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遗产我也有份!”,福建小伙在菲律宾开了800家银行,把遗产都留给了中国妻子,82岁的菲籍母亲却带着女儿找上门来。
这个菲籍母亲的丈夫,是菲律宾人们口中比总统还要重要的人,他就是福建小伙郑少坚。
出生在福建渔民家的郑少坚,从小跟着母亲生活,直到8岁时收到一封父亲的信。
这时,郑少坚才知道原来父亲一直在菲律宾做生意,因为战争的爆发和国内亲人断了联系,直到此时才联系上他们。
在信中,父亲表示可以接郑少坚去菲律宾抚养。
从小缺失父爱的郑少坚,一直羡慕别人有父亲的陪伴,看到这封信简直高兴过了头,想也没想就做出来决定。
当他来到菲律宾时,看到的却是父亲事业有成,家庭圆满的场景,自己反倒像个外人。
独立门户的念头,从这刻开始就一直存在于郑少坚心中。但初到异国,他还不具备独立出去的能力,唯一欣慰的是,父亲一直支持着郑少坚的学业。
倔犟要强的郑少坚,在学习之余做着一些零工的工作,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掌握菲律宾人们的风俗习惯。
就是在这样细致入微的观察中,郑少坚发现了第一次商机。
他发现,在菲律宾很多人特别钟爱吃面食,在8岁之前,郑少坚曾去过香港,那里的人钟爱面包,而这两种食物最原始的材料,就是面粉。
于是,在郑少坚18岁时,就有了开一个面粉厂的想法,但打工兼职并没有赚多少钱,并不能够支撑一个工厂的运行。
在没办法的情况下,郑少坚将此想法告诉了父亲,郑父很爽快地答应了,但他要求自己占股百分之九十。
郑氏面粉厂顺利开工,市场销路大好,年仅两年就收回了本金,经过几年时间的经验,这家面粉厂成了菲律宾最大的面粉供应商。
但这并不是郑少坚想要的成功,因为股权的原因,面粉厂属于家族企业,而他只是代为管理,在未来财产分割上,仍会被庶母和弟弟妹妹分走。
要想真正自立门户,就得将自己的企业从家族中独立出来,所以,郑少坚在后来创办银行时,拒绝了父亲合资的要求。
从首都银行的创办到遍布世界,郑少坚靠自己努力摆脱了家族的利益连结,积累了自己的财富,却不想在未来自己的两任妻子会在财产继承上产生争夺。
郑少坚有过两任妻子,一个菲籍,为他生育了一儿一女,一个中国籍,生育了两儿两女。
2008年,郑少坚因病去世,但他留的遗嘱却引发了一场遗产争夺战。
在遗嘱中,郑少坚将其全部财产,留给了中国籍妻子和儿女,而丝毫没有提及菲籍妻儿。
中国籍妻子Mary一直以为郑少坚早已与菲律宾的妻子离婚,自己才是他的原配。
所以当丈夫的菲籍妻子找上门来时,两个人争夺的不仅仅是财产继承,还在争谁才是郑少坚的合法妻子。
因为菲律宾对于婚姻一夫一妻,永不离弃的原则,菲籍妻子认为她和郑少坚婚姻关系仍然存在。
直到今天,这场财产争夺战仍然没有结束,两位妻子各执一词,真是让人头疼啊!
作者:山山
编辑:洛子画/甄博
#人物##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