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阿勒泰地区农业农村局党性教育暨乡村振兴人才培训_续
#西北之北##人才振兴##头雁计划##乡村振兴#
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乡村振兴·头雁工程”启动。
“乡村振兴·头雁工程”由哈巴河县与@温铁军工作室共同发起,计划利用2年时间,以“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等形式开展人才培养,目标是挖掘培养一批扎根哈巴河乡村、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领头雁。第一期哈巴河县“乡村振兴·头雁工程”于4月12日—15日在哈巴河县进行。此次培训为期4天,围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农民合作社运营与管理、农业创业、乡村三产融合发展、商业生态创新等重点内容,采取“专题教学+案例分析+分组研讨+实地指导”方式对哈巴河县各乡(镇)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合作社负责人、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创业青年以及其他县市共计76名学员进行了集中培训。
多地政府大手笔回购商品房。
6月10日
郑州收购5万间用于人才公寓。
9月5日
厦门收购3000套作为租赁住房。
9月24日
新疆阿勒泰地区也有类似政策,具体数量不明。
10月11日,
苏州回购1万套新房。
9月底的时候。
临沂也出台过类似的政策。
目前具体实施细则,也没有落地。
之前我说过政府收购商品房作为人才房或者租赁住房,类似于股市里的大基金持股一样。就是为了给楼市里的购房者增加信心,解决刚刚工作的高学历人才或者低收入人群的租房难得问题。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关于房地产走向,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特别是想买房和想卖房的朋友。
房价还会不会象以前那样暴涨?二三四线城市房价会不会暴跌?现在该不该入手?
老百姓买不起房怎么解决?如何实现居者有其屋?高房价使一线城市这代年轻人躺平怎么办?由此关联的人口生育、教育这些结怎么解开?
……
回答这些问题,关键是要看清我们未来房地产向何处走的路径。
庐主的看法是:种种迹象表明,未来房地产发展的方向会向新加坡模式转向,即高房价的商品房只面向少数有钱人群体,大部分将以有限定的价格、条件面向特定群体。
这是一盘大棋,推进需要时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可能会在一些地方先试,因为房地产关乎国计民生,最终需要出路解决…
由此,未来有几点可以预测:
一是房地产暴涨的年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不要心存什么抄底想法,房住不炒不是说说而已。
二是平稳缓降是趋势,政策、市场、资金、预期、稳定、疫情…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以意志为转移。
三是税收政策将来早晚要出来,这是替代财源问题解决需要。多房在手将来出手可能比较麻烦。
一家之言。伙伴们怎么看呢?可在留言区交流下。
留意下近期的一些信息,有助于分析:
2022年下半年以来,多地出台商品房收购举措,收购主体多为地方国有企业。
7月1日,河南郑地住房租赁有限公司(下称郑地租赁)发布招标公告,计划收购郑州四环内存量房源作为人才公寓。8月30日,厦门城市发展集团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厦门城发集团)公开收购3000套商品房作为租赁储备。10月,苏州发布收购计划。
此外,浙江湖州、河北邯郸、新疆阿勒泰等三、四线城市也先后发布政策,鼓励将存量房源转化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事实上,自2021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以来,各地就开始加速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住建部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国40个重点城市计划新增650 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其中,超过一半指标在2021年、2022年完成,两年需筹建330万套(间)。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以往政府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主要是新增建设,现在大多数城市房地产库存大、开发商资金链紧张,政府通过国资平台直接将存量房源转化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在履行政府职能的同时又消化了房地产库存。
#新疆旅游最强攻略# 很多朋友问我来新疆旅游什么季节来最好?我有一个星期的假,我要美美地到新疆逛个够。唔……这个~这个一个星期?呃……
对于我这么一个资深新疆人正经给向往新疆的朋友一个最好的建议。至少得两个月时间吧。你没有两个月,怎么也得一个月啊!一个星期?大概只够你坐车从北疆到南疆上车睡觉下车撒尿的。是真的,真的会旅游个寂寞滴。
旅游的目的,当然是赏美景,吃美食对吧?比如你从七月初就出发,从乌鲁木齐开始吧,先去找北疆的阿勒泰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避下暑。然后自驾#独库公路# 一路向南途经#那拉提大草原# 参加个叼羊节、天马节什么的。呃……昭苏县的天马节可以去参加一下的。万匹马儿在草原上奔腾,那场面真的很壮观,很震撼。再说还有一个漂亮的女县长玉娇龙也是点睛之笔。不过我觉得如果来上一个排的玉娇龙和马儿一起奔跑那就更棒了。接着是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其实,#巴音布鲁克大草原# 比那拉提大草原风景更好,这是我们知道的人才会这么说,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哈哈!这个季节牛羊肥美,美美的把撒上孜然的#烤全羊# 吃个够。满足渴望已久的口腹之欲。
到了库车停一停尝尝#库车小白杏# 看个#千佛洞# 什么的。然后就来我们这里。#温宿大峡谷# 拍个风景照。还有各种甜掉牙的杏子、桃儿、无花果招呼。接着一路向南去第一师11团看看世界上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反正接下来的日子每天都有吃不完的瓜果。一直吃到喀什和田。估计吃那里,#薄皮核桃# 就下来了,接着是#阿克苏红富士# 该打包的打包,该寄回老家的寄回老家。然后再一路向北去阿勒泰,玩个滑雪。再去#赛里木湖# 玩个冰上芭蕾,然后打道回府。回家过年。这样算下来,没个小半年,新疆大概玩不下来呀!哈哈
#乌鲁木齐头条# 元旦来临之前,从寒冷的乌鲁木齐飞到了温暖如春的广州,温度相差几十度,感觉一下子从冬天进入了春天。
去年春节之前就来过广州一次,感觉爽爽的,第一次体会到广州如春的冬天,本来打算住一段时间的,可是疫情来袭,不得不提前返疆。
现在,越来越多的乌鲁木齐人都喜欢出来猫冬,当然,大多都是退休人员或无事可做的,猫冬地一般也都选择在海南,那里冬日若夏,环境宜人,是多数人选择猫冬的地方。
广州也不失为一个越冬的好去处,树绿花艳,温暖如春,没有海南的烈日,也没有北方的霜雪,温度适宜,感觉很爽,特别适合室外活动。
这里感觉不到污染,天总是蓝蓝的,太阳明晃晃的。白天在小区内晒着暖阳,周围是绿树花草,鸟儿时不时的从眼前飞过,别提有多么惬意了;夜晚,一轮皓月当空,湛蓝的天空显得清静而深邃,无数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给人带来童话般的遐想。
在这里,遇到一对夫妇,都是大学的教授,女方居然是新疆阿勒泰人,已经离开那里20多年,前年曾经回去过,感到那里变化非常之大,喜欢那里的蓝天和冬雪,他们打算今年春节前再回去,呆上一段时间,说是在南方呆久了也喜欢到北方寒冷的地方去,经过寒冷的人才更健康。
他们的这种理念,也不失为一种新潮。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南方人,冬季到北方,到乌鲁木齐去看雪、去赏雪、去滑雪,感受一下北方的寒冷,领略一下北国风光。冬季里,南来北往,这或许也是一种大的趋势。假如不是疫情的话,这阵子,北方的冬季旅游季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