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院校”的定义
“公安院校”是指面向全国招收公安领域相关专业人员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它的主要职能是培养社会各界社会安全管理和刑事侦查领域的高素质安全人才,为社会安全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和咨询方案,以及对公安机关的一般性和专门性技能培训服务。
二、“公安院校”的功能
1.开展基础理论教学。“公安院校”要求学生要在法治意识、公安思维、科学分析等五大维度,以及与社会安全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上有所深入。
2.开展技术实务教学。“公安院校”同时也培养专业性技术实务操作能力,如安全形势分析和预测、恢复违法者行动能力、调查取证技能、执法管理技巧及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等。
3.开展启发性的实践教学。“公安院校”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自我,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思维能力。为此要求学生能够参与室外实习、研学、导游等实践活动,以联系实际,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公安院校”的传统
“公安院校”在中国公安教育的发展史中的重要位置,一直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从1956年代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安院校”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推动中国公安教育的发展。此外,“公安院校”的办学理念也广受赞誉,它认为高素质的公安人才必须具备理论精深、见解远见、思维自由和全方位能力。为此,“公安院校”要求在教育管理上充满集体主义精神,在开展实践教学方面以实际案例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四、“公安院校”的发展导向
“公安院校”作为公安领域的一个重要服务平台,在当前面临社会安全管理方面的学术性问题时,要求其本着社会利益防护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为公安机关和社会提供可靠的支持与咨询服务,因此其发展着力点明确:
(一)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拓展“法治意识”;
(三)完善“刑侦技能”;
(四)提高“安全管理能力”;
(五)完善“研究咨询服务”;
(六)参与“社会安全研究”。
以上,是关于“公安院校”的简要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公安院校”还在不断致力于学科建设、教师资源开发、继续教育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着力打造一支精进的、恪守法治的、专业的、建设性的公安教育人才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