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忠县人事网(忠县人社网)

重庆石柱县王场镇到沿溪镇,黎场乡,忠县的复兴镇,这么大的桃花大堰,修好没通水就废弃太可惜了,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希望恢复使用

重庆石柱县王场镇到沿溪镇,黎场乡,忠县的复兴镇,这么大的桃花大堰,修好没通水就废弃太可惜了,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希望恢复使用

最新人事!安徽一县新任命2名副县长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11月27日,据幸福肥东微信号消息,11月26日,肥东县人大常委会任免一批干部。

决定任命:周长升为肥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马卷舒为肥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决定免去:李勤忠县城市管理局局长职务。

#求职# #应届生求职# 周三招聘信息汇总,看看有没有你关注的岗位!

1、2021重庆涪陵区人民医院招聘46人

2、重庆南两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招聘7人

3、重庆渝北区洛碛镇招聘专职网格员12人

4、重庆渝北区木耳镇人民政府招聘社区专职网格员48人

5、内蒙古公务员考试招录5310人

6、重庆忠县国企社招3人

7、重庆渝北区宝圣湖街道办事处招聘5人

8、重庆人力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招聘6人

#攀枝花头条#增补社保、公司不买社保等问题,市人社局回复来了!7月8日,由攀枝花市纪委监委主办,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FM88.5)承办的《阳光政务》播出了2022年第9期节目,上线单位:攀枝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简称:市人社局)。

上线主题;“助企纾困 保障民生”。市人社局副局长荆涛同志带队值守热线,解答群众咨询,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遗留问题,处理答复!

问题1.秦先生:其叔叔为重庆市忠县洋渡镇人,于今年2月份到攀枝花工作,与仁和区某劳务公司建立劳务关系,后派遣到仁和区某工地务工,3月23日发生工伤“大腿骨折”后到医院就医,4月3日出院回工地生活区等公司解决,7月4日突然死亡,而后家属找到该公司协商,该劳务公司给家属的答复“赔偿不到2万元”,逝者本人配偶几年前已过世,现有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以及两位未满十八岁儿女,希望得到“合理”的赔偿。

办结情况:首先对秦先生的突然不幸离世深表同情!对于秦先生的工伤赔偿问题,首先应由第三方专业机构通过司法鉴定确定秦先生7月4日的突然离世,是否是由3月23日的工伤骨折造成的。其二,如司法鉴定结论明确秦先生突然离世是由其自身其他原因造成的,那用人单位只按秦先生3月23日的工伤骨折等级进行伤残赔付。其三,根据来电目前秦先生家庭暂时非常困难,人社部门的建议是此案处理会比较复杂,可能会具体涉及到法律讼诉等系列问题,建议秦先生家人可以先向仁和区司法局提出法律援助申请,由其委托专业律师提供法律援助妥善处理相关问题。

问题2.今年专职毕业生在攀找工作,攀枝花有没有电商培训平台招生?

办结情况:我市每年都定期举办免费的网络创业培训,近期(7月28日左右)将在仁和镇组织免费网络创业培训班,人社部门已对接咨询人员,推荐她参加该培训班,已将培训班报名方式、联系电话等告知咨询人。

专职毕业生在攀找工作,可通过攀枝花就业微信公众号、攀西人才网、四川省公共招聘网等渠道,登记求职信息,关注岗位信息,关注近期举办的招聘活动。仁和区就业创业中心已主动了解咨询人基本情况和求职需求,进行岗位推荐。

问题3.我是灵活就业的退休人员,以前生活困难,社保缴费年限和基数都很低,养老金只有一千块钱左右,现在想增补社保,提高养老金,有没有这方面的相关政策呢?

办结情况:对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后想再通过增补社保,提高基本养老金的想法。目前国家没有相关政策规定,同时此类行为也是国家严格打击的违规违法行为。

问题4.我们公司现在不给我们买社保,我们要找哪个部门?

办结情况:公司不给职工购买社会保险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行为,咨询人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一是如果单位已与咨询人建立劳动关系,对咨询人进行了社保登记,但未按时足额缴纳的,咨询人可以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社保稽核;二是如果单位已与咨询人建立劳动关系,但未对咨询人进行社保登记,未缴纳社会保险,咨询人可到用工所在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也可拨打当地劳动监察举报电话进行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依法责令相关单位进行整改。攀枝花市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电话:0812-3334003。

来源:FM88.5

1998年,重庆市忠县乌杨镇农民王洪祥,到当地一处河滩上采药时,发现被潮水冲刷的沙土上,露出一块精美的“怪兽衔环”石雕。于是赶紧上报说,发现了大禹治水的文物!

因为长年采草药,所以当地人称王洪祥为“王草药 ”。当时,“王草药”刨开沙土后,发现下面埋得很深。他忽然就想起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心想这怪兽莫非是大禹用来镇水妖的?

“王草药”回去后,给忠县文管所打电话,说发现了大禹治水的遗物。文管所的人觉得他在开玩笑,没当回事!

文管所慎重起见,便委托了乌杨镇一位文化干部去查看,结果那干部看过后竟说:“就是几块垒坟的石头。”被这样一说,没人再过问此事。

而 “王草药”始终觉得,总有一天会有人将其搬走。于是,他对“大禹治水的遗物”开始了长达3年的守护。

忠县文管所副所长曾先龙从事考古近30年,在文物考古界很着相当的名气和经验。2001年,他再次接到“王草药”的上报后,对此事重视了起来。

几天后,曾先龙和忠县风景名胜管理所副所长陈储德,以及一个经营文化用品的老板方大榆,一同前往乌杨镇查看。

他们三人来到了“狗钻洞”河滩上,按“王草药”指的线索,果然发现了被潮水冲出的巨大石块。曾先龙扒开沙土,一个精美的“怪兽衔环”石雕便露了出来。

曾先龙定睛看了看,非常激动!他接着在周围继续寻找,一个高240厘米,宽110厘米,厚75厘米的长方体构件被发现。这个足有5吨重的石板上雕刻着一只高大的白虎,线条粗犷简洁,造型古朴庄严,是典型的汉代风格。

曾先龙的心咚咚直跳,凭着多年的经验,他知道这就是举世罕见的汉阙。他兴奋地一跃而起,对着陈储德和方大榆连喊着:“这是汉阙!汉阙!重大发现!”

曾先龙立刻打电话给忠县领导,县长陈明忠表态,马上调度资金组织发掘。很快,消息传到了重庆,市博物馆的专家更是惊喜万分。

时任重庆文物考古所所长邹后曦带着考古队,立即赶赴现场。面对那一块块精美的构件,邹后曦向市文化局急呈“关于抢救保护忠县乌杨石阙的紧急报告”,称“乌杨石阙的发现弥足珍贵,应立即实施抢救性保护”。

市文物局局长王川平迅速向市政府领导作了汇报。市领导指示:立即将乌杨石阙的抢救发掘纳入三峡文物抢救计划,安排人力物力财力实施保护发掘,发掘完毕后,即运到重庆市的三峡博物馆收藏。

乌杨石阙的发现一时间轰动了整个考古界,以北京大学考古系副主任孙华教授为首的,其它考古界名人纷纷赴忠县乌杨镇现场,一睹旷世国宝。

喜讯惊动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先生从北京来到重庆,他在听完关于乌杨石阙的汇报后,激动地说:“乌杨石阙不仅仅是属于忠县的,也不仅仅是属于重庆的,它属于全国!”张副局长说,“要确保发掘和搬运过程中每一个构件的安全,同时要再扩大发掘面积,尽可能找到所有构件。”

不久,以邹后曦为领队,曾先龙为执行领队的考古队奔赴乌杨镇,开始对乌杨石阙进行发掘。而发现乌杨石阙的“王草药”则每天守在河滩上,帮着考古队员烧茶送水,打杂干活。

近一年的发掘,考古队员在探沟里先后发掘出土了一批石质构件,包括阙身、阙顶、扁石、枋子层等共14件,阙体崩裂小残片86块。由于长埋于地下,那些珍贵的构件得以保存完整。

这些石阙构件,小的有几吨重,大的重达十几吨。经过组合,就成了一座完整的汉代石阙,而是座左右对称的子母汉阙。

2002年,考古队员们将这些国宝级文物运回重庆。

汉阙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代表着高贵和尊严,有着重大礼制意义。是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具有表征意义的楼观,常左右成对。有石质“汉书”之称,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汉代石阙,是我国现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筑,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堪称国宝级文物。

乌杨石阙的阙顶为精美的重檐式仿木石刻,瓦垄瓦当线条分明,扁石上刻着方孔钱纹和菱形纹,线条匀称,枋子层刻角兽半圆雕,造型生动。还有阙身上的青龙、白虎、狩猎图等,雕刻鬼斧神工,威武雄壮。

那么墓主人是谁呢?有专家研究说是东汉末蜀汉大将军严颜。严颜曾曾因英勇不屈感动了张飞,后归顺于刘备。严颜死后被刘备追赠壮烈将军,就葬在了故乡忠县乌杨镇将军村,将军村就是因此而得名。

然而当考古队对乌将军墓开始发掘时,却发现了两个盗洞。墓内遗物早被盗抢一空,只留下20件陶器和一些铜钱残片。最终无法确定乌杨石阙的主人身份。但可以肯定的是,除了严颜将军,汉代的忠县无人能享受如此规格的汉阙吧!

乌杨石阙是我国现存的30余处汉阙中,唯一通过考古发掘复原,并发现了相关的阙址、神道、墓葬的石阙。乌杨石阙现陈列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庭,为该馆的镇馆之宝,也是第一个作为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汉阙。

经历2000多年的洗礼,乌杨石阙矗立在了三峡博物馆里,守望着历史的风云!而“王草药”则继续守护着家乡复建的乌杨石阙!#古史传奇#

#了不起的中国工人#重庆的疫情继续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还是不能收拾啊,还没有到拐点,还没有看到好转啊。

1昨天新增确诊和无症状是158+1662,继续双双上涨,特别是无症状,现在朝着2000和3000去了,同志们呀,这不是累计,是一天就上千呀。

2现在重庆下面的区县也老火了,特别是垫江和秀山,确诊+无症状都是100以上了,在赶超主城,如果这两个地方控制不住,那到时重庆四面漏风。

3主城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渝北,沙坪坝,九龙坡的无症状和确诊在300以上,非常的多,不过好在沙坪坝终于下降了,沙坪坝应该可以腾出人手出来了。

4治愈出院的人依然不多,昨天才出院39个,而确诊+无症状1820,你想想,又要多少人力来控制,还有这一千多人产生的上万密接,是不是又要多少人出来,压力山大呀。

5昨天重庆总计有有30多个区县有疫情,只有极少数的武隆,忠县,城口这少部分区县没有疫情,这些区县一定要守住,给其他区县以提供资源。

6但说到底还是重庆主城区要嗯下去,重庆主城区胜利了,那么就有更多资源来支援区县,如果主城区没有控制住,那么下面的区县也控制不住的,现在就是要一切保卫主城啊,就像3年前保卫武汉一样。

1998年,重庆市忠县乌杨镇农民王洪祥,到当地一处河滩上采药时,发现被潮水冲刷的沙土上,露出一块精美的“怪兽衔环”石雕。于是赶紧上报说,发现了大禹治水的文物!

因为长年采草药,所以当地人称王洪祥为“王草药 ”。当时,“王草药”刨开沙土后,发现下面埋得很深。他忽然就想起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心想这怪兽莫非是大禹用来镇水妖的?

“王草药”回去后,给忠县文管所打电话,说发现了大禹治水的遗物。文管所的人觉得他在开玩笑,没当回事!

文管所慎重起见,便委托了乌杨镇一位文化干部去查看,结果那干部看过后竟说:“就是几块垒坟的石头。”被这样一说,没人再过问此事。

而 “王草药”始终觉得,总有一天会有人将其搬走。于是,他对“大禹治水的遗物”开始了长达3年的守护。

忠县文管所副所长曾先龙从事考古近30年,在文物考古界有着相当的名气和经验。2001年,他再次接到“王草药”得上报后,对此事重视了起来。

几天后,曾先龙和忠县风景名胜管理所副所长陈储德,以及一个经营文化用品的老板方大榆,一同前往乌杨镇查看。

他们三人来到了“狗钻洞”河滩上,按“王草药”指的线索,果然发现了被潮水冲出的巨大石块。曾先龙扒开沙土,一个精美的“怪兽衔环”石雕便露了出来。

曾先龙定睛看了看,非常激动!他接着在周围继续寻找,一个高240厘米,宽110厘米,厚75厘米的长方体构件被发现。这个足有5吨重的石板上雕刻着一只高大的白虎,线条粗犷简洁,造型古朴庄严,是典型的汉代风格。

曾先龙的心咚咚直跳,凭着多年的经验,他知道这就是举世罕见的汉阙。他兴奋地一跃而起,对着陈储德和方大榆连喊着:“这是汉阙!汉阙!重大发现!”

曾先龙立刻打电话给忠县领导,县长陈明忠表态,马上调度资金组织发掘。很快,消息传到了重庆,市博物馆的专家更是惊喜万分。

时任重庆文物考古所所长邹后曦带着考古队,立即赶赴现场。面对那一块块精美的构件,邹后曦向市文化局急呈“关于抢救保护忠县乌杨石阙的紧急报告”,称“乌杨石阙的发现弥足珍贵,应立即实施抢救性保护”。

市文物局局长王川平迅速向市政府领导作了汇报。市领导指示:立即将乌杨石阙的抢救发掘纳入三峡文物抢救计划,安排人力物力财力实施保护发掘,发掘完毕后,即运到重庆市的三峡博物馆收藏。

乌杨石阙的发现一时间轰动了整个考古界,以北京大学考古系副主任孙华教授为首的,其它考古界名人纷纷赴忠县乌杨镇现场,一睹旷世国宝。

喜讯惊动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先生从北京来到重庆,他在听完关于乌杨石阙的汇报后,激动地说:“乌杨石阙不仅仅是属于忠县的,也不仅仅是属于重庆的,它属于全国!”张副局长说,“要确保发掘和搬运过程中每一个构件的安全,同时要再扩大发掘面积,尽可能找到所有构件。”

不久,以邹后曦为领队,曾先龙为执行领队的考古队奔赴乌杨镇,开始对乌杨石阙进行发掘。而发现乌杨石阙的“王草药”则每天守在河滩上,帮着考古队员烧茶送水,打杂干活。

近一年的发掘,考古队员在探沟里先后发掘出土了一批石质构件,包括阙身、阙顶、扁石、枋子层等共14件,阙体崩裂小残片86块。由于长埋于地下,那些珍贵的构件得以保存完整。

这些石阙构件,小的有几吨重,大的重达十几吨。经过组合,就成了一座完整的汉代石阙,而且是座左右对称的子母汉阙。

2002年,考古队员们将这些国宝级文物运回重庆。

汉阙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代表着高贵和尊严,有着重大礼制意义。是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具有表征意义的楼观,常左右成对。有石质“汉书”之称,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汉代石阙,是我国现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筑,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堪称国宝级文物。

乌杨石阙的阙顶为精美的重檐式仿木石刻,瓦垄瓦当线条分明,扁石上刻着方孔钱纹和菱形纹,线条匀称,枋子层刻角兽半圆雕,造型生动。还有阙身上的青龙、白虎、狩猎图等,雕刻鬼斧神工,威武雄壮。

那么墓主人是谁呢?有专家研究说是东汉末年蜀汉大将军严颜。严颜曾曾因英勇不屈感动了张飞,后归顺于刘备。严颜死后被刘备追赠壮烈将军,就葬在了故乡忠县乌杨镇将军村,将军村就是因此而得名。

然而当考古队对乌将军墓开始发掘时,却发现了两个盗洞。墓内遗物早就被盗抢一空,只留下20件陶器和一些铜钱残片。最终无法确定乌杨石阙的主人的身份。但可以肯定的是,除了严颜将军,汉代的忠县无人能享受如此规格的汉阙吧!

乌杨石阙是我国现存的30余处汉阙中,唯一通过考古发掘复原,并发现了相关的阙址、神道、墓葬的石阙。乌杨石阙现陈列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庭,为该馆的镇馆之宝,也是第一个作为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汉阙。

经历2000多年的洗礼,乌杨石阙矗立在了三峡博物馆里,守望着历史的风云!而“王草药”则继续守护着家乡复建的乌杨石阙!

公元780年,曾经名噪一时的“神童”刘晏仍然孜孜不倦地为大唐王朝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浑然不觉,危险已经一步步向他逼来。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惦记刘晏的人就是当时权倾一时的宰相杨炎。

咱前面曾经交代过,杨炎曾经与已经被杀的宰相元载有过非常过硬的交情。皇帝杀死了元载,可杨炎却不敢把账算在皇帝头上,只有把一切的恨都撒在主审官刘晏的身上。

正月的一天,杨炎像往常一样进宫面圣,正好听见皇帝李适在与几个官员商谈寻找皇太后的事儿。这里顺便插一句,李适一直为找不到自己的生母而苦恼,为了能找到生母,他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

杨炎听到这里,觉得这是个给刘晏穿小鞋的好机会,于是,演技大爆发,竟然痛哭流涕,说道:“昔日,刘晏曾经与黎幹、刘忠翼密谋对圣上不利,如今臣身为大唐宰相,却不能为圣上分忧,去处置刘晏,臣实在是有罪。”

这句话,无疑是在捅皇帝李适的肺窝子,因为李适当年曾经被夺嫡的事伤害不轻,久久难以释怀,如今杨炎竟说刘晏曾经对他有过图谋,心里自然是很不高兴。不管杨炎所说之事是真是假,李适心里总是觉得恶心了一下。

不过,一旁商量事的几个官员倒是还有些义气,他们当即否认了杨炎的说法,对皇帝说道:“宰相所说之事暧昧不清,没有真凭实据,陛下如今已经荣登大宝,况且也已经大赦天下,不应再去追究这种没有根据的流言。”

李适听后,默然不语。杨炎知道,这次,还不至于置刘晏于死地,于是也就不再坚持。不过,他还是决定应该做一下铺垫,说道:“尚书省是国家根本所在,以往设置了盐铁、转运等专使,分散了尚书省的权力,不如按照旧制,把这些权力都重新收归尚书省,以便更好地管理。”

李适或许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想都没想就准奏了。

事实上,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刘晏负责的转运、租庸、盐铁等官职都给免除了,等于说,刘晏突然就成了一个退居二线的闲人。很明显,杨炎是有预谋的。

既然一招没有整死刘晏,那么,杨炎肯定还会有后招,反正刘晏不死,他肯定心里不甘。

半个月后,杨炎以刘晏曾经有欺君之嫌为由,将其贬出长安,去忠州任刺史,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忠县一带。

到了这一步,除掉刘晏的布局已经基本上完成了铺垫。

杨炎思前想后,决定先找一把刀,来一招“借刀杀人”。

很快,这把刀就找到了——庾准。此人是出了名的小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完全没有底线。

庾准的仕途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他是借着自己父亲的官职进入官场的,并很快就攀上了一个高枝儿——宰相王缙。这位王缙可能知名度不高,可他的哥哥却家喻户晓,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人王维。

靠着与王缙的关系,庾准做到了尚书左丞的位置。尚书省里面,多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名士,而庾准不学无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当时,刘晏对庾准就有些瞧不上,久而久之,也就产生了矛盾。

上一篇文章咱们提及过,王缙与元载是同党,所以,庾准也算是元载一党的成员,与杨炎算是一个战线。有了这层关系,杨炎对庾准还算比较照顾,二者达成了一项肮脏的协议:庾准想办法除掉刘晏,杨炎保举庾准做尚书左丞。

为了方便,杨炎先让庾准出任荆南节度使,成了刘晏的顶头上司。

不久,庾准出手了,向皇帝李适奏报:刘晏曾经写信给凤翔节度使求援,信中对皇帝有颇多抱怨之辞,而且他还曾上书请求增加忠州民兵数量,明显图谋不轨。

这帽子扣得是真大,这分明说刘晏是想造反。

李适看到奏报,并没有做过多的调查,勃然大怒之后,下诏勒死刘晏。

讽刺的是,李适赐死刘晏的诏命还未抵达忠州,刘晏就已经被杀死,杨炎迫害之心昭然若揭。

令人没想到的是,刘晏的死竟然在朝廷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人为刘晏奔走喊冤,淄青节度使李正己甚至直接喊道:“诛晏太暴,不加验实,先诛后诏,天下骇惋!”直接打脸李适,完全不给面子。

复仇的快感倒是享受到了,可杀刘晏引起的波澜,杨炎却害怕了。为了能够堵住悠悠众口,他命令抄刘晏家的官员掘地三尺,一定得找到刘晏的死证。

可惜,为大唐帝国理财那么多年的刘晏,家里却出奇地穷,一堆破家具,一幅用了十七年的门帘,书两车,米麦几斛,这就是刘晏的全部家当。

同朝为官,相煎何太急!为了私怨,置人于死地,难道杨炎真的赢了吗?未必!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况且杨炎可不是在河边,而是在河里蹚水。

#我要上微头条##唐朝#

千年荔枝道 开工建高铁

过去七昼夜 如今三小时

向杨贵妃供奉荔枝的古道,如今修通了高速公路,今年开工建设高铁,过去七天七夜的路程现在仅需3个小时!#荔枝道# #西安# #西渝高铁# 大家都知道唐朝大诗人杜牧有一首诗:

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描写的是唐天宝年间,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宠爱贵妃杨玉环,每天专门用官驿系统为其运送荔枝的画面。

但大家知道这些荔枝产自哪里吗?又是从哪条道路飞驰至长安城呢?

这些荔枝并不是产自今天的广东广西,而是产自现在的四川涪陵一带。对,你没有看错,就是那个涪陵榨菜的涪陵。

根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期,位于亚热带的涪陵一带产荔枝。《华阳国志.巴志》载:“东至鱼腹(今四川秦节),西至子午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蜀都赋》注引《南裔志》也说: ……江东至郡江洲县往往有荔枝……”。

杨玉环祖籍是河南省陕县(弘农郡),出生于山西永济(蒲州),幼年生活在四川忠县,唐代忠县属涪陵郡,幼时应该对吃荔枝有过美好的记忆。所以,入宫受宠后,自然想吃家乡的荔枝。

这些荔枝又是从哪条道路运送到长安城呢?这条道路还存在吗?

经考证,这条道路就是被称为“荔枝道”千年古道,现在还有遗址存在,四川、陕西两省正准备将这条古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根据史籍的记载,通过古道踏访,荔枝道的基本路线是自涪陵(妃子园)—大竹—达县—宣汉—万源市—通江县—再入万源市—镇巴县,定远,越九龙砦(陈家滩)杨家河、司上、罗镇砦—西乡县子午镇,最后进入子午道,到达西安。 全程1000多公里。

按照有关唐史书籍记载,当时运送荔枝的官差,携带专门通关文书,采取换人换马不换货物的方式,用竹筒装荔枝,日夜不停飞驰于荔枝道上,需七日七夜才能到达。

荔枝道的称呼来自宋代文学家、地理学家乐史在其著作《太平寰宇记》中,第一次将此道路称之为“荔枝道”。

现在,涪陵至西安已经修建了多条高速公路。查询地图信息,最近的是沿包茂高速行驶,743公里,驾车8个半小时能够到达。与当年荔枝道路由相近的京昆、银昆、沪蓉高速,也只有800多公里,9个多小时能驾车到达。

并且,现在又规划了西安至重庆的西渝高铁,还是国家规划的八纵八横高铁通道的一部分,2021年就要开工建设,一旦建成,涪陵至西安只需3个多小时。

时代在发展,当年的唐明皇为博得美人欢心,不惜动用国家军事驿传便利运送荔枝,花费大量人力畜力的情况下,仍需7昼夜才能到达。而今天的我们半天即可,变化之大,当年的唐明皇杨玉环可曾想到?

只可惜今天的涪陵不再产荔枝了,否则,旅游部门开发一条贵妃荔枝专营通道,你是否想品尝一下呢?

我是路畅兄,如果喜欢我的头条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让我们讨论交流道路通行及有趣的历史文化故事。@路畅兄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女将军# 1

花木兰,412年-502年,武汉黄陂人,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2、妇好

妇好,好姓,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 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且为三个法定配偶之一。“妇”为亲属称谓。铜器铭文中又称“后母辛”是因为她的庙号称辛,即乙辛,周祭卜辞中所称的妣辛。 祖庚、 祖甲的母辈“母辛”也就是她。 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3、毛皇后

毛皇后(369年-389年)名秋晴,是前秦高帝苻登之妻。毛皇后是将门之女,其父是前秦镇守上邽的毛兴。毛后皮肤白晢,修长强壮,自幼习武。嫁苻登后被册立为后。她是一员勇将,尤其善长骑射。苻姚之战时她统军一万,驻守苻登辎重粮草集中的大界营。姚苌因屡战不利,派子姚崇率军绕道偷袭大界营。苻登发觉,引军邀击。姚军在苻登和毛皇后夹击下大败,被俘斩二万余人。

4、冼夫人

冼夫人,公元512年农历11月24日—公元602年农历1月18日,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被奉为“岭南圣母”。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一生身历三朝,顺应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她和她的子孙们相继为岭南地区持续百年的相对稳定,促进广东南部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爱国主义典范。

5、平阳昭公主

平阳公主?—623年,唐高祖李渊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母太穆皇后窦氏。祖籍邢州尧山,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统领千军万马为自己父亲建立帝业的公主,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中国万里长城的著名关隘娘子关就是因为她所率领的娘子军曾经在此驻守而得名。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谥号的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真正的生荣死哀。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没有记载。

6、樊梨花

樊梨花,大唐贞观年间人,中国古代四大巾帼女英雄之一,她因与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而家喻户晓,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传奇故事被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歌舞戏剧等多次演绎,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樊梨花,在我国地方史记、掌故稗史中都有记载,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7、梁红玉

梁红玉,1102—1135年,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后结识韩世忠,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平定方腊起义后的庆功宴上,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世忠的正妻。

8、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字贞素,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明朝末期战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将军、军事家、抗清名将。官至明朝的光禄大夫、忠贞侯、少保、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提督、一品诰命夫人。自幼从父习文练武。秦良玉一生戎马40余年,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的巾帼英雄。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女子。

9、吕母

吕母,女,琅琊海曲,今日照人,是一个财产俱丰的富户。她是西汉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的女领袖。山东日照境内奎山西麓的崮河崖上,吕母起义的点将台犹存,后来称作吕母崮

10、唐赛儿,1399—?明初农民起义军女领袖,山东滨州蒲台县人。1420年,永乐十八年在益都卸石棚寨率众起义,震动京师,给明王朝以沉重打击。 明初,成祖从南京迁都北京,大修宫殿,又组织人力,南粮北调,还开挖运河,先后在山东征调数十万民夫,农民徭役负担沉重。唐赛儿是明朝初年起兵反朝廷的著名白莲教女首领。唐赛儿是山东蒲台县人,林三之妻。林死后据说唐偶得一石匣,内有宝剑兵书,唐研习后通晓法术兵法,以传白莲教为名,集合民众数千,于永乐十八年二月在益都卸石棚寨起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17621/
1
上一篇士官学校的报考条件2020(士官学校的报考条件2022分数)
下一篇 国家公务员职位表(今年国家公务员职位表)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