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中国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第16年。截至去年,全国已有29个省份的招录机关开始实行网上报名、考试及录用,报名人数接近140万人,这已经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2014年国考,貌似只是公务员考试的一次普通年度,实则却饱含着和往年不同的变革和调整。
二、调整政策
1.清查违规行为。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人事、考试等多个部门联合组织的,其各项政策、规定依据《国家公务员法》实施。在2014年,人事部门建立了举报处理工作机制。在此前,2012年已经开始,就有媒体报道了一些保姆级的出题人,甚至还有“托儿”的干扰。而政策调整则是针对这种行为的明显回应,为了尽可能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人事部门采取了行为审核、公开通报、效能监督等方式将举报人们与招录部门打通,并着力加强审核制约,排查考试过程中的不干净行为和不道德的“协议”等。
2.增品不增量。 在2014年国考中,本来是要增加部分科目的考试科目和范围的。但由于今年报名人数已经相当众多,高过了160万人,组织方为了避免考试中的挤压、延误、错误等问题的出现,加上考生们对多项考试科目的压力和困惑,最终部门决策,增加的考试科目搁置,而将原先的科目设计更加精细和严谨,加大了难度和认知度,并严格考察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知识结构。报名人数虽然不减反增,但考试覆盖面和含金量则大大提高。
3.实行在线答题。 在线答题这一政策,是这次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亮点和重头戏。历经多年筹备,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正式走上了网络时代,首次采用国际水准的在线答题方式。由于此前在各大校园举行的仿真测试,大家对网上在线答题的体验很是期待。在线答题试卷既解决了今年高报名人数,场地不足的困境,也最大化了考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还让各省县考试点所接待的较多的考试人员获得了充足的时间,防止了由于地域问题,造成部分考场结果的时间差和结果稳定程度的漏洞。
4.加强面试考试。 在2014年国考中,面试比重再次增强,面试内容和考察点也有所变化。对于公务员招考稿和政协代表、尖子生的比例都有一定的提高,而“精英面试法”,“方案面试法”这种灵活多样、技巧多样的过程式面试,也逐渐兴起成为了最常见的面试考试方式。对于面试考试而言,实力和适才适得其反意义的含义极为重要。在本年考试中,一些考生的“道德水平”,“口才修养”等方面的不足,所导致的丢面失分,备受社会的质疑和批评。
三、考试成绩
1.整体命题偏易。 经统计数据,2014年公务员考试的题目总分为150分,其中行测满分90分,申论满分60分。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考试题目的难度整体而言,偏向于易偏难。除了马列哲学、军事科目、法律实践等专业性的科目以外,其他学科涉及到的知识点多数比较基础,而且有很多重叠部分。这意味着,考试中的大部分题目,考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都可以接触到,考过这个科目主要在于态度和策略上的改变。
2.公共基本知识的重要性有所凸显。 2014年国考试卷的命题方向和出题方式,更多的偏向于考查一些高考和职考等其他考试中较难涉及的部分,其中重点便是“身边的小事”,也就是要考察考生们对公共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科素养。这种考察方式,强调的是对考试人群中业务素养、品德道德等方面更宏观、相对业务的提高,对于招聘方来说,可以从而更好的在后期工作岗位上进行选拔和管理。
3.申论分值分布呈现两极分化。 申论项目则在分值分布上出现了不少波动,相较于2012年国考中,申论的总分值较为平均,此次则呈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这种冷热极端的出题方向和难度设计,让考生们无从下手,且在压力和焦虑的情况下挣扎和煎熬。从组织和行程上看,这反映的是评分系统的一种错误配置和比例不平衡。
四、反思和展望
每次国考之后,都有一些对职业(公务员)的探讨和反思。然而,对当下就业市场和社会文化发展而言,公务员工作的竞争性和“究竟应该怎么发展职业”这两个点,已经日趋突出。而又由于各地成绩考各不相同,命运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差异,人们自然而然地便在中国崛起的政策环境下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想法和矛盾。
1.改善公务员工作质量和供给。 如果不管考试结果,或者不考虑小部分人不够公能和效率不高等问题,政府将长期和广泛地招聘公务员,这说明政府组织巨大的行政力量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被大家所接受,遵循公务员计划表格的时间规划和招录人数,是为了降低公务员招录过程的测试粗糙度和压缩测试时间,从而达到更加完美的职业识别。
2.强化职业奉献精神和职业素养。 其中,公务员招聘方面的党委、组织部门有很大的责任和重要性。此事也需要党委加强对考试结构的指导和引导,增强考试的诚信和纯洁性,让公务员招聘行业更加规范,注重天真和因果关系,提高公务员的素养侧重,激发职业精神和荣誉感。
3.公务员工作应有长远规划和发展战略。 长远规划和发展战略受到了整个社会层面的关注。在未来,政府不仅要重视公务员本身的技能和条件,还要转向以目标体系、制度设计为中心,衍生一系列政策和行动,构建更加缓和的现代治理模式,这是将来重要的趋势和方向。需要强调的是,未来的公务员岗位将呈现难易程度、招聘模式、个性化需求、能力与市场价值、内部奖励和培训方面更加公正、透明、个性化的特征,这种特征将极大的鼓励全体公务员全力投入工作和进取争夺,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加透明、更具良心的治理环境。
四、参考资料
1.中国人事部门官方网站
2.各大招聘部门官方网站
3.中国国家公务员局官方网站
4.央视新闻报道
5.《求职指南》专栏报道
6.各大教育机构新闻稿件
7.各大招聘平台网络媒体报道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以下简称国考)于11月30日至12月2日进行笔试,共有138.5万人参加。随后,面试工作于2015年1月20日开始,结束时间为2月28日。
在国考中,因为笔试成绩达到一定分数线才有资格进入面试环节,因此面试分数线的设定成为广受关注的焦点。
2. 国考面试分数线设定
2014年国考面试的分数线是根据工作岗位需求、竞争者数量、笔试成绩等多个维度来确定的。从全国范围来看,每一个部门和单位和要招聘的岗位设置的分数线略有不同,下面我们将从两个具体部门的招聘情况来分析一下国考面试分数线的设定。
(1)中央纪委招聘情况
中央纪委公布的543个岗位中,共有440个岗位设置了面试环节,面试人数为2.4万人。面试分数线最后设定在80分。其中,针对纪检系统、原生态普法志愿者岗等,面试分数线更为严格,设定在85分以上,而针对部分技术性岗位,比如语音工程师等,设定的面试分数线则更低。
(2)国家卫计委招聘情况
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招聘岗位分为4类,司局级岗位、处级正职、处级副职和科级及以下岗位。其中,司局级和处级正职岗位没有面试环节,只有笔试和考察。而科级及以下岗位的面试分数线最后设定在70分。考虑到面试人数较多,卫计委采取了分省(市)招聘的形式。据悉,面试最低及格分数线为62分。
3. 面试分数线制定的影响
面试分数线的设定直接关系到能否通过国考进入面试环节,也是考生选拔的重要标准之一。当然,不同部门的招聘面试分数线不同,还会根据不同岗位的特殊要求进行微调。
此外,面试分数线还会对全国公务员的招聘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由于竞争压力的激烈,面试分数线的设定让许多考生退缩,减少了公务员投身事业的意愿。另一方面,如果面试分数线过低,也会导致面试环节无法有效地衡量应聘人员的综合素质,拉低了公务员的素质标准。
因此,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定面试分数线,既能有效筛选出高素质的人才,也能激发公务员的事业热情。
4. 面试成绩的重要性
笔试成绩是进入面试环节的前提条件,而面试成绩则是最终选拔的决定性因素。面试环节主要考察应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应对复杂工作场景的能力,可以理解为是对应聘人员应聘资格和能力的最后一道关口。
在面试成绩中,最为重要的是综合素质面试成绩。不同于笔试,综合素质面试需要考生现场应对各种情景,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判断力等综合素质。而国考面试中,综合素质面试的成绩通常占据笔试成绩的80%以上权重。此外,其他环节的成绩也会对最终的面试成绩产生影响。
5. 总结
国考进入面试需要达到一定的笔试成绩线,而面试成绩又是公务员选拔的最后一环。面试成绩的设定,需要兼顾应聘岗位的特殊要求、公务员选拔的需求和应聘者综合素质的反映。
在进入面试时,应聘者需要全面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只有在各个环节中表现出色,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面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