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6日 星期二
努力挣钱,为银行打工第27天
挣钱的几种人
物业保洁:3000每月没社保没医保
保安:4500每月30天24小时无休有医保有社保
垃圾分类员最低工资,2250,有医保有社保,一天工作四小时
快递小哥:9000每月没医保没社保
商场销售8小时工资3500,有医保有社保
医院护士每月10000元,工作倒班制,有医保有社保
公务员工资10000元 ,工作八小时,节假日休休,有医保,有社保
人民教师工资12000,工作日起早贪黑,节假日休休,寒暑假休休,有医保 有社保
理发师工作八小时,工资15000,有医保,有社保
程序员工作不定时,工资20000,有医保,有社保
银行职工工作八小时,工资加奖金30000,有医保,有社保
基金经理年薪制,年薪100万起,只是管理的基金业绩不咋地的
做体力的,干不过做脑力的,做脑力的争不过做金融的

未来20年内,谁会是最惨的一代?答案并非80后
时间总是匆匆流逝,一转眼原本被人们称为孩子的90后也纷纷踏入职场。过去人们常说90后是近几十年来过得最幸福的一批人,他们不需要自己为买房买车等人生大事奔波,只要是自己想做的事情或是想要的东西,父母都可以为他们提供。
与父辈或祖辈相比,90后无疑是幸运的,他们躲过了战乱与饥荒,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并且经济飞速发展的繁荣时代。大部分90后从小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还能享受父辈无法奢望的教育。
仅从这一个角度进行对比,90后确实过得足够幸福。可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需要背负的命运与责任,90后身上也有许多70后、80后们从未体验过的压力。有不少专家都曾公开预测,认为未来20年里过得最惨的一代人,很有可能是90后。
首先要说的就是突如其来的疫情,疫情的出现让许多毕业生错过了应届生招工的机会,只能长时间待在家里自谋生路。那些毕业后想要考研考公提升自己的学生,也失去了很多再次参考的勇气。

疫情为他们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不少高校宣布缩减招生人数,也有很多公务员或事业编制的岗位进行调整。疫情也造成了一大批企业破产,这又让更多有经验的老员工们重新流入人才市场,与这些白纸一张的应届毕业生们竞争工作机会。
就算应届生在找工作时存在一定优势,在当前时代下,企业显然更想招聘一个有一定工作经验,不需要自己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培养的人才。激烈的竞争压力让许多毕业生越来越不愿意找工作,他们只能凭借考研考公等借口暂时躲避父母的追问。
毕竟考研一旦成功,他们不仅可以晚几年再进入职场,还能在学历上获得更多优势。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学历为90后造成的压力了。在几十年前学历还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只要是一名大学生,哪怕只是大专生,都会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就算是那些在技校学习的学生,毕业后也能获得学校直接分配的工作,根本不需要为找工作、就业竞争等压力发愁。可到了90后这一代人,这里学历似乎成了最没有用的东西,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高达几百万,他们毕业后能够拿到的工资甚至不如一个工厂员工。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只能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攻读研究生和博士生,获得各种各样以前从未听说过的证书。只有在学历和技能方面取得了超越他人的优势,这些学生才能在找工作时胜出。
简单来说就是想要获得和父辈同样的资源,90后的人需要付出更多代价。除此之外,社会也对90后这批人抱有更多期望。在生活中,90后的人需要拥有更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时常进行垃圾分类保护环境。
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关部门一再减少专硕或部分专业的考研招收名额,希望学生能够朝着学术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方向发展。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90后也失去了自主创业的空间。
70后和80后的人大多经历过经济发展的红利期,不管是自己创业还是在工厂工作,都有可能获得质的提升。他们早已脱离了社会,很难理解90后在找工作时遭受的压力,往往会用更加严苛的态度对待那些毕业后还没有及时找工作的学生。

近几年经济走势越来越低迷,不论是90后还是已经工作多年有一定积蓄的人,都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考虑。大部分90后的事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有的人甚至无法做到自给自足,已经工作几年的人也仅仅只能满足自身的温饱。
此时90后的抗打击能力还是比较弱的,经济低迷为他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很容易让90后的心理崩溃。有人提出90后的人可以选择啃老,毕竟他们的父辈经历过时代发展的红利,已经积攒了不错的财富。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过着富裕的生活,大部分90后仍然需要自己努力买房买车。更为关键的是,70后和80后的人都有许多兄弟姐妹,就算父母出了意外或是生了重病需要大量金钱作为支撑,他们也可以共同分担这份经济压力。
而90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无论是否结婚生子,他们都需要独自供养两位老人。倘若90后已经结婚并生育了自己的孩子,这对小夫妻则需要同时照顾好4位老人和自己的孩子,这份压力显然要高于他们的父母。

按照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或许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90后都需要继续承担社会、家庭和经济方面的多重压力。只有等到国内大环境发生改变,世界经济出现好转的迹象时,90后这批人肩上的担子才会变得轻一些。
看见小区乱哄哄的垃圾分类我说几句感想:
1.前一段炒的很热的垃圾分类逐渐冷却下来了,看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确实存在困难,地球只有一个,上海也只有一个啊;
2.我觉得这个事情必须从上到下来做引领和引导,指望像我这样的小屁民首先做出示范有点悬,另外指望小区物业来组织和推广垃圾分类,更悬,目前中国小区物业的整体水平大家心知肚明;
3.什么叫从上到下,我再说下我另一个见闻。大西北留才引才的困难,比如兰州大学,也算挺好的一个学校,毕业生留在甘肃的话政府也会给很多好的政策,但是只要比如苏州的企业去招聘,管你甘肃本地有什么公务员还是高薪岗位我都不要,直接去苏州了。政府管理者很苦恼,有一次在兰州一帮朋友吃饭,几个朋友都在圈子里面工作,说起这个事情,然后某位就问大家,你们的小孩都在哪?会留在兰州嘛?我记得好像七八个人,只有一个人会同意让小孩留下来,就是这个意思;
4.这两件事根本扯不到一起,但我觉得有相似点,就是指望我们这些小屁民来做一些领头的事情是比较困难的,上三代到我这一代生存压力都大。还是要从上至下来引领和引导,就像打疫苗一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