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立法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机构,是中国人民的统一战线组织。
2. 什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的机构,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中国人民通过普选选出的代表,代表人数为2970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按照每年一次的原则召开,主要职责是制定和修改宪法,制定、修改法律、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选举国家根本机关领导人等。
3. 什么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机构。它是由各政党、人士和团体的代表组成的机构,每届任期五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是中国人民通过委任等方式选出的代表,代表人数为2230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按照每年两次的原则召开,主要职责是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和建议,对国家机关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

4. 202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何时召开?
2021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3月5日召开。这是两会历史上第五次在3月份举行。通常情况下,两会会期为10天左右。
5. 2021年两会期间主要议题有哪些?
2021年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聚焦的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国务院关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议国务院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聚焦的议题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医疗卫生、法治建设、扶贫攻坚、国际关系、民生福祉等方面。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及其他国家领导人。
6. 2021年两会的主要成果有哪些?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
2)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202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草案)安排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高达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4000亿元。同时,把应对气候变化列入财政支出范畴之内,加强碳中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支持。
3)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权市场,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针对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中国将推动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权市场,以推动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4)加大科技创新支持。2021年国家将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努力将技术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人工智能治理和管理规则,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5)扩大融资渠道,加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中国将扩大融资渠道,加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资本市场改革等。

6)加大脱贫攻坚力度。2021年中国继续坚持精准扶贫的路子,继续向贫困地区、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集中投入,推动全面脱贫。
7. 总结
2021年的两会,关注的议题面广,涉及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法治建设、医疗卫生、民生福祉、脱贫攻坚等方面,国家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其中“碳中和”的目标更是对全世界的重大意义。此次两会完成了各自的议程,并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成果,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1年全国“两会”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三届会议。据官方网站披露,中共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三次会议则于2021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则于2021年3月4日在北京开幕。按照往年惯例,两会通常在全国政协和全国人代会交错举行,期间共计约为两周左右。

2. 2021年全国人大会议结束时间如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大会期为五年,每年定于3月5日在北京召开。202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三届会议于3月5日在北京召开,历时10天,于3月15日下午圆满结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三届三次会议确认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加强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定》,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等重要事项。
3. 2021年全国政协结束时间如何?
全国政协是中国的最高政治协商机构,也是全国著名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族各界代表政治交流平台。2021年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于3月4日在北京召开,历时5天,于3月9日下午圆满结束。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协工作报告(草案)》和《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闭幕词》,选举产生新一届全国政协领导机构等重要事项。

4.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都审议了哪些议题?
两会是中国政治的重要会议,代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等多个领域。2021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审议了许多议题,包括疫情防控、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民生问题、基层治理、科技创新、脱贫攻坚、教育改革等等。
5. 两会期间,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和建议引起了哪些关注?
在两会期间,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和建议引起了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发挥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积极作用,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改革开放、加强民族团结、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等重大问题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他还强调要加强疫情防控、推进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的工作。其他中央领导人也纷纷提出建议,包括财政政策、金融业发展、科技创新、农业农村发展等各方面。

6. 2021年两会期间颁布了哪些重要法律法规?
2021年两会期间,相关部门颁布了多份重要法律法规,强化了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其中包括:
(1)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2021年3月11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加强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定》,该决定将“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纳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并对其予以贯彻执行。
(2)反外国制裁法
2021年3月1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旨在维护全国人民的利益和尊严,保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捍卫国际秩序和公正正义。
(3)婚姻家庭法修订草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2021年3月11日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家庭法修订草案》,主要修正了离婚程序、子女抚养问题、人身权利等方面的内容。草案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4)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
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于2021年9月10日起正式实施。该法对外商投资企业营商环境、国家安全审查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加公平、稳定、可预期的经营环境。
7. 两会期间,有哪些热点话题?
2021年两会期间,除代表们的建议外,还有一些热点话题。其中最受关注的包括:
(1)香港民主斗争问题
随着“反送中”运动的持续发酵,香港的民主斗争问题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两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一项决定,进一步加强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以保障香港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
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正在逐渐缓解,而疫苗的普及与国际合作关系密切相关。两会期间,代表们就如何加强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复苏展开了热烈讨论。

(3)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的发展方向。两会期间,代表们纷纷提出具体建议,探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实践。
(4)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两会期间,代表们就如何强化环境保护、推进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8. 两会结束后会对中国的发展和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两会结束后,各级政府将根据会议的决定和建议制定相关政策,以推进中国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两会结束后,中国将进一步强化法制建设和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合作发展。
9. 如何评价2021年两会?
2021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围绕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各成员积极建言献策,体现了中国民主协商的健康和发展。两会通过的相关议案,将有望为中国的法制建设、民生改善、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两会期间,中央领导人强调加强民生保障,保障发展机会的公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鼓励创新、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稳定市场预期的营商环境等,将有助于稳定中国经济,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