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体制内,公务员有车补,为什么事业编干部没有?
目前现行体制下,车补是财政为公务员发放的现金补贴,用于补贴公务员在办公过程中所花费的交通成本,比如外出帮扶、执勤、会议等工作。
而事业编单位的设立,本质上是社会公益类岗位,应该不承担社会管理职能的,比如图书馆、博物馆、学校、医院,原则上是不需要外出办公。哪怕是行政机关的下属事业单位,大多数也仅仅从事辅助技术类工作,不需要去一线履行职能。
但是现实是,上至部委、下至乡镇街道,都存在混编混岗的情况,且越基层单位这种现象越明显。由于公务员编制数量远远少于事业编制干部数量,所以很多事业编干部从事的实际上是公务员应该做的工作,应该履行职责,甚至比公务员的工作量还要大。即使承担了很多公务员应该做的社会管理工作,非常辛苦,但是由于制度的规定,却不能享受同等公务员的待遇;

那这么明显的问题为什么不给解决呢?说白了财政没钱,国家主张彻底分离行政和事业,消除混编混岗现象。这也是我们不断进行机构改革的目的之一。把社会管理职能和公益服务职能分开,各归其位,各司其职。
如果真解决了,那事业单位人员会更开心,毕竟谁不想天天朝九晚五混吃等死退休之前评个职称工资一分不少,还没啥压力。
但是,主张解决混编混岗的前提下又不给增加行政编名额,就造成如果事业编真的脱离行政单位那有些地方可能就只有班子成员是行政编,其他人都离开了,这个单位基本就没法运行,那怎么办,等呗。所以,没行政编制只能靠事业人员干活;
现在基层单位招聘基本通过事业单位考试,招聘,然后将事业单位全员借调至行政单位,但是待遇还是按照事业单位给,反正事业单位待遇低,很大程度减少了财政压力,并在政策上允许事业单位人员提拔至行政单位,解决编制。

但是,福利少这种事没法解决么?那也不是说不可以。
怎么解决?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就比如山东:基层事业编天天996、007、各种出差加班,上级看到了,好,给事业编也安排上乡镇补贴和车补。但是受制于财政收入的限制,很多县市区都没有真正落实这部分待遇。
公安系统,一开始普通民警有警衔补贴、执法补贴等等,而事业编警察只有基本工资,毕竟没有警衔,但是工作量一点不少,那咋办?大家都不乐意了,好,那就给安排上警衔以及补贴、执法补贴等等,现在公安局外事业编收入补贴并不比行政编少多少,但是比普通职能部门外收入高一半。
当然,还有“安远县女老师”事件,导致多地公务员绩效停发、调整,精神文明奖等收入取消而老师整体收入上涨;
所以,为什么同在体制内,公务员有车补,事业编就不能有呢?因为公务员和事业编干部的总体基数不同,给财政带来的压力不同;因为设立行政和事业编等制度之初,所承担的工作职能不同。

这种状况也可能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与完善,彻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太原头条#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开幕。今年的两会感觉到更加引人关注,因为在今年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意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作为老百姓,我们暂时还无法得知方案的具体内容,但作为一个在事业单位工作了快一辈子将近退休的我,我更关心的是事业单位是否也在这次改革的内容里面。
党和国家机关的改革从1982年开始至2018年进行了8次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公务员队伍机构更少了,效率更高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觉悟也更高了。这些现象老百姓都能实施在在地感受到,但老百姓更加能感受到的是公务员相比于其它单位的较高的福利。唯一能领车补的群体,工资逐年大幅度的提高,2019年全国公务员职级并行后,只要你能够好好工作,即使你职务上不去,当不了领导,但你级别基本上能够按时往上走,除非你犯了错误。四级主任科员、三级、二级、一级主任科员,四级、三级、二级、一级调研员、二级巡视员、一级巡视员——。公务员的岗位真的是太香了。
事业单位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把科学技术实实在在地变成了生产力的主要力量。曾经的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一样,工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属于机关团体,待遇基本相同,但改革后事业单位的待遇越来越低。事业单位首先没有车补,也没有通讯费。由于不存在职级并行,基层事业单位领导职数有限,不存在非领导职务,因此有些事业单位的人可能勤勤恳恳在单位干了一辈子,如果再没有职称,可能一辈子到退休永远是一个最普通的职工。
真心希望,这次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能够兼顾一下事业单位的改革。引入职级并行的改革举措,的实实在在地提高事业单位职工的待遇。







