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郭德纲接到侯震电话:“相声老艺术家刘文步坐地涨价,幕都报完了,他不上场,愣是让咱们一场给他涨300块钱。”
郭德纲一听心急如焚:“先把他的节目想办法调到最后,我马上赶回去。”
当年,郭德纲创办德云社,可是吃尽了苦头,德云社入不敷出,员工发不出工资,连吃饱饭都难,甚至因为交不起房租而差点倒闭。
王蕙为了帮他度过难关,把娘家陪嫁的小轿车包括金银首饰全卖了。
郭德纲在王蕙的支持下,咬着牙关,硬撑了下去。哪怕只有一个顾客,他也要开下去。
在王惠的帮助下,郭德纲度过了那段难熬的岁月。
郭德纲的相声事业和德云社起步艰难,饱受主流传统相声排挤。德云社刚起步时,演的人比看的人还多,好不容易有点气色,又经常遭到同行打压。
就像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20世纪90年代,有位摄影师问郭德纲,相声要死了,你承不承认?郭德纲回答,我不承认啊。摄影师说,那你证明给我看。
郭德纲当时确实无法证明,但在二十年之后,郭德纲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摄影师的话是错的,相声不仅没有死,被郭德纲给盘活了。
2003年,相声大会正式改名为德云社。彼时,郭德纲开始培养何云伟、曹云金、张云雷等徒弟,授业之余,还在安徽卫视与周群搭档主持节目。
当年,德云社日渐壮大,郭德纲求贤若渴,金文声老先生找到郭德纲说:“我给你介绍个能人刘文步。” 郭德纲一听立马就不情愿了,这个人的名声不太好呀!而且也特别喜欢女人,因为这个爱好,他在外面真的是没少惹事儿,总是管不住自己呀!
刘文步出生于天津,12岁拜杨少奎为师学说相声,杨少奎是侯耀文亲师爷焦少海的徒弟,是中国相声界太平歌词第一人。
所以刘文步的绝活也是太平歌词,除了太平歌词外,刘文步的双簧也是一绝,总的来说刘文步这个人还是有点本事的。
德云社创始人之一的张文顺却发话了:“刘文步虽然名声不好,但是底子不弱,咱们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平时多注意些也就是了。”
金文声也附和:“还是把报幕的小姑娘看住了,别的没啥事,说相声都是男的。”
郭德纲再也没有什么反对理由,就把他留下了。
本着留住人才的原则,郭德纲给他开价300一场,这个价格可真是不低了,当时德云社元老级别的李菁,徐德亮他们才150块钱一场。
饶是如此,刘文步还是不知足,经常在后台摆架子,呵斥小辈。郭德纲仗着他有才华,全都忍了。
没想到,有一次郭德纲出去办事时,报幕员报完幕,刘文步死活不上台,非要让郭德纲加100块钱。
郭德纲只能让徒弟临时调换人上台顶替,自己则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后台。
刘文步表示:我现在刚得了“百姓最喜爱的相声艺术家”的称号,凭这个你怎么也得给我涨100出场费吧?
郭德纲一听,原来是个小地方给予的称号,本想用来鼓励相声演员的,没想到他居然当成了涨价的底气和底牌。
郭德纲认为如果开了这个口子,那以后人人都可以向他要价,这不全乱了吗。郭德纲一听,头也大了!出道以来,还是第一次碰上“坐地起价”的事儿。
最后郭德纲说:“您是老艺术家,我们这个小庙也装不下您这尊大佛,您还是另谋高就吧。”
以刘文步的脾气,自然不会再厚着脸皮留下来,而且他觉得自己能力已经很强了,自己办个演出专场啥的应该不是问题。
可惜他想多了,之后他的路非常不顺,想要再回到德云社,郭德纲怎么可能允许,于是就在外面诋毁郭德纲。
2006年,德云社返场表演了25场,相声老艺术家孟凡贵批评他说:
“每个演员都有说5个钟头的本事,但一个有德行的相声演员不能这么干,你这么干不是不给同行留饭吃吗?”
在这次有名的天津相声圈砸纲事件中,刘文步首当其冲,带头炮轰郭德纲。
2010年,德云社八月风波,刘文步又出来帮腔:郭德纲压榨演员的工资,曹云金就是被他压榨走的。
后来刘文步多次在公众场合辱骂郭德纲,郭德纲都一笑了之。
对于刘文步,郭德纲在自己的书《过得刚好》给出了八个字的评价“德艺双缺,骚气熏天”。
其实,郭德纲对刘文步并不差,每场给他的价钱是300,在当时算是德云社最高工资了,而何云伟等人,也只是一场拿几十块钱。
反目后,刘文步才发现,离开了德云社是真的不好混饭吃,毕竟名声摆在那里。
为了回到德云社,刘文步又开始托关系,但郭德纲并不吃这套,就算上拜下跪也改变不了结局。深知没机会的刘文步,转头就开始骂郭德纲,说郭德纲是小偷,偷了自己的“包袱”。
后来也是常和别人妻子瞎搞进监狱。
刘文步被评为板桥劳改农场最熟悉的面孔,他以监狱为家的精神感染了两代人。
刘文步去世时,杜承刚发文:皇上死了叫驾崩,和尚死了叫圆寂,英雄死了叫牺牲,这人死了叫欧耶……
有人说,不是人老了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真有道理。
#说TA#
#娱乐#
#娱乐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