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对不起的就是农民
众所周知,江山是农民打下来的,困难时期是农民饿着肚子把最好的粮食交给了国家,可是农民得到了什么?
工人有退休金,教师涨工资,公务员待遇提高,各行各业福利待遇都有所上升,只有农民60岁后每月领着百十来元,还一个劲的说好。
我不想说怎样改善农民的待遇问题,说了也没用。我只是想说,农民不是一个贬义词,他们吃苦耐劳,养活着自己也养活着人民,请大家以后不要动不动就拿农民说事,虽然农民有很多缺点。
请记住中国是农耕民族,我们的祖先都是农民,不能给他们公平的待遇也不要歧视他们,人无完人,几乎没有人想做一个农民,可是没有农民,大家都得喝西北风,所以请尊重农民,善待农民,他们的确不容易呀!
孙宁厉害!连发两问:农民到底配不配领退休金?农民到底该不该领退休金?并提议给农村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500元的基本生活费!
农民奉献得太多,得到的太少了。历朝历代,农民最苦!他们也为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现在的农村老人太可怜了,没有了劳动能力,更没有了收入,老无所依已成普遍现象,到农村亲眼看看就知道他们的老年生活有多么凄苦。
城乡二元的养老体制是失衡的。
一方面是城市职工,特别是事业单位icon、政府机关的退休人员拿着丰厚的退休金。有的甚至超过在职职工。
一边是,农民近乎少到可怜的养老金。太多的农村老人不能退休,不敢退休,一把年纪还要从土地里刨食。
全世界估计只剩中国还区分农业户口跟非农户口了吧!虽说各职业待遇有区别,但是总得有个保底退休待遇吧!国家应该认真统筹尽早出台提高农民退休后的最低保障待遇!
“不能让农村老年人八九十岁高龄还要自己劈柴做饭”一语,击中了农村养老的痛点和重点。无须讳言,随着大批农村青壮年以及一些身体健康的六十多岁“准老年人”进城务工经商,现在留守乡村的,许多是七八十岁、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这些老人以乡村为归依居家养老,他们在从事力所能及的农业劳作的同时,还需操持自己的衣食住行。由于年龄偏大,生活不便,尤其一日三餐不好料理:老人饭量小,做一顿往往要吃几天,营养和安全难以保障,“凑合着吃”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高龄老人“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白天听狗叫,夜晚闻鸡鸣”,有病无人照顾,有事缺人帮忙,孤独感严重,亟需采取有效举措,实实在在改变这部分老人的生存现状。
不身在其中不知道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有多大。我的孩子大学毕业也好几年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对象没有找到。当年考的大学也还可以山东农业大学一本毕业学士学位。闯荡这几年钱没挣多少,工作太累。看到当初考事业编制的同学们个个混的不错,轻松自在压力小。这不后悔了考虑三考虑四还是考公务员最好。于是报了辅导班没天没夜的学习。今天参加了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真心希望我的孩子能成功上岸。真心祈祷每一位参加考试的学子逢考必过,加油!
社会越发达,部门要求越多!仅是一个县城就有这么多局,一般来说都有近50个局,要是加上这办那办的,这部那部的,那就更多了,再加上乡镇若干,一般也有二三十个乡镇,光科级单位就有七八十个以上,一个正职,五六十副职,天啊,光这官就要上千个。公务员和参公机构加起来,一个县的县城需要通过公考进入的单位不少于80个,算上乡镇超过百个很正常。整个县公务员和准公务员岗位加起来一般可到三千大。
我就纳闷了,为何古代县令再加上县尉还有师爷等几个人就可以以一当万处理全县各种事务,现在却设置几十个局?
虽说现在人口多,职能多,其实也不要设置这么多个局,一个农业局就能并了大部分农林牧渔粮畜,一个工商局也可以涵盖整个经济活动所有的行为,你说是吗?其实真的要划分起来的话,只要设置十个局就很多了,只要保留公安局,税务局,工商局,农业局,财政局,司法局,民政局,卫生局,建设局,综合事务局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