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公务员考试的简介
中国公务员考试是经由中国国家公务员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职务管理制度,设立的一个系统化、层次化、多层次招录选拔公共行政机关人员的一项综合性考试。中国国家公务员局(State Public Service Administration)正式授权各省及自治区公务员考试机构举办全国公务员考试,每年招录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人员,满足分级政府的招录需要。
二、目的
中国公务员考试的目的是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机构人员管理制度,通过严格的考试,选拔优秀的公务员,强化有组织的全民公务员选拔,要求考生符合职业品质,科学思维能力,把握新事物以及服从任务,确保考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和技能。这些也是中国国家公务员局希望实现的考试目标。
三、考试程序
1.申请:首先,考生必须准备申请材料,完成网上报名,具体要求由各省考试机构和国家公务员局发出,考生要仔细阅读,完成注册;
2.报到:考生需要根据所在省考试机构安排的时间和地点,准时报名参加考试录取登记;
3.考试:考试内容包括普通话、法律法规、信息处理和其它知识等多项,考试一般有两个部分,一是笔试,一是综合应用能力测试;
4.评审:考试结束后,由各省考试机构对考生进行成绩评定,确定录取结果;
5.录取:经过成绩评定,合格的考生将被安排到公务员单位担任职务。
四、影响中国公务员考试的因素
1.历史影响:由清末时期引起的贪污腐败等社会问题,使得政府强化公务员的选拔考试,实施科学考试,强调定责任;
2.经济影响: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招募流程,招募优秀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公务员考试;
3.文化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敬业精神,在公务员选拔过程中,也正是由此体现;
4.技术影响:近些年公务员考试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考试时间和水平也有所加强,使其成为一项系统结构完整、考核水平较高的考试。
1. 中国公务员考试:
中国公务员考试(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是中国古代及近代招聘官吏的一种考试,是以能识别和发掘各级人才以及充实国家行政机关、官员队伍为目的而筹划并举行的一项考试活动。考试制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科举制度,到现代时代的考公考试,一直发展到今天的公务员考试。
2. 演变过程:
(1)春秋战国时期,科举制度的诞生把“考状优胜”的基本模式奠定下来,科举制度的发展为招聘官吏的考试制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2)明清时期,明清皇室以考试为主要招聘方式,以考试来确定官员级别。清朝著名的科举考试形成了先后有科举及特考、三级科举两科考试和状元榜三科考试的考试制度,形成了明清时期招纳官吏的一整套考试制度,其代表选拔的形式就是钦定状元。
(3)1911年平台之后,改革实行入国考试,即考公考试。考公以及考核官员的经历和业绩成为官员任职的唯一途径,而且把考试里设置了法学、选择、时事知识等科目,以帮助选拔精深才智,以及根据当时实际需要来培育出一支行政机构管理民众的官员队伍。
(4)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中国公务员考试逐步成形。1952年,有关部门成立了全国公务员考试处,统一管理公务员考试工作。1959年,国务院公布《全国公务员考试办法》,明确了公务员的等级考试选拔制度。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暂停此前的公务员等级考试,实行招考制度,即招聘考试、事业考试及考核三种考试形式。
3. 当代考试科目及程序:
(1)公务员考试招考主要考查地方政府职位以及行政服务性专业职位,一般分为通用性知识考试,职位专业性考试和考核三部分组成。其中,通用性知识考试包括多项不同类型的知识,如法律法规、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理论、文化知识、历史事件、时事新闻等。职位专业性考试内容根据职位而定,考核内容也是根据职位而开设,比如实习、课程等。
(2)公务员考试程序一般分为采用笔试形式进行考查,考试试卷由中央招考管理机关出题,每个省份招考机关根据本地招考要求制订考题。在一些考试中,考试中的口试或实习考核也是全国统一安排的。
4. 公务员考试对于中国大学生的影响:
对大学生而言,参加中国公务员考试是习以为常的一件事,公务员的自尊心很大,所以不少大学生都喜欢参加公务员考试,有了机会就会钻研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