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玉林公务员迟迟不公示(广西玉林市公务员录用公示)

2013年,罗智无偿献血13年,后来他得了重病,急需50万治病。当地红十字会得知后,为他捐了5000元。网友得知后,炸锅了。

2013年,罗智无偿献血13年,后来他得了重病,急需50万治病。当地红十字会得知后,为他捐了5000元。网友得知后,炸锅了。

 

罗智是名退伍军人,在家乡开办了一家幼儿园。同时,他也是当地义工协会的一名志愿者。他经常会去看望孤残的老人和孩子,并积极参加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广西大旱等救灾活动。

 

2000年1月22日,罗智在街上闲逛时,看见路边有辆献血车正在宣传无偿献血。他心想:“这献血对身体也没坏处,还能帮助人,也算是做一件善事。”于是,他便去捐了200毫升的血。从那之后,他就经常去献血。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位乐于助人的大善人,却摊上了一个自己无能为力的大事。

 

2013年6月21日,罗智突然感到手脚麻木,浑身无力,头也时不时地发疼。罗智平时身体向来不错,很少生病。他意识到身体不对劲后,赶紧到医院检查。

 

检查后,医生告诉罗智,他得的是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这病刚开始时,症状就跟他现在的一样,头疼乏力。但随着病情的加重,头痛程度会慢慢加重,还会出现听觉、视觉下降,最后,还会出现意识障碍,甚至精神失常。

 

罗智和家人一听这病如此可怕,内心一下不安起来。这时,医生又告诉他们,罗智的病是现在属于初期阶段,还有得治,但是治疗费用大概要50万元。

 

然而,50万对于罗智他们家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37岁的罗智十分绝望,为了不让家人为难,他跟家人提出了放弃治疗的打算。

 

妻子李易芝含着泪告诉他,如果他倒下了,两个孩子,还有两个年迈的公婆,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她告诉罗智,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

 

为了筹钱,李易芝到处向亲戚朋友借钱,把家里有点值钱的东西也变卖了,但仍是杯水车薪。就在她翻箱倒柜想找可以卖的东西时,突然,李易芝发现有个抽屉中放满了红色的小本本。她好奇地拿起来查看,原来这些都是罗智的无偿献血证。她数了数,足足有24本。

 

原来,罗智发现献血相关政策规定,每人每个月可献1次血小板,每半年可献1次全血。所以,从2000年第一次献血后,每当到了符合献血的时间,他就都会抽空去献。13年来从未间断。2012年国家将献血小板的间隔时间缩减为15天后,他也同步了自己献血小板的时间。

 

据统计,罗智这13年来,献血量高达66200毫升。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的血液量为5000毫升左右,算起来,他捐的血量相当于13个成人的血液量。这相当于他每年都把自己全身的血换了一遍。

 

常言道:“善有善报。”这一点在罗智身上得到了应验。

 

当地的义工协会在得知罗智生病后,连忙到他家进行慰问。当他们得知罗智家的困难后,立即将他的事迹和情况发布到了网上,呼吁网友伸出援助之手,帮他渡过难关。

 

果然,网络的力量是巨大的。消息一出,社会各界纷纷向罗智伸出了援手。当地红十字会看到消息后,也对罗智进行了捐款、慰问。不承想,红十字会的行为却招来了非议。

 

原来,有网友发现,广西红十字会的4家机构一共才捐了16000元。其中,广西红十字会捐、玉林红十字会和中华骨髓库各捐了5000元,北流红十字会捐了1000元。

 

同时,还有网友爆料,罗智之前以自愿骨髓捐赠者的身份,成为中华骨髓库中的第一批成员。在他住院治疗期间,接到一个求助电话,说是有一个白血病患者的骨髓与他配对成功,希望他能捐献骨髓。此时,罗智只能遗憾地告诉对方,自己现在生病了,等康复后一定去捐献骨髓。

 

这些网友认为,相比于罗智的善举,红十字会捐赠的钱实在太少了。甚至还有网友直言:“红十字会原本就该做助人为乐的事情。然而,在罗智最需要他们帮助时,提供的这点帮助实在让人寒心。”

 

一时间,红十字会遭到了网上热议。

 

玉林红十字会赶紧对此做出回应。原来,红十字会在对外捐赠时,金额上面是有明文规定的。按罗智当时的情况,他们的规定最高只能捐5000 元。另一位红十字会的人员也表示,由于红十字会能力有限,需要帮助的人又多,所以,他们对白血病的扶助也只有1万-2万。

 

然而,就在广西红十字捐款后的次日,中国红十字总会也为罗智捐了5万元,广东红十字会也捐了1万元。

 

为此,罗智表示,自己做好事不是为了回报,他觉得红会能为自己捐款已经尽人事了。同时,他还呼吁网友不要再强迫红十字会捐款。

 

其实,网友们希望看到的,无非是像罗智这样肯无条件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在遇到不幸时,红十字会能给予他更多的帮助。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为社会服务。而红十字会所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去鼓励大家多为社会做贡献。

 

对此,你怎么看呢?

 

作者:素尘

编辑:一鹭向前 

参考资料:江西卫视 《传奇故事:献血大王重病之后》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头条看见彼此##社会#

“请乡亲们放心!我会一直教到退休。”

乡村学校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留不住老师!

除了三个本地的老师,每年这里都会有人事变动。

每年的秋季期开学,不管是老师和学生,亦或是家长们,都会有一个阵痛期,那就是学校都会面临着短缺老师的问题。

从以前的不需要包班,到现在的一到三年级包班。新调来的老师待一两个学期就走人,然后总校出钱又请代课老师,如此循环,二十多年来,这样的窘境一直困扰着乡村学校。

我们知道,学生要适应一个老师,必须要有一个时间段才行。等他们刚刚跟上这个老师的教学节奏,下一个学期又要接受另外一个老师的教法。

学生无论是从感情上亦或是学习上,如此周期性的反复变化,无疑会对他们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对此我就深有体会。

每次上课,在讲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我往往要替上一个老师补缺。

记得上次教研室的领导来听课,我就在这方面差点冷场。

在六年级的学生面前,我在讲到“知道一个因数和积,求另外一个因数”用什么方法时,孩子们竟然无人回答,害得我又重新和他们讲解以前的相关知识。每讲一个新的知识点,我都自以为他们都会以前相应的知识点,可总是事与愿违。

乡村孩子们的成绩为什么上不去,除了我们老师本身的能力有限,认真想想,还真没那么简单。#乡村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玉林头条# #坚持是唯一成功的方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93730/
1
上一篇企业中层管理者职业规划(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职责)
下一篇 镇江公务员面试地址(江苏镇江公务员面试名单)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