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夜来风雨声全诗,夜来风雨声唐诗(唐诗,王驾《春晴》)

关于【夜来风雨声全诗】,夜来风雨声唐诗,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夜来风雨声全诗:一天一首古诗词 | 唐诗,王驾《春晴》
  • 2、夜来风雨声全诗,夜来风雨声唐诗

1、夜来风雨声全诗:一天一首古诗词 | 唐诗,王驾《春晴》

《春晴》

夜来风雨声全诗,夜来风雨声唐诗(唐诗,王驾《春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夜来风雨声全诗,夜来风雨声唐诗(唐诗,王驾《春晴》)

春晴音频:00:0003:42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

夜来风雨声全诗,夜来风雨声唐诗(唐诗,王驾《春晴》)

译文

夜来风雨声全诗,夜来风雨声唐诗(唐诗,王驾《春晴》)

下雨前还见到花间露出的新蕊;雨过天晴,叶子底下一朵花也不见了。

蜜蜂和蝴蝶因为花落,纷纷飞过院墙去,让人怀疑迷人的春色尽在邻家。

注释

夜来风雨声全诗,夜来风雨声唐诗(唐诗,王驾《春晴》)

叶底:绿叶中间。底,底部。

蜂蝶:蜜蜂和蝴蝶。

纷纷:接连不断。

疑:怀疑。

春色:春天的景色。

邻家:邻居的家。

赏析

夜来风雨声全诗,夜来风雨声唐诗(唐诗,王驾《春晴》)

这是唐代诗人王驾的一首送春诗。

司空图评价王驾的诗歌是“长于思与境偕”,即有情思与意境。这首诗就是“思与境偕”的完美代表作品。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这两句是说,下雨前还见到花间露出的新蕊;雨过天晴,叶子底下一朵花也不见了。

“雨前”与“雨后”,分别是两种景象。“雨前”,花间新蕊还在;“雨后”,一朵花也看不见了。正如孟浩然所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风雨一来,花儿纷纷飘落,春色仿佛一下子就不见了。诗人通过这两种景象的变化,生出了一种情思,春天去哪了?

夜来风雨声全诗,夜来风雨声唐诗(唐诗,王驾《春晴》)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这两句是说,蜜蜂和蝴蝶因为花落,纷纷飞过院墙去,让人怀疑迷人的春色尽在邻家。

就连“蜂蝶”也纷纷飞墙而去,仿佛跟落花约好了似的,这同样也引起了诗人的情思:蜂蝶是不是也去寻找春天了。

一个“疑”字,生动有趣地将这个“思”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的“境”也在这一步一步“思”中,明朗起来。整个春色不在诗人眼前,而在邻家,在路上,在心上……一切美好的事物,瞬间即永恒。至此,一幅春归图不动声色地呈现出来,意趣盎然,妙趣横生,巧妙绝伦。

纵览全诗,以“春晴”作引子,带出了雨过天晴,繁花凋落,蜂蝶过墙,仿佛一瞬间,春天归去的特殊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的无限留恋之情,是为送春诗中的绝妙佳作。

2、夜来风雨声全诗,夜来风雨声唐诗

​上一篇我们已经说过了,李贺只活了27岁,但却是中唐极重要的一位诗人,他留下了好多经典的著名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其中之一。当然,这一句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伟人曾经借用过,写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人间正道是沧桑”对来气量宏大,更擅胜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一句在李贺诗中的原始出处,读一读李贺这首《金铜仙人辞汉歌》,全诗如下: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诗前李贺额外做了一篇长序,因为跟诗意相关,也录下来: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致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夜来风雨声全诗,夜来风雨声唐诗(唐诗,王驾《春晴》)

(西安的汉武大帝像高26米)

诗题中的金铜仙人,是汉武帝刘彻建造的,魏以前一直矗立在神明台上,据清代张澍编写的《三辅故事》里记载,金铜仙人“高二十丈,大十围”,十分雄伟,仙人手举承露盘过顶,意思是要承接上天所赐甘露,用于配制长生不老药。

皇帝都是想长生不老的,打从第一个皇帝就是这样,秦始皇基本上算是死在了求长生不老的路上,到了汉武帝也想长生不老,于是建了金铜仙人承露盘,1600多年之后,清朝皇帝乾隆效仿汉武帝,也建了金铜仙人承露盘(不过规制小得多,仙人没有那么高,只跟平常人大小相仿,圆明园里也有,建于嘉庆年间毁于八国联军,可见仙人承露这个典,历代皇帝信的人不少),现在我们在北海公园能见到的是乾隆皇帝所立的仙人承露盘,如图:

夜来风雨声全诗,夜来风雨声唐诗(唐诗,王驾《春晴》)

(北海公园的仙人承露盘)

当然,汉武帝没有长生不死,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到了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有的注本说是青龙九年,显然有误,青龙为年号只维持了四年)魏明帝(就是曹操的孙子曹叡)下诏将金铜仙人迁离长安,运往国都洛阳,但因为金铜仙人太沉了,走到霸城(就在现在西安市附近)就走不动了,就留在了那里。这件事被东晋习凿齿记录在《汉晋春秋》里:“帝徙盘,盘拆,声闻数十里,金狄(即铜人)或泣,因留霸城“,这有传说的性质,较属实的当属《三国志》里的记载是“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总之,铜人是留在了霸城,没搬到洛阳,曹叡最终也没有获得长寿,36岁就死了。

夜来风雨声全诗,夜来风雨声唐诗(唐诗,王驾《春晴》)

(影视剧里的魏明帝曹叡)

李贺采用了传说,而摒弃了史书记载,显然,这样更有利于文学创作,他在诗序里记载的,基本就是金铜仙人被拆,要移走了,于是仙人哭了,最终不搬了,于是,李贺作了一首诗记录这件事,他始终以唐宗室子孙为荣,诗序里还念念不忘提一句。

这首诗说的是一件事,但大致我们可以分成三段来欣赏,四句一段,先说前四句: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前朝的皇帝,李贺却直呼为“刘郎”,显见李贺是多么骄傲不羁,他眼里,基本没有封建等级观念那一套,刘郎啊,你虽然梦想长生不死,但终究还是像秋风吹杀的落叶一样随风而去了;“夜闻马嘶晓无迹”汉王朝的衰败就像晚上还能听到马匹的嘶鸣,到了早上就没有踪迹了,这当然是夸张,《庄子.知北游》里说时间易逝如白驹过隙,而一个王朝的衰败与灭亡大致也不过是朝夕之间的事情罢了;那些旧时的画栏仍在,那些旧时的桂花仍香,但所有的宫殿早已繁华不再,只有惨绿惨绿的苔藓(土花)布满了三十六宫各处。

夜来风雨声全诗,夜来风雨声唐诗(唐诗,王驾《春晴》)

(现在的茂陵)

这四句,是李贺设想金铜仙人双眼所看到的,昔时繁华与今时衰败金铜仙人是亲历者,所以看得清楚,当然,这也可以是旁观者的视角,因为接下来的描写是纯旁观了。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汉王室沧桑巨变,金铜仙人看在眼里,已经无限伤感,更何况到了现在,连仙人自己也要被拆下来搬走了,怎不让人伤怀,仙人本身更将愁苦不堪。魏国的官员们牵引着车向远方驶去,千里是说路途遥远,从西安到洛阳没有千里。东关的风是“酸”的,显然,加了感情在内,连风都酸了起来,霜风侵人眼,眼睛被风吹得发“酸”,同时酸的还有金铜仙人的心,当然,也有诗人李贺的心“酸”,把酸用在诗中用得这么好的,李贺是头一份。此时此刻,只有那朝夕相处的明月,伴随铜人走出宫阙。因为怀念起旧日的君主,铜人流下如铅水的泪滴。想想吧,眼泪如铅水,这才是铜人的泪水,也足见沉痛之感。

夜来风雨声全诗,夜来风雨声唐诗(唐诗,王驾《春晴》)

(圆明园里的仙人承露石刻)

不论如何,金铜仙人是要被迁走了,不在长安这里举盘承露了,不论多么悲伤,不论多么怀恋旧城,不论流下多少泪水,金铜仙人向旧城投去了最后留恋的目光,但终究是要走了。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在通向咸阳的古道上,路边衰朽的兰草正为远客送别,如果上天是有感情的,那么老天也会因为这份悲伤而变得衰老;托着盘子的金铜仙人在荒凉的月色下孤独而凄惨的前行;眼看着长安渐渐远去,渭水的水波之声渐渐越来越小了。渭城:秦都咸阳,代指长安,都是指金铜仙人要离开的地方。

夜来风雨声全诗,夜来风雨声唐诗(唐诗,王驾《春晴》)

(伴驴苦吟的李贺雕像)

李贺没有参加成科考,短暂的一生之中潦倒苦吟(见前文骑驴苦吟的故事),但他还是做过小官的,根据朱自清先生的《李贺年谱》,推测这首诗大约是元和九年(814年,一说813,但813年李贺只是请了病假,并未辞官)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职务(这个官非常小,从九品上,说起来也是京官,但管的事情就是大家上朝或礼拜等时,负责赞礼的,李贺做这个官大致觉得十分无趣),从长安向洛阳归去,李贺想想自己的身世,回忆自己的遭遇,不禁悲从中来,“百感交并,故作非非想,寄其悲于金铜仙人耳”,李贺把自己满心的悲伤都寄托在金铜仙人离长安这件事上,借仙人东迁的酒杯,一洗自己生平遭际的块垒,诗中有怨愤,但并不金刚怒目,有悲伤,却胸怀阔大,他把自己融入到历史长河,融入到了天地之间,他的悲伤不是一个人的悲伤,是人类的悲伤,是天地间永恒的悲伤。

夜来风雨声全诗,夜来风雨声唐诗(唐诗,王驾《春晴》)

(北宋诗人石曼卿石像)

这首诗表达的感情是深沉而浓烈的,借由奇幻拟仙的手法表达出来,但却句句透着对人间的关照,替金铜仙人感伤,替大唐朝局感怀,为李贺自己愤懑,特别是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诗人把上天比作人又纯出自然,实在是非有奇思妙想,鬼怪之思才得有如此佳句,“诗鬼”之名,名不虚传。宋代文学家司马光:“李长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以为奇绝无对。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人以为劲敌。”这里的曼卿是指宋人石曼卿,他用“月如无恨月常圆”同李贺这句千古名句作对,司马光认为是对得最好的了,想想也是,如果把“天若有情天亦老”做上联,反正我是再想不到更好下联了。亲爱的读者们,大家可有更好的?

(【唐诗闲读】之110,图片源自网络)

本文关键词:夜来风雨声全诗书法,夜来风雨声全诗用草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什么季节,1一6年级必背古诗300首,唐诗三百首。这就是关于《夜来风雨声全诗,夜来风雨声唐诗(唐诗,王驾《春晴》)》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93966/
1
上一篇 陈小春对张柏芝是真爱吗,美到极致的香港3大美女明星
下一篇 施工图讲解入门,工地零基础新手必学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