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政协的三次会议是重要的政治事件,举办时间和议程都备受关注。本文将着重介绍今年(2021)的“十三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的时间及议程,并对其中一些重要议题做简要概述。
二、时间和地点
2021年的“十三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于3月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历时5天,至3月10日闭幕。
三、议程
今年的全国政协三次会议议程十分丰富,共包括以下十个方面内容:
1. 提出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工作报告
自2018年11月,韩启德当选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开始,全国政协工作进入新阶段。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工作报告是政协工作的总结与规划,今年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全面振兴的战略支撑,要把握当前重大机遇,推动全社会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
2. 提出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从履行政协职能、加强政协自身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总结和报告。报告内容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政协工作,推动新时代政协事业发展提出了妥善建立应对特殊情况的机制,增强思想政治引领力,担当社会治理重任的任务。
3. 提出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提
案
提案是政协委员为民请命,向人大代表提供智力支持和议论的具体内容。这几年来,人民政协建立了全国性、社会性、群众性、权威性的政治协商制度,为提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提案,从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推动协商民主深度发展 、加强工作机制建设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具体的内容。
4. 依据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十点“人民民主之路”提高协商民主的质量
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民民主之路”中,协商民主是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提高协商民主的质量,政协全国委员会将从以下方面展开努力:加强制度建设,引导广泛协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协商人才;扩大参与范围,增强民主制度有效性。
5. 提出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带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十三五”以来,我国进一步完善了产业体系,在制造业领域持续迎头赶上。政协全国委员会也提出了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扩大开放、增加有效供给、吸引人才等方面的智囊建议,不断提升中国的现代产业技术水平和发展动力。
6. 提出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深化文化产品审查制度改革的意见
文化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政协全国委员会从深化文化产品审查制度改革、加强文化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关于推进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7. 提出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推进城市文化建设的意见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中不能被忽视的方面。政协全国委员会提出,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应该体现立德树人、创新引领、普及传承、规划引导等方面的要求,为广大市民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8. 提出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推动新时代中日关系向前发展的建议
中日关系历经曲折,未来的发展趋势备受关注。为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政协委员就重点领域展开讨论,建议中日应该更好地引领两国关系方向,落实好高层大国关系引领作用,努力扩大务实合作,释放两国市场 potentials.
9. 明确2020年政协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政协全国委员会去年提出的工作计划包括基本理论研究、参政议政、政务协商、社会服务四项重点工作,是政协全年工作开展的基础。今年“十三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将明确去年工作计划完成情况,为今年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0. 选举政协全国委员会新一届领导班子
民主集中制度是我国的基本原则之一。陈竺同志已经担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一职6年,此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将选举新一届领导班子。届时,全国政协的下一阶段工作将由新的领导班子来领导和推进。
四、结语
本文介绍了今年“十三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的时间、地点和议程,并对其中一些重要议题进行了简要概述。政协作为我国政治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挥着社会服务、民主监督、政策协商等方面的作用,本届政协的工作开展有望进一步加强。
2021年5月22日至2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共有参加会议的政协委员2285人。
本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针对当前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当前的重点任务,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政治制度改革和治理体系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等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专题讨论,提出了一批反映各方面要求和意见建议的提案。
2. 第一天会议内容
第一天上午,在全体政协委员开幕会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发表了题为《加强议政建言 凝聚团结奋斗力量——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的讲话,对本届会议的意义、要求、任务进行了阐述。
主席团常务主席、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分别作工作报告和组织工作报告,对政协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就今后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下午,全体政协委员分组讨论,听取了政协委员和代表所在界别、地区和单位的工作情况汇报,并就有关专题展开讨论。
3. 第二天会议内容
第二天上午,全体政协委员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听取了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家瑞题为《贯彻全会精神 高举民族团结大旗——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的讲话,这是本届会议最重要的一个议题之一。
下午,各组委员会分别召开专题讨论,就经济社会发展、政治制度改革和治理体系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和外交、国防与军队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有力地推进了工作。
4. 第三天会议内容
第三天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平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作了题为《更加积极作为 助力实现未来光辉》的讲话,主要谈到未来政协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下午,全体政协委员分别参加了各委员会专题讨论,在教育、文化与卫生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科技委员会等领域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5. 第四天会议内容
第四天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玛赤林在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作了题为《弘扬民族精神 共建美丽家园》的讲话,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会议最后,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作了题为《携手奋进 决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讲话,总结了本届会议的成果和收获,并对今后工作进行了部署和要求。
6. 会议期间提出的重要议题
本次政协会议涉及的议题涵盖多个领域,包括:
(1)民族团结进步:会议探讨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大政方针,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拓宽民族团结进步渠道、加强消除民族鸿沟工作等建议;
(2)经济社会发展:会议研究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提出了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等重大议题;
(3)政治制度改革和治理体系建设:会议就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推动政治体制改革、5G时代全球治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4)外交、国防与军队:会议探讨了新时代外交工作、军队改革、国家安全等议题。
7. 会议成果
本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提出的各项建议和意见,旨在积极为国家和人民利益服务,体现了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态度和精神。其中,关于加强民族团结大会的建议被广泛关注和引用。
除此之外,会议还通过了《国家安全基本法(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诚信经营的决定》等文件,为国家法制建设和治理体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8. 会议唯一遗憾
尽管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各项工作积极推进,但由于疫情影响,会议规模和范围受到较大限制,无法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查阅文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会议成果的实现和推进。但是随着疫情得到逐步控制和国家经济快速恢复,相信未来政协工作和会议会逐渐走向正常化和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