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企业工作量吗,996工作制,且工资工作还不稳定,压力小吗?工资也不高,成都地铁一线员工,一个班十几个小时中间没有休息时间到卡工资3800元,专家你应该去调研一下一般的企业才来说提高公务员的工资问题。
梦中的金字塔全国政协委员贾庆国建议:适度提高公务员工资!近日,第十四届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贾庆国在提交的《关于配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实行精兵简政的建议》中提出:在裁减机构和人员的基础上适度提高公务员的工资!这个提议是有很大合理性的,一是从接触过的体制内朋友反映,现在公务员工作压力很大,也很忙碌,也存在白加黑五加二的情况,以前一张报纸看一天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还了,如果精简机构和人员,那工作量势必增加,适当提高工资待遇也是情理之中;二是能够考上公务员的也属于高学历人群,至少是本科学历,省级以上都要求研究生了,清华北大毕业的重要去向也是公务员,高学历匹配适当的收入是合适的;三是即使是企业增加工作量也会适当提高工资收入,符合客观规律。大家认为如何?欢迎留言评论!

其实公务员工资还是高的,退休还照样发13工资,乱七八糟钱也发的多,退休金涨的也快。
生活所见所闻大舅是务公员,正级科退休,工作41年,每退月休金8150。二舅是队部副团,军龄22年,后自己创业,每月役退金12800。大伯部是队正营,军龄20年,每逐月月近8600。不到管底什是么职务,军的人退金休总高是于务公员,这军是人该应得到的,他舍们小为家大家,如今岁的月安宁,真有是军人我为们重负前行。关注我,与你同一交职流场的上那些事,祝升你职加薪,事有业成。

安徽海关公务员工资待遇如何?
坐标合肥,一级主任科员。
1.基本工资3500,
2.每月绩效3800,
3.22年考核奖22000,
4.公积金每月双边3258,
5.十三薪3000,
6.工会福利全年2000,
7.房补19000,
一年全包17.3w。这样的待遇真实吗?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数据来自网友分享,仅供参考)
什么?公务员的工资公开透明化?那让我们这些偏远地区的基层公务员还怎么活?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体系当中,但凡进入了公务员系统,工资待遇肯定高,福利更是诱人!所以,每年的公务员考试,都是一场“殊死较量”!
然而,大家错了。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好。就拿我来说,我目前在一个偏远乡镇从事政府文秘工作,屈指算来,今年已是第六个年头了。每个月到手的工资也就区区4000块钱,年终有10000块钱的绩效奖,仅此而已!所以,一年算下来,也就60000块钱罢了。

再来看我身边的大学同学。那些当初在私企打工的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层干部了,那些在学校教书育人的现在已经是系主任了,那些在国企上班的现在已经是总经理秘书了。
工资待遇就更别提了,是我的好几倍!
所以,要是工资真的被公开化了,就这点喝稀饭的工资,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好说自己是体体面面的公务员呢?在同学亲戚面前那点仅有的尊严都丧失了!#挑战30天头条日记#
跟降工资没关系,职位到一定程度,不开工资都行,都没时间去开资[呲牙][呲牙]//@幽默花猫Qg:降低公务员的工资,福利,考公务员的就少了!
马儿2009如果一个国家大多数的青年都在考公考编,正常吗?

临时工不算公务员,体制内55岁以上的人基本都是在混工资,这类人工资一般都是过万。
甘肃果二哥新一轮机构改革拉开大幕,体制内也不香,铁饭碗很有可能变泥饭碗
应该学农民,公务员上班一天有一天的工资,老了都搞每月一百多元钱的养老金
农村是家乡一亩地补贴多少钱?#三农
00:37离谱,现在大学生的生活费都这么高吗?很多公务员上班工资也才四千多,还要养家呢
公务员工资真的很低吗?

看地区来,北上广绝对不低。低不低其实不是要和北上广深比,是和你上班的城市的同龄人比。
公务员工资在当地中属于上游水平吧,得看你个人能力,如果个人本身从事高薪行业那肯定有差距,个人原本4000,5000还966的那公务员可就非常好了。
有网友说,还是要看地方税收和经济水平,这个数可能三线城市比较普遍吧,我在二线城市街道第一年到手6+,公积金4+。这个数还算可以了,毕竟生活压力也不大。
有网友说,不是每个地区都有传说中的精神文明奖年底奖金一堆乱七八糟的钱,我工作了五年,到现在实发到手不到四千四,就这些钱,再没多的了。
也有网友说直言,作为面试老师,强调一下别直接用数字对比,得看地区和级别。比如国考省考就不一样,国考国家财政,整体差距不会很大,省考差异就大了,看地方财政,比如江浙省考公务员收入就比国考号,如果GDP低一点的省份国考公务员肯定比省考高。再一个,北京的普通白领可能一个月8000,贵州的普通白领可能2500,公务员的工资本来就是和当地平均薪资挂钩,整体一定是中上。。
#2023年两会留言板# 建议提高基层公务员和事业编工资待遇,缩小与市直,省直工资差距,基层事业编职级并行晋升抓紧落实,县级不应私自限制基层事业编职级并行晋升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