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公务员考试# #大学生就业#
我想问下南京市辅导员的人事代理待遇咋样?真的比事业编差很多么?
去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时候,经过升州路,深刻感受到了疫情带来的变化,原来街边的旺铺,纷纷空置,几家熟悉的早餐店,都更改了门头,网购的火热,疫情的肆虐,实体经营着实困难。律师行业也受到影响,接到的咨询比较多,想真正委托律师,办理案件的少。
怀念不用戴口罩,手握健康码的日子!
“我们可以钻补贴漏洞领到3万块,你要不要?”90后硕士骗取杭州人才补贴3万获刑
姚某(化名)是南京某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2019年毕业后进入南京某科技公司从事人事工作。不久,他了解到杭州为吸引人才安家落户,对来杭工作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硕士可获3万元补贴。

2020年初,姚某所在公司要在杭州设分公司,姚某在明知申领杭州人才补贴需在杭工作或自主创业的情况下,利用职务之便暂停缴纳南京社保,选择杭州分公司为其缴纳社保。接着,他通过网络申领杭州“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谎报在杭州工作,并在地图上随机选择杭州某小区为居住地,骗得3万元人才补贴。
见姚某得手,其女友陆某某、朋友顾某某及同事黄某(均另案处理)也让姚某帮助骗领杭州的人才补贴,姚某又通过以杭州分公司代缴社保的方式帮助三人骗领人才补贴7万元。2021年5月,姚某骗领人才补贴被公安部门发现。(澎湃新闻)
明明在南京工作,却将社保缴在杭州,还谎报自己居住地在杭州,只为骗取杭州3万元人才补贴。这就触及到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目前行为人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
网友表示:高学历不等于高素质。人才补贴是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从而激发城市经济活力,而不是让你非法获利的。如今全国许多省地都出台了地方性政策,给与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就业补贴等等优惠政策,一方面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六稳”“六保”的稳就业工作,一方面是为了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于是,一些不法分子,看到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性“补贴申请”的漏洞,趁机钻空子,把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就业补贴等当成“唐僧肉”,各路妖怪都想吃一口觊觎的对象,不惜采取种种不法手段,虚构劳动关系骗取各种政策性补贴金。
依法严厉打击骗取各种补贴资金的犯罪行为,只有让监管长出牙齿,提高违法成本,让那些以骗取补贴资金者失去准入门槛,清除出场,连违法犯罪的机会都没有,这样他们才会珍惜来之不易的资格与机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遵守规则,严格约束自己而不会轻易越雷池一步。

你们对90后硕士骗领人才补贴获刑这件事怎么看?
关注@赣州律师王祥子与你一起从法律角度看新闻,不一样的视野不一样的收获!#男子谎称在杭工作骗领3万补贴获刑#
人事持续变动,江苏发改委网站最新的信息显示:沈剑荣已担任江苏发改委党组书记。
此前,他担任南京市委常委,江宁区区委书记。
先看年龄,沈剑荣,男,汉族,1969年出生,今年53岁,苏州人,博士学位。
再看履历,1991年,他毕业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然后去了南京土地管理局。从1991年到1997年,他先后担任地籍管理处干部,助工,办公室副主任,分等定级科副科长,科长。
1997年到2000年,他在南京国土管理局,先后担任地政地籍处处长处理,副处长,土地利用规划处处长,2002年,担任国土资源局科技处处长兼土地储备中心主任。

2002年到2009年,他调任南京鼓楼区,担任副区长,区委常委,2009年到2011年,他在江宁区担任区委常委,副区长,常务副区长。
2011年,他调任高淳县,先后担任高淳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县长,区长。2016年到2018年,他先后担任南京市经信委主任,工委书记,发改委主任,书记,建邺区区委书记。
2018年到2022年,他先后担任南京建邺区区委书记,南京河西新城区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南京副市长,市政府党组成员,江宁区委书记,江宁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市麒麟科技创新园管委会党组书记。然后是此番履新。
最后要说的,他长期在南京工作,在南京多个区县担任领导职务,尤其是在开发区和科技创新园,可谓是履历比较丰富。此番,在新的岗位,希望他在新的岗位发挥自己的专业和优势助力江苏的高质量的发展。#媒体人周刊# #江苏头条#

2022全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活动在南京举办
8月24-26日,2022全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活动在南京举办,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出席活动并致辞。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吴孔明,部党组成员、人事司司长廖西元出席活动。
张桃林指出,新时代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要研究新办法、探索新机制、走出新路子,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强化产学研紧密结合,注重研发应用一体化推进。本次交易活动采用市场化机制、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方式,联通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等创新主体,打通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商业运营等创新场景,融通科技、产业、资本等创新要素,有效构建多场景、多主体、多要素融合发展的创新生态,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抓手。
据介绍,本次交易活动共有80多家企业、科研单位、资本和金融机构参与,近50位院士、企业家和政府代表围绕农业科技投资共同论道;启动建设“金翼技术交易服务云平台”,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创新服务生态;发布38项产业重大技术需求,组织29个项目现场路演,遴选推荐100个具有投资潜力的项目;举办1场科技招商会,聚焦现代种业、智能装备、绿色低碳三个主题,展示185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签约项目600多项,金额突破12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