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容斥原理(容斥原理题目)

1. 定义和基本概念 容斥原理是组合数学中的一种重要原理,指的是求并集的大小、交集的大小和集合总数的关系。该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在计算复杂问题时简化计算,提高计算效率。容斥原理的基本概念包括集合、交集、并集和

1. 定义和基本概念

容斥原理是组合数学中的一种重要原理,指的是求并集的大小、交集的大小和集合总数的关系。该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在计算复杂问题时简化计算,提高计算效率。容斥原理的基本概念包括集合、交集、并集和补集四个概念。

(1)集合:集合是指一些具有相同特征的对象构成的整体。例如,全体自然数构成的集合是一个无限集合。

(2)交集:交集是指两个集合共同拥有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例如,集合A={1,2,3,4}和集合B={3,4,5,6}的交集为{3,4}。

(3)并集:并集是指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包括重复的元素。例如,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为A∪B。

(4)补集:补集是指一个集合中没有出现的元素,记作A’或者 Ac 。例如 ,在集合S={1,2,3,4,5}中,S\\{1,2}的补集为{1,2}’.

2. 第一原理

首先介绍如何用容斥原理求两个集合交集的大小,即 A∩B 的大小。

假设集合 A 中有 m 个元素,集合 B 中有 n 个元素,且两个集合的交集大小为 k 个元素,那么 A∪B 中的元素个数为 m+n-k。

首先考虑 A 集合的元素个数 m,其中一部分元素也属于 B 集合。因此,我们要减去 A 和 B 集合中重复的部分,即交集元素个数 k。接着,对于 B 集合中的元素,也可能属于 A 集合中,但这部分元素已经被计算过了,为了不重复计算这部分元素,我们需要再减去 B 集合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

最终,我们得到 A∪B 中元素的个数为 m+n-k ,即:

| A∪B | = | A | + | B | - | A∩B |

该式子就是容斥原理的第一原理,它表达了两个集合的并集大小等于两个集合元素个数之和减去它们的交集元素个数。

3. 推广

当需要求多个集合的并集大小时,我们可以推广第一原理。设 A1,A2,…,An为 n 个集合,它们的并集包含 k 个元素,即A1∪A2∪…∪An 的元素个数为 k。我们现在要求这 n 个集合的交集大小。

和前面一样,我们考虑 A1 集合中的元素个数 m1,其中一部分元素也属于 A2,A3,…,An 集合。因此,我们需要减去 A1 集合中和其他集合的交集,即 A2∩A3∩…∩An。接着,我们需要考虑 A2 集合中的元素个数 m2,这部分元素已经在计算 A1 集合的时候被减去了,因此不需要再次计算。而对于 A2∩A3∩…∩An 这些元素,也属于下一个集合 A3,因此在计算 A3 集合的时候也会被减去,为了不重复计算这部分元素,我们需要加上 A2∩A3∩…∩An 的元素个数。

按照这个思路,最终得到:

| A1∪A2∪…∪An | = m1+m2+…+mn - ( | A1∩A2 | + | A1∩A3 | + … + | A(n-1)∩An | ) + ( | A1∩A2∩A3 | + | A1∩A2∩A4 | + … + | An-2∩An-1∩An | ) + … + ( -1 )^(n-1) | A1∩A2∩…∩An |

用符号表示为:

| A1∪A2∪…∪An | = ∑ | Ai | - ∑ | A(i,j) | + ∑ | A(i,j,k) | + … + ( -1 )^(n-1) | A1∩A2∩…∩An |

其中,第一项是所有集合的并集大小,第二项是所有两个集合的交集大小减去,第三项是所有三个集合的交集大小再加上,依此类推,最后一项是所有 n 个集合的交集大小。这就是容斥原理的推广形式。

4. 应用实例

容斥原理可以用于解决包含重复计算的复杂计数问题,例如:

(1)求 N 个元素的所有子集个数

假设 N 个元素分别为 a1,a2,…,aN,它们的所有子集个数为 2^N 。我们可以考虑用容斥原理来计算不合法的子集个数,即由重复元素导致的子集。假设 a1 和 a2 两个元素同时出现在一个子集中,那么我们需要减去 a1 和 a2 都不出现在子集中的情况,即 N-2 个元素的子集个数为 2^(N-2) 。但是,我们发现对于每组相同元素,都会减去两次,而重叠部分也只有一次,因此需要将重复计算部分加上。由于所有不合法的子集都被计算了两次,因此最终答案为 2^N - C(N,1) × 2^(N-1) + C(N,2) × 2^(N-2) - … + ( -1 )^N C(N,N) × 2^0 。

(2)求满足特定条件的集合个数

假设有 N 个元素,每个元素都有 T 种不同的属性。求所有满足以下条件的集合的个数:每个元素属性的数量都是偶数。我们可以考虑用容斥原理来求所有不合法的集合个数。假设有 k 个元素的属性数量为奇数,那么对于这 k 个元素,我们需要从 T 种属性中选择奇数种属性,并且从 N-k 个元素中选择偶数个元素。这可以表示为:

C(T,1) × C(N-k,T-1) + C(T,3) × C(N-k, T-3) + … + C(T,T-1) × C(N-k,1)

但是,我们注意到每个元素的属性数量只能是偶数,因此,上述式子容易重复计算。例如,有两个元素的属性数量为奇数,它们的重叠集合有 T-2 种可能。因此,我们需要用容斥原理来排除这种情况,即:

∑[ ( -1 )^k C(N,k) × ∑[ C(T,2i+1) × C(N-k, 2i) ] ]

最终,满足条件的集合个数就等于所有集合的个数减去不合法集合的个数。

5. 总结

容斥原理是组合数学中一种重要的原理,它可以用于计算多个集合的并集和交集大小。在实际问题的求解中,容斥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避免重复计算。除了以上两个应用实例外,容斥原理还可以用于计算多重集的排列组合、求满足若干条件的集合、计算棋盘上的不与对角线相交的方案数等等。因此,掌握容斥原理对于解决组合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1.容斥原理概述

容斥原理是一种常用的计数方法,可以用于解决包含条件的计数问题。它表述为:“针对一个集合值,将它分解成若干个子集,然后减去所有子集的并集,再加上所有子集的交集,即可求得集合值的大小。”这一原理的应用范围广泛,既可以应用于概率计算中,也可以用于组合数学中。

2.容斥原理的三种形式

容斥原理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述。以下是三种常见的形式:

(1)二项式展开式中的容斥:对于正整数n和k,有以下公式

$$\\sum_{i=0}^{n}(-1)^i\\binom{n}{i}(j-i)^k=\\begin{cases}

0&\ext{j}<=0\ext{ or j}>n\\\\

j^k&\ext{j}\\in[1,n]

\\end{cases}$$

其中,“$\\binom{n}{k}$”表示从n个元素中取出k个元素的组合数,“k”是一个非负整数,“j”是一个正整数。

(2)计算交集和并集的容斥原理:设A和B为任意两个集合,则

$$|A\\cap B|=|A|+|B|-|A\\cup B|$$

其中,“|A|”表示集合A中的元素数目。

(3)多集的容斥原理:设A为元素数目为n的多集,且k个元素的重数分别为$a_1,a_2,…,a_k$,则有以下公式:

$$|A^c|=\\sum_{i=1}^{k}(-1)^{i-1}\\binom{k}{i}|A^{(i)}|$$

其中,“k”是多集A中不同元素的数目,“$|A^{(i)}|$”表示选出i种元素组成的子集B,使得B中每种元素的重数都不超过$a_1,a_2,…,a_k$的方案数。

3.容斥原理的应用举例

(1)计算整数区间[1,100]中既不是2的倍数也不是3的倍数的正整数个数。

解析:根据容斥原理,设S为所求集合,则有:

$$|S|=|S_1|+|S_2|-|S_1\\cap S_2|$$

其中,“$S_1$”表示所有非2的倍数的数构成的集合,“$S_2$”表示所有非3的倍数的数构成的集合。

计算得:

$$|S_1|=50,|S_2|=33,|S_1\\cap S_2|=16$$

因此,所求的集合大小为:

$$|S|=50+33-16=67$$

(2)计算在10个数中任取6个数,至少有两个数相等的方案数。

解析:根据容斥原理,设S为所求集合,则有:

$$|S|=\\binom{10}{6}-\\binom{10}{1}\\binom{9}{6}+\\binom{10}{2}\\binom{8}{6}$$

其中,“$\\binom{10}{6}$”表示从10个数中任取6个数的方案数。

第一项表示任取6个不同的数的方案数;第二项表示从10个数中任取1个数为基准,然后从其余9个数中任取6个数的方案数;第三项表示从10个数中任取2个数为基准,然后从其余8个数中任取6个数的方案数。

计算得:

$$|S|=210-10\imes84+45\imes28=738$$

因此,在10个数中任取6个数,至少有两个数相等的方案数为738种。

(3)在一个班级中有40个学生,其中20个人学习了英语,25个人学习了数学,15个人学习了物理。问至少有一个学科学生的人数是多少?

解析:根据容斥原理,设S为所求集合,则有:

$$|S|=|S_1|+|S_2|+|S_3|-|S_1\\cap S_2|-|S_1\\cap S_3|-|S_2\\cap S_3|+|S_1\\cap S_2\\cap S_3|$$

其中,“$S_1$”表示学习了英语的学生构成的集合,“$S_2$”表示学习了数学的学生构成的集合,“$S_3$”表示学习了物理的学生构成的集合。

计算得:

$$|S_1|=20,|S_2|=25,|S_3|=15,|S_1\\cap S_2|=5,|S_1\\cap S_3|=0,|S_2\\cap S_3|=0,|S_1\\cap S_2\\cap S_3|=0$$

因此,至少有一个学科学生的人数为:

$$|S|=20+25+15-5-0-0+0=55$$

在班级中至少有一个学科学生的人数是55人。

4.总结

容斥原理是一种解决计数问题的常用方法,具有普适性和灵活性。通过将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可以得到简单的公式,并通过计算得出所求的答案。应用容斥原理需要对问题中的集合进行分析、交集和并集的计算,并进行配对和排除,这对于增强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好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01171/
1
上一篇淮安市人事考试网(淮安市人市考试网)
下一篇 深圳市考成绩公布(深圳市考成绩202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