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推出就业创业十大行动——“精准滴灌”助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打好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攻坚战,广东引导高校抓住毕业生就业关键期、冲刺期,通过市场就业拓展行动、粤东西北人才支撑行动、国有企业就业引领行动等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打出扩渠道、促创业、强服务、提能力等“精准滴灌”组合拳。
“一把手工程”为毕业生保驾护航
广东财经大学将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学校党委书记郑贤操、校长于海峰靠前指挥,谋划搭建“学校统筹、学院为主、部门配合、全员参与”的学校就业工作体系。
据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引导省内高校成立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广东更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重大教育决策部署督察,将其作为各地履行教育职责评价、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等重要内容,督促高校严格落实就业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要求。省内各地各高校不但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抓实抓细,还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全员关心关注就业。
广州大学统战部、学生处、招就处、各学院协同作战,共同建设好3支专兼职就业工作队伍,构建齐抓共管、资源汇集的大就业工作格局。广州大学还与各学院签订年度就业工作任务责任书,各学院书记和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部署督促,分管院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抓好落实,千方百计拓岗位。
广东省内高校直面就业岗位需求与供给这一主要矛盾,多措并举做增量。例如,东莞理工学院与大型企业、优质企业强化联络对接,努力挖掘更多优质就业岗位。
拓岗位办法能用尽用,广东通过给予经费政策支持等方式,引导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省实验室及企业等开发设立更多科研助理岗位,并增强岗位吸引力。
为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广东主动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开展创业创新扶持行动,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发放最高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对其中带动5人以上就业的,最高贷款额度可提高至50万元。
多措并举促进就业资源互通共享
广东省2021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活动(东莞地区专场)日前在东莞理工学院举行,该校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小李到现场后直奔自己心仪的企业。而这得益于东莞理工学院就业系统借力大数据等新技术,为大四学生精准匹配招聘信息、精准推送专业对口岗位信息、一键投递简历,努力帮他们更快地找到心仪的工作。
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建立省内区域和行业校园合作机制,积极引导高校开展“组团式”校园网络招聘、直聘对接等活动。广东省教育厅面向全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开展86场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形式的系列供需见面活动。
为让信息技术更好地赋能就业工作,今年,广东着力优化大学生就业创业智慧服务平台,实现部、省、校三级就业数据实时同步共享,加快岗位精准匹配推送频率。
岗位专业和兴趣相符,有助于推动招聘单位和求职学生签约。广东要求省内各高校建立职业指导师联系毕业班制度,每个班指定一名就业指导人员。广东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课程建设、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月、广东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
为提升毕业生就业技能,广东实施青年技能培训行动,着力整合企业、培训机构优质培训资源,提供一批适合毕业生的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
推动就业与乡村振兴比翼齐飞
“我校就业组合拳不但有力度,还有温度。”华南师范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制定就业困难毕业生托底计划,进一步完善就业困难毕业生数据库,“一人一策”。学校启动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求职就业专项补助”,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发放求职就业补贴。
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省教育厅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进行就业帮扶。广东落实困难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一对一”分类帮扶困难毕业生,优先提供岗位、推荐录用。对于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毕业生,广东统筹利用“三支一扶”“双百工程”等基层服务岗位、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促进有就业意愿的100%实现就业。
广东不但关心就业困难学生,还力求推动就业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比翼齐飞。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骆娴即将毕业,她主动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就业的机会,决意再度到新疆展现才干。2016年9月,骆娴参军入伍,服役于新疆某通信团。退伍后,骆娴成功考研,到广东财经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
广东努力做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项目招录工作,省内高校积极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引导毕业生到革命老区、偏远山区、城乡社区,用创新创业的生动实践服务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教育# #就业# #广东# #大学生# #毕业#
近一段时间在写谍战故事,不少朋友对此非常的感兴趣。有不少朋友在文后留言,乃至于有朋友私信发问,问一些军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部门,是不是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历史上真正的军统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问题。今天就在这里,小编简要大概的给大家讲一下军统这一国民党神秘部门的前世今生,以及主要建制,以供大家了解,今后再看谍战剧的时候,就能有所分辨了。小编学识不高,挂一漏万,欢迎有懂行的朋友补充,在此先行谢过。
1932年,国民党在南京成立“中华复兴社”,简称“复兴社”,又名“蓝衣社”,蒋介石亲自任社长。下设:“中央干事会”和“中央监察会”。由刘健群、曾扩情、贺衷寒、袁守谦、俞济时、康泽、桂永清、杜心如、萧赞育、澧梯、邓文仪、宣铁吾、刘咏尧、郑介民、任觉五、余洒度、黄珍吾、蔡劲军、腾杰、黄仲翔、李士珍、葛武架、陈春霖、叶维、刘庆瑛、王受慕等任中央干事会干事。由周复、梁干乔、潘佑强、戴笠、李国干、刘伯龙、孙常钧、胡轨等任中央监察会监察。刘健群、澧梯、邓文仪、郑介民先后任过中央干事会书记。周复、梁干乔、李国干先后任过中央监察会书记。
复兴社在中央干事会和中央监察会下设立:军事处:处长杜心如兼任。宣传处:处长邓文仪兼任。训练处:处长滕杰兼任。特务处:处长戴笠兼任。
1938年4 月,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在广大人民反法西斯的压力下,秘密下令中华复兴社停止活动。将中华复兴社特务处升级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主任贺耀组在名义上兼任局长。原任该局第二处处长戴笠,升为副局长。实际上由戴笠负责。原该局第三处处长丁默屯,投靠汉奸汪精卫,任伪政府的“特工总部”主任。
抗战胜利后,军统局缩编为国防部保密局。由毛人凤任局长。简称保密局。保密局逃往台湾后,改为国防部情报局,简称情报局。由张炎元、叶翔之、汪敬煦任局长,1978年的局长是张式传。汉奸汪精卫系的丁默屯,抗日战争胜利后,特工总部和敌伪政权一起被消灭了。
1932年4 月1 日,“中华复兴社特务处”成立。戴笠任中华复兴社特务处少将处长。由蒋介石直接领导。蒋介石命令中华复兴社特务处,采取军事编制。特务处的特务军阶和陆军相同。最高的军阶不得超过少将。处长戴笠直到坠机身亡,还是陆军少将。死后,蒋介石才把他追赠为陆军中将。
4 月1 日这一天,军统特务系统称为“四一纪念日”。每年这一天,蒋介石亲临主持、举行纪念仪式。各外勤单位负责人从各地前来参加,召开外勤工作会议。
中华复兴社特务处,简称特务处。初由十个黄埔军校毕业生戴笠、郑介民、张炎元、黄雍、徐亮、唐纵、郑锡麟、马策、胡天秋、刘培初组成,以后逐步扩大。特务处开始在南京市鸡鹅巷53号办公,后扩充到鼓楼四条巷洪公祠。1936年迁到曹都巷。1937年南京沦陷前夜,特务处从南京市迁到湖南省长沙市梓园。
特务处派驻在各省市的组织头目,兼任中华复兴社各地分社的特务干事。但分社的干事会书记不得过问特务组织的人事和工作活动。特务处的组织如下内勤组织:处长:戴笠、帮办:郑介民、书记:张师、徐亮、梁干乔、李果湛、周伟龙等先后任过书记。
人事股:胡子萍等先后任过股长。主管内外勤的升迁调补。考核和奖惩工作。
督察股:柯建安等先后任过股长。主管内外勤的监督查察。执行纪律、考查各人言行和勤情。
会计股:股长徐人骥。主管经费的预算和会计出纳。
译电股:股长姚敦文。主管来往电报的翻译和密电码的编订和保管。
缮写股:股长李祖维,主管缮写各种文件。
电讯总台:总台长魏大铭,主管各地无线电台的秘密建立,收发电报机的制造,进行机务和工务的训练,对各种可疑电台方位的侦测,密电码的译破,窃听各种无线电话的对话,搜集各种电讯情报。
第一科(情报科):科长唐纵,主管国内外情报的搜集,调查研究,分析汇编,拟订对策。这个科辖华东、华中、华南、华北、统计、编审和国际七个股,附设一个图书室。
第二科(行动科):科长戴笠兼任。主管司法案件的处理和监狱的管理,各种行动案的执行和对特务处的警卫工作。下辖:司法股:主管司法案件的处理和监狱的管理。特务队:主管各种行动案件的执行和对特务处的警卫。
第三科(总务科):主管外勤的交通传递和特务处财产、伙食、勤杂兵的管理。外勤组织:特务处的外勤组织,分为秘密组织和公开机关。
特务处外勤的秘密组织,最高是区,其次是站和特别组,基本织织是组,组设若干组员。另有直属情报员直属于区、站、特别组,或直属于处长和处本部。
1938年,戴笠升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兼财政部缉私处处长,和财政部战时货物运输管理局局长。于是特务处由10个特务逐步发展到10万个。
1946年3 月17日,戴笠从北平乘军用运输机返回上海,飞临南京上空,飞机发生故障,在江阴板桥镇坠机身死,他的残骸碎骨,埋葬在南京的紫金山上。
#期货# 盘中策略指引:
花生:先看8700一线,受降雨等天气影响,目前北方主产区新季花生多数还需晾晒。且正处农忙时节,农户上货量较少,收购商对干货少量采购,市场成交量少,价格稳定。河南主产区新季花生米统货价格在8800-9200元/吨之间。10月末夏花生将陆续上市,但大量冻库旧作以及进口花生米都将打压新作价格。
硅铁:16000-18000震荡,建议观望,青海地区限电落地,短期市场陷入政策静谧期,观望情绪增多,双硅在高位下迎来不同程度回调,但硅铁表现相对抗跌。整体看,近阶段硅铁已走出相当幅度涨势,继续上涨空间相对有限,同时需注意市场情绪是否向合金需求走弱方向蔓延。
PP:可以尝试背靠10000点位做多,上周,国内聚丙烯下游行业平均开工率在51.21%,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市场供应量略有减少,9月份我国PP产量240.04万吨,环比减少5.94万吨,跌幅2.41%,同比增加17.95万吨,涨幅8.08%。生产企业库存有所增加,环比上周增加17.85%。其中两油企业PP库存环比上周增加16.54%;非两油企业PP库存环比上周增加19.45%。节后原油、煤炭价格继续走高,预计将对价格形成支撑。
苯乙烯:高位回落调整,考验9720支撑,下破看9500一线,建议观望,上周,国内苯乙烯供应有所增加。“双控”政策对苯乙烯装置的影响基本集中在江苏地区,但随着前期检修装置重启,苯乙烯实际产出反而有小幅提升。但需求端受到“双控”因素影响,下游产品整体开工有所下降,尤其是江苏和广东地区内的EPS和PS工厂降幅较为明显。国庆期间运输受限,码头提货情况并不乐观,加之部分船货陆续到港,导致码头库存上涨,且有继续小幅累库的迹象。
沪镍:镍回落到145000以下,短线看回落,支撑140000,美联储预计将在下月缩减债券购买规模,叠加能源供应趋紧价格不断飙升,使得市场增加持有美元以寻求避险,令美元指数走强。基本面,国内镍矿库存增长缓慢,原料偏紧局面仍存,且国内镍铁厂亦受限电限产影响,镍铁紧张增加镍板替代需求。下游不锈钢因限产拖累需求,不过10月产量持稳为主,影响边际减弱。
焦煤:不逆势操作,国内炼焦煤市场稍显分化。山西地区受暴雨影响,关停煤矿已大部分复产,供应受影响不会很大。各地环保督察等检查稍有放松,焦企产能利用率有小幅回升。前期各企业原料煤到货不佳,后期对炼焦煤仍有较大补库需求,叠加市场整体供应偏紧,短期对焦煤价格仍有支撑。
玻璃:浮法玻璃企业整体产销良好,部分价格小幅上涨,部分地区受限电政策影响,开工负荷受限。华北沙河市场库存增加明显,贸易商少量存货,市场操作灵活;华东市场部分企业出货受限,产销一般;华中市场出货情况偏弱,市场成交一般,个别企业接连采用促量政策;华南市场向稳操作,出货情况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