡联、耿飚、陈永贵、方毅、王震、谷牧、康世恩、陈慕华等十三人被选举为国务院副总理。
图为华国锋总理与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