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国考补录
1. 国考补录是指,招录公务员考试结果下发后,经补充材料考核合格考生,被录用为公务员的过程。此项招录方式是公务员考录中一个重要的重置录人机制。
二、国考补录的实施时机
2. 典型的国考补录实施时机集中在招录公务员考试结果下发后,在鉴定专家和省政府领导参阅审查考生材料,附带补充材料后,对考核合格的考生正式录用的过程中。
三、国考补录的实施过程
3.1 领导参阅审查:按照国考考试结果下发后,由公务员招录领导组成由省政府领导和鉴定专家审查、参阅考生材料与背景情况,在报考人数超过录用名额的情况下,可挑选合适的考生经补充材料资料后,进入补录最后决定录用名单。
3.2 补充材料:参阅审查中被挑选出来考生经补充其所涉及材料后,把握其可供补录的最佳优惠期限,把补充后的材料提交录用审查和终审。
3.3 录用审查:依据招录纲要,省政府领导和录用领导组成的录用审查组,奔就补录考生的考核材料进行审查,对补录材料和考生背景资料进行审查,确认考核合格的考生参加招录补录终审。
3.4 终审:由省政府层面负责人组成的终审组审议补录考生的材料,最终确认考核合格的考生,录取为公务员。
四、补录考生应具备的条件
4.1 考生具有正当的基本条件:凡是拥有正当的职业资格学历,且合格的考生都必须满足公务员录用的考试成绩、报考条件和有关规模和条件要求。
4.2 明确的考核要求:考核要求坚持公务员考录“竞争性合格”制度,以此要求考试合格分数线及相应录用名额,保证录用考生一定水平,从而凸显用人单位职业遴选及晋升考核制度的权威性。
4.3 经补充材料考核合格:补录考生要求经补充材料考核合格,且被录用为公务员,在政府机关、公共机构上履行公务的职责。由于国考考生材料因竞争压力,书面作文等有可能产生把握空间,届时补充材料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考生录用的可能性。
五、国考补录的目的与意义
5.1 满足公务员人才紧缺的需求:公务员招录过程中,一般都要面对公务员人才紧缺的问题,而国考补录则是为了克服人才紧缺,给参加考试的学子宽松一定的把握空间。
5.2 拓宽录用名额:全国公务员招录考试每年举行,考生数量众多,但是能够被录用的名额比例不高,因此国考补录应运而生,其目的也在于拓宽录用的名额范围,为更多的学子提供成功的机遇。
1. 国考补录是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改革的一部分,旨在实现大数据技术对国家公务员的招考管理。该改革是国家继《国家公务员法》修订提出的“建设更加平等、公平、公正、有序补充录用机制”之后取得的重大成果。
2. 国考补录受此改革影响,必须实施大数据化招考管理,推动国家及各级公务员招考工作新进展。从考试计划、考生报考、人才录取到背景审查都使用大数据化管理,以全面数据视角进行招考任务计划。
3. 为了实现以大数据风控的“国考补录”,各个省份成立了由专家、行业经理组成的“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推进小组”,在大数据风控的理念指导和技术支持下,主要负责可采集考生的背景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以及应考经验,入选考生应具备教育素养、工作经历、应考履历等背景信息,有利于择优选拔具有专业能力和丰富政策实施经验的优秀人才。
4. 国考补录重点研究各地招考计划和招考规定,实现健全大数据化管理,推动考生背景深度数据审查,结合大数据风控理念,减轻招考细则负担,加快各地招考实施进度,减少个人利益被敷衍的现象,实现廉洁中的公平、公正、有序的招考改革目标。
5. 国考补录受某些国家法律法规保护,充分落实反腐倡廉办法,建立完善大数据化招考审批模式,有效减少形式主义审查,降低招考过程费用,保护正当权益。
6. 国考补录推出之后,充分激发了各级公务员考试的活力,在各级公务员的录用过程中,采用大数据风控的招考模式,更有效地预防腐败现象,提升了招考制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