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十九届六中全会知识点(十九届六中全会知识点人民网)

1. 全会时间和地点 第十九届六中全会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 2. 全会的召开意义

1. 全会时间和地点

第十九届六中全会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

2. 全会的召开意义

第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全球疫情仍在肆虐、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召开的,是中共中央认真研究当前我国发展形势、总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工作经验、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重大任务的重要会议。

3. 全会通过了什么文件和文件的主要内容

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主要内容

(1)明确了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目的、原则和总体要求;

(2)强调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点任务;

(3)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4)明确了加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

(5)明确了进一步推进农村振兴,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的任务;

(6)提出了发挥国家治理优势,努力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的措施。

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主要内容

(1)明确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总体要求;

(2)强调了党的领导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始终恪守宪法和法律,遵守法治规则;

(3)明确了提高全社会法治观念和素质的任务和措施,强调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4)全面阐述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加强司法公正的重要性和措施;

(5)提出了加强公正、高效、权威的反腐败斗争,促进全面从严治党。

6.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亮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新发展格局: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格局强调以国内市场为主体并与国际市场相联系,促进内需和外需的平衡发展,以便提高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2)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等措施提高中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3)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并强调了发挥绿色经济的优势。

(4)农村振兴:进一步推进农村振兴,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农村振兴的目标是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改善农村环境。

(5)消费升级:促进消费升级,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以进一步增强国内市场的活力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7. 全会通过的决定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意义

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党中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健康发展。

一、背景介绍

1. 十九届六中全会时间和地点

2. 全会召开的目的和重要性

3. 全会的主题和议程

二、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

1. 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党的历史问题的回顾和总结

3. 党的建设问题的分析和提出

三、关于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决定

1. 决定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2. 决定对国家和党的建设的影响和意义

3. 决定的实施和监督机制

四、其他相关问题

1. 全会对涉台问题的态度和决策

2. 全会对外交领域的重要部署

3. 全会对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背景介绍

1. 十九届六中全会时间和地点

十九届六中全会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共计4天。

2. 全会召开的目的和重要性

全会的召开是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五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证。

全会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当前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舞台,也是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步。全会所提出的决策和部署,将对中国的发展和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3. 全会的主题和议程

全会的主题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会的议程主要包括:

(1)听取和审议习近平总书记作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报告》。

(2)研究和审议中央委员会关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决定草案。

(3)研究和审议中央委员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草案。

(4)研究和审议中央委员会关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决定草案。

(5)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

(6)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新时代改革开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

1. 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主要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并提出了在未来五年和更长时间内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报告分为10个部分,共35.7万字。

报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制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国家治理能力。

2. 党的历史问题的回顾和总结

报告还回顾了党的历史,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是我们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制度保障。

3. 党的建设问题的分析和提出

报告还对党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举措,这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

报告指出,必须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凝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力量。

三、关于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决定

1. 决定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政法工作创新,推进政治建警、军队法治建设,以及推进基本国际关系法治化等五个方面,实现全面依法治国。

2. 决定对国家和党的建设的影响和意义

这份决定标志着中国继续推进依法治国的步伐,意味着中国将进一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巩固法治基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3. 决定的实施和监督机制

中央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份意见的实施将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党的领导地位,确保全会的决策得以坚决执行和落实。

此外,全会还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新时代改革开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开放的方向和目标。

四、其他相关问题

1. 全会对涉台问题的态度和决策

全会提出,“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时,全会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与深化两岸关系若干重大措施的意见》,提出一系列措施以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将有助于缓和当前复杂的两岸关系。

2. 全会对外交领域的重要部署

全会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决定草案》,这份决定提出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要求和主张,力争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包容普惠的全球治理体系。这份决定对于增强中国对全球治理的话语权和贡献力量,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全会对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全会研究并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份建议提出了未来五年和更长时间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政策。全会的决策将对未来国内经济和与世界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总的来说,十九届六中全会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中国治理体系的潜力,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和治理提供了重要指引和保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99756/
1
上一篇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全国公务员考试官网)
下一篇 教师资格证试题及答案(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解析)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