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风云录7 湘中龙山风电公路,应当考虑封闭
在湘江流域中部平原的最西端,湘中千年古镇、湘军发源地娄底涟源市杨家滩镇(清代属湘乡县)附近,平地突然拔起一座海拔1513米的雄伟大山,它就是湘西南无数崇山峻岭的龙头——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龙山具有独特的中医药文化,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龙山药王文化”持有者,全国首批100家康养基地之一。
但龙山的面貌近年来发生了巨变。无可否认的是,直通山腰凤凰寺的盘山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用,为地方上带来了很大便利。但围绕矿山的长期开采和风电建设,则是争议不断。
本文集中谈谈如何控制风电对于龙山生态环境的影响。
龙山风电场项目位于森林公园境内,于2016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风机分布于各处山脊之上,长度约为6.9km,海拔高度在900m-1500m之间。2018年10月全部风机正式并网发电。
高山风电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在龙山得到了典型体现,这包括:
1.风电设施及配套公路建设对山体的影响普遍较大。施工所涉及的山体大面积裸露。暴雨季节会导致土壤流失,甚至形成泥石流。
2.风电设施及其配套公路修建在生态脆弱的高海拔地带,生态修复缓慢。
3.风电公路在山顶和山腰纵横交错,使得山体呈碎片化,在一定程度上沦落到与城市公园无异,丧失其应有的生态价值。
4.对于高山生态环境长期的不良影响,会直接导致水资源从最源头的污染。
5.可能影响候鸟迁徙通道,并且据称影响生物的栖息。
但笔者认为,风电配套公路对社会车辆全面开放,更是严重加剧了对于龙山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天气和路况良好的情况下,目前社会车辆可以直达山顶及各处的山脊。由于相关的垃圾回收和处理设施普遍无法到位,加上不少民众环保意识薄弱,会导致生活垃圾散布。人到哪里,垃圾污染就可能蔓延到哪里。在旅游旺季,大量游人的聚集会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损害。
此类污染渗入山体后,会严重影响到饮用水源品质,因而是几乎所有民众都不能忽视的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除了满足对风电的必要维护所需,以及有关部门执行治安、消防、救灾等紧急公务之外,风电公路不应再对社会车辆开放。这种作法在全国各地森林公园有例可循。
风电公路封闭会给一些旅行者带来一定的不便,但龙山各个方向的主要步游道从来就基本能够满足登山者的需要,而且其近年来得到了进一步的维护和提升,或正在改进之中。对于个别行走不便者,可以利用马匹或者传统的轿椅之类。将来如确有需要,可考虑修建索道(对山体的影响显然要小得多)。
泸县長山堂—-李奇元
李奇元 男 汉族 (1596——1643年)湖北麻城孝感人。湘乡城涧迁湖南邵东县始祖南宋定南侯李庭秀公13世孙。湖南祁阳县白水镇柿竹坳迁湖北麻城县孝感乡定居祖李良清公8世孙。和湖南邵东阳城福李;祁东县祁邑李氏同为庭秀公曾孙吉甫公后裔。吉甫公下四大房的长房元卿公长子迁孝感乡始祖良清公8世孙。明末清初迁四川泸县伏龙乡始祖。四川长山堂李氏始祖。
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生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家庭富足,奇元公务农,明朝响应国家填充四川人口的政策,举家搬迁。 曾祖李正好 字 玉山;。祖父 李兴掠 字 淮南; 伯父李乾珍,父亲 李启坤 字 金光,母亲 贺氏;胞兄李先登;明末清初即1643年李奇元与妻子邓氏携三子入川。(三子即志葵、志高、志万)途经重庆三峡地区,山高路险,风餐露宿,冷热交替。
在旅馆中去世。在移民潮中为国家建设逝世享年48岁。三个儿子继续前行到泸县伏龙乡瓦子镇金虎山下段嘴湾子居住。志葵、志高为入川肇居祖,志万迁出不详。志葵、志高在泸县伏龙乡瓦子镇長山头修建奇元公总祠堂。
李氏奇元公入川后裔清明会
四川泸县長山堂李氏宗亲会
長山堂李氏13世 李定宇 书
字辈表如下:
奇志琼硕在 麟庭忠国家
文明定世有 承裕庆光华
祖德宗功后 人才应运兴
昌隆昭远大 荣显著長春
湘川亲房字辈表对照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