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为了讨好美国,将富士康34万大陆员工裁掉,并且扬言是自己再给大陆赏饭吃,如今他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了代价。
郭台铭,是一名出生在台湾的富商,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中国大陆实行了改革开放,郭台铭作为台湾当时的一名富商,积极的来到大陆投资,建设了很多的工厂。
这些工厂是一些国外大品牌的代工厂,主要是电子方面的工厂,为世界上的大品牌加工一些电子元件,当时郭台铭创办的企业叫做富士康,富士康最辉煌的时候。
在中国大陆拥有数百万的工人,工人的劳动力为郭台铭创造出了极大的价值,郭台铭因此也在中国的大陆赚得盆满钵满。
很多人对郭台铭并不是很了解,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郭台铭的发家史。
郭台铭,出生在1950年,家庭条件很一般,但是郭台铭这个人是比较有头脑的,也是比较聪明的,所以他的学习成绩很不错,郭台铭的学习成绩好并没有为他带来成功。
他之所以那么成功完全是因为他认识了林淑如,林淑如后来成为了郭台铭的妻子,而林淑如的父亲是一名百亿巨商,林淑如妥妥的一名白富美。
林淑如嫁给郭台铭之后,林淑如的父亲自然对自己的女婿是百般照顾,而郭台铭娶了林淑如之后,更是激起了他自己创业的雄心壮志。
郭台铭大学毕业之后放弃了稳定的公务员,自己创业,所以郭台铭的母亲就千方百计地凑了10万元交给了郭台铭,让郭台铭去创业。
郭台铭开始创业的时候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他与自己的好几个合伙人一起创办了一家公司,但是那个时候郭台铭也是很不幸运的。
因为郭台铭刚刚创业就遇到了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导致了郭台铭的企业很快在风雨飘摇中难以支撑,与郭台铭一起创业的几个合伙人都纷纷跑路了,只剩下郭台铭一个人苦苦支撑。
郭台铭就快活不下去的时候,李淑茹的父亲伸出了援手,他给郭台铭70万投资款,这让郭台铭可以再一次大展拳脚,郭台铭接受了70万的投资款之后,并没有继续做自己原来的企业。
而是转行去做了电视机选台按钮,当时的黑白电视正是在方兴未艾的时候,郭台铭的眼光是比较独到的,他投资了电视机选台按钮,成功的在这一行业内做的风生水起。
之后,等到郭台铭赚得了第1桶金之后,大陆的改革开放正在方兴未艾,郭台铭眼光独到,他看到了大陆便宜的人工,于是将自己的加工厂开在了大陆,并且从一开始开了一家加工厂。
到后来连续开了数十家加工厂,郭台铭在大陆的事业风生水起,郭台铭在大陆最火爆的时候,甚至拥有数百万的员工,而这数百万员工为郭台铭创造出了巨大的利润。
2019年,郭台铭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大放厥词,说自己在为大陆创造就业机会,大陆需要他,大于他需要大陆,是他给了大陆员工饭吃。
郭台铭的这些说辞一出,立刻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大家纷纷指责郭台铭,可是郭台铭对这些质疑和愤怒的声音丝毫不管不顾。
国内的很多企业都开始纷纷抵制富士康,而此时的美国正在与华为闹得不可开交,而郭台铭立场鲜明,他站在了美国人一边,拒绝与华为合作,从而富士康旗下的很多生产线因此停产。
因为在郭台铭看来,美国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追随的对象,得罪美国肯定没有什么好果子吃,可是富士康的这一行为,给华为造成了双重打击,富士康堪称是落井下石。
而郭台铭对自己的行为丝毫没有反悔,他关掉了在大陆的大批工厂,裁掉了大陆员工34万人,带着自己在大陆赚得的资金,跑到了东南亚。
与印度、越南进行合作,在印度、越南建立了大批的代工厂,将自己的事业重心转移到了东南亚。
可是郭台铭还是高兴得太早了,因为中国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勤劳的人,将代工厂转移到东南亚的郭台铭在东南亚招聘的工人好吃懒做,完全没有中国人的勤劳与吃苦精神。
所以郭台铭的代工厂在东南亚并没有做出太大的成绩,而是陷入频繁的招工、裁员的陷阱中。
郭台铭的工厂在东南亚还出现了食物中毒事件,遭到了东南亚员工的集体抗议,郭台铭在东南亚的事业可谓是焦头烂额,而且美国人与他的合作也越来越少,郭台铭迫不得已只能回到中国大陆重新寻找机会。
可是大陆人民和企业都对郭台铭怀有愤怒之心,看到郭台铭落魄,心里的愤怒算是打消了一些,却不愿意与郭台铭继续合作。
此时的郭台铭只能退出富士康,退出中国市场,事实证明,不是中国人离不开郭台铭,而是郭台铭离不开大陆的市场和人工。
#社会##人物#
【体制内有多香】
说一个朋友的故事。朋友今年34岁,在本地经营一家小型装修公司,每年都有一两百万进账,虽不算是大富大贵,却也算是衣食无忧。可要说起他的发家史,那绝对是一字一泪。
十二年前,朋友大学毕业,找了一份建筑公司技术员的工作。他那时有一个相恋多年的女朋友,两人感情很好,本想着大学毕业后就可以谈婚论嫁了。可就在女孩带他回家见父母后这一切都沦为了泡影:女孩母亲坚持,自己的女儿只能嫁给公务员或事业编制人员,其他职业,哪怕身价千万也不予考虑。总而言之一句话,非体制内不嫁!
要说朋友的条件也不算差,父母都是当地垄断型国企中层干部,十几年前家庭年收入就在六十万上下,家里结婚的房子车子也都给他准备好了。朋友自身虽然在私企打工,但是靠着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深受老板器重,不断升职加薪,没几年工资就上了五位数,也算是青年才俊。但这一切在准丈母娘眼里都不如“体制内”三个大字有分量。无奈,一对有情人最终被准丈母娘棒打鸳鸯。过了没半年,女朋友被家里人介绍和当地一个乡镇公务员结了婚。
分手后的朋友,意志消沉了好一阵子,天天像具行尸走肉一样,茶饭不思,真应了那句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可突然有一天,这家伙似乎突然想通了,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能吃能喝还会开玩笑,又变回了以前那个阳光大男孩。转变之快,以至于他父母都担心他是受到刺激精神出了问题。他一本正经地告诉父母:他没事,这件事让他很受打击,但是作为一个男人,他必须站起来。而且,他向父母发誓:这辈子,绝对不进体制内!他要自己创业当老板!
就这样,朋友带着对体制内的“恨”,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这条路很辛苦,但他走得很坚决,因为“非公务员不嫁”成了他心里过不去的坎儿!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数年的打拼,他的事业终于开花结果。而且在创业的路上,他又遇到他现在的妻子,两人携手并进:朋友负责谈生意加施工,妻子负责设计,后来生意越做越大,终于有了如今的规模。
前段时间我跟他聊天,我说:“你现在也算是个小资本家了,你有没有想过将来让你的孩子做什么?是接你的班?还是?”他想了想,说道:“首先还得看他的选择。不过我还是想让他考公务员,进体制内,或者当医生。”
听闻此话我大惊:“你不是最“恨”体制内的吗?”
朋友笑笑:“都多少年了,早过去了。当年阿姨说得也没错,人家也只是想图个稳定,又不是拜金,这很正常。这些年我在外打拼,着实知道创业的艰难,再加上从去年到现在疫情的影响,我的公司也多多少少受到了一定冲击,让我真真见识到了体制内的优越性。虽说我现在拥有的财富早已超越一般公务员,但正因如此,我也知道这条路的艰辛,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再像我一样为了赚钱而奔波。我现在赚的钱如果不乱花,已经够他这辈子用的了。我只想让他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快快乐乐安安稳稳地过完一生。哈哈,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我儿子才六岁,哈哈~~”
听完朋友的话,我也恍然大悟。为什么中国父母拼了命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进入体制内,说到底还是那两个字——稳定!在中国,稳定压倒一切。即使是朋友这种被体制内“伤害”过的人都避免了这种想法,由此可见,体制这个东西是刻在中国人的DNA里的。当然了,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进体制内,这个问题如果看待,那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广州头条# 广州珠江新城最大的地主,拥有珠江新城20栋写字楼,他的儿子更是让王健林和王思聪眼红!
上午刚去珠江新城拜访了一个客户,聊到珠江新城的办公楼时,客户问了一个问题:“现在珠江新城最大的地主,你们知道是谁吗?”
我当时猜测道:广州的地产公司就这么几家,珠江新城最出名的莫过于富力了,毕竟珠江新城,有好几栋富力的写字楼,比如富力中心、富力盈通大厦、富力大厦、富力盈凯广场、富力盈泰广场、富力盈信大厦等。
于是我回复:“富力地产的老板吧?”
客户说:“是的,就是富力地产的张力。珠江新城至少20栋写字楼都是富力的。”
拜访完客户,我又去了解了一下张力,他的发家史跟王健林的很相似,都是公务员下海,经过不断的打拼奋斗,加上时代机遇,成为了现在的地产大佬。不过张力跟王健林不同的是:儿子!
张力的儿子叫张量,1981年出生,跟王思聪一样,被称为新京城四少。不过,跟王思聪不同的是,张量从国外读书,回国之后,一直创业,投资了数十次,投资的领域也很广泛,包括房地产、餐饮、营销传播、智能家居、娱乐文化等。
近年,张量最广为人知的还是,火箭少女杨超越的事。当年收购杨超越背后公司的,就是张量。
不过,张量处事也非常低调,不像王思聪那么张扬,虽然网民很力挺王思聪,也亲切地喊他“娱乐圈纪检委”,感觉目前整个娱乐圈也只有他最敢diss各种黑料黑幕。
有网友说:王健林肯定特别羡慕张力有这么一个省心的儿子!
也有网友表示:对于王健林这种超级富豪,没有所谓的羡慕与不羡慕,富二代儿子只要不犯法不犯恶,就很欣慰了吧。#羊城身边事# #打卡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