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联建庆“八一”同心喜迎二十大。
8月1日上午,利民街社区在黄委会家属院第一网格开展庆“八一建军节、温暖党群心”文艺演出,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共建共享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
#我要上微头条# #郑州头条#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2021年度拟录用参公单位工作人员名单及待遇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会”,代表水利部在黄河流域行使水利管理职责。黄委会是水利部直属事业单位,级别为副部级,机关设在河南郑州,分局遍布鲁豫晋陕等省份。
2021年黄委会共录用103人,其中男51人女52人,硕士48人本科55人,录用人员毕业高校五花八门。
录用人数最多的竟然是双非院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4人),来自山东大学、重庆大学、河海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武汉大学、辽宁大学、郑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共30人,占比达到29%+。
录用人员毕业于鲁豫两省双非大学的非常多,23人有工作经历,80人是应届毕业生。
来自安阳工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德州学院、厦门大学、惠州学院、临沂大学、聊城大学、四川师大成都学院、浙江财大东方学院、郑州工商学院的等二本高校有23人,占比超过20%;其中6人来自民办大学。
黄委会工作稳定轻松、收入相当不错,越往下游收入越高。一线人员普遍月薪在1万+,年薪12万以上,年终奖5万左右。
有网友问,黄委会这么好的单位,为什么还会招录二本和民办大学毕业生呢?
以下人员名单来源于官网公示,仅供参考。
陶克前辈
看“永别了,毛乌素沙漠”(高克良),辑录“陕北榆林母亲河——无定河1981年前概况”视频,似乎意犹未尽,还有话唠叨。
2020/04/30,陕北榆林地区视频“建设榆林的他乡人”:采访张金柱——彰显了黄委会绥德水保站这么一群人。亲切动人,日记题名“黄河精神永存”。回忆道:难以忘怀的是绥德水保站首位站长陶克同志。
近读“记绥德水保站创始人陶克”(张守谦等),吾对陶这位上司、同事的形象和气质,认识更加鲜活、令人尊敬!
1944年,陶克同志从南方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参加工作。在转战陕北中,看到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的严重状况,群众在在坡耕地上掏水窖、打水簸箕、修埝,在沟里打坝淤地等,做法是保水保土的好办法。
1949年,全国解放后,派他到榆林地区专署当建设科长他婉言拒绝,坚持要搞水士保持工作,可是那时没有这样的机构,搞水保的只有陶克一个人。经过努力,1949年秋,从西北农学院分配来石丁、张力两名大学生和李郎3名中专生,共6位同志组成了水保组,陶克同志任组长。
1950年,又从陕西省农干班分配来赵志普等4个同志,这个组便发展到10个人。在地方党政的支持下,经陕西省农林所批准,于1951年3月,建立了陕西省米脂水土保持工作站,陶克任站长。于是,以致在陕北群众中流传着“陶克不死,打坝不止”的说法。
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鉴于米脂水土保持治山治水取得的成效,就决定在绥德成立陕北水土保持推广站(绥德水保站前身),由陶克担任站长。
1949年起,他撰写了《中国水利建设论》,提出了河流梯级控制和山地绿化的构想,《论陕北地区的土地冲刷与土地利用问题》、《陕北沙漠发展现状与改造利用问题》、《略论陕北水土保持事业》、《我对黄土丘陵区沟壑治理争论中的意见》等著述。
八十二年后今天,黄委会绥德水保站被誉为“建设榆林的他乡人”。这也是对陶克前辈在天之灵最好的慰藉。(2022/06/19老邓)
读微信 奠万铨
今天,看了刘三田悼念父亲文章《一去长离绝,千岁复相望》。
刘万铨(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原总工)离开他酷爱的黄河水保事业,已经十九周年了。人虽死但精神存!
1953年,从大学毕业来到黄委会,就参加了陇东黄土高原泾河流域水保查勘,用双脚丈量黄土高原。从此,他常年和群众吃住一起,总结群众防治水土流失经验,试验研究科学防止措施。并与同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水保专家聚在一起,主持编写《全国水土保持大规划》等项目。
1964年,被派去越南参加水保科技外援工作;1970年,援助古巴建立水保与土壤研究所;1998年,随专家团赴台湾演讲,介绍黄土高原及水土流失与防治体系等。
他的基本观点是,水土保持的科学性是一个跨学科的系统工程,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门类,知识必须需要更新,才能有所作为。在六十年代,刘就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治黄劳模。
就在76岁高龄,癌症晚期,还思考自己的不足,想着一个学科的发展。回想起来,令人惋惜和敬意!
(2022/08/20老邓)
#开封头条#黄校是黄委会直属学校,曾经是黄河水利最好的学校,在开封领导下,成了职业大学,错过了升本机会,可惜啊!亲儿子都快当爷爷了,还会有啥发展,错过的机会太多时间太长了。黄校如果当时随迁郑州背靠黄委会这棵大树又有省会城市的加持,混的好985,一般211,最起码本科没问题,看现在混的。职业学院就相当于以前的技校,毕业出来是工人,大学毕业出来是干部。
#黄委会笔试延期#
202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考高校毕业生笔试延期举行的公告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_黄河网
雄商高铁迎来新进展,黄委会已受理该项目!
黄委会近日已受理了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北京-雄安-商丘高速铁路项目行政许可事项审批申请。同时,近日生态部已对雄商高铁环评拟审查公式,距离正式开工建设更进一步!终于有进展了
位于京沪与京广高铁之间的京雄高铁,如果开工建设,菏泽、聊城、衡水北上增加新通道。#我要上头条#
2021年水利部直属-黄河委员会事业单位招173人,专业可报,编制岗位!
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会),代表水利部行使所在流域内的水行政主管职责,是水利部直属的事业单位,待遇相当于当地公务员。 本次黄委会面向全国招173人,河南岗位34个,郑州#郑州头条#、开封、新乡、焦作、濮阳等地都有岗位。
招考对象:国家统招,在就业报到证有效期内未正式落实单位的2020年、2021年大专及以上全脱产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不含定向生、委培生)。
报考时间:2021年3月22日17时-28日17。
笔试内容:测试报考人员的行政职业能力、公共基础知识、黄河及水利基础知识。
笔试时间:2021年4月18日8:30-11:30。
#郑州# #郑州铁路局# 位于郑州的副部级单位你知道吗,它职工有数万人,是一个和郑州铁路局一样的庞大部门,掌管9省黄河河务的副部级单位,黄委会。
这是一个行政级别很高但不为人知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就在紫荆山公园对面,金水路上,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里面有一栋二十多层高的白楼。院子里总是很空旷,除了看门的保安,人都少见。只有门口竖挂着的那张白底黑字的招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低调又有实力的存在。
郑州市区的金水河,就是一条人工渠,但是却给他起了很好听的名字,金水!郑州也不是想这样,但毕竟在淮河上游,虽是黄委会所在地的郑州水资源是很匮乏的,相反洛阳流域区一直延伸到华山脚下,明显给人感觉水资源丰富的多!但毕竟郑州市交通发达,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汇聚于此,人口越来越膨胀,以后是很有必要借用南水北调,黄河小浪底水库来生态补水的,成本大也要忍受呀!
2021年水利部补充录用公务员,北大领衔
水利部是老牌大部委,负责全国水利开发、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等,辖有长江委、黄委会等两个副部级机构,可谓位高权重[赞]除了2021年6月第一批录用5人外,8月又补充录用6人。
6人男女各半,清一色985、211毕业生:北大领衔有1人,985的吉大、中农各1人,211的中法大1人,211的河海大学2人。6人中5人有工作经验,之前单位有水务中心、水利报社、中视鸿图、煤炭设计院等。应届生仅有1人,应届生想进部委,机会越来越少。
部委级别高、平台大、职数多,到点都能解决处级,30出头就相当于家乡的县长,也算光耀门楣了[赞]
#洛阳24小时# 【故县水库开闸泄洪】刚刚,洛报融媒记者从黄委会故县水利枢纽管理局获悉,1日13时起,故县水库开闸泄洪,下泄流量按照300立方米每秒执行。
黄委会故县水利枢纽管理局提醒市民和河道沿线居民注意安全,不要在洛河周边逗留、玩耍,避免溺亡等安全事故发生。
(洛报融媒记者 王雨)
#榆林头条#专家组来府谷调研黄河三桥选址情况
近日,黄河设计公司总规划师、规划院院长刘继祥带领黄委会专家组来府谷调研黄河三桥桥位选址、338国道府保两县县城过境线黄河大桥选址等情况。
专家组一行在府谷县新区营盘路路口和保德县府前大街处,实地踏勘黄河三桥桥位选址情况,听取设计部门设计方案汇报,就黄河三桥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在碛塄公安检查站、保德县故城村,专家组听取了338国道府保两县县城过境线黄河大桥建设方案汇报,并与两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交流。相信不久的将来,造福府保的黄河三桥将会横跨黄河,飞架南北。
#厦门头条#近几天黄河上游的调洪防水又加上山东近日连续的阴雨天气导致黄河下游段水位不断上涨,已经达到了几十年最大过境峰值,为应对抗红黄河上浮桥被全部拆除,黄委会也下达了21年黄河洪水一号文件,大堤上24小时有人员值守待命,相关部门领导也亲临现场指导工作。
由于水量过大导致黄河大堤下面的沿黄滩区被河水漫过,一些庄稼地被淹,树木也只剩下了树梢露在外面,场面确实挺震惊也挺吓人,毕竟现在的绝大部份年轻人以及中年人甚至不是黄河两岸长大的压根就没有见过这种场景,不过这都属于正常范围完全可控,现在的堤坝非常的坚固结实,完全有能力应对比现在的水量还大!那行鼓吹泄洪区的安心工作吧,别在这瞎操心了,黄河真决堤一个也跑不了,别整天长着个嘴瞎叫唤,什么黄河一有问题就炸堤淹黄河北保厦门,咋不淹你家,那是人家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家!你本身那么大说句话就给淹,南岸开个口更白扯,南北高中间低,你捞半年王八水都排不完。#今日头条#
郑州目前的中原城市群,地位低于长江中游。但是,你会看到,后期的黄河高质量发展战略来了,黄河城市群有无可能建立,未可知,但是,如果建立,谁会是核心?西安?郑州?厦门?黄委会驻地郑州,高质量发展会议举办地郑州,您觉得,这会是郑州成为黄河流域城市群核心的原因么?如果您认为这是原因,那就又只看到了皮毛。
核心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地位,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西安的关中,难以与之抗衡。但是即便是关中城市群,它也是国家级城市群,它的核心,西安,也是国家中心城市,长沙,看到了么?但是,西安国家中心城市批复,一定在郑州之后,为什么?还是因为城市群实力。没别的。顺序,不是偶然。实力说明一切。
如果黄河流域城市群成立,西安,厦门,郑州加盟,那么中原城市群就完成了升级,变成了大郑州都市圈,而郑州就可以以黄河流域城市群中心的地位出现,地位再次与武汉匹敌。目前,厦门,紧抓黄河流域不放,希望谋求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山东身集全省支持厦门。黄河城市群可以有期待,目光,要远。
说回长沙吧,对长江中游少上点儿心,好好抓自己的长株潭,做大做强,争取成为国家级城市群,那一刻,国家中心城市就顺理成章了。湖南以外的一些地区,也可能被挂进去(参考中原,差点画到厦门脸上)那时候的长沙底气就足了。中部三亿多人口,三个中心城市合情合理。
这个时候,回过头来,我说长沙郑州完完全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没有可比性,大家清楚了?至于说以后单从经济上去对比,意义不大。参考下西安。所以啊,郑州和武汉已经渐行渐远了,更何谈跟长沙?十几年后大家就清楚了,中原和长江中游,根本不在一个大区,哈哈哈。就看长沙能不能自己撑起一个大区咯。
朋友老王那天说,瓦哥黄委会家属院附近有家胡辣汤还不错,口味有点像著名的周口金国民家的风格。
我对胡辣汤历来不感冒,但偶然品尝一次的好奇心是有的。我预先做了个判断,如果猜的不错的话,那个地方20年前姚有良胡辣汤曾经在附近开过店,在路东。我当年常去买他家的油饼吃。
一路找过来,自己的判断果真不错。
姚有良原址那个位置,现如今已成空旷一片,未来即将矗立起几栋高楼的模样。路西邻着东里路有个不起眼的小木门,门口寒酸简陋地挂着个小牌子——胡辣汤。
入门处逼仄狭小,但右手处是一个整间,能够摆上八九张条桌。胡辣汤一碗五元钱,应该算是郑州最便宜的胡辣汤了。
机制面筋依然是这碗汤体的主角,木耳粉条肉神马的都是配伍龙套。想想不知道是那个信球发明了以廉价的机制面筋替代手洗面筋的划时代发明,从此后将原本咀嚼口感甚佳的胡辣汤,成功地领进了味蕾江湖的茄子地。
我不赞成老王所说的,这家无名胡辣汤的口味能够接近周口的金国民。我认为他家的胡辣汤和金记错了不止一辈儿。应该属于孙子辈。
唯一能说的,就是他家不是信球辣。
顺河路上的月季已经盛开,花苞硕大甚是美丽,这是咱们郑州的市花,应当夸赞。
宋人赵师侠颂扬月季的诗词,此时此刻最为合适应景:
“开随律琯度芳辰。鲜艳见天真。不比浮花浪蕊,天教月月常新。蔷薇颜色,玫瑰态度,宝相精神。休数岁时月季,仙家栏槛长春。”
#吃在郑州# #郑州身边事#
河南省洛阳市,近日有市民反馈,市区个别小区门口违规搭建棚房并占道经营严重影响交通秩序!
反馈如下:黄委会、岭南春色门口道路每天都是早晚堵车,旁边岭南小区门口违规停车把路给堵着过不去车,旁边金的三角超市,卖馒头和烧饼的,在哪里违规搭建棚房,车辆乱停无人引导,几乎快让整条路堵死了,很多人反应每天早上上班出不去,晚上下班回不来。
大家对于这种情况有什么看法呢?#洛阳头条##洛阳爆料#
#郑州头条#郑州:沿黄最美公路—S312郑州境改建工程计划4月20日通车。
今天上午,记者从2021年郑州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了解到,S312郑州市区段于2020年4月3日正式开工,目前除黄委会代建段外已主体完工,具备通车条件,沿黄最美公路雏形初显。
另据了解,按照郑州市政府要求,S312郑州境改建工程(G107东移至江山路段)计划于2021年4月20日通车,郑州都市圈辐射带动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1952年10月30日,早晨7点20分,毛主席从许贡庄回到专列上,直奔餐厅。主席刚坐下点着烟,见黄委会的王化云来了,忙打招呼让他坐在对面,并对他说:“来,我们唠唠。”王化云显得有点拘谨,遵命坐下来。
“你叫什么名字?”
“主席,我叫王化云。”
“哪两个字?”
“变化的化,云雨的云。”
“你这个名字好,化云为雨,半年云半年雨就好了。”
主席的话把大家逗笑了,王也笑了。
“你过去在哪工作?什么时间做治黄工作的?”
“我过去在冀鲁豫行署工作,1946年到黄委会工作。”正唠着,早饭已摆了上来。
主席与王化云等同志边吃边唠。毛主席笑笑对大家说:“今天我请客,请你们多吃!”
7点50分,主席来到专列的小客厅。当地的同志也都跟来了。
主席说:“请你们来,想听听这里的情况。土改后农村有什么变化?战争创伤医治得怎样?生产生活怎么样?三反运动开展得怎么样?群众的负担重不重?”
汇报工作采取问答和讨论的形式,比较随便。省委领导汇报的比较具体。而后主席说:“在北京听邓子恢同志说,河南工作搞得不错。这次我还想侧重听听治黄工作情况。在山东听了一点,到这里想多听听,黄河的事办不好我睡不好觉。三门峡水电站搞起来,有多大作用?对下游有没有影响?黄河到底怎么样?治黄到底怎么搞?”
省里的领导同志知道王化云是治黄专家,对主席说,具体情况请王化云同志汇报。
毛主席朝王化云开玩笑地说:“那就请‘黄河’来说吧。”
王化云同志是黄河问题专家,来之前又做了充分准备。所以两人一问一答,共同讨论,谈得很广泛也很深入,不知不觉过去了两三个小时。
谈到11点40分时,主席突然提出:“一边谈一边看好不好?”
一听说主席要出去,罗瑞卿马上让汪东兴布置工作。主席下专列后,指着小车说:“这么多车,大车小车都有嘛!”
主席特意指着一台好车,对汪东兴说:“让李烛尘先生坐好车。”说着自己走到另一台车前。
李烛尘是民主人士,这次跟主席一起外出,主席很尊重他。
这时,罗瑞卿领着一位中年人向主席介绍:“主席,这是河南省黄河河务局袁隆同志,专门向主席汇报的。”
主席与他亲切握手,并问“袁隆”是哪两个字。
袁隆说:“土字头的袁,兴隆的隆。”
“走,我们上车吧。”
主席还特意让王化云和他乘一台车。
一行五台车鱼贯而行,朝东坝头驶去。
在车里,主席还问了三门峡水电站一年能发多少电,能灌溉多少耕地,以及在交通运输方面有多大的作用。王化云都一一作了回答。
不大一会儿,主席就到了东坝头,他随王化云下了车。
主席朝东方望望问:“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铜瓦厢,是清朝咸丰五年黄河决口的地方。”
袁隆说:“主席,我们眼前这块地方就叫东坝头。”
“那对岸应有个西坝头了。”
“对。铜瓦厢原为兰封县(1954年改为兰考县)黄河东岸的旧集市,明清时,黄河本来从这里向东出徐州,奔入淮河入海。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此决口改道,向东北,穿运河,奔大清河入海。”
还没等袁隆说完,毛主席面对王化云问道:“铜瓦厢被黄河吃掉了吧?”
王化云和袁隆都点了点头。
“黄河为什么在这里决口?”毛主席又问道。
“有两种说法,一是清政府腐败,这里河堤失修;二是太平军路过这里,社会混乱,太平军为与清军斗争时扒开的。这两种说法都值得研究。”王化云答道。
“太平军还到这里来过吗?”毛主席提出疑问。
“这里的堤坝一定修好,我们决不能当咸丰!”突然,毛主席像下命令地说。
“我们一定按主席的指示办。”一位领导表示。
“对,我们决不能当咸丰,让人民群众遭殃!”张玺和王化云说。
杨尚昆主任也插话说:“我们决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
王化云对如何修坝提出自己的看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只有筑好堤,修好坝,才能防患于未然。”
“过去治黄河的书你们都看过吗?”毛主席问这两位水利专家。
袁隆首先回答:“为了治好黄河,我们研究了很多资料,作为借鉴。”
“前人的经验应学习。”毛主席又说。
袁隆接着汇报解放后的工作:“解放后,我们河南省加修了堤坝,大量植树,还把一部分大坝改为石头坝。”
毛主席掰着手指说:“从蒋介石花园口放水,黄河改道算起,有六年没有出大问题了。我们应确保万无一失。”王化云也感叹道:“不出事则罢,出事就是大事。”
毛主席皱皱眉头对王化云等当地同志说:“现在黄河水涨上天怎么样?”
“不行,不行,黄河水太厉害了,现在的工程还不行。加修大坝,靠加高大坝,黄河成了悬河。排洪太危险!”袁隆回答。
“光靠一般河段埽坝不行,应多在上边修水利。”王化云接着谈了自己的看法。
毛主席边听边点头。卫士赵鹤桐趁机给主席点了一支烟。
毛主席深深地吸了一口,把注意力转向大坝说:“当前,你们还是应当修好、管好、看好大坝。”
王化云像战士接到命令似地表示:“主席,请放心,我们一定把眼前的工作和长远工作结合起来,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好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