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两会”?
“两会”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大”)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的会议,分别称为“全国人大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会议”。
2. 两会的重要性
全国人大和政协是中国的两个最高民主机构,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行使立法权、监察权、决定权等职权。政协则是中国的最高政治协商机构,由各政治派别、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组成,其职能是提出政治建议和参政议政。
3. 历届两会召开时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一届全国政协召开。此后,全国人大会议和政协全国委员会会议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会按时召开。以下是历届两会召开的时间: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一届全国政协:1954年9月
-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二届全国政协:1959年3月
-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三届全国政协:1964年9月
-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四届全国政协:1975年1月
-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五届全国政协:1978年1月
-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六届全国政协:1983年6月
-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七届全国政协:1988年3月
-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八届全国政协:1993年3月
-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九届全国政协:1998年3月
-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十届全国政协:2003年3月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2008年3月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十二届全国政协:2013年3月
-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十三届全国政协:2018年3月
4. 2020年两会召开时间的变动
在往年,大约在每年的三月初都会举行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的会议,但是在2020年的两会会议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而推迟了两个多月。
本届全国人大会议原定于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会议原定于3月3日在北京召开。但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为保障与会代表摆脱感染风险,同时不影响议事质量,中央领导层决定将“两会”延期至5月21日和5月22日召开。
不同于以往的“两会”,今年的会议将不会邀请外国记者和友好组织代表参加,而是以视频连线形式向全球媒体作出报道。在最初的计划中,参会代表需要在清华大学运动场排队接受核酸检测,但是在5月7日的政务会议中,官方表示现场检测将被取消。
5. 2020年两会的议程
本届全国人大会议的主要议程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政府工作的总体部署,是对上一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对今年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的重要会议。在会议中,国务院总理将作政府工作报告,几个重要部委和地方政府也将作相关工作报告。此外,代表们还将听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二是审议和通过各项涉及经济、改革、社会管理、民主法制、人事任免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决定。
此外,政协会议的主要议程包括讨论和审议政治报告、民主监督、提案、各委员会的工作报告等。代表们不仅可以在会议期间讨论政治理论,还可以就实际问题提出建议并提出议案。
6. 2020年两会的重要议题
由于新冠疫情对中国社会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今年的两会议题主要涉及疫情防控、经济复苏、国内外形势等方面。
其中,疫情防控仍然是重点议题。代表们将听取和审议政府对疫情的应对措施,包括对于医疗卫生体系的改善和提升,疫情期间的经济及社会救助政策等。此外,代表们还将讨论如何更好地应对以后可能出现的疫情。
除了疫情防控,代表们将讨论经济发展。中国正面临外贸需求外缺、内外交困的形势,如何实现经济复苏成为了本届全国两会的重点。代表们将审议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财政金融、医药健康、教育文化等领域,以及如何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还有一个关键议题是代表们对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家外交政策的探讨。在华盛顿和德黑兰等地,国际关系日益紧张,引发了世界关注。今年的两会会议中,代表将展开讨论,就中国外交策略的调整和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7. 两会召开对中国的意义
两会的召开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体现,也是全国民众行使参政议政权利的重要途径。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政治协商会议上,代表们可以为民众利益发声,提出批评和建议,推动制度和政策的变革。此外,两会还是政策和方案的制订机构,代表们对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以保障了法治的落实。
两会的召开也有助于加深改革开放,以及推动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同体系中的力量。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代表们在会议中讨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发展方向,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此外,两会的召开还有助于积极推进中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总的来说,两会的召开是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制度稳定化、发展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代表们在会议期间互动交流,凝聚智慧和力量,一起探讨怎样推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两会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国内,在国际上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1. 深入王毅外长记者会:两会不受疫情影响
2020年3月8日,外交部召开了“两会”记者会,向外界介绍中国议会制度和中国外交工作等。王毅外长在会上表示,中国的两会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盛会,今年的疫情不会影响到会议的召开时间。从此,外界对于两会召开的疑虑逐渐消除。
2. 两会召开时间确定:5月21日至27日
2020年5月14日,中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宣布202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和全国政协(政协)将于5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这也意味着,中国议会制度和政治生活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盛事。
3. 两会召开形式:线上线下结合、分时段召开
由于疫情的缘故,今年的两会的召开形式相比往年将有明显调整。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今年的两会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视频会议、云会议、网上联络等方式召开。而会议的时间也会分时段安排,以确保人员密度不过大。
4. 两会各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
自两会召开时间确定后,各项准备工作就开始了紧锣密鼓地推进。其中,疫情防控措施是各项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据新华社报道,两会期间将采取细致入微的疫情防控措施,每个代表都将有一份个人防护装备。同时,与会人员要接受核酸检测,并持健康码入场。
5. 两会议程:两部委领导改选
今年的两会议程颇有看点。此次两会将改选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委,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国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此外,还将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而作为今年两会的另一个重头戏,国务院组成部门改革方案和分设部门任务也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