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月谈
半月谈是一本流行于清朝时期的月刊杂志,于1798年创立,在1829-1832年间发行,是中国近代新闻传播史上的一份珍贵文献。半月谈是一本以探讨历史、文化、人文社会等课题为内容的小本月刊杂志,是中国近代新闻传播史上的一份非常珍贵的文献。当时,半月谈的主题多元化,既有生活文章,也有历史、新闻等,具有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崇高意义。
二、半月评论
半月评论是清代流行的一种新闻性报刊,于1842年创立,在1847-1878年间发行,与《半月谈》共渡难关。它是一本讨论公共事务,包括国内外新闻类文章的小本月刊,是中国近代新闻传播史上的一份珍贵文献。它以新闻性报道有助于揭示时下社会和文化状况,也深受清朝大臣文人的重视。半月评论的内容涉及新闻、报告、评论等多个方面,生动反映当时的思想状态,引发学术界的热议,为人们了解当时社会和文化背景提供了重要资料。

(一)“半月谈”的产生
“半月谈”的创立,主要是由黄兴茨担任主编,梁启仁及陈宗中两兄弟任编辑而滋生的。1892年,黄兴茨因为穷困而不得不停止编辑《台湾新闻》,遂决意到香港继续从事新闻工作,于是创办了“半月谈”,杂志内容反映了当时新闻界社会文化内容。同时,“半月谈”创刊不久就开始引起台湾民众的关注,连《台湾新闻》编辑梁启仁也被引荐来加入“半月谈”,编辑团队一天天壮大起来,包括布拉德利、蒋梦辉、吴毓德、张维平、徐建国等著名编辑,开始了“半月谈”的历史。
(二)“半月评论”的产生
“半月评论”此刊是《半月谈》创刊后不久就产生的。1914年,出版《半月评论》这一评论型报纸,由陈宗中担任主要编辑,梁启仁担任顾问,主要以批判性评论为主进行开篇评论,并分文艺、政治、社会等版块,其内容开拓、体裁多样。出版了一些评论文章,从而引起社会关注和反响较强的。通过“半月评论”的发表,不仅推动了当时社会变革的发展,而且对评论文学的发展也起了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