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都招警概况
成都市招警活动分为三大阶段:招考准备阶段、正式招生阶段、录取考生阶段。
主要任务是招收合格的人员:招聘大专以上学历具有有效健康证明的成都籍普通应届中等技术人员(高技术)及成都市退役士兵。
二、招考准备阶段
1.组织招聘工作。根据有关招聘标准,结合成都市人才市场形势,确定招警目标、数量、类型,并组织相关部门准备好招聘工作。
2.筹备考试细则。根据成都市招录标准准备好考试细则,及有关报名、考试安排等事宜;
3.组织专家编卷。组织专家编制试题,准备考试材料,并配备考试评审工作人员;
4.招生宣传工作。负责在网络、报刊等媒体进行宣传,提前宣传招警事宜,并招募有志之士;
5.综合评价工作。在招生中制定综合评价指标,建立起考试评定系统,制定评审机制,做好准考证、录取证书发放等准备工作。
三、正式招生阶段
1.实行资格审查。对报名考生进行学历、身体状况、政审等资格审查;
2.实施考试安排。依据考试细则,结合实际情况,安排好考生在考点及当天的具体安排,并加强考场管理;
3.办理复审工作。收集考试的答卷,办理复审程序,并准备考试成绩;
4.组织在线交流与讨论。设立讨论组,针对考生在考试过程中遇到的疑问,积极与参加考试的考生尤其是待定考生进行线上交流与讨论,为他们提供最及时、准确的信息。
四、录取考生阶段
1.进行录取审核。根据考生的报名信息与考试成绩,通过录取审核确定最终考生的录取情况;
2.公布成绩录取结果。公布报名考生的报考、考试与录取成绩及结果;
3.办理录取录取工作。编制录取名单,组织办理考生入警手续;
4.建立考生市场系统。收集成都市招警工作中有针对性的考生市场及报考新型市场资源信息,加强网站管理,建立考生市场系统,为后期招考工作做好准备。
五、服务考生阶段
1.提供考生咨询服务。为考生的留学、就业、健康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
2.举办就业宣讲会。组织集中宣讲招聘企业,帮助考生实现就业目标;
3.招聘辅导讨论会。定期组织考试辅导讨论会,给予考生相关考试、就业指导;
一、成都招警的历史
1. 成都招警,是由中国历史上最早在成都设置警察队伍开始的,可以追溯到新疆西域征引将军何雷节书写汉代西部设置郟墉,包括县城四大守门人,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警察。
2. 明朝中后期,明初靖江击穿的同节,奉旨以招官招用士兵30人,这才有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形成,御林警察和官兵共用。
3. 清朝时期,海瑞以守备役人士向清廷租缴,沿用《明政府制度》,1776年,安置植苗士兵于南京应垦处招警,1984年,清廷正式调回西部,县衙成立招警科,俗称“府兵”。
4. 民国时期,出现了China Detachment of Police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警察,按照军事体系及种类注册,1913年,国政以“自核”改变警察的招录及组织,依照法规设定编制让社会里的警察有自己的形象及绝对权力。
5. 抗日时期,受日本驻国政府影响,规模大大增加,组织上更加严密,1937年中华民国政府将公安部重新设立为中华民国公安部,设立执行总局,属直属部门,中华民国统治期间,成都招警呈现了全面发展和完善的状态。
6.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政府体制改革,警察体制也有了纵深发展,警力规模不断增加,警权完善,分工明细,设有特警、治安、交警、刑侦、罪案督察、侦查、经侦等,1966-1976年间警务制度及人员工作再次改革,以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并将社会秩序维护放到国家战略领域中,这一切都为成都招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 自1978年以来,成都招警在政策、法规、制度及体制示范上,一直坚持艰苦朴素、实事求是的作风,全面有力地行使维护社会治安和交通安全职责,积极贯彻执行改革登记和混合治理等新思路,让国家安全,警民共安,以达到完善警务制度,强化次生防控的宗旨。
二、全面发展与改革
1. 1980年成都招警改革,现代化改造,实行普通治安管理和普通交警,组建全面招警,实施决定性操作和多种情报收集,1888年标志着招警工作正式进入现代化时代,加强警务设施建设,实行标准化管理,使神圣的任务更好的完成。
2. 全面招警的发展还在不断的变化中,治安招警及路面侦查巡察,伴随技术革新不断完善,1994年,以传统执法制度改革为基础的新的警权秩序,分管区域及小区安全,为保障国家安全,民众安宁立下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